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也被稱為綠色社區(green community)或可持續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是綜合社會、經濟與自然的符合生態系統的,通過維持原有的社區生態系統平衡,實現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減少廢物排放,實現社區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社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社區
  • 外文名:ecological community
  • 別名:綠色社區或可持續社區
  • 特點:社區和諧、經濟高效
  • 學科:生態環境
  • 意義:保護環境
簡介,生態社區設計原則,生態設計、節約能源經濟高效,軟硬結合、環境質量與物質需求兼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保護歷史文脈、以人為本,發展歷程,啟蒙,積澱,蓬勃發展,開發權轉換和靈活分區,深層生態學,生態社區住宅的健康理念,城市生態的安全理念,套用實例,美國COTATI COHOUSING小區,我國生態社區建設現狀,生態社區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美國LEED,英國BREEAM,建設部《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綠色社區考核指標與評價標準》,

簡介

簡評了城市居民行為與社區生態環境的關係及其對生態社區建設的啟示,歸納了相關研究的進展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發現,當前城市居民行為對生態環境的脅迫及社區環境對居民行為的影響研究方法多樣、內容分散,研究設計及其邏輯尚無系統完備的研究體系做支撐。此外,生態社區建設研究大多集中於新型生態社區的設計與開發,少有針對已有社區的生態化改造的分析,也沒有充分針對不同城市社區類型及資源、能源、環境稟賦提出因地適宜的建設生態社區的建議。研究還發現,即使是針對新型生態化社區,在構建過程中也是重視生態社區的規劃和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忽視生態社區的後續管理,更是缺乏針對管理機制創新方面的探討。另外,現有城市生態社區建設多重視單個具體指標的提升,輕視全面建設生態社區中的系統性思考,缺少具有普適性的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及對指標間關聯關係的考量與分析。現有社區物業管理信息化平台,大多包含了社區環境衛生管理,並沒有從社區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的角度出發將社區物質能量代謝、碳氮循環、生態系統性管理理念納入進來,更缺少實時、動態的面向社區居民的生態環境資產核算方面的計算、查詢、規劃等互動式交流。當前生態社區集成示範的可推廣性與普適性有待進一步深入考察,即要保證示範具有可參考、可借鑑、可推廣等實際套用價值,避免由於技術過於超前或成本太高而導致示範難有操作性。

生態社區設計原則

生態設計、節約能源經濟高效

構建生態社區首先要遵循生態設計原則,生態設計要無污染、無危害、可循環利用,體現出綠色生態社區的節約能源、經濟高效。降低對各種資源的消耗,並對資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這也是生態社區有別月傳統社區的特色所在。

軟硬結合、環境質量與物質需求兼顧

在綠色生態社區的建設中既要注重對物質環境的生態設計、規劃和塑造,有要注重對人文社會環境精神層面的培育和改造,在滿足人們生理需求的同時滿足心理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因地制宜、統籌兼顧

建設生態社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結合地方當地的地形地貌特點以及原料材質,借用外部的山丘、林木、河流等景觀,就地取材,對環境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將對自然環境原版特徵的改造降至最低限度,充分體現當地特色。

保護歷史文脈、以人為本

人作為這個社會的主體在追求經濟高效、節約能源的同時要保證生活質量,不能以犧牲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舒適性作為代價。因此,在構建綠色生態社區的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力求做到社區環境能給予居民親切、自豪和認同的感受,為居民生活添加豐富的色彩和趣味。

發展歷程

啟蒙

生態社區的思想可謂是源遠流長。古代時期人類聚居地多數是規模小並靠近大自然, 人類對居住區規劃建設注重與自然環境的結合, 如《宅經》中提出“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古代人與自然和諧態度的凝練表達。中國的風水學說提倡住宅和聚居地形式要根據外部的生態環境來構建,
如元大都建設體現了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融合等, 這種在聚落選址、布局、綠化等方面自發地考慮了生態平衡要求的建設, 是樸素生態學思想的萌芽。
1898年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提出“ 花園城市”理論, 認為人類居住的理想城市應既有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環境。這一理論被公認為生態社區思想的萌芽, 標誌著人類開始冷靜的思考居住區“ 人一自然” 關係, 社區生態意識開始啟蒙。

積澱

20世紀20年代巴洛斯和波爾克等人提出“ 人類生態學” , 把生態學思想運用於人類聚落研究, 生態社區思想的雛形開始形成。沙里寧提出“ 有機疏散” 理論, 主張人的工作、交往與自然相融合以及城鄉並蓄的居住環境。20世紀30年代一40年代, 生態學原理開始運用到城市社區的規劃以及社會群體的產生、滲人、過濾等過程。
20世紀50年代開始,尋求“ 人一社會一環境” 和諧的人本主義思想提出,對社區的功能進行了新的探索。1963年希臘學者道薩迪亞斯建立了人類聚居學學科, 著重研究城市居民與其生態環境的複合關係, 力圖創造適合人類居住和工作的聚居環境。1967年美國的麥克哈格所著的《設計結合自然》首次將生態價值觀帶人城市設計, 強調了自然環境因素在社區土地規劃中的重要作用, 這也標誌著生態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生態建築學的奠基。
20世紀70年代以來, 隨著生態意識的進一步覺醒, 國際性的綠色運動興起, 生態社區思想的發展也開始加快。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成為生態社區理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會議發表了“ 人類環境宣言” , 明確提出“ 人類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須加以規劃, 以避免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並為大家取得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
1976年聯合國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一次人類住區大會上成立了聯合國人居中心(UNCHS),開始關注包括從城鎮到鄉村的人類居住社區的發展, 並認為“ 人類住區不僅僅是一群人、一群房屋和一批工作場所。必須尊重和鼓勵反映文化和美學價值的人類住區的特徵多樣性, 必須為子孫後代保存歷史、宗教和考古地區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區域” 。
1977年發表的《馬丘比丘憲章》, 把城市規劃目的定為創造一個多功能的生活環境, 強調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

蓬勃發展

1984年中國著名生態學者馬世駿王如松等提出了社會一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理論以及生態控制論原則原理。1985年德國建築師格魯夫針對現代都市一味追求生活便利與效率而犧牲自然環境與人性化特色的“ 都市型社區” , 提出了與環境、人文共生的城市“ 生態型社區” 的模式。1987年出版的布倫特蘭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了“ 可持續發展” 的概念, 很快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廣泛認同並迅速成為生態社區思想的核心理念。
1991年, 丹麥大地之母(GAIA)信託基金出版《生態村報告》, 正式提出生態村的成形概念, 並且列舉出地球上已有的和為了尋求現代文明出路而做出嘗試和加以實踐的生態村, 到2001年, 歐洲共有57個生態村落。而在加拿大和美國, 有關綠色(可持續)社區的理論和建設開始發展。加拿大的綠色社區形成了網路, 並成立了專門的協會促進新的綠色社區的建立以及活動。
在美國, EPA設有綠色計畫包括綠色社區的認定、示範以及培訓等。至1997年, 美國共有22個城市和城鎮率先在可持續社區行動方面採取了行動;西雅圖為建設可持續社區制定了一套發展指標, 可以用來評價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並預測和監控城市的未來發展以及正在監控和加強的各項條款。
進入21世紀後中國人類居住地的建設有了更大的發展, 中國對居住區的環境規劃設計越來越重視, 國家相應出台了很多居住區建設方面的政策和指導性檔案, 如《國家康居工程建設要點》、《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導則》(2000年)、《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2001)等, 這些措施的推出標誌著中國居住區環境規劃己經跨上新的台階, 正向生態社區環境規劃方向發展。
楊芸和祝龍彪指出在社區規劃和建設中運用的生態學原理並從生態社區的規模、生態社區的物流、綠地系統的建設、運用生態設計和生態材料等方面對生態社區的規劃和建設進行了研究。也有學者對生態社區內的綠地、氣、水等方面分別進行了探討也建立了不同的生態社區指標評價體系並運用單因子、多因子方法進行了評價。成熟的生態學理論如循環經濟理論生態足跡理論等也滲入到了生態社區的研究之中。

開發權轉換和靈活分區

國外一些好的社區規劃範例帶給業界一些新的規劃理念,如 “開發權轉換(TDR) 和靈活分區(FZ)” 。 關於TDR,J·D·西蒙茲認為: 由於生態、風景或別的價值,應對一些土地和水體區域加以保護。認識到這 一事實,TDR規則允許並鼓勵發展商從那些最初區劃時允許的土地開發區,以及生態或景觀的敏感區域中轉 移出來。良好的規劃必須首先對資源(景觀、人群、社區) 及其一天內的各種人類活動進行考察。好的規 劃不會始於強加給社區的抽象和獨斷的策劃,而是始於對現存條件及機遇等的認知。L. Mumford則強調: 經濟體系最終的檢驗標準不是它產生了幾噸鋼、幾桶油或幾英里布匹,而在於它的最終產品——培養出來 的人的好壞及社區整齊、優雅健全的程度。關於靈活分區,主要針對較大地帶,只要建成區域可重新達到 平衡狀態,不超過規定並與社區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允許在區域內自由安排或進一步研究土地利用和交通圖。

深層生態學

深層生態學 (deep ecology) 與淺層生態學 (shallow ecology) 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態思想[3]。例如 在解決污染問題上,淺層生態學通常利用技術來淨化空氣和水,緩和污染程度; 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許 可範圍,或乾脆把污染工業完全輸入到開發中國家。與此相反,深層生態學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評價污染, 它關注是每個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生存條件,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於它對人類健康的作用方面。它的口號 是: 輸出污染不僅是對人類的犯罪,也是對所有生命的犯罪。
對於社區也是如此,如果一個社區生態系統能在自己的系統範圍內實現 “自淨” ,那將對整個城市系 統和自然界的壓力大大減小。在社區套用技術方面,傾向於各種智慧型化技術,如智慧型小區、智慧型建築 等過多地強調了以人為中心、追求高舒適性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深層生態學認為: 經濟的目的應該是以最 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幸福。降低生活標準 (主要指工業化國家) 有利於減少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為積 累資源的對抗。深層生態學的這種主張頗類似於舒馬赫 (F. Schumacher) 的佛教經濟學。與這種經濟模式 相適應,深層生態學並不追求技術的複雜化、大型化,且對高技術的未來前景持審慎態度。它主張走中間 道路,更傾向於人性化的、對環境有利的技術。適宜技術、軟能源道路 (soft energy paths) 是深層生態學 的主要目標。深層生態學認為軟能源道路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惟一途徑。軟能源道路是指 “更有效地利用能 源的資源保護,理智地使用非更新能源作為過度燃料,加快發展用於可更新能源生產的軟技術” 。深層生 態學的技術主張並不意味著要回復到過去,恰恰相反,它要求發展的那些更具人性的和獨創性的新技術。 可見,深層生態學的這些新理念對於生態社區的規劃無疑具有指導與借鑑意義。

生態社區住宅的健康理念

據報導,零點調查公司曾在全國做了一次市場調查,題目是 “你最想擁有什麼” ,結果超過70%的被 訪者首先選擇了 “健康”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定義,所謂 “健康” 就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於良好 的狀態。據此定義,“健康住宅” 不僅僅是房地產住宅+綠化+社區醫療保健,而是指在生態環境、生活 衛生、立體綠化、自然景觀、噪聲降低、建築和裝飾材料、空氣流通等方面,都必須以人的健康為根本。
健康住宅又稱 “生態住宅” ,生態住宅不只是綠化,還有,從規劃上看,生態小區的總體布局、單 體空間組合、房屋構造、自然能源的利用、節能措施、綠化系統以及生活服務配套的設計,都必須以改善 及提高人的生態環境、生命質量為出發點和目標。另外,具體設計上,注重綠化布局的層次、風格與建築 物要相互輝映; 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觀賞花木、闊葉喬 木、食用果樹、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種植; 同時注重發揮綠化在整個小區生態中其他更深層次的作 用,如隔熱、防風、防塵、防噪聲、消除毒害物質、殺滅細菌病毒等,甚至從視覺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 疲勞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則要考慮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需要,注重節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對自 然空間和人際交往的需求。
生態住宅更要把健康落在實處。房地產不是以賣地皮為最終目的,也不是以賣鋼筋+水泥的房子為最 終目的,更不是以賣概念和環境為最終目的,而是以營造符合人類社會發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園 為最終目的。可以說,房地產是賣一種生活方式,是賣一種亞文化,賣一種新社會和新的時尚。作為一個 社區的業主要真正享受社區健康文明新生活,不僅體房地產商的設計圖上,也不僅是在房地產小區的 配套硬體設施上. 而是要落實在社區服務軟體上,要讓你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悅,這才是健康文明的家園。

城市生態的安全理念

社區人居環境的質量取決於城市生態安全的程度,而城市生態安全問題的瓶頸,不是物質條件對發 展的限制,而是影響人類使用生態環境資源行為的適當的鼓勵和約束機制的缺乏。因此,要制定兩套平行 的生態環境政策。第一套依靠和完善市場,克服政府和市場缺陷,開發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積極聯繫, 主要是依據市場稀缺性為資源定價,明晰自然資源產權,以消除不當干預促使市場主體節約資源、保護環 境。第二套依靠和完善法制,克服市場和政府缺陷,用規章制度使損害生態環境資源的外部成本和培育生 態環境資源的外部效應都 “內部化” ,迫使人們在經濟決策、追求快速城市化時,考慮生態環境資源的價 值,從而由直接責任者承擔生態環境資源破壞的全部代價,或使培育生態環境資源的人得到比從市場更多 的好處,以加強幹預促使市場主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城市生態安全。從而進一步實現社區的生態 安全,當然社區的生態安全除了城市生態安全的條件外,還取決於社區本身的物理環境質量等因素。

套用實例

美國COTATI COHOUSING小區

該小區2003年建成,占地2.3英畝,擁有30個住宅單元,沿馬路設定一棟功能混合的建築,下面為7500平方英尺的商業設施,上面為居住。
小區的公共屋緊靠商業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與住宅過渡空間。公共屋包括客廳,廚房,兒童遊戲室,健身房,洗衣房等房間,居民交往。舉辦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小區2004年獲得美國住宅協會頒發的”美國最佳居住獎“。

我國生態社區建設現狀

我國生態社區建設主要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各地區所開展的生態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未來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廣州科學城建設、杭州生態園建設、上海及西安老城區改造建設等大型項目。

生態社區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

美國LEED

美國的“能源與環境設計領袖”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的綠色建築分級評估體系。它是美國綠色建築協會(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S)於1998年正式推出,目的在於通過創造和實施廣為認可的標準、工具和建築物性能表現評估標準,從而鼓勵並加快全球對於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築的建造與開發技術的採用。
經過10餘年的發展,LEED已經開發出適應於不同類型和生命階段建築的一系列評價工具。我國對於LEED的研究性文獻很多,而LEED由於其評價體系結構簡單、完整、清晰,易於使用者從巨觀把握等優點而被和採用。

英國BREEAM

英國的“建築研究所環境評價方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
它是由英國建築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BRE)於1990年開發的評價系統,體系的目標是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體系涵蓋了包括建築主體能源到場地生態價值的範圍。BREEAM是最早具有影響力的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致力於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

建設部《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Evaluating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s, ESGB)是我國建築部標準定額司於2006年組織編寫的旨在加速改變粗放型的建築現狀的評價體系,按照建築全生命周期原則制定,用於評價住宅建築和辦公建築、商場、賓館等公共建築。

《綠色社區考核指標與評價標準》

“十五”期間,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開展了“綠色社區”創建活動,制定國家、省、市等各級“綠色社區”創建的考核指標,一般而言評價標準從基本條件、環境質量、環境建設、環境管理和公眾參與等方面展開。“綠色社區”創建本質上是政府推動、基層參與的活動,更側重社區組織管理的內容。
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反映社區的生態建設過程、水平和可持續性而設計的。因為對生態社區概念理解的差異性,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也不盡相同。
總體而言,生態社區指標評價體系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特點,包括評價主體、指標框架、指標值和綜合評價方法等方面的內容,覆蓋了社會、經濟、環境、建築等多方面的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