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循環農業

生態循環農業

生態循環農業,簡單地說,就是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所從事的“三高農業(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它不單純地著眼於當年的產量,當年的經濟效益,而是追求三個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使整個農業生產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把人類夢想的“青山、綠水、藍天、生產出來的都是綠色食品”變為現實。

生態循環農業,又名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循環農業
  • 又名:生態農業
  • 所屬:中國
  • 簡介:良好的條件下所從事的三高農業
歷史,包括,生態系統特點,社會性,高產性,波動性,循環農業特點,綜合性,多樣性,高效性,持續性,

歷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上一些農業已開發國家出現了生態農業,引起了各國普遍重視,且發展勢頭很快,大有不可阻擋之勢。歐洲生態專家威利·德沃爾德預言,由於歐洲經歷了可怕的“瘋牛病”,在5、6年內全世界的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將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估計生態農業產品將會比現在增長10%。

包括

生態農業是伴隨著整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農業。為了搞好生態農業建設,一方面要注重總結與推廣我國傳統農業中適於生態農業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合理輪作、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橫坡打攏、修建水平橫田等等。這些都是廣大農民十分熟悉並且願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緊研究與大力推廣先進的生態農業新技術,如:為了減少白色污染而研製的光解膜、生物農藥、生物化肥、秸稈還田、節水灌溉等等。實踐表明: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只有兩個方面的措施結合起來了,效果才能更好。
生態循環農業
自從人類發明了農藥、化肥後,各種有害的化學物質隨著農業進入生物圈,所有的生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威脅,人類也不例外,於是我們常會聽說有人因吃了含農藥的農作物而中毒。此外,各種化學物質污染了土地,便出現了美國聳人聽聞的“黑色風暴”。土地,人類生命的補給站,在各種化學物質的威脅下,正逐步變成一次性的。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沒有多餘的耕地能夠讓人類污染,於是,生態農業也就是生態循環農業誕生,它旨在沒有特殊化學物質參與的情況下,生產出“完全”綠色農作物。科學家們用農業敵害的天敵代替農藥,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等等一切用生物方式或不污染環境的“純天然”方式抑制農業敵害的方法,都是生態循環方式,而用生態循環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的形式,便是生態農業,也就是生態循環農業。
生態循環農業,可以說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農業。因此,要完成這項十分繁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必須堅持“農林牧副漁並舉,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原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搞好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推廣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實踐表明,不管哪種生態農業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體措施,這就是採用生物措施(如:植樹、種草、增種綠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輪作、深松少耕、橫坡打攏、秸稈還田、增施農肥等)。這三大主體措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生態系統特點

社會性

農業生態系統作為一種人工生態系統,同人類的社會經濟領域密切不可分割。大量的農產品離開農業系統,源源不斷地進入社會經濟領域;而大量的農用物資包括化肥、農藥、農業機械等又作為輔助能量,源源不斷地從社會經濟領域投入農業系統。這種物質、能量的投入和產出的數量因不同的物質技術水平和農業經營方式而異,歸根到底受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由此決定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社會性,它不僅受自然規律,而且受社會經濟規律的支配。

高產性

農業生態系統是在人類的干預下發展的。而人類干預的目的是為了從系統取得儘可能多的產物,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而,同自然生態系統下生物種群的自然演化不同,一些符合人類需要的生物種群可以提供遠遠高於自然條件下的產量。如自然條件下綠色植物對太陽光能的利用率全球平均約僅0.1%,而在農田條件下,光能利用率平均約為0.4%,每公頃4500~6000千克的稻田或麥田光能利用率可達0.7~0.8%。至於乾物質產量,自然草地為5~15噸/(公頃·年),而人工草地(如禾本科牧草)為10~20噸/(公頃·年),麥類-水稻多熟制為18噸/(公頃·年),麥類-甘薯多熟制可達20.1噸/(公頃·年)。可見農業生態系統比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較大的高產性能。這種特性也決定了系統需要有物質和能量的不斷補充投入,以保持投入與產出的基本平衡。

波動性

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種群構成,是人類選擇的結果。通常只有符合人類經濟要求的生物學性狀諸如高產性、優質性等被保留和發展,並只能在特定的環境條件和管理措施下才能得到表現。一旦環境條件發生劇烈變化,或管理措施不能及時得到滿足,它們的生長發育就會由於失去了原有的適應性和抗逆性而受到影響,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人類的選擇還使生物種類減少,食物鏈簡化,系統通過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而進行自我調節能力削弱。所有這些都會導致農業生態系統的不穩定性或波動性。這也說明了必須採取各種技術措施,對系統進行調節、控制,以減少這種波動性。

循環農業特點

綜合性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多樣性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