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根腐病

基本介紹

  • 別稱:甘草根腐病
  • 多發群體:植株
  • 常見症狀:主根全部變為紅褐色乾腐狀
  • 引起:線蟲及腐黴菌
為害症狀,分類屬性,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一般由線蟲及腐黴菌引起。染病植株葉片變黃枯萎,莖基和主根全部變為紅褐色乾腐狀,上有縱裂或紅色條紋,側根已腐爛或很少,病株易從土中拔出,主根維管束變為褐色,濕度大時根部長出粉霉。

分類屬性

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特點

鐮刀菌是土壤習居菌,在土壤中長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傳播,通過根部傷口或直接從叉根分枝裂縫及老化幼苗莖基部裂口入侵入。地下害蟲、線蟲為害造成傷口利於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風不良、濕氣滯留地塊易發病。

防治方法

1、進行輪作,施行條播或高畦栽培。防止種苗在貯運和移栽過程中造成傷口。播種前用新高脂膜加多菌靈浸種5分鐘,晾1-2小時後移栽,防效高。
2、加強管理,控制土壤溫度,防止濕氣滯留。及時除草、鬆土,合理澆水施肥,定期噴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雨季注意排水。葉片開始擴展之時,葉面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
3、注意防治地下害蟲。發病初期噴淋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夜、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同時噴施新高脂膜可防雨、阻止揮發、保護藥效,提高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