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緊急通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特大地震災害波及我市全境,給我市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災後重建的任務十分艱巨。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在進一步紮實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應抓緊組織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為此下發《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緊急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緊急通知
  • 文號:天政辦發57號
  • 發布機構: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08-6-1
法規頒布,法規內容,

法規頒布

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緊急通知
城鄉建設
天政辦發57號
甘肅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08-6-1

法規內容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特大地震災害波及我市全境,給我市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災後重建的任務十分艱巨。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在進一步紮實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應抓緊組織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現就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有關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建方針,將災後恢復重建與新農村建設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結合起來,積極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抓緊恢復重建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重要基礎設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重建美好家園。
(二)基本原則
1.統籌安排,合理布局。鄉鎮、村莊和各類辦公用房設施,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來統籌布局。農村中國小、鄉鎮衛生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務設施,要本著整合資源、提高標準、輻射周邊的要求,適當集中規劃建設。新建項目的選址,要考慮當地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遠離或避開山洪、土石流、滑坡、地震斷裂帶、礦區塌陷區等自然災害影響的地段。
2.遠近結合,突出重點。要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恢復建設受災居民住房,優先恢復建設直接涉及民眾利益的學校、醫院、城鎮供水、人飲工程、機關事業單位用房等公益性設施,優先恢復建設災區必需的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在標準設計和規劃布局上要適當兼顧長遠,避免重複建設和不必要的浪費。
3.科學論證,遵循程式。災後重建規劃要具體落實在項目上,既要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項目管理規定,進行嚴密的科學論證,充分徵求和吸收有關方面的意見,又要特事特辦,合理簡化審批審核的手續,確保規劃的質量和實施的效果。
4.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在災區民眾生產自救和互幫互救的基礎上,通過政府投入、銀行貸款、社會捐贈、對口支援、稅收減免、市場化運作等多種渠道籌資,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整合各類資金,全力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二、災後恢復重建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總體目標
集中財力,統籌安排,通過2至3年的努力,力爭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災區受損設施的恢復重建,保證災區正常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秩序,確保災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高於災前水平。新建的各類房屋和基礎設施,必須全部達到國家標準。
(二)階段性目標
今年,要重點恢復建設受災居民住房和直接涉及民眾利益的學校、醫院、城鎮供水、人飲工程、機關事業單位用房等公共和公益性設施,以及災區必需的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在入冬前要妥善解決受災居民住房和學生上學問題;在夏季用水高峰前恢復建設嚴重影響民眾吃水的人飲工程以及縣城供水設施;危險性較大的水庫要完成加固,保證汛期來臨前能夠蓄水;年內確保中心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恢復正常的看病就醫,完成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公路、橋樑和隧(涵)洞的搶險加固,電力和通信設施恢復正常,鄉鎮及以下機關單位正常運轉。
2009年是災後恢復重建的關鍵一年。重新規劃建設的村莊、住房、學校、醫院、鄉鎮及以下辦公用房等房屋類設施,要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人飲工程、商貿服務、企業生產經營設施全部修復。農村電網、縣城電網和通信設施完成改造重建。國道、省道、縣鄉村道路及城鎮有關基礎設施的重建,要完成80%以上的工作任務。
2010年要全面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主要完成公路、病險水庫、市政設施、縣以上新建辦公樓等重大項目的收尾工程。
(三)主要建設內容
1.受災居民的住房。主要包括城鄉受災居民住房,重點是鄉鎮以下受災農民的住房。農民住房的新建,要符合新農村建設要求,符合《甘肅省村鎮居住建築抗震技術措施》的規定,制定村莊建設方案,合理設計單體建築,按地震安全農居標準進行建設。
2.重要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受損的農林水利、交通通信、電力、城鎮市政設施等。農業方面主要是各類農業設施及房屋,水利方面主要是水庫的除險加固、人飲及灌溉工程等,林業方面主要是各級林場設施及業務用房。交通主要對受損道路、橋樑等設施進行維修加固和建設。通信主要修復各類通訊設施,保證通信正常。電力要恢復改造城鄉電網,更換受損變電站設備,恢復機組發電。城鎮設施主要恢復建設因地震受損的城鎮供排水設施,維修加固城市橋樑和防洪河堤,保證城鎮居民正常生活條件。
3.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括因地震受損的學校、醫院、文化、廣播電視等公共和公益性設施。統籌規劃新建已倒塌或局部倒塌(含d級危房)的校舍和各類醫療用房,維修加固其它受損校舍和醫療用房,更換和配置常用醫療儀器設備,滿足災區民眾看病就醫需求。廣播電視、基層計生服務站、鄉鎮文化站等受損設施,要抓緊維修、加固或新建。
4.基層政權設施。主要包括因地震受損的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公檢法司設施等。已倒塌房屋的鄉鎮及以下機關單位辦公用房要儘快恢復重建。對於縣城及以上的機關單位辦公樓、法院審判綜合樓、檢察院技偵綜合樓等房屋類設施,依據鑑定結論分別進行一般維修、大修加固或拆除重建。恢復建設監獄、看守所等政權設施。
5.商貿流通服務設施。主要包括商業、倉儲、市場、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等受損的服務設施。
6.企業生產經營設施。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受損的生產廠房、配套設施、生產設備及其它設施。
根據國家政策和行業標準,上述各類受損設施的恢復重建,必須落實到具體項目上,明確項目選址布局、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實施進度等內容,並核實項目投資。受災嚴重的鄉鎮、村莊,要編制災後重建具體方案,科學規劃選址,合理確定建設任務和建設標準。
三、規劃編制的職責分工
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工作要在市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各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配合。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以縣(區)為單位、分行業匯總編制,由市發改委匯總。有自建任務的市直部門和單位負責編制本行業災後重建規劃,國土、建設、教育、衛生、交通、水利、林業、農業、畜牧、電力、通信、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經委、商務局、糧食局等市直部門要分別制定本行業災後重建專項規劃。規劃編制完成後,有關市直部門要主動與省上主管部門銜接,並請省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出具意見。受災居民住房、廣播電視、基層計生服務站、鄉鎮文化站和規模以下企業、縣以下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災後重建規劃由各縣(區)政府負責編制。金融機構和農村信用社災後重建規劃,分別由市銀監局和市農村信用銀行負責編制。監獄災後重建規劃分別由天水監獄和甘谷監獄負責編制。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恢復重建規劃由各單位自行編制。
四、規劃上報的具體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實事求是、科學準確的原則,在對受災情況進行全面、準確核查和進行鑑定、評估的基礎上,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規劃編制和上報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切實靠實責任,務必按時上報,逾期不候。
2.上報時間。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定要按通知“附表”的要求編制,務必於6月15日前向市災後重建領導小組上報災後重建規劃,並抄送市發改委匯總和核實。市發改委在6月20日前編制完成全市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報經市災後重建領導小組審定後,於6月25日前,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上報省災後重建領導小組以及省發改委等有關廳局。
3.上報方式。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在以正式檔案上報災後重建規劃的同時,應先以電子郵件形式上報規劃項目表,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規劃上報必須由填報單位負責人、填表人共同簽名,單位蓋章方可有效。
請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按照各部門職責分工和上述進度安排,抓緊開展相關工作,加強聯繫,互相溝通,密切配合,保證規劃目標、恢復重建內容、項目投資、工作進度、實施步驟等方面相互協調對接一致,確保高質量、高水平按期編制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為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附屬檔案:天水市地震災害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規劃項目表 填報單位(蓋章):
恢復重建項目名稱
受損情況及受損程度
恢復重建的規模
及主要建設內容
恢復或重建的重點建設任務和主要內容
恢復重建所需投資及資金來源(萬元)
備註
倒塌
嚴重損毀
(不可修復)
一般性損壞
(可維修加固)
維修加固的規模
及主要內容
拆除重建的規模
及主要內容
合計
市縣財政
自有
銀行
貸款
企業
投資
申請國家
和省上補助
社會
捐贈
個人
自有
其它
總計( 項)
行業名稱1(小計 項)
具體設施項目1
具體設施項目2
……
行業名稱2(小計 項)
具體設施項目1
具體設施項目2
……
……
……
填報單位負責人(簽字): 填表人(簽字): 填報日期: 2008 年 月 日
"填表說明:
1.恢復重建項目主要包括農牧業、林業、水利、交通、電力、教育、衛生、城鎮基礎設施、環保、城鄉居民住宅、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公檢法司、廣播電視、計生、金融機構及其它方面。填報時,要根據受災情況並按輕重緩急原則排序。
2.破壞等級按照中國地震局《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工作規定(試行)》(震防發212號)、《地震現場工作第3部分:調查規範》(gb/t18208.3-2000)和《地震現場工作第4部分:災害直接損失評估》(gb/t18208.4-2005)規定的破壞等級劃分標準填寫。一般情況下,受損情況中損毀和嚴重破壞的內容應與拆除重建的內容相對應,一般性破壞的內容應與維修加固的內容相對應。
3.對於受損的單體建(構)築物,災後恢復重建的重點建設任務和內容只能選擇“維修加固”或“拆除新建”中的一種方式,並填寫相應的內容及投資。恢復重建項目中既有維修加固又有拆除重建內容的,按兩個打捆項目分別填寫,以便分別匯總所需投資。
4.各類受損設施應按具體項目名稱填寫,其中小型項目(如民房、村衛生室、中國小等)可以鄉、鎮為單位,城市以辦事處為單位打捆填報,但須在恢復重建內容欄內說明所包含的具體名稱。
5.表中所有填報的內容均須填寫具體內容,不得以打“√”等其它方式填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