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鎮(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甘棠鎮)

甘棠鎮(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甘棠鎮)

甘棠鎮是賓陽三大古鎮之一,是有名的農產品集散地,位於賓陽縣東南面,斑江河畔,距縣城50公里。北與古辣、露圩兩鎮接壤,南與橫縣石塘毗鄰。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賓橫公路和鬱江支流——斑江穿境而過,離桂海高速公路古辣出口處2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棠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西南寧市賓陽縣
  • 政府駐地:甘棠鎮
  • 電話區號:0771
  • 郵政區碼:530000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甘棠鎮
  • 面積:189km2
  • 人口:37363人(2017年) 
  • 方言:壯語、甘棠話、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鄧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 車牌代碼:桂A
鄉鎮概況,經濟發展,地方特色,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截止2017年末,總人口達37363人,面積189平方公里,轄15個村(居)委、96個自然村。壯族人口居多,屬少數民族鄉鎮。有耕地面積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萬畝,有山林面積15萬畝,屬一個山區農業大鎮。境內以丘陵地貌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物產豐富。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玉米、糖蔗、桑蠶、木薯等,畜牧業發達,尤以生
甘棠鎮甘棠鎮
豬、仔豬和養雞業出名。幾來年,平均年生豬出欄4萬頭,仔豬上市10萬頭,肉雞出欄22萬羽。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末,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300多戶,較具規模的私營企業有16家,主要產品有衡器鑄件、農機具系列產品、不鏽鋼產品等,是廣西有名的農機具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區內外,並出口到東協各國,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桑蠶、糖蔗、養殖業和民營經濟屬該鎮的幾大支柱產業,甘棠粉利享譽縣內外,是民眾逢年過節的必備佳肴,近年來,年均粉利產值都達1600萬元,是該鎮一項極具潛力的特色產品之一。

經濟發展

民營企業較為發達,全鎮上規模的民營企業共有13家,協業行業有鑄件、農機具、造紙、農藥、竹器、紅磚廠等。其中鑄件系列產品是甘棠鎮具有一定規模的傳統產品,近年來,農機具系列產品生產更具地方特色,主要產品有:打穀機、風谷機、切蔓機、穀倉機、微型碾米機等,年生產能力18萬台(套)以上產品質量上乘,價格適宜,暢銷區內各地及雲南、貴州、海南、廣東、深受用戶好評。甘棠鎮勞動力資源豐富,2003年初統計,外出務工人員將近1萬人。
甘棠鎮
甘棠鎮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5.05萬畝,山林面積14.9萬畝,轄區內儲藏著欽含量達98.5%的重晶石礦、以及製造瓷器用的白泥、燒制紅磚用的優質土壤。甘棠鎮是個農業大鎮,農業主要以糧食、糖蔗、桑蠶三大支柱為主。
2002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20206噸,進廠原料蔗達2.1萬噸,蠶繭產量1044噸,國內生產總值達17340萬元,財政收入287.4萬元,企業營業總收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8元。

地方特色

1、甘棠鎮是賓陽縣三大古鎮之一,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屬典型的少數民族鄉鎮。美麗的斑江貫穿甘棠,她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作為水路交通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許多商品、貨物由斑江運抵甘棠,再分散鄰近的各縣、鎮鄉,造就了甘棠的繁榮,也養育了甘棠人純樸、善良、熱情、開朗的性格。優秀的抗日故事片《十天》就是在斑江拍攝的。
甘棠鎮
2、甘棠民族文化藝術節5月13日(1993年以前叫蓬圩節)是甘棠壯鄉民眾的盛大節日,從解放前一直流傳至今。在節日那天,眾從四面八方雲集到集鎮裡舞龍舞獅,載歌載舞,對唱山歌,盡情的展現民族風情,歌唱幸福的生活。
3、甘棠的扣肉、粉利已是馳名縣內外,到甘棠不吃扣肉等於沒到過甘棠,甘棠的扣肉從選肉、加工、到配汁都十分講究,使人吃起來感覺肥而不膩,松而可口,再加上香芋一起燜,更為香純可口,讓人樂不思蜀,賽似神仙。每逢節假日,南寧、邕寧等地都有人專門驅車來購買甘棠的扣肉,有親戚、朋友在甘棠工作的也忘不了叫他們幫忙捎上三五斤,過上一把癮。再說一說甘棠的粉利,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選用優質大米,加工而成,由於韌性好、耐煮、耐炒,吃起來爽滑可口,而大受歡迎,每年春節期間,甘棠粉利都供不應求,產品銷往南寧和鄰近各縣份。
甘棠鎮

地圖信息

地址:南寧市賓陽縣零三九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