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

2015年12月2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州政辦發〔2015〕224號印發甘《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該《方案》分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4部分。

重點任務是:加強研究開發及其服務;發展多層次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提升科技平台創新服務能力;加強創業孵化服務;加快發展智慧財產權服務;加強科技諮詢服務;培育發展科技金融服務;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發展綜合科技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
  • 印發機關: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號:州政辦發〔2015〕224號
  • 印發時間:2015年12月28日
通知,實施方案,一、總體思路,二、發展目標,三、重點任務,四、政策措施,

通知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州政辦發〔2015〕224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關部門,省屬駐甘南有關單位:
《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州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2月28日

實施方案

甘南州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
科技服務業是運用現代科技知識、現代技術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經驗、信息等要素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主要包括科學研究、專業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訓、技術諮詢、技術孵化、技術市場、智慧財產權服務、科技評估和科技鑑證等活動,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有效提升傳統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9號)和《甘肅省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甘政辦發〔2015〕143號)精神,加快推進我州科技服務業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省政府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甘發〔2012〕16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攻堅戰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為目標,以激發各類科技主體活動,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統籌科技資源,完善政策環境,培育和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延展科技創新服務鏈,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路化、規模化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服務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科技服務市場化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升,培育一批能力較強的科技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科技服務產業集群,培養一大批本土實用型技術人才,實現全州科技服務業從業人數和專業人才素質顯著提高,科技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成為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為深入推進“3341”項目工程、“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全州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重要支撐。

三、重點任務

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圍繞實施“生態立州、旅遊興州、文化撐州、產業富州、穩定安州”戰略,注重適用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突出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先進技術,提升科技服務業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一)加強研究開發及其服務。加大對基礎研究、套用研究、試驗發展活動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機制,加強產品研發設計服務等領域科技服務工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資源,面向市場提供專業化的研發諮詢服務。鼓勵科技服務機構加強聯盟協作,推動科技服務業協同發展。加強科技型企業與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聯繫,促進產學研結合,建立全面合作關係,聯合研發、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州科技局、州發改委牽頭,州教育局、州經信委、州財政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二)發展多層次技術轉移轉化服務。發展多層次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體系,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線上技術交易模式。建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良性互動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工程(技術)中心等面向市場開展中試和技術熟化等集成服務,促進技術轉移轉化。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建設技術轉移轉化綜合服務平台,統籌推動全州技術交易市場做大做強。依法保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技術轉移機構等相關方的收入或股權比例。(州科技局牽頭,州發改委、州教育局、州經信委、州人社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三)提升科技平台創新服務能力。圍繞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需求,整合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區域創新服務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平檯布局,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骨幹企業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加強科技平台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提高平台創新與服務成效。(州科技局牽頭,州發改委、州教育局、州經信委、州財政局、州人社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四)加強創業孵化服務。統籌創新創業科技資源,建設創業孵化綜合科技服務平台,完善創新孵化服務鏈條,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支撐。支持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機構等組成的科技服務體系發展,在績效評估基礎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對科技服務機構開展創業孵化服務的資助力度。加強創業教育培訓,營造創業文化,辦好創新創業大賽,發揮各類服務機構在大學生創業就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載體作用。以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孵化器,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促進天使投資與創業孵化緊密結合,推廣“孵化+創投”等孵化模式,積極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專業服務能力。整合創新創業服務資源,支持建設“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業孵化服務鏈條,為培育新興產業提供源頭支撐。(州科技局、州發改委、州教育局、州財政局)
(五)加快發展智慧財產權服務。以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代理、法律、信息、諮詢、培訓等服務,提升智慧財產權分析評議、運營實施、評估交易、保護維權、投融資等服務水平,構建全鏈條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建立智慧財產權服務標準規範,實施智慧財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程。建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務機構多方參與的智慧財產權服務聯盟。建設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服務平台,引導企業拓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範圍。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校充分利用國家免費開放的專利基礎信息資源,支持相關科技服務機構面向重點產業領域建立專利信息服務平台,提升產業創新服務能力。(州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
(六)加強科技諮詢服務。結合科技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統籌科技諮詢服務資源,調整最佳化科技服務力量,承接國家、省級科技計畫管理任務。開展項目管理、項目諮詢、科技評估等科技諮詢服務,積極培育管理服務外包、項目管理外包等新業態。支持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諮詢機構、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等套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開展網路化、集成化、個性化科技諮詢和知識服務。支持科技服務機構以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為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提供系統化、集成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強科技信息資源市場化開發利用,支持發展決策諮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產業競爭情報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獻檢索等科技信息服務。發展工程技術諮詢服務,為企業提供集成化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州科技局、州發改委、州經信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
(七)培育發展科技金融服務。探索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建立創投、信貸、債券、擔保、保險等有機結合的科技投融資綜合服務平台。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業,深化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研究制定貼息、風險補償等扶持政策,拓寬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融資渠道。綜合運用各類金融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建立科技企業融資服務的專營機構,大力開展金融產品創新,更好地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建設科技金融服務平台,積極爭取全省科技金融試點。(州政府金融辦、州經信委牽頭,州發改委、州科技局、州財政局、人行甘南中心支行、州銀監局、州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八)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為目標,面向生產,面向民眾,面向基層,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大力開展民眾性的科普活動。深入宣傳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促進廣大幹部民眾思想的解放;大力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推廣重大實用新技術和新成果,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倡導科學精神,不斷提高廣大民眾科學、文明生活的質量。支持各類出版機構、新聞媒體積極開展全民科普閱讀活動,加大科技傳播力度。加強“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和中小學生科普工作,推動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州科協、州科技局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
(九)發展綜合科技服務。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鼓勵科技服務機構的跨領域融合、跨區域合作,以市場化方式統籌整合現有科技服務資源,培育形成一批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產業集群,推進科技服務專業化、市場化、網路化。加強服務體系的信息化建設,積極開展網路化服務,拓展服務工作的覆蓋面,並有效提高服務效率。鼓勵科技服務機構面向產業集群和區域發展需求,開展專業化的綜合科技服務。支持科技服務機構面向軍民科技融合開展綜合服務,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科技服務中的作用,提升企業、農村科技服務能力。(州科技局、州發改委、州經信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

四、政策措施

(一)健全市場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科技公共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承接專業性、技術性強的科技服務工作和項目。支持科技服務機構特色化發展,在優勢領域做成品牌。鼓勵科技服務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產業技術聯盟、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在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中的作用。注重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依靠市場機制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完善科技綜合服務功能,拓寬科技服務領域。不斷最佳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科技創新。(州科技局、州發改委、州政府國資委、州經信委、州人社局等部門和單位)
(二)加強人才培養,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立足科技服務業發展需求,依託人才培養計畫、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項目、科研平台建設等,加大對科技人才特別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著力發掘培養一批本土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青年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著力引進和培養一批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複合型科技服務高端人才。建立健全科技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不斷完善鼓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調動省內外科技人才和科技團隊帶項目、帶技術、帶產品來甘南創業的積極性。(州委組織部、州人社局、州教育局、州科技局)
(三)拓寬資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體系。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豐富財政資金使用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鼓勵企業、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孵化器,促進天使投資與創業孵化器緊密結合,推廣“基地+基金”的孵化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培育發展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科技創業風險投資領域,加強金融服務機構與技術服務機構共同支持科技創新創業,完善、落實扶持政策和管理機制。(州政府金融辦牽頭,州經信委、州發改委、州科技局、州財政局、人行甘南中心支行、州銀監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四)加強協同創新,深化交流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企業、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管理部門等多主體協同創新體系,廣泛集聚優勢創新資源,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引導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創新要素向科技服務業聚集,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數據採集、信息加工等增值服務。吸引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來我州建立創新服務平台、研發中心或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向企業提供科技成果二次開發、研發設計、技術諮詢、試驗檢測、科技金融等創新服務,實現科技資源互聯互通,多主體共享共贏。(州科技局、州經信委、州商務局、州質監局、州知識產權局)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作和上下聯動,加強宣傳引導,積極推進科技服務業改革發展。各縣市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結合實際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任務分工,抓好落實,為科技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州科技局要會同相關部門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和督促指導,重大事項及時向州政府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