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爆動

民國20年(1931年)春,壽縣瓦埠鎮一帶貧苦農民一千餘人,在中共皖北中心縣委領導下,舉行了震驚江淮的“瓦埠暴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埠爆動
暴動經過,暴動意義,

暴動經過


1931年3月29日深夜,暴動隊伍從四面八方雲集瓦埠街東南泰山廟,成立“皖北紅軍游擊大隊”。3月30日早晨,暴動隊伍湧向瓦埠街,在望春園酒館門前樹起鐮刀錘子紅旗,逮捕地主豪紳10多人,繳獲長短槍130多支。31日,發動周圍貧苦農民3400多人,打開方家小樓地主糧倉,分取糧食200多石(約5萬斤)。
1931年4月1日,楊家廟、杜師娘岡一帶的“聯莊會”(地主武裝)1500多人攻擊暴動隊伍,暴動隊伍連夜離開瓦埠,占領張嘴子一帶三個大村莊,國民黨縣自衛大隊亦匆匆趕到與其它反動武裝一起,重重包圍張嘴子,雙方發生激戰。在突圍中,紅軍游擊隊第二中隊戰士手持大刀,沖向敵陣,英勇拼殺,中隊長戚連雨與17名戰士壯烈犧牲。其餘暴動隊伍仍在敵人包圍之中,情況十分危急。中共瓦埠區委立即設法從開明士紳家借得步槍20多支,子彈2000餘發,打著小甸集“聯莊會”旗號,衝進包圍圈,掩護游擊隊夜間順利突圍。

暴動意義


瓦埠暴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對當前的革命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暴動,分散了敵人一部分兵力,聲援了紅軍擊退國民黨向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打擊了封建地主豪紳的勢力,鍛鍊了革命民眾。這次暴動,也是黨領導的壽縣人民革命由經濟鬥爭發展成為武裝鬥爭的轉折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