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爾佳姓

概況,姓氏起源,後事,現後裔,歷史事件,概述,歷史背景,三個階段,歷史人物,

概況

瓜爾佳(加古、夾谷、古里甲)[瓜爾佳,讀音作guā ěr yā(ㄍㄨㄚ ㄦˇ ㄧㄚ),滿族語為Guuwalgiya Hala]
本家族起源於蘇子河畔及長白山麓。一六四四年五月初,皇叔多爾袞攻克北京,八月二十二日隨順治帝入關,時稱“從龍入關”,為大清強盛屢建奇功。歷史上有扶助努爾哈赤起兵的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以及後來的郎坦(主持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和鰲拜等重臣。(另有抗戰時期的金州瓜爾佳氏關向應)。清朝基業穩固後,康熙二十六年,回響康熙帝令:“平時為民,戰時為軍”。我等一支從北京臭皮胡同,遷居到今遼寧所屬鳳凰城、岫巖、金州、新賓、瀋陽等地屯墾戍邊,旗封正紅旗。我祖上八世(瓜爾佳.翁窩圖),定居于樂善屯(現遼寧省鳳城市寶山鎮紅旗村)。另有大部瓜爾佳氏留居北京,末代皇帝溥儀之母乃清末大臣榮祿之女瓜爾佳氏(後因吸食鴉片而故),有清史為證。我乃翁窩圖之後,十九世,漢字姓關名慶忠。我部族譜清晰,族人旺盛,渴望本族豪傑多展才華,為續寫本族之榮耀家史多做貢獻。
本家族有史可鑑之先輩:太高祖貝勒松阿力/二世嘎哈/三世福力丹瓜拉/四世堪展/五世兀蒙厄完朱胡/六世禮邦阿/七世達郎阿/八世翁窩圖/九世和山/十世兀達納/十一世福明阿/十二世得令/十三世常慶/十四世富新/十五世恩佩/十六世榮桂/十七世繼順/十八世應甲

姓氏起源

單一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古代建州女真瓜爾佳部,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瓜爾佳氏為女真族。瓜爾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該族祖居中國東北牙爾虎地區(即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是古老的女真氏族,為滿族第一氏族,被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首位。滿語kor,漢譯為“館”、“閣”之意,亦可譯為:“住所”之意。瓜爾佳氏氏族,是清初遼東地區人口眾多歷史地位十分顯赫的一個氏族。
公元十六世紀末,牙爾虎女真族族始祖瓜爾佳·松阿力之子·噶哈為薩爾滸城酋長,後歸附於佟·努爾哈赤,並與愛新覺羅氏家族聯姻,成為佟·努爾哈赤創建後金基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曾協助佟·努爾哈赤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瓜爾佳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族加古氏部落,又稱夾谷氏、古里甲氏。其族甚繁,多散處於蘇完(今吉林雙陽)、葉赫(今吉林梨樹)、訥殷(今吉林撫松)、哈達(今遼寧開原)、烏喇(今吉林永吉)、安褚拉庫(今吉林安圖)、蜚悠城(今吉林琿春)、瓦爾喀(今俄羅斯濱海)、嘉木湖(今遼寧新賓)、尼馬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輝發(今吉林輝南)、長白山及各地方,即分布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牡丹江流域及長白山區的廣大地區。
起初,滿語“瓜爾佳”被漢譯為“圍繞菜園子的水溝”之意,又譯為“搗亂”之意。滿族人不喜歡這種漢譯之意,後來這種譯意被逐漸從滿族的各種文獻中刪掉了。後來,滿洲瓜爾佳氏人因崇敬三國英雄關雲長,便大多冠以漢字姓氏稱“關”氏。

後事

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佟·努爾哈赤撫並遼東七十餘城,瓜爾佳氏(關氏)也隨之進入遼瀋地區。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西大順元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問鼎中原,瓜爾佳氏(關氏)隨之從主入關,住進了北京的壽比胡同。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大帝為了確保滿族發祥地的安全,特派遣瓜爾佳氏(關氏)八世祖瓜爾佳·翁窩圖和其弟瓜爾佳·琰布率軍遷駐于丹東鳳凰城卡巴嶺,即寶山一帶(今遼寧丹東鳳凰城紅旗村,清址為樂善屯),其後代便世居於該地。後裔散居於鳳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紅旗、岫巖湯溝等鎮,至今已傳二十一世。

現後裔

當然,瓜爾佳氏後裔的漢姓還有石氏、鮑氏、汪氏、李氏、高氏、顧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蘇氏、葉氏、常氏、喜氏、侯氏等。例如世居蘇完者多取漢姓為蘇氏,世居葉赫者多取漢姓為葉氏、關氏,內大臣瓜爾佳·華善之後取漢姓為石氏,川陝總督瓜爾佳·音泰之族取漢姓為胡氏,瓜爾佳·車克之後取漢姓為果氏,居住在黑龍江省呼蘭縣的取漢姓為常氏等等。

歷史事件

概述

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 年),由於建州軍侵犯明朝邊境,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遼東經略,調集軍隊,籌措兵餉,準備進軍赫圖阿拉,消滅努爾哈赤。經過數月的籌劃,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經略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會師赫圖阿拉。北路由總兵馬林率領,從開原出,經三岔口,過尚間崖,進攻蘇子河;西路由總兵杜松統領,出撫順關向西,直驅赫圖阿拉;南路由總兵李如柏統帥。出清河,過雅鶻關,直攻赫圖阿拉;東路由總兵劉鋌指揮,出寬甸,從東面搗後。兵四路實則10餘萬。
面對明軍四路圍攻,努爾哈赤採取了李永芳的“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方針,集中八旗兵力,打殲滅戰。首先,以八旗精銳迎擊欲立首功的明軍主力杜松部。三月初一日,雙方對峙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山。努爾哈利用杜松派兵襲擊界凡之時,猛攻薩爾滸明軍,明兵潰敗,勇而無謀、剛愎自用的杜松戰死。接著,努爾哈赤將兵北至尚間崖,擊敗馬林部,馬林逃往開原,葉赫兵倉惶撤退。這時,努爾哈赤回師南下,誘敵深入,在阿布達里崗
,圍殲劉鋌東路軍,劉鋌陣亡,姜功烈所部朝鮮兵投降。楊鎬聞知三路軍慘敗,急令南路軍李如柏撤回。努爾哈赤用了5 天時間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明軍文武將吏死者310 多人,士兵身亡者45800 餘人,亡失馬駝甲仗無數。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此役是關係到後金與明興亡的關鍵一仗。當年六月,後金打下開原。七月,攻占鐵嶺。從此,努爾哈赤由防禦轉入進攻,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開始全面崩潰。

歷史背景

一六一八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率步騎二萬征明,以“七大恨”作為伐明的檄文,分兵兩路向明軍發動進攻。努爾哈赤親率右翼四旗(正黃、正紅、鑲紅、鑲藍)攻打撫順,明軍守將李永芳舉城投降,同時還命左翼四旗(鑲黃、正白、鑲白、正藍)攻占東州、馬根單等地。明朝遼東巡撫李維翰急遣總兵張承蔭率明兵一萬去鎮壓,遭後金兵伏擊,全軍敗沒。七月,努爾哈赤又率八旗兵進入雅鶻關,圍攻清河城,明將鄒儲賢固守抵抗,結果城破被殺,接著後金又戰領一堵牆、鹼場二城。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不但使“全遼震動”,而且北京也“舉朝震駭”,就連飽食終日、萬事不理的神宗皇帝也深感“遼左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十分危急”。   明朝為了安定遼東,早日把後金勢力鎮壓下去,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後金的戰爭。然而,由於明末政治腐敗,駐守遼東的明軍業已腐朽不堪,名義上雖有八萬多人,實則能作戰的不過一萬多人,而且兵備鬆弛,士氣頹靡,“累年以來,不修兵具,朽戟鈍戈,緩急不足為用,金鼓幾於絕響,偶令之截殺,股慄腕戰,面孔殊無生色”,這樣的軍隊實在不堪一擊。所以明朝政府只好“以傾國之兵,雲集遼瀋,又招合朝鮮、葉赫”,可是,從全國各地徵調的軍隊也和遼東明兵一樣腐朽,許多人“伏地哀號”,不願出關”,不少將領“哭而求調”。由此可見,明朝出師並無取勝的把握,只是打一場孤注一擲的冒險戰爭。
明朝命楊鎬為遼東經略,以杜松、李如柏、劉綎等為副,調兵籌餉,經過九個多月的準備,到了一六一九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的四月,赴遼的明軍都先後到達,再加上脅迫徵調的二萬三千名朝鮮兵,總共有二十七萬餘人,號稱四十七萬大軍。楊鎬與諸將議定,分四路進攻後金,總兵劉綎率軍出寬甸由東;總兵馬林率軍出三岔口由北;杜松率軍出撫順關由西;李如柏率軍出鴉鶻關由南,其中以西路杜松為主力,皆直指赫圖阿拉。此外,王紹勛總管各路糧草,楊鎬坐鎮瀋陽。明廷被自己虛張的聲勢所欺騙,洋洋得意地認為“數路齊搗,旬日畢事耳”。
努爾哈赤掌握了明軍的戰略部署和行動計畫,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明軍是採用分兵合擊,聲東擊西的戰術。努爾哈赤說:“明使我先見南路有兵者,誘我兵而南也,其由撫順所西來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戰,破此則他路兵不足患矣”。因此,只派五百人抵禦和阻滯南路的劉綎軍,而把全部兵力集中起來,打擊從西而來的杜松的明軍主力,所謂“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一部署是正確的,因為從兵力上看明軍有十萬多人,而後金只有六萬人,處於劣勢。但明軍分成四路,兵力分散,再加上劉綎、馬林和李如柏三路山高水險,行軍困難,一時不易到達,只有杜松一路出撫順,渡渾河,沿蘇子河而上,道路平坦易行,兩日就可到達赫圖阿拉。努爾哈赤以三萬人對付杜松的八萬人,才能夠在戰役上穩占優勢,取得主動權。於是他親自統率八旗大軍迅速開赴西線,阻擊明軍。兩軍在薩爾滸一帶相遇,揭開了著名的薩爾滸戰鬥的序幕。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薩爾滸、吉林崖戰鬥。四月十三日,杜松率領八萬明軍,出撫順關,十四日到達薩爾滸,得知後金正派兵構築界凡城,阻擋明軍東進。於是杜松留下兩萬人駐守薩爾滸,自領一萬人攻打界凡城,把已經分散的兵力再行分散。此時,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兵已到界凡以東,迅速地抓住了各個擊破的戰機。他說:“先破薩爾滸山所駐兵,此兵破,則界凡之眾,自喪膽矣”,便派代善、皇太極帶領兩旗截擊杜松,自己親率六旗猛打薩爾滸的明軍,明軍遭到突然攻擊,紛紛逃往薩爾滸河西岸,結果在得力阿哈一帶全部被殲。而杜松在吉林崖下,陷入重圍,杜松喪生,全軍覆沒。“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軍器與屍沖於渾河者,如解冰旋轉而下”。
第二階段是尚間崖、斐芬山戰鬥。四月十四日,馬林率明軍與葉赫兵出三岔口,紮營於富勒哈山的尚間崖,派潘宗顏領一軍駐守斐芬山,又遣龔念遂率一軍守衛斡輝鄂模,互為犄角,彼此聲援。
努爾哈赤在西線消滅明兵主力以後,乘勝揮戈北上,十五日,後金兵首先擊潰了駐守斡輝鄂模的明年,隨後又攻打尚間崖,明兵大敗,馬林僅以身免,逃往開原,斐芬山的明軍也被攻滅。
第三階段是阿布達里岡、富察戰鬥。四月十日,劉綎一路出寬甸,此路明軍雖然出師最早,由於山道陡峭,大封山,進軍遲緩,遲至十五日才到達深河。後金的少數守軍沿途攔截,且戰且退,竭力阻滯明軍的前進速度。十六日,劉綎進抵阿布達里岡,姜弘立率領的朝鮮兵到達富察(富車),距離赫圖阿拉還有五六十里。
這時,努爾哈赤已在西北兩路獲勝,立即派扈爾漢阿敏代善皇太極先後出發,日夜兼程趕赴東線,很快在東線集中了三萬多人,“隱伏山谷”,待機而動。明軍卻焚毀村寨、“分掠部落”,並無戒備地前進。後金軍“不意突出,沖斷前後”,劉綎戰死,全軍覆沒。代善隨之集合八旗兵,攻打富察一帶的朝鮮軍,姜弘立的軍營被緊緊圍住,“孤阜狹隘,人馬揊側,屢日飢卒,兼之焦渴,欲走則歸路已斷,欲戰則士皆股慄,至有拋棄器械,坐而不動者,事無可為”,於是姜弘立以下,全軍投降。
楊鎬驚悉三路喪師,急令李如柏撤兵,明朝的四路大軍只有這一路逃脫了敗滅的厄運。
薩爾滸戰役是集中使用兵力、選擇有利的戰場和戰機,連續作戰、速戰速決、各個擊破,在戰略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在戰鬥中,充分顯示了努爾哈赤機動靈活的指揮才能和後金將士的勇猛戰鬥作風,在五天之內,在三個地點進行了三次大戰,戰鬥前部署周密,戰鬥中勇敢頑強,戰鬥結束後迅速脫離戰場,立即投入新的戰鬥。結果,後金大勝,明軍慘敗。這次戰鬥對雙方都是十分關鍵的一仗,從此,明朝的力量大衰,它阻礙女真各部統一發展的政策徹底失敗,不得不由進攻轉入防禦;後金的力量大增,它的政治野心和掠奪財富的欲望隨之增長,由防守轉入了進攻。

歷史人物

瓜爾佳·索爾果:(生卒年待考),滿族,著名清朝開國元勛、蘇完部酋長。
家族為滿族第一望族,他的兒子瓜爾佳·費英東是清太祖佟·努爾哈赤最倚重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受命總領八旗左翼四旗,屢建戰功,被授予一等總兵官。
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記載:瓜爾佳氏中地位最顯赫,最有影響的宗族蘇完部。蘇完部分布在今天的吉林省雙陽縣境內。雙陽一名源於雙陽河。昔年,雙陽河稱蘇萬河、出萬河、刷煙河。此稱謂皆為滿語,意為河水濁黃,由此派生地名則稱為酸,即“蘇完”、“出萬”、“刷煙”的轉音,當時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稱蘇完部或酸部。
在元末明初時,蘇完部有兄弟三人,兄佛爾和住蘇完地方;二弟尼雅哈齊遷席北,以後做為席北、卦爾察部落的祖先;末弟珠察由蘇完經瓦爾喀再遷到喜樂溫衛所在地。此支瓜爾佳氏在元末明初居住在琿春河、圖門江以北。珠察的第七代瓜爾佳·索爾果又西遷到費阿拉(今遼寧新賓)。
根據《清太祖實錄》記載,明神宗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有蘇完部長索爾果率本部軍民來歸……又棟鄂部長克轍孫何和里亦率本部軍民來歸……又雅爾古部長扈拉胡殺兄弟族眾率軍民來歸……太祖遂招徠環滿洲而居者”。
這個建州女真蘇完部的首領索爾果就是鰲拜的爺爺,他在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1588年率全部五百戶部眾歸順了努爾哈赤。
瓜爾佳·費英東:(公元1563~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開國第一功臣,三等信勇公爵、額駙。
瓜爾佳氏:(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康熙大帝醇怡皇貴妃。
瓜爾佳氏:(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嘉慶皇帝安嬪。
瓜爾佳·楊善:(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十六大臣之一。
瓜爾佳·宜蓀:(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十六大臣之一、兵部承政。
瓜爾佳·郎格:(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尚書、議政大臣。
瓜爾佳·衛齊:(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十六大臣之一。
瓜爾佳·葉成額:(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葉赫部人。著名清朝刑部尚書。
瓜爾佳·羅多禮:(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葉赫部人。著名清朝理藩院員外郎。
瓜爾佳·巴錫:(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葉赫部人。著名清朝雲貴總督,戶部侍郎。
瓜爾佳·多鼐:(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十六大臣之一。
瓜爾佳·鄂莫克圖:(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都統。
瓜爾佳·索渾:(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都統。
瓜爾佳·滿都禮:(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內大臣。
瓜爾佳·額勒登保:(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都統,一等威勇侯。
瓜爾佳·吳巴海:(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副都統,三等子爵。
瓜爾佳·努三:(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烏喇部人。著名清朝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
瓜爾佳·車克:(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學士。
瓜爾佳·巴什克剛林:(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國史院大學士。
瓜爾佳·國柱:(生卒年待考),滿族,即石國柱;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工部尚書。
瓜爾佳·天柱:(生卒年待考),滿族,即石天柱;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刑部承政。
瓜爾佳·廷柱:(生卒年待考),滿族,即石廷柱;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兵部尚書。
瓜爾佳·華善:(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內大臣、和碩額駙。
瓜爾佳·禧福:(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工部理事官。
瓜爾佳·三泰:(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侍郎,三等伯爵。
瓜爾佳·麻吉勒:(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兩江總督、內務府大臣。
瓜爾佳·桂良:(公元1785~1862年),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著名清朝大臣,喪權辱國之《天津條約》簽約代表。
瓜爾佳·桂良是清恭親王奕䜣的岳丈。
瓜爾佳·鰲拜:(公元?~1669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顧命輔政大臣,一等公爵。
瓜爾佳·鰲拜的叔父瓜爾佳·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瓜爾佳·鰲拜本人隨愛新覺羅·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
縱觀瓜爾佳·鰲拜的一生,早年戰功赫赫,雖偶有波折,但還算是榮寵一時;又歷事三朝,輔佐幼主,忠心耿耿。晚年的他本可善終,輔佐年幼的康熙,保全令名。但最後他卻因擅權而被革職抄家、身死禁所,可嘆!
瓜爾佳·皂保:(生卒年待考),滿族;蘇完部,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西安將軍。
瓜爾佳·皂保是清朝的四朝名宦,擔任過兵部右侍郎,出使過朝鮮。在擔任吉林將軍時率部剿匪,後平反了楊乃武與小白菜冤獄,名聲大噪,被河北承德人稱為一代鄉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