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明代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如柏(1553年-1620年),字子貞,號肖城。遼東鐵嶺衛人。祖上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由父蔭為錦衣千戶。因飲酒誤事,被免職。再以父蔭授鐵嶺衛都指揮僉事,歷任密雲遊擊、黃花嶺參將、薊鎮副總兵等職。明朝中期回歸祖國。名將李成梁之子,官拜遼東總兵,習知遼中情事。薩爾滸之戰,兵敗,逃回後自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如柏
  • 別名:李子貞,李肖城
  • 國籍:明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東鐵嶺衛
  • 出生日期:1553年
  • 逝世日期:1620年
  • 職業:遼東總兵
  • 主要成就:率師援拔平壤、奪開城有功、官拜遼東總兵
  • 重要事件薩爾滸之戰
  • 死因:自裁
  • 父親:李成梁
  • 哥哥:李如松
人物經歷,身份考證,明史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經歷

萬曆十六(1588年)年被劾,解職。後充宣府參將,因疾辭官。嗣明徵朝鮮,如柏署都督僉事,率師援拔平壤、奪開城有功,晉都督同知,繼任貴州總兵;萬曆二十三(1595年)年轉守寧夏,晉右都督,再因病辭官。家居二十餘年,明末遼東危,無將可守,再起用李如柏。擊退蒙古炒花部,加封將軍、右軍都府右都督。不久,與後金軍薩爾滸之戰,其引軍防懿路,出鴉鵲關,甫抵虎攔路,未遇敵即潰,死者千餘。其被彈劾還京,最後無法承受世人非議,天啟元年(1621)九月十三日於宅中自殺。

身份考證

李如柏雖然是自朝鮮內附中國東北,但經過好幾代人,早已融入遼東漢族,一貫被視為漢族人。例如清末章炳麟起草革命宣言就讚揚其父親李成梁稱:“願吾遼人,毋忘李成梁”,即把其父李成梁當做漢族的民族英雄。朝鮮英祖對明末逃亡到朝鮮國內的明朝遺民後裔也予以“世世免役”的優待,並編纂《華人錄》,以為免役的依據。《華人錄》中就有李如柏的後裔,可見李氏朝鮮把李如柏及其後裔視同為漢人。

明史記載

如柏,字子貞,成梁第二子。由父蔭為錦衣千戶。嘗與客會飲,炮聲徹大內,下吏免官。再以蔭為指揮僉事。數從父出塞有功,歷密雲遊擊,黃花嶺參將,薊鎮副總兵。萬曆十六年,御史任養心言:“李氏兵權太盛。姻親廝養分操兵柄,環神京數千里,縱橫蟠據,不可動搖。如柏貪淫,跋扈尤甚。不早為計,恐生他變。”帝乃解如伯任。於是成樑上書乞罷,並請盡罷子弟官,帝慰留不許。久之,起故官,署宣府參將。引疾歸。
始成梁、如松為將,厚畜健兒,故所向克捷。至是,父兄故部曲已無復存,而如柏暨諸弟放情酒色,亦無復少年英銳。特以李氏世將,起自廢籍中。顧如柏中情怯,惟左次避敵而已。我大清師臨河,如柏故引軍防懿路。及楊鎬四路出師,令如柏以一軍出鴉鶻關。甫抵虎攔路,鎬聞杜松、馬林兩軍已覆,急檄如柏還。大清哨兵二十人見之,登山鳴螺,作大軍追擊狀,如柏軍大驚,奔走相蹴死者千餘人。御史給事中交章論劾,給事中李奇珍連疏爭尤力。帝終念李氏,詔還候勘。既入都,言者不已。如柏懼,遂自裁。
如松之御倭朝鮮也,詔如柏署都督僉事,先率師赴援。既拔平壤,如柏疾趨開城,攻克之,斬首百六十有奇。師旋,進都督同知,為五軍營副將。尋出為貴州總兵官。二十三年,改鎮寧夏。著力兔犯平虜、橫城,如伯邀之,大獲,斬首二百七十有奇。進右都督。再以疾歸,家居二十餘年。會遼東總兵官張承蔭戰歿,文武大臣英國公張惟賢等合疏薦如柏,詔以故官鎮遼東。蒙古炒花入犯,督諸將擊卻之。

影視形象

2005年《太祖秘史》王屹飾李如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