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爪簕(瓊滇雞爪簕)

海南雞爪簕

瓊滇雞爪簕一般指本詞條

海南雞爪簕(學名:Oxyceros griffithii (Hook. f.) W. C. Chen),有刺灌木或喬木,有時攀緣狀,高2-10米;小枝纖細,幼時被柔毛,後脫落,皮灰色;刺腋生,成對,勁直或稍彎,略斜舉,長4-14毫米。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Oxyceros griffithii (Hook. f.) W. C. Chen
  • 別名:瓊滇雞爪簕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茜草科
  • 雞爪簕屬
  • 分布區域:產於廣西、海南、貴州、雲南
  • 中文學名:海南雞爪簕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對生,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有時卵形,長3-14厘米,寬1.5-6厘米,頂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尖端有時鈍,基部楔形,有時近圓形,乾時欖綠色,兩面無毛或在下面中脈和側脈上有疏柔毛,在下面脈腋內常有簇毛;側脈3-6對,纖細,在下面稍凸起,在上面稍明顯;葉柄長4-13毫米,有柔毛或無毛;托葉披針形,有柔毛或無毛,頂端長尖,長3-5.5毫米,脫落。聚傘花序較疏散,腋生和頂生,長2.5-3厘米,寬3-4厘米,有花數至多朵,有疏柔毛或無毛;總花梗長4-15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均小,長約2毫米,卵狀三角形,頂端銳尖;花梗纖細,長1-9毫米;花萼長4-6.5毫米,外面有硬毛,稀變無毛,萼管鐘形,檐部稍擴大,長1-3毫米,寬2.2-3.5毫米,頂端5裂,裂片三角形,頂端尖,長1-1.5毫米;花冠白色或黃色,高腳碟狀,外面無毛,冠管圓筒形,內面上部有柔毛,長5.5-7毫米,寬1.5-3毫米,花冠裂片5,稍開展或反折,長圓形,頂端尖,長6-8毫米,寬2.3-4毫米;雄蕊5枚,花絲極短,花葯線狀長圓形,長4.5-6毫米,伸出;子房2室,花柱長6.5-9.5毫米,柱頭紡錘形,伸出,長4-5毫米。果球形,直徑5-8毫米,頂部有環狀的萼檐殘跡;種子多數。花期4-6月,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2400米處的丘陵、山坡、山谷溪邊的林中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模式標本采自海南澹縣。

主要價值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散瘀消腫。主痢疾風濕疼痛瘡瘍腫毒;跌打腫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