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

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

《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是2010年7月1日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京燕。

基本介紹

  • 書名: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
  • 頁數:  300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叢書名: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7505892924, 9787505892927
條形碼: 9787505892927
尺寸: 20.6 x 14.6 x 2.2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傅京燕,女,1992年保送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1996年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國際貿易金融系,1999年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起在暨南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在職攻讀博士,期問受教育部出國留學基金選派赴加拿大薩斯卡川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cllewan)進行博士論文的預研,2007年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貿易與環境以及能源政策等。現為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副教授,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近年來在《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和《國際貿易問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目前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博士論文“環境規制對貿易模式的影響及其政策協調”獲2008年度廣東省優秀博士論文。

內容簡介

《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介紹:
當今的全球化趨勢導致貿易壁壘不斷削減的同時,各國的環境規制卻隨之不斷提升。許多國家公共政策爭論的焦點集中於環境質量問題,擔心國家之間環境規制嚴格程度的差異會影響產業區位布局決策及國際貿易的模式。《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從國際貿易角度分析環境規制對貿易模式的影響及其相互協調,以期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個理論背景。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共分為7章。第1章是導論,提出了《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研究意義、研究立意、研究主體和方法以及《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總體結構。第2章文獻評述,對近二十多年來該領域理論和實證研究發展的脈絡進行了總結,並對不同分支研究的基本觀點、基礎模型、方法論、技術特點和結論進行了比較和綜合性的學術評論。第3章是《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理論框架。《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使用的模型是在科布蘭德和梯勒(Copeland and Taylor)的基礎上完善的。《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把模型擴展至影響貿易模式的資本和勞動力因素,檢驗了收入差距(衡量環境政策差異)與要素稟賦如何共同決定貿易模式。第4章是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南北國家或地區貿易模式影響的實證分析。首先運用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方法考察開發中國家或地區和已開發國家或地區污染產業的多邊貿易份額和顯示性比較優勢(。RCA)的變動情況。這些數據來源於一個較長時期內(1980~1998年)48個國家《產業分類國際標準》三分位的劃分(3-digitISIC)。在此基礎上,運用相關分析和截面數據的加權最小二乘法來論證環境規制效應與污染避難效應的相互作用,即決定污染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污染避難所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在決定貿易模式中的作用。第5章是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環境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這一章的分析包括以下四個角度:採用世界銀行提出的真實國內儲蓄的方法對我國自然資源的損失進行了計算;運用物質流的方法.採用對外貿易內含污染的平衡指標,對中國在1976~2004年與主要貿易夥伴國或地區的對外貿易的內含6種空氣污染物污染進行了估計;使用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在考慮中間產品產生污染的情況下,通過計算中美雙邊貿易的內含污染,考察對外貿易對已開發國家或地區和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環境的影響,檢驗污染避難所假說是否成立;以中國的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集中研究貿易自由化引起的污染結構效應的變動是由要素稟賦差異決定的還是由環境規制差異決定的。第6章是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中國貿易模式影響的實證分析。環境規制嚴格度是否是中國工業製成品出口比較優勢的決定因素?嚴格的環境規制是否影響中國污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本章主要研究我國各產業的環境規制情況及對比較優勢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構造了能夠綜合有效地反映我國實際環境規制情況的環境規制指標;通過大量的描述性分析來分別反映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貿易模式的影響,並闡明我國污染行業的環境規制特徵和要素稟賦特徵,從而反映出我國各污染密集型行業的比較優勢情況;通過計量方法對三種專業化比較優勢指標的檢驗來驗證描述性分析,並對環境規制的內生性問題進行了控制。第7章是結語,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結論。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著重強調以下觀點:(1)理論研究的結果表明,國際貿易模式是由許多不同因素共同作用決定的。《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將收入和要素稟賦這兩個影響貿易模式的因素的作用效應分離出來加以檢驗,結果依賴於這兩種因素力量的相對大小。由於污染產業通常是資本密集型的,因此環境政策本身的差異並不意味著貿易自由化會使污染產業遷移到環境規制較寬鬆的國家或地區。(2)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環境規制本身對貿易模式的影響並不明顯,這表明依靠降低環境標準來取得競爭優勢,對開發中國家或地區來說並非良策。另外,已開發國家指責開發中國家或地區進行“生態傾銷”也缺乏更多的依據。如果同時考慮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貿易模式的影響,資本的累積效應對產業的區位布局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貿易模式?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回歸分析中,通過引入人均資本,所得結果的顯著性有所改善,這說明資本累積效應要大於環境規制效應。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拒絕環境政策會部分地抵消資本累積效應的可能性。從政策的角度而言,這意味著資本的累積會促進污染產業生產的增長,但增長幅度會隨著環境政策嚴格度的提高而有所下降。(3)經濟成長和環境質量的提高是衡量福利最大化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中國的貿易自由化會加大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但並不必然導致環境的迅速惡化。有效利用貿易自由化戰略,探索出一條低環境破壞、高經濟成長的可行路徑,對目前中國經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4)雖然我國環境規制相對於西方已開發國家較低,但環境規制逐年提高,而且我國是屬於勞動密集型國家,貿易自由化會強化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並不具備有生產污染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這與H一0理論是一致的。儘管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FDI的流入加快了中國資本的累積進程,這意味著資本密集型產業競爭力不斷提高並且逐漸獲得較強的競爭優勢。這一結果對污染產業貿易模式的影響是:儘管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清潔產業)上具有的比較優勢抵消了中國環境規制水平較低帶來的污染,但隨著資本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不斷提高,因此淨效應有可能是中國在污染產業的競爭力會大於清潔產業,從而中國將可能專業化於污染產業。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立意
1.3 研究方法
1.4 結構安排
第2章 文獻評述
2.1 理論基礎
2.2 實證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方法
2.3 主要的實證研究文獻
2.4 討論和評論
2.5 結論和對本研究的啟示
第3章 理論模型
3.1 模型思路
3.2 模型框架
3.3 自給自足經濟分析
3.4 只考慮收入差別的國際貿易分析
3.5 同時考慮要素豐裕度和收入水平的國際貿易分析
3.6 結論和對實證研究的啟示
第4章 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南北國家或地區貿易模式影響的實證分析
4.1 評價指標體系和數據說明
4.2 對污染密集型產業貿易結構的觀察
4.3 貿易模式的變動分析
4.4 回歸分析
4.5 結論
第5章 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環境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
5.1 基於“真實國民儲蓄”的分析方法
5.2 基於物質流的分析方法
5.3 基於投入產出的分析方法
5.4 基於面板數據的計量分析方法
第6章 環境規制和要素稟賦對中國貿易模式影響的實證分析
6.1 工業分行業資料庫構造
6.2 產業污染強度的確定
6.3 關鍵指標的衡量
6.4 描述性分析
6.5 計量分析
6.6 結論及政策啟示
第7章 結語
7.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7.2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