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壁壘

環保壁壘又稱綠色壁壘、生態壁壘或環境貿易措施等。
環保壁壘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綠色壁壘是指一個國家以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以限制進口、保護貿易為目的,對外國商品進口專門設定的帶有歧視性或對正常環保並無必要的貿易障礙。廣義的綠色壁壘是指商品進口國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為名,通過頒布、實施嚴格的環保法規和苛刻的環保技術標準,以限制國外產品進口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環保壁壘”與其他類型的貿易壁壘不同,它具有表象上合理性、方式上隱蔽性和實施上歧視性等特徵。它通常是以保護環境、自然資源和生命健康為藉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健康發展的要求,且以國際公約和國別法律、法規等公開立法為依據,具有表象上的合理性。環保壁壘利用環保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使出口方難以預見其內容及變化,不好適應和應對。
“環保壁壘”是進口國根據自身與其他國的具體貿易狀況而設定的,它作為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國產品的進口,為本國市場提供有效的保護屏障,同時也不易引起貿易摩擦。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非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環保壁壘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障礙,它對國際貿易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後,不斷受到“環保壁壘”的困擾。對我國對外貿易造成嚴重影響的技術標準有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標準、玩具的安全性指標、紡織品染料指標、包裝的可回收性指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