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珈山

瑪珈山

瑪伽山,位於山東省威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北部,山東大學(威海)校內。瑪珈山北靠黃海,東臨威海金海灘浴場,西為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南為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最高海拔108米。瑪珈山山頂建有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珈山
  • 外文名:Ma Jia Shan
  • 位置: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 海拔:108米
簡介,傳說,瑪珈山天文台,

簡介

瑪珈山又稱麻子山、瑪伽山,1984年山東大學在瑪珈山前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師生把威海發音中的“麻子山”聽為“瑪珈山”,從此,“瑪珈山”也便成為師生約定成俗的名稱。
瑪珈山東北西三面環海,2007年6月9日由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及威海市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中國高校第一天文台”在瑪珈山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瑪伽山山腰處有三處防空洞,東面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和威海國際高爾夫球場鄰望,北面為廣闊海域,西面是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南面是山東大學(威海)校園。
瑪珈山是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的天然屏障,瑪珈觀海也成為“山大九景”之一。

傳說

瑪珈山原名“麻子山”或“媽家山”,據說該山原為某大財主所有,後來財主把它當做女兒的嫁妝。由於是娘家的,所以被當地人稱為媽家山。
相傳在很久以前,瑪珈山只是一座禿山,瑪珈山有五峰,在最南邊的山頭有一個村莊,由於瑪珈山地處貧瘠,很多人出山打漁為生(瑪珈山北是海),但還是生活很艱苦,後來瑪珈山的祖輩訂下一條規矩,女的遠嫁他鄉免受這等苦,而男的要恪守祖地,不得移居他地,於是越來越多的女孩子就出去了,村裡的人越來越少。
有一個出嫁的姑娘叫霽露,原來霽露出生時是陰雨綿綿,而且手握明珠似露,霽露父母期望晴天,於是起名帶了個霽字,又因為她生而帶似露明珠,所以名字里又帶了個露字,霽露遠走之夜十分不捨,悲痛不已,從南山哭到北山,最後竟然因悲痛過度而逝于山腳。
當夜,下起了大雨,第二天瑪珈山上長出了小草和小樹苗,幾年後,瑪珈山上已經很多綠樹了,村裡的人都認為死去的霽露是柏樹仙子,後來村裡的老人在瑪珈山上栽種果蔬而食,竟然都頤養百年,無疾而終。
很多年過後瑪珈山已經茂密成林(其他的好多山卻都仍然是禿的),而且這一代總是多雨,從來沒有乾旱過,當地人們認為這是柏樹仙子不捨離開故鄉,在庇佑這座山,而下雨恰是柏樹仙子的思親淚。
後來當地很多離鄉的人雨後接取一瓶瑪珈山上的雨露,然後在瓶內放一片瑪珈山的樹葉,象徵著百樹仙子,這樣不僅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而且可以解思鄉之痛,並且砥礪自己奮發圖強,另有一說法是如果在瑪珈山的秋天接取在固定的一顆樹下接取晨露,共七七四十九天,如果把這瓶晨露送給自己暗慕的人時可以給自己帶來美滿的愛情。

瑪珈山天文台

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由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威海市聯合共建,歷時兩年,於2007年6月9日正式落成。天文台位於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瑪珈山頂,故又稱瑪珈山天文台,天文台分東西兩個圓頂。其中,西天文台內為德國製造的口徑一米的赤道式反射望遠鏡,它是國內高校口徑最大、技術水平先進的科研用光學天文望遠鏡,另有科研級CCD相機和山東大學中階梯光柵高解析度光譜儀等終端設備。東台內為口徑30公分的折射望遠鏡,並有太陽色球望遠鏡、天文科普教學儀器、中小型攜帶型望遠鏡等,除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外,還承擔著對外科普教育等服務地方工作。瑪珈山海拔約一百米,北鄰黃海,水面空氣溫度變化相對穩定,大氣湍流較小,適於天文觀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