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海區

瑤海區

瑤海區,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合肥市主城區東部,東接肥東縣,西、南濱南淝河,北鄰長豐縣、新站區,轄14個街道、1個鎮、1個開發區,主管區域面積70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90萬。合徐、合寧、合蕪等高速公路貼境而過,安徽汽車客運樞紐站、安徽郵政樞紐和合肥火車站等座落區內,南淝河水運通道通江達海,區內路網四通八達。

近年相繼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青年文明社區示範區、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區、全國青年中心建設示範區等20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瑤海法院榮獲全國模範法院稱號,瑤海區和平路街道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稱號等。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瑤海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省合肥市
  • 下轄地區:14個街道、1個鎮
  • 政府駐地:明光路1號
  • 電話區號:0551
  • 郵政區碼:230011
  • 地理位置:東經117°、北緯31°
  • 面積:189平方千米
  • 人口:97.9萬(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合肥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李鴻章享堂、李氏祠堂、王亞樵墓
  • 機場:合肥駱崗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合肥站、合肥西站等
  • 車牌代碼:皖A
  • 行政代碼:340102
  • 區委書記:黃衛東  
  • 區長單虎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人口,交通,經濟,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鄉建設,科技,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現任領導,名人,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1950年4月,遵照皖北行政公署指令,車站區派出所行政區轄職權轉由新成立的合肥市車站區行使。該區轄境:東以淮南鐵路線合肥段為界,西起合肥老城區東城門,南至郊區雷大郢,北至合肥老火車站前劉大郢。東西跨度0.75公里,南北跨度2.5公里,面積1.875平方公里。全區轄15個行政小組,居民2410人。
1953年,該區所轄的15個行政小組撤銷,改成立勝利路、車站、格物街、壩上街、尚武街、河北街、崇德街、三里街等8個居民委員會。其後又於1954年增設中心、合浦路、茆公橋等3個居民委員會。 1955年,車站區人民政府更名為車站區人民委員會。其所轄範圍、機構不變。
1956年,該區增設七里站居民委員會。同時將格物、壩上、崇德、尚武、河北等5個居民委員會分別更名為蚌一、蚌二、滁州路、巢湖路、雨花橋居民委員會。
1960年城市開展公社化運動,該區於當年6月5日改成立為東市區人民公社(區人委仍存留。中共車站委員會更名中共東市區人民公社委員會。)該公社時下轄三里街、和平路、勝利路、東方紅、花沖、大興集、明光路和紅光等8個分社。
1968年5月18日,東市區人民公社撤銷,改成立東市區人民政府。機關駐地蚌埠路472號。原東市區人民公社所轄的分社,於當年9月3日全部撤銷,改設為18個街道委員會。其中有6個為工廠區居民街道。
同年6月,該區下轄的21個農業、蔬菜大隊劃出由郊區管轄。
1965年7月,根據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關於設立街道辦事處和增設居民委員會的指示精神,該區增設勝利路、三里街、花沖、和平路4個街道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由前23個增至42個。另增設了合肥肉聯廠、合肥造紙廠、合肥建材實驗廠等3個工廠家屬委員會。時該區人口達到8.56萬,較1951年增長34.51倍。
1966年“文革”運動開始後,該區於1967年5月14日被軍管,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市東市區軍事管制小組,接掌全區的領導權。
1968年2月29日,軍事管制小組改設為革命委員會。該區原轄街道屬調整改設為9個街道革命委員會。即:七里站、和平路、大通路、車站、勝利路、明光路、紅光、三里街、銅陵路等。街道以下各居委會全部實行連隊軍事建置。此設定於1973年改恢復為居委會建置。此間,該區共設有48個居民委員會。
1979年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批覆意見,該區居委會擴展為55個。
1980年1月,該區恢復人民政府名稱和建置。其下轄街道、居委會於當年3月全部恢復原名。
1989年,該區增設10個居委會和71個家屬委員會,並建立安徽省第一個軍人家屬服務中心。
1999年5月,該區將所轄居委會調整為32個,其後又於2001年9月將所轄家屬委員會和居委會整合改建成82個社區居委會。
2002年3月,合肥市進行區劃調整,該區更名為合肥市瑤海區。瑤海區轄原東市區和平路、勝利路、大通路、銅陵路、七里站、三里街、車站、明光路、紅光9個街道。從原郊區劃入城東1個鄉,七里塘、大興2個鎮,長淮、方廟2個街道。從原郊區劃入杏花村鎮板橋、望城店2個村,板橋河以東區域歸七里塘鎮管轄。從肥東縣劃入磨店鄉(位於肥東縣西部與合肥市原郊區接壤處,面積近50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將肥東縣龍崗鎮所轄的三合、劉大郢、油坊、大彭、羅崗、馬崗、王崗、史城8個村和新站、大店2個居委會劃歸大興鎮管轄(註:實施交接的過程中,鑒於位於移交區域的龍崗開發區對肥東縣經濟的重要影響,根據肥東縣委、縣政府的請求,經市委、市政府協調,將羅崗、馬崗、王崗、史城4個村及新站居委會暫緩移交瑤海區管轄,造成4村1居(現已改成5個社區)至今仍由肥東縣管轄)。調整後,瑤海區轄城東、磨店2個鄉,七里塘、大興2個鎮,和平路、勝利路、大通路、銅陵路、七里站、三里街、車站、明光路、紅光、長淮、方廟11個街道。面積142.90平方千米,人口36.5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82萬人。
2004年,撤銷城東鄉設立城東街道辦事處。2004年底,瑤海區轄12個街道、2個鎮、1個鄉(包括由新站開發區管轄的長淮街道、方廟街道、七里塘鎮)。
2005年,城東街道劃出花沖社區、東七社區分別歸銅陵路街道、七里站街道管轄,劃入大通路街道合裕路社區、明光路街道大王廟社區;銅陵路街道來安路社區、天長路社區劃歸三里街街道管轄;車站街道三角線社區、紅星村社區劃歸新站試驗區管轄,新站試驗區長淮街道趙倉坊村民組劃歸車站街道管轄(暫由新站代管);勝利路街道大窯灣社區四號門536號大院居民小組劃歸車站街道管轄,大通路街道銅陵三村居民小組劃歸和平路街道管轄。
2016年,瑤海區調整部分街道,對部分街道行政管轄權範圍進行調整,多個街道將合併或一分為二。調整總體方案為:將勝利路街道與車站街道整建制合併,新成立勝利路街道。將大通路街道與和平路街道整建制合併,新成立和平路街道。將長淮街道新蚌埠路及淮南線鐵路以西區域劃出,新設立嘉山路街道。明光路、三里街、銅陵路、七里站、城東、紅光、方廟等7個街道及大興鎮與龍崗開發區行政區域保持不變。調整後,全區街道總數由12個減少為11個。

行政區劃

2002年3月,合肥市進行區劃調整,合肥市瑤海區下轄共9個街道、4個鄉鎮。各鄉鎮部分村民委員會於2003年6月改建為社區居民居委會。
至2005年底,瑤海區下轄13個街道、2個鄉鎮。
2007年,瑤海區轄13個街道 、2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
2010年,瑤海區轄10個街道、2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合肥瑤海工業園區),三個鄉鎮工業集聚區,總面積142.9平方公里。
2016年,瑤海區轄11個街道、大興鎮及1個省級開發區(龍崗綜合經濟開發區)。街道分別是:城東街道勝利路街道明光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銅陵路街道七里站街道和平路街道紅光街道長淮街道、方廟街道、嘉山路街道。
截至2019年3月,瑤海區下轄:三里街街道、嘉山路街道、和平路街道明光路街道、紅光街道、長淮街道、方廟街道、七里站街道勝利路街道銅陵路街道城東街道七里塘街道三十頭街道磨店街道;大興鎮。

地理環境

位置

瑤海區
瑤海區位於合肥市東部,地處北緯31°41′54″~31°57′59″,東經117°03′44″。其東與肥東縣接壤,西南相隔南淝河、板橋河,與廬陽區相望,北與新站區毗鄰。

氣候

瑤海區地處中緯度地帶,位於江淮之間,全年氣溫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帶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複雜多變。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人口

2002年3月,在原東市區基礎上新成立的瑤海區,常住人口36.5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8.82萬人。
2005年底,瑤海區人口38.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為28.83萬,占總人口75.27%。
2007年,瑤海區總人口4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82萬人(含新站區)。
2010年,瑤海區總面積142.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3.1萬,常駐人口60萬。
2011年,瑤海區總面積90平方公里,常駐人口近80萬。
2012年,瑤海區主管區域面積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萬。

交通

瑤海區是合肥市的交通樞紐區。座落於區內的合肥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合肥新港,穿境而過的合徐、合寧、合蕪等高速公路,只有10分鐘車程的合肥駱崗機場,以及通江達海的南淝河水運。

經濟

瑤海區是合肥市的傳統工業區。境內匯聚了馬鋼(合肥)公司、氯鹼化工、勝華銅業、綠寶電纜、金鐘紙業、華源紡織等一批大中型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鋼鐵化工、機械電器、紡織服裝、家具建材、造紙五大支柱產業,是全市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
2002年,瑤海區當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4.56億元,同比增長19.26%;實現財政總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20.69%。
2006年,瑤海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24.33%,完成財政收入2.68億元,同口徑增長1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69億元,同口徑增長24.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4.5億元,同比增長83.4%,其中工業性投資22億元,同比增長193.7%。
200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億元,同比增長23.5%;完成財政收入35681萬元,同比增長32.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076萬元,同比增長30.33%。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同比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0元,增長20.8%。
“十一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80.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億元,年均增長20%。工業總產值由73億元增加到247.4億元,年均增長27.2%。財政收入由2.25億元增加到7.72億元,年均增長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由1.36億元增加到5.37億元,年均增長31.6%。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2.3億元,年均增長49.9%,其中工業性投資307.8億元,年均增長69.9%。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比例由0.88:38.35:60.77演進為0.7:45.7:53.6。
瑤海區學校瑤海區學校
2010年實現招商引資總量490.8億元,其中市外資金463.4億元,年均增長45.9%,利用境外資金4億美元,年均增長33%。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實現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科技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19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認定。
201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9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13億元,增長14.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2億元,增長26.7%;實現引資總量210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44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23元,分別增長17%和16%。

工業

瑤海區是合肥市的傳統工業區。境內匯聚了馬鋼(合肥)公司、氯鹼化工、勝華銅業、綠寶電纜、金鐘紙業、華源紡織等一批大中型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鋼鐵化工、機械電器、紡織服裝、家具建材、造紙五大支柱產業,是全市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
2002年,瑤海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4.88億元,同比增長14.73%;實現三產增加值6.52億元,同比增長27.84%。地區8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當年完成總產值48.26億元,同比增長12.56%;20家限額以上商業企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2.99億元。
2006年,瑤海區實現工業總產值97億元,同比增長27.3%;實現工業增加值28億元;同比增長33.3%。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2戶,淨增18戶,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增至12戶,實現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72.4億元、工業增加值20.1億元。
201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4億元。

農業

2002年,瑤海區共實施退耕還林362.8公頃,完成一產增加值0.63億元。
2004年,全年瑤海區實現農業總產值8960萬元,增長21.5%;糧油生產增產增收,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湧現出畜禽水產養殖大戶20多家;農業生產示範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瑤海農業科技示範園二期工程全面啟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共開挖當家塘壩7口,硬化渠道10公里,完成農村改廁157戶;合磨路2.5公里三級油路工程已經竣工,自籌資金3000萬元建成的瑤海大道已成為拉動瑤海東北部地區發展的富民路、小康路;完成市級公益林800多畝。

第三產業

瑤海區是合肥市的市場物流區。現有裝飾建材、汽車配件、糖酒百貨、花鳥古玩、糧油乾雜、家具等8大類41家市場及15家大中型商業網點、12家物流配送企業,已成為全省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2005年,瑤海區按照“市場興區”的發展思路,加快各類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建設步伐。紅旗鋼材市場一期項目用地掛牌手續基本完成,紅旗大廈、汽配城二期、東方商城精品裝飾城和商務中心工程進展順利,裕豐花市、環宇家具城規模檔次持續提升。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穩步推進,完成市屬28家農貿市場下劃接收工作,東菜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金大塘菜市場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聖大國際商城已經開盤,好又多、家得利、太平洋等連鎖經營得到較大發展。全年完成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46.9億元,增長14.1%。旅遊休閒、金融證券、教育文化等現代服務業逐步興起,與“物流瑤海”相適應的現代服務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2006年,瑤海區結合“四亂”整治,對環宇、金太陽、東方商城、裕豐花市、紅旗建材等九個專業市場進行了專項治理。開工建設百大現代物流園區,穩步推進汽配城擴建工程、紅旗鋼材市場、聖大特斯科購物廣場、海匯大廈建設。東方商城精品城建成開業。浙江富臨名家安徽旗艦店落戶,金大塘農貿市場改造完工。社區商業得到較快發展,隆崗社區被評為“全省首批商業示範社區”。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四方農資連鎖店通過市評審驗收,成為“萬村千鄉”工程首批農家店。全力推進“早餐工程”,首批設定12部定時定點早餐車,方便了民眾生活。全年實現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79.9億元,同比增長70.4%。
2012年,以專業市場為主格局的“商圈經濟”已成為瑤海的品牌和特色。匯聚了建材、家具、汽配、服裝、花鳥等大型專業市場43家,家樂福、沃爾瑪等數十家大型商業網點和大型物流配送企業,是全市商貿物流、家居建材集中區。有規模以上餐飲企業200多家。

社會事業

瑤海區先後被評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省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區”、“全省信訪工作責任目標管理考核優秀單位”、“全省地方志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區”。
2005年,瑤海區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問題,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切實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全年新增就業崗位8580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7025人,其中安置持證“4050”人員3436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43%、130.1%和312.4%

城鄉建設

2002年,滁州路改造工程以及土山南路等7條小街巷拓寬建設工程完成;明光中路、鳳凰橋路改造建設進展順利;勝利路、長江東路西段基本亮化,沿街髒破建築得到有效整治;4.史家河綜合治理工程基本竣工;區幹部培訓中心大樓已上16層;紡織二村21棟回遷房全部開工建設;東七八百戶拆遷任務基本完成,14萬平方米的福海新居動工建設;永康生活小區改造工程順利竣工。
2004年,瑤海區完成舊城拆遷35萬平方米,回建49萬平方米;新城公寓、黎明村等項目已開標待建,紡織四村當塗路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八百戶”改造工程已有24 幢恢復樓封頂, 200多戶居民已入住新房;小街巷會戰成效顯著,第一批、第二批30條計3654米小街巷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區機關辦公樓落成遷址,和平廣場燈飾亮化工程已經完成;新建園林小品45處,新增城市綠地12.6萬平方米;完成合裕路等5座垃圾站改造任務。

科技

2004年,瑤海區創建全國科普示範區獲得成功。
2006年,瑤海區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舉辦了瑤海區第六屆科技活動周,制定了《瑤海區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

教育

2006年,瑤海區制定了《瑤海區十一五中國小校布局規劃》,蚌四小、廬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合肥職教城開工建設,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和慶平希望國小建設正式啟動。
瑤海區學校瑤海區學校
2012年,瑤海區和平國小大興分校、三十八中南陵路分校掛牌成立,十三中教學樓、大通路國小新海分校投入使用。

醫療

2004年,瑤海區開展“非典”和禽流感防控及生產生活資料市場專項治理工作,鄉鎮衛生院上劃管理工作全面完成,曙光醫院改擴建工程已經竣工;開展爭創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活動,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初步形成;全區人口出生率為9.03‰,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99.74%。
2006年,瑤海區初步建立了以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中心和市二院為主體的惠民工程三級網路,有效緩解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到2006年底,已建成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1個鄉鎮試點)和3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城區10個街道30多萬人口。同時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納入對街道的考核,落實社區衛生服務專項補助經費44.68萬元。堅持基本國策,新建瑤海生育文化廣場和文化風情園,建立健全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人口和計生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人口出生率8.69‰,連續13年被評為“合肥市計生工作先進區”。社會保障能力逐步提高。約1.2名參保人員接續了養老或醫療保險。低保工作實現應保盡保,累計保障11.7萬戶29.5萬人次,發放低保金2421萬元。積極開展城市醫療救助,共救助369人次,發放救助金80萬元。
瑤海區社區瑤海區社區

文化

2006年,瑤海區成功舉辦第二屆歌詠大賽,組團參加全市萬人大合唱。
2012年文化教育活動成果豐碩,瑤海腰鼓隊、民樂隊享譽江淮,特奧教育、青少年足球表現出色。湧現出了三里街街道和平路街道黨工委2個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一批基層黨建示範點,打造出“愛心110”、“快樂家園兒童俱樂部”、“零距離服務”等10多個特色創先爭優品牌。新建農家書屋及鄉鎮公共電子閱覽室84個,區、街文化場所、設施實現免費開放。

旅遊

瑤海區是合肥市的旅遊休閒區,境內有李鴻章享堂、李氏祠堂、王亞樵墓等人文景觀和安徽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另外還有和平廣場勝利廣場、新海廣場以及瑤海公園、花沖公園、生態公園,鴻章美食文化街徽派建築群、少荃湖景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等場所。

現任領導

區委書記:黃衛東。
區長:單虎。

名人

包拯(999-1062) 北宋著名清官,政治家。
楊行密 (852~905年),字化源,廬州府合肥人。
李鴻章(1823-1901) 清末政治家,洋務派首領。
劉銘傳(1836-1895) 清末淮軍重要首領,首任台灣巡撫。
李經羲(1859-1925) 肥東人,1917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
段祺瑞(1865-1936) 北洋軍閥皖系首領。
龔心湛(1869-1943) 1918年任安徽省省長,1919年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國務總理。
瑤海區社區瑤海區社區
賈德耀(1880-1940) 1926年任段祺瑞政府總代理,總理。
范鴻仙(1882-1914) 民國時期《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主報》三報的創辦人之一,“鐵血軍”總司令。
吳 谷(1883-1911) 中國同盟會籌建人之一,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時曾領導了安慶起義。字春陽。合肥(今屬長豐縣)人。
倪映典(1885-1910) 1906年參加同盟會,在廣州發動新軍起義,兵敗犧牲。
王亞樵(1887-1936) 1908年組織正氣社,加入同盟會,曾以“暗殺黨”、“斧頭黨”首領聞名於上海灘。
蔡炳炎(1902-1937) 黃埔軍校畢業,參加過東征,1937年參加凇滬抗戰羅店保衛戰,壯烈犧牲,198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楊寶森(1909-1958) 京劇表演藝術家,30年代末與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並稱“四大鬚生”。
張勁夫(1914- ) 肥東人,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長、國務委員兼國家經委主任等。
包玉剛 (1918-1991) 英籍香港實業家。 世界上最大的航運業巨頭之一。
楊振寧(1922- ) 著名美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董庚初 印尼歸國華僑,實業家,曾當選為致公黨第九屆中央主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城市榮譽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