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文化

琴文化

琴文化是中國文明的瑰寶,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

中國音樂縱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實際上從遠古至唐末,直接的聲音材料(樂譜)極為貧乏。所以研究古代中國音樂史只能從一些間接的資料(如文獻、樂器、雕刻、繪畫等)入手。古琴是中國樂器中保留有較多聲響資料的樂器之一,所以欲了解古代傳統音樂風貌,古琴實在是一不容忽視的音樂寶庫。源遠流長的古琴音樂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學、樂律記譜法、彈奏法、指法等等體系,故歷來有琴道或琴學之稱。本詞條將古琴藝術此種種不同體系作一概括性的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琴文化
  • 樂譜和演奏:中國古琴歷史
  • 琴文化:《琴賦》、《琴賦》《游弦》
  • 地區:中國
  • 樂器:古琴
起源,興盛,介紹,漢晉時期,唐宋時期,繼續發展,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近現代發展,琴制,形制,琴的製作精神,琴制寓意,音色、音域,律制,製作、鑑別,曲目,指法,右手指法,左手指法,記譜法,文字譜,減字譜,傳統演奏形式,琴曲獨奏,琴歌,琴簫合奏,琴瑟合奏,合奏,雅樂合奏,其他,琴譜,琴家,琴派,琴弦,傳世名琴,唐代,宋代,明代,

起源

三皇五帝時即已起始
按琴界先德的記述,中國琴文化的起始,可以上溯到約公元前三四千年。傳說“伏羲見鳳集於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為琴”(《太古遺音》)。另有《琴操》等多種琴學著作都認為伏羲、神農、黃帝時,已有制琴之說。如果按此說法,琴文化發展到現在已有五六千年了。另外《禮記·樂記》說:“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如果按此說法,琴文化起自約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舜,發展到現在已有四千多年了。傳說先古之琴原為五弦,後周文王周武王復加二弦,以合君臣之德。所以,以後的琴為七弦。關於先古歷史,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因為當時沒有文字),都為口耳相傳。關於琴文化的起始,有多種傳說,這不足為奇。但不管按哪種說法,都說明琴文化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興盛

介紹

在《詩經》中,有很多處都有琴的記載。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劉籍曾在《琴議篇》中稱讚:“美而不艷,哀而不傷,質而能文,辨而不詐。”
“我有嘉賓,鼓琴鼓瑟”等等。而且,有關琴的記載在《詩經》的《小雅》中屢屢出現。可見當時(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琴的演奏在民間已十分普遍了。這也就是說,距今三千年前,琴文化已在華夏大地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期,琴的演奏在列國中已非常普遍,這一時期,關於琴的傳說也很多。如:伯牙移情作《水仙操》、伯牙《高山流水》覓知音、鐘儀不忘故土楚國感動晉侯、孔子游列國作《幽蘭》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話。在這一時期,也湧現出伯牙孔子師曠師襄等一批著名琴家。琴文化在當時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琴文化2琴文化2

漢晉時期

(1)西漢時期
西漢時期,著名琴家有司馬相如,其《鳳求凰》、《長門怨》等琴曲都是傳世佳作。在這一時期,劉向著《琴說》,論述“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風俗,四曰妙心察,五曰制聲調,六曰流文雅,七曰善傳授。”此時期的著名琴著還有桓譚的《新論.琴道篇》。西漢時期流行的琴曲主要有:《幽蘭》、《白雪》、《雙鳳離鸞》、《堯暢》、《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伯夷操》等。
(2)東漢、魏、西晉時期
東漢、魏、西晉時,琴文化又得到很大發展。此一時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蔡邕蔡琰阮籍嵇康左思、劉琨等。這一時期的著名琴學著作有:蔡邕的《琴賦》、《琴操》;嵇康的《琴賦》等。這一時期的著名琴曲主有:蔡邕所作的《蔡氏五弄》(包括《遊春》、《淥水》、《《琴賦》幽居》、《坐愁》、《秋思》)、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阮籍所作的《酒狂》、嵇康所作的《嵇氏四弄》(包括《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左思所作的《招隱》、劉琨所作的《胡笳五弄》(包括《登壠》、《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另外還流行《廣陵散》、《東武泰山》、《王昭君》、《白雪》、《堯暢》、《微子》、《飛龍》、《鹿鳴》、《游弦》等。
(3)東晉、南北朝時期
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琴文化仍有發展。這一時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謝安宗炳謝莊蕭衍丘明柳惲陳仲儒、趙耶利等。另外大文學家陶潛的著作對琴學有相當影響,如其《歸去來辭》等。這一時期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謝莊所作的《琴論》、蕭衍所作的《琴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曲譜、柳惲所作的《清調論》及《樂議》、陳仲儒所作的《琴用指法》、趙耶利所作的《彈琴左手法》等。其中《碣石調.幽蘭》曲譜,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樂譜。另外,東晉的斫琴藝術也非常高超。這一點從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斫琴圖》上可以請楚地反應出來。
琴

唐宋時期

(1)唐朝時期
到了唐朝,琴文化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唐朝琴文化的發展,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首先是斫琴藝術的發展。另外,在這一時期,大琴家輩出,曲譜得到進一步完善,也推出了一些代表性名曲,琴學著述也頗豐,而且在對外影響上也有發展。在斫琴方面,湧現出雷氏世家、郭諒、張越、沈鐐等斫琴名家。其中尤以雷、張之琴最為著名。“唐賢所重,惟雷、張之琴,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雅;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琴苑要錄》)。而斫琴名家之矯矯者,當推蜀中雷氏世家。雷氏一門,名家眾多,其最著名者,有雷紹、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儼、雷珏、雷會、雷迅九人。而其中又以雷威最為有名。著名的唐琴“春雷”、“九霄環佩”、“大聖遺音”、“飛泉”、“玉玲瓏”等,都為雷氏所制。而其中以雷威所制的“春雷”為傳世古琴之最珍貴者。
這一時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董庭蘭曹柔、薜易簡、白居易柳宗元顏師古陳康士陳拙等。在這一時期,曹柔在前人的基礎上,首創了古琴減字譜,使古琴曲譜得到進一步完善。這種減字譜,一直沿用至今。這一時期著名的琴著主要有:薜易簡所作的《琴訣》、陳康士所輯的《琴書正聲》及《琴調》、陳拙所作的《大唐正聲新征琴譜》及《琴籍》及《琴法數勾剔譜》等。在這一時期,一些古曲被重新修訂完善,如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到唐朝時已分為《高山》、《流水》兩首琴曲。也問世了部分有特色的唐曲,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如《陽關三疊》(當時名為《渭城曲》)等。這一時期,古琴與其他音樂也不斷進行融合與借鑑,因而出現了一些由其他樂種移植的琴曲。如顏師古笛子曲《梅花三弄》移植為古琴曲《梅花三弄》等。此外,當時流行的琴曲主要還有:《大胡笳》、《小胡笳》、《鳳雲遊》、《烏夜啼》、《白雪》、《秋思》、《廣陵散》、《南風》、《文王操》等。在這一時期,琴文化廣泛地向外傳播,尤其是日本,琴文化受到其國很大重視,對當地文化形成了一定影響。
(2)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是琴文化的另一重要時期。琴文化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宋時朝廷對琴文化非常重視。宋徽宗趙佶曾設萬琴堂,搜羅天下名琴,而且趙佶本人也是很好的琴家。在斫琴藝術方面,政府“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長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格古要論》)。其時的斫琴名家主要有:北宋的蔡睿、僧智仁、衛中正、朱仁濟、馬希亮、馬希仁等;南宋的金淵、金公路、陳亨道、高宗朝等。宋琴的外型也一改唐琴圓拱的特點,變得較扁,形成“唐圓宋扁”之風格。另外,宋琴在用料上也有一定改革。
兩宋時期著名琴家很多,其主要有:朱文濟、唐異、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僧夷中、僧知白、僧義海、朱長文、趙佶、姜夔、郭楚望、徐天民、毛敏仲等。兩宋時期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蘇軾所作的《雜書琴事》、朱長文所作的《琴史》等。這一時期出現的著名琴曲中最有影響的主要有郭楚望所作的《瀟湘水雲》;毛敏仲所作的《樵歌》、《漁歌》等。另外,當時流行的琴曲主要還有:《履霜操》、《醉翁吟》、《古琴吟》、《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古怨》、《泛滄浪》、《步月》、《秋雨》、《山居吟》等。

繼續發展

元朝時期

元朝雖是蒙古族當政,但琴文化同樣得到了發展。當時的著名斫琴師主要有:嚴古清、施溪雲、朱致遠等。元朝時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苗秀實、萬松老人、耶律楚材、陳敏子等。元朝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苗秀實所作的《琴辨》、陳敏子所作的《琴學發微》等。

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琴文化特別受到重視。上自皇帝,下至普通文人,都對古琴十分熱愛。在斫琴方面,宗室官琴與民間野斫都十分興盛。宗室之中,寧、衡、益、潞四王府皆善斫琴,尤其潞琴最多。而民間的斫琴名師主要有:萬隆、惠祥、塗明河、塗嘉彥、汪舜卿、張敬修、張季修、張順修、張睿修、張敏修等。在形制方面,明朝的琴形非常豐富,比前朝增加了很多。明朝的著名琴家主要有:冷謙、徐和仲、劉鴻、張用軫、朱權、黃獻、汪芝、蕭鸞、蔣克謙、楊倫、嚴征、韓昌、朱常淓、朱由檢等。明朝的著名琴著主要有:冷謙所作的《琴聲十六法》、明成祖敕造的《永樂琴書集成》、朱權撰輯的《太古遺音》及《神奇秘譜》、黃獻所輯的《梧崗琴譜》、汪芝所輯的《西麓堂琴統》、蔣克謙所輯的《琴書大全》、楊倫所輯的《太古遺音》及《伯牙心法》、嚴征所輯的《松弦館琴譜》、朱常淓的《古音正宗》等。明朝的琴曲特別豐富,在繼承古曲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如《平沙落雁》等很多琴曲珍品。當時流行的琴曲主要有:《高山》、《流水》、《樵歌》、《漁歌》、《山居吟》、《列子御風》、《莊周夢蝶》、《平沙落雁》、《廣陵散》、《瀟湘水雲》、《泛滄浪》、《陽關曲》、《漁樵問答》、《秋鴻》、《秋江夜泊》、《良宵引》、《釋談章》、《鷗鷺忘機》等。
琴文化3琴文化3

清朝時期

清朝的琴文化同樣十分發達。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精於琴者皆多。在斫琴方面,這一時期的官琴較少,民間斫琴居多,由其是琴人自製琴器很多,其著名斫琴師有: 張之洞、龔庸禮、劉熙甫等。清朝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莊臻鳳、婁東、徐上瀛、程雄、郭玉齋、吳之振、雲志高、徐祺、徐俊、王善、蘇琴山、曹遷棟、戴長庚、毛式郇、吳灴、王溥長、王雩門、張椿、張孔山、黃勉之、祝桐君、周慶雲、楊宗稷、張鶴、王賓魯、秦維翰、唐松仙、釋空塵等。清朝刊行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莊臻鳳所輯的《琴學心聲諧譜》、婁東所輯的《大還閣琴譜》、徐上瀛的《溪山琴況》、程雄所輯的《松風閣琴譜》、揚州徐氏所輯的《澄鑒堂琴譜》、吳之振所輯的《德音堂琴譜》、雲志高所輯的《蓼懷堂琴譜》、徐祺和徐俊所作的《五知齋琴譜》、王善所作的《治心齋琴學練要》、蘇琴山所輯的《春草堂琴譜》、戴長庚所作的《律話》、毛式郇所輯的《龍吟館琴譜》、吳灴所輯的《自遠堂琴譜》、張椿所輯的《張鞠田琴譜》、祝桐君所撰《與古齋琴譜》、楊宗稷所著的《琴學叢書》、張鶴所輯的《琴學入門》、秦維翰所輯的《蕉庵琴譜》、唐松仙所輯的《天聞閣琴譜》、釋空塵所輯的《枯木禪琴譜》等。清朝流行的著名琴曲主要有:《梧葉舞秋風》、《空山磬》、《瀟湘水雲》、《墨子悲絲》、《胡笳十八拍》、《幽澗泉》、《精忠詞》、《平沙落雁》、《長門怨》、《關山月》、《秋江夜泊》、《搗衣》、《烏夜啼》、《漢宮秋月》、《樵歌》、《四大景》、《漁樵問答》、《流水》、《醉漁唱晚》、《普安咒》、《孔子讀易》、《梅花三弄》、《石上流泉》、《陽關三疊》、《古琴吟》等。
古琴2古琴2

近現代發展

近現代的發展
民國以後,同樣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琴家,主要的有:王露生、夏一峰、章志蓀、彭祉卿、徐元白、溥雪齋、查阜西、管平湖、徐立孫、姚丙炎、張子謙、劉少椿、楊蔭瀏、喻紹澤、吳景略、詹澄秋、許健、梅曰強、謝孝苹、成公亮、林友仁、吳釗、劉赤城、吳文光、陳長林、龔一、俞伯蓀、李璠、鄭珉中、曾成偉、張銅霞、李翔霆、戴曉蓮、李鳳雲、一如行者等。近現代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詹澄秋所輯的《玉鶴軒琴學摘要》、章志蓀所著的《研易齋琴譜》、彭祉卿所作的《理琴軒譜》、徐元白所作的《天風琴譜》、查阜西等編輯的《琴曲集成》、管平湖所著的《古琴指法考》、張子謙等作《古琴初階》、北京古琴研究會所輯的《古琴曲集》、龔一所著的《古琴演奏法》、張銅霞主編的《七弦琴音樂藝術》雜誌等。近現代流行的著名琴曲主要有:《幽蘭》、《高山》、《流水》、《長清》、《梅花三弄》、《醉漁唱晚》、《欸乃》、《古怨》、《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水仙操》、《龍翔操》、《瀟湘水雲》、《秋江夜泊》、《春曉吟》、《普庵咒》、《良宵引》、《平沙落雁》、《鷗鷺忘機》、《梧葉舞秋風》、《搗衣》、《四大景》、《關山月》、《長門怨》、《憶故人》、《龍朔操》、《酒狂》、《廣陵散》等。
現代中國的琴學團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毛澤東主席的關懷下,成立了北京古琴研究會。該研究會在查阜西等名家的主持下,進行了一系列對古琴文化的發掘、繼承、改良活動,對古琴文化的繼續發展,起到很大作用。另外,現代在中國各地尚有很多琴學團體,其較著名的包括:上海今虞琴社、杭州西湖琴社、蘇州吳門琴社、揚州廣陵琴社、常熟虞山琴社、鎮江夢溪琴社、天津春陽琴社、成都錦江琴社、成都東坡琴社、廣東古琴研究會、徐州古琴研究會、福建勁草琴堂、香港新亞琴社、湖南瀟湘琴社、合肥逍瑤琴社等。這些琴學團體,都在為古琴文化的發展,作出著非常大的貢獻。

琴制

形制

古琴屬於平放彈弦類(zither)的樂器。共鳴箱由兩塊長約三尺六十的木板膠合而成,頭寬尾略收窄,琴面為桐木而琴底為梓木。琴身全部上漆,琴面頭部鑲有一塊稱承露的硬木,木上有七孔的貫琴底以便穿琴弦,承露左面另一稱岳山的硬木用以架弦。琴尾月牙形缺口處兩端用紅木鑲嵌兩片邊飾稱為焦尾(或稱冠角),起系弦和使琴身墊平的作用,焦尾中間為龍齦。琴面鑲嵌上十三個螺鈿的圓點叫“”,用以標記琴的音位。近岳山的是一徽,中間較大的是七徽,近琴尾的為十二徽,徽位是根據琴面的長度分成若干等分來排定的。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的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琴底有兩個長方形的孔作為共鳴,位於琴底的中央(約於琴面的四徽與七徽間)長六寸許的為龍池,而再下十寸多(位於琴面十征與十二徽之間)長約三寸的為鳳沼,在鳳沼之右另有足池以插上兩隻雁足。琴面的七條弦的頭部繫於絨頭,絨頭再繫於琴軫,架在岳山上的弦直伸到龍齦,然後分別纏在琴背的兩隻雁足上。琴弦多用絲弦,一弦最粗、音最低、靠近徽位最近,依次漸細,一至四弦用纏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七弦最細、音最高。

琴的製作精神

在明清刊行的古琴專書里,其旨章、題辭或序,多將琴的發明和製作歸功於神農伏羲等上古時期的先賢。琴的發明年代是否真的早至這些傳說人物,當然不需要盡信,但是從這些追記的傳說中,卻可看出琴乃是儒家所推許的聖賢的發明。既然是由聖賢所制,琴當然應該作為發揚先賢道德精神的工具。琴的製作精神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可見其作的出發點本身已代表著一種高度文化。當然,儒家之名其實是戰國才出現的,琴之由上述先賢所發明乃是後來琴書追記的傳說。琴制確實可考是西漢以後的事情,不過,由此可見傳統讀書人對琴寄予的“載道”與“言志”的厚望“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漢的《白虎通》),可見琴本身的命名及其導引的目的亦不外乎儒家所重視的仁德與中正和平的思想。《樂托.魏文侯》篇說:“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就是企圖以琴瑟絲弦樂器的溫柔音色來聯繫到正直、敦厚的志義之臣。琴之所以如此命名亦因為它與禁諧音,以“琴”來隱喻禁止淫邪以存正氣。所以琴被認為是聖人之樂,聖人之器。明代《神奇秘譜》的序里說:“然琴之為物,聖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氣、太古之神物,乃中國聖人治世之音,君子養修之物。”琴還可以正國風興道德,它應該是讀書人每天生活修養的一部份,所以古人有“君子無故不撤琴瑟”的說法。上述乃相傳造琴之旨,實乃儒家一貫以音樂來進行道德教育的手段。
琴2琴2

琴制寓意

儒家的世界觀為人為的、政治性的世界觀,認為人應該善用其聰明來處理各種事物。所以,人首先應該團結,這就是為什麼儒家提出仁這個觀念,仁就是推己及人。中國人注重和合性,所以更重人倫,即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係,而人倫的基本是要兩人和合才成倫的,重視人倫即重血統及尊卑的關係,而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觀念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從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官、商、角、征、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音色、音域

古琴共有三種音色。一為散音,即右手彈空弦所發的聲音,嘹亮、渾厚,宏如銅鐘。二為按音(實音),即右手彈弦,左手同時按弦所發的聲音,低音區渾厚有力,中音區宏實寬潤,高音區尖脆纖細。三為泛音,即左手對準徽位,輕點弦上,而右手同時彈弦時所發清越的聲音,高音區輕清鬆脆,有如風中鈴鐸,中音區明亮鏗鏘,猶如敲擊玉磐。在弦樂器中,古琴是一種較獨特的樂器,琴面為指板,沒有柱和品。演奏時,將琴橫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標記(不限定在13個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與徽之間),音準上要求極為嚴格。古琴音域共四組又一個二度,計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和按音一百四十七個。

律制

純律--將弦長以二分法、三分法及五分法算出的泛音音位
簡律(三分損益律)--將弦長分別以三分損(減)一、三分益(加)一方法算出的按音音位。

製作、鑑別

古琴造型優美,歷來為制琴家所重視,南宋芝翁的《太古遺音》,是中國最早載有古琴樣式的古籍。在存見的古琴中,最常見的為伏羲、仲尼、聯珠、落霞和月型等式樣,古琴型式雖多,但只是在項部和腰部向內彎曲上有所不同而已。宋代以來,琴制由大漸趨狹小。一般說來,《太古遺音》琴制為中琴,唐琴屬於大琴二列。中國制琴歷史極為悠久。唐、宋是古琴製作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許多造型美觀、工藝精巧、音響宏亮、音色優美的珍品。製作古琴最重視選材。面板應使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疤節和蟲蛀等缺陷的梧桐木製作。唐代制琴世家雷氏曾總為:“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古琴的製作已失傳多年,一些歷代流傳下來的名琴,又多系演奏家自製,故各部件的位置、尺寸很不統一。古琴恢複製作是近幾十年的事,所仿製的琴,也各有特點,但音量都較小,還不適合在演奏廳使用。近年來試製改良的宏音古琴,使它初步適於獨奏、小型合奏或為歌唱伴奏。
鑑別古琴的優劣,主要從選材、工藝和發音等方面進行。在工藝上,琴面弧度平正、自然適度,不能有凹陷或不平現象。琴身端正,放於桌上應平穩。各部分加工須精細,膠合處嚴密牢固無縫隙。琴身油漆色調雅致,表面平滑光亮。琴弦應絲條均勻、質地光澤,潔白而拉力強。纏弦以緊密、均勻、明亮、光潤為佳。在發音上,應音響純淨、音量宏大,各弦發音均勻,沒有雜音,高音清晰,共鳴和傳遠效果好,音色優美、圓潤、清脆,既不尖銳,也不鈍拙。古琴上的斷紋,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這種特有的現象,是由於木質、漆底和振動性能等的不同,琴漆經過長年的振動而造成的。有斷紋的古琴,不但琴音透澈,而且外表也很美觀。北宋以來,琴人對此極為重視。斷紋的形狀較多,據《潛確類書》中載:“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古琴歷來以蛇腹斷和梅花斷最為名貴。遼寧博物館珍藏的唐琴“九霄環佩”,就是蛇腹斷的古琴。

曲目

於一百五十餘種琴譜中共三千多曲,去其異名同曲者共六百多首,經打譜可彈奏的約一百首上下。極大部分為抒情的《文曲》,表達深遠的意境或情思。傳統表現激烈氣氛的《武曲》有《廣陵散》。其他風格較熱烈的琴曲則有《風雷引》、《鳥夜啼》、《酒狂》等。從表達的內容分類有寫景(如《流水》、《瀟湘水雲》、《平沙落雁》)、寫情(《長門怨》、《古怨》、《陽關三疊》、《憶故人》和敘事(《胡茄十八拍》、《廣陵散》、《圯橋進履》)三大類。其實寫景的琴曲中往往寓有寫情,而琴曲又以借景抒情、托物喻人、融情人景等境界為最高。

指法

右手指法

主要為、挑、勾、、打、摘及其不同的組合如輪、鎖、雙彈、如一、疊涓、撥、刺、伏、、打圓、歷、滾、拂等。

左手指法

主要分為按音與滑音兩種。按音有跪、帶起、拳、推出、同聲、爪起、掐起。滑音有、綽、注、撞、逗、喚、上、下、淌、往來、進復、退復、分開等。

記譜法

文字譜

為一篇詳細說明彈奏法的文字,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舉例如下: (耶臥中指十上半寸許案商,食指中指雙牽宮商,中指急下,與構俱下十三下一寸許住末商起,食指散緩半扶宮商,食指挑商又半扶宮商,縱容下無名於十三外一寸許案商角、於商角即作兩半扶挾挑聲一句。)(摘自《碣石調.幽蘭》譜第一段第一句)
古琴譜古琴譜

減字譜

相傳為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減字譜的每一字塊為由漢字減少筆畫後組合而成的複合字。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所以是屬於指法譜(tablature)。一個字塊通常可分為上下兩大部分:上半表示左手指法及位置,下半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有時左下往往指示左手滑音的動作。以上字塊可讀作《名九注勾三》 ,即左手名指按第三弦八九徽間,右手中指同時勾三弦及左手滑向九徽。

傳統演奏形式

琴曲獨奏

指古琴的純器樂獨奏曲,可依其長度及段數分為小型、中型及大型者。
小型(長一、二分鐘,二、三段的短曲):
《玉樓春曉》(約一分、三段)
《良宵引》(約一分、三段)
《耕辛釣渭》(約一分、一段)
中型(約長三分至七分鐘,六至八段者)
《平沙落雁》(約五分、六、七段不等)
《梧葉舞秋風》(約三分、八段)
《醉漁唱晚》(約三分、七段)
《憶故人》(約七分、八段)
大型(約長七分至二十分鐘,九段至四十段不等)
《瀟湘水雲》(約七分、十八段)
《水仙操》(約八分、十段)
《漁樵問答》(約七分、十段)
《幽蘭》(約十分)
《流水》(約七分、八九段不等)
《島夜啼》(約十分、十段)
《秋塞吟》(約八分、九段)
《秋鴻》(約十五分、卅六段)
《漁歌》(約十四分、十八段)
《廣陵散》(約二十多分、四十二段)

琴歌

附有歌詞可供邊彈邊唱者如《黃鶯吟》、《古琴吟》、《古怨》、《陽關三疊》、《湘江怨》、《胡前十八拍》、《鳳凰台上憶吹簫》、《慨古引》、《鳳求凰》、《秋風詞》等。琴歌的體栽一般來說較琴曲為短小簡單,因為要配合人聲則不能如器樂曲般複雜。

琴簫合奏

通常以低沉深遠的洞簫或琴簫吹奏來配合琴曲。

琴瑟合奏

詩經》里說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及《尚書》中的《搏拊琴瑟以詠》,都可看出古代琴瑟合奏的傳統。清的慶瑞撰的《琴瑟合譜》,正是古代琴瑟合奏傳統的最佳證明。

合奏

兩張或以上(通常不超過四張)的古琴齊奏。

雅樂合奏

古書《周禮》、《儀禮》均有提及奏雅樂時琴與、排簫、等樂器合奏。雅樂的合奏譜則可見於明.朱載育《樂律全書》中的《旋宮合樂譜》及清.高宗敕撰的《詩經樂譜》。

其他

現代的演奏手法有運用現代配器、和聲、對位等手法,將傳統曲目改編為合奏、合唱及重奏等形式。近年來,歐美音樂界對中國的古琴音樂極為重視,研究、演奏古琴的人越來越多。加拿大的一個華人音樂家,用電子計算機測試古琴音色的波形,然後採用手指在鋼琴弦上括奏,輔以兩支加弱音器的長號和一把中提琴演奏古琴曲,曾使西方世界為之傾倒,一度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有光彩的音樂。

琴譜

共一百五十多種,主要分為儒家琴曲與道家琴曲,重要琴譜與琴書如下:唯一存見文字譜:唐初手抄卷《碣石調.幽蘭》(現存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存見最早減字譜: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存見最早大型古琴曲集:明初朱權撰輯《神奇秘譜》(1425)。 明代重要琴譜:《神奇秘譜》,《大音大全集》(1413),《西麓堂琴統》(1549)、謝琳《太古遺音》(1511)、《風宣玄品》(1539),《琴書大全》(1590),《松弦館琴譜》(1614)。清代重要琴譜:《大還閣琴譜》(1673),《松風閣琴譜》(1677),《德音堂琴譜》(1691)、《誠一堂琴譜》(1705)、《五知齋琴譜》(1721),《春草堂琴譜》(1744)、《自遠堂琴譜》(1802)、《琴學入門》(1864),《蕉庵琴譜》 (1868),《天聞閣琴譜》(1876)、《枯木禪琴譜》(1893)、《琴學叢書》 (1911.31)。民國及現代:《梅庵琴譜》(1931)、《今虞琴刊》(1937)、《古琴曲彙編》(1957,五線譜、減字譜對照)、《琴曲集成》(1981,古譜影印集),《古琴曲集》(一、二冊,1982,五線譜、減字譜對照) 。
古琴譜2古琴譜2

琴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琴家有:孔子春秋後期晉國著名宮廷樂師師曠、先秦琴師伯牙、戰國琴師雍門周、東漢琴家桓譚、漢末琴家蔡邕、漢末女琴家蔡琰、魏末琴家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魏晉琴家竹林七賢之一阮鹹、晉代琴家劉琨、隋代琴師賀若弼、唐代琴家薛易簡、北宋琴家(僧人)義海、南宋琴師徐天民、明末琴家嚴征、明末琴家徐上瀛、清末民初著名琴家王賓魯、清代琴家莊臻鳳、清初琴家徐常遇、清末青城山中皇觀道士琴學大家張合修、清末民初著名琴家彭慶濤、清代琴師徐祺、清代琴師吳虹、清代琴家祝鳳喈、清代琴師張孔山、近代琴家楊宗稷等。

琴派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的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如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
琴派琴派
著名的琴派有:浙派松江派金陵派吳派中州派、終南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廣陵派、虞山派、紹興派、梅庵派等。

琴弦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征。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傳世名琴

唐代

春雷琴.連珠式
九霄環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
大聖遺音琴.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靈機式
獨幽琴.靈機式
太古遺音琴.師曠
梅花落琴.仲尼
老龍吟琴.響泉式
一池波琴.神農式
飛泉琴.連珠式

宋代

玉壺冰琴.神農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萬壑松琴.仲尼式
鐵客琴.鳳勢式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

明代

壑雷琴.落霞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葉式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