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與欲

二者絕對對立,不可並存。他明確地指出,天理就是封建社會的仁義禮智,就是三綱五常。。他要求人們“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明代的王守仁也要求人們“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做到“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與欲
  • 理念:革盡人慾,復盡天理
  • 解釋:天理至善,人慾則惡
  • 亦稱:天理與人慾
名詞解釋,具體內容,影響,

名詞解釋

理與欲
中國倫理思想中的兩個重要範疇。。理是必然的規律與準則,在與欲相對時,主要指道德原則和規範;欲主要指人們的物質生活欲望。理與欲的對立,最早見於《禮記·樂記》一書:“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意謂人為物慾所誘惑,不能節制自己的好惡之情,就是滅掉天理而窮極嗜欲。先秦時期就有縱慾、無欲和節慾等主張,當時與欲對立的觀念是“道”。宋元明清時期,理與欲的關係問題成為當時倫理學討論的中心問題。

具體內容

宋明理學中的理欲之辯,形成於張載和程顥、程頤,集大成於朱熹、王守仁。張載把理欲問題同人性問題聯繫起來,認為天地之性是天理的體現,氣質之性是人慾的表現,他把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主張返天理,反對徇人慾。程顥、程頤又把理欲問題與所謂古聖賢相傳的“道心”、“人心”聯繫起來,認為“道心”是天理、善的根源,“人心”是人慾、惡的淵藪。朱熹嚴辨理欲,認為“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

影響

宋明理學家們所鼓吹的理欲之辯,是一種近乎宗教式的禁慾主義,成為封建統治者束縛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鎖和強化封建禮教的工具,因而受到當時以及後來的一些進步思想家的批判。南宋的胡宏提出“天理人慾,同體而異用”,反對禁慾。陳亮認為情慾由於本性。葉則反對以天理與人慾作為劃分“聖”、“狂”的標準。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提出理寓於欲,把反對理欲之辯的鬥爭提到一個新水平。他說:“禮雖純為天理之節文,而必於人慾以見。……故終不離人而別有天,終不離欲而別有理也。”他認為把天理與人慾統一起來還是對立起來,是“聖學、異端之大界”。清代思想家戴震對宋明理學家們的存理去欲思想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批判。他認為,理源於欲,欲之中節便是理,而離欲無理;道德不過是感情慾望的適當滿足,惡生於私而不是生於欲。他要求“體民之情,遂民之欲”,並揭露和控訴了理學家們存理去欲是“以理殺人”。這些思想反映了人民民眾的利益和要求,對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產生起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