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井石拱橋

琅井石拱橋

琅井石拱橋(當地稱鹿鳴橋)地處祿豐縣妥安鄉,是祿豐縣歷史上比較早的一座單孔石拱橋。橋跨徑13.1米,高9米,橋頂厚0.5米,為紅砂條石翻拱,石灰拌豆漿、糯米漿徹、鐵楔子塞頂的臥虹橋。近三百多年來,歷經風雨滄桑,仍橫跨在琅井村高卷槽村民小組的琅井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井石拱橋
  • 外文名:Well Lang Stone Arch Bridge
  • 當地稱:鹿鳴橋
  • 橋頂厚:0.5米
相關信息
從地理位置看,琅井是歷史上產鹽的經濟重鎮,是通往產鹽重鎮黑井至西昌(涼山)、牟定、楚雄、大理的必經之地。祿豐縣黑井鎮是原鹽興縣出滇入川的除元謀之外的第二個縣級經濟重鎮。歷史以來,不論是兵家戰事之爭,還是川、滇兩省商客往來,馬幫雲集,經濟交往居要害位置。而琅井在(原鹽興縣)西南15公里處,位居川南進滇入元謀進黑井的古驛道上。琅井故有客商、兵馬駐紮的特殊位置,是黑井古鎮(原鹽興縣)客商經牟定進楚雄入大理、保山的歇腳點。
據古碑考,琅井唐以前無人居住,隨著歷史的演變,自唐以來逐步有人居住,琅井傳說由琅地出鹽而得名,到明朝時期,逐步發展到多戶人家,到明末清初時期已有近幾百戶,人口無考,主要是楊、張、莫、李、王、趙等姓,以煮鹽、開馬店、客棧、飲食為業。由於客商往來頻繁,琅井漸漸熱鬧起來。然而,琅井有一條河叫琅井河,把整個小鎮一分為二。一到雨季,所搭木橋常被沖走,過往客商無法正常通行,鹽柴難以運出,以至誤課。後修石橋也曾被沖毀。康熙戌午年建鹿鳴橋,被水所毀,康熙五十年(1711年)提舉沈鼐捐資重建。後又被水毀。雍正四年(1726年)提舉汪士進率眾灶戶重建。建橋用銀無考,建橋用石料因當地缺乏,石料從十多公里外的回頭山楊家大墳等地採運,全靠人背馬馱到這裡。橋基用條石支砌,橋涵部分用五面石扣成,用豆漿熟糯米拌石灰漿砌,橋面用七塊鐵楔子塞頂沖實。迎上遊方安有石雕龍頭,下遊方為龍尾,橋的南兩邊安有石雕獅子,北兩邊有石雕像。整座橋設計科學、結構合理,所用的灰漿粘合性好,光滑、牢實,整個結構外觀與姚安李贄橋相似(橋兩頭分別雕有獅、象、鹿、馬、麒麟)。
橋修通後,使鄉鄰、過往客商、鹽柴運往、兵馬往來無阻。一到夏天,常有附近村中民眾在橋上玩耍,此橋還是通往牟定縣新橋鎮的必經之路。1965年,妥牟公路通車,路從鹿鳴橋上通過,鹿鳴橋由人行橋變成了公路橋涵,任憑車馬碾壓,堅若磐石,保證過往的車輛順利通行。1972年,因牟定銅礦的大量開採,為保證大型車輛的安全通行,公路部門在鹿鳴橋的旁邊修了鋼筋水泥橋,故此鹿鳴橋“退役”。然而,時有慕名雅客前來觀看,探究歷史遺蹟,考察琅井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橋雖然“退役”了,村民們茶餘飯後時而在橋邊擺龍門陣,敘說有關橋的舊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