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成本

現行成本(Current Cost)是指現在取得同一資產或其等價所需要的交換價格。現行成本會計中的現行成本通常指重置成本,即現在重新購置同樣的資產或重新生產同樣的產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行成本
  • 外文名:Current cost
  • 定義:資產或其等價所需要的交換價格
  • 類型:成本
獲得渠道,分析,作用,存在的問題,不利影響,

獲得渠道

1、現行購貨發票價格;
2、供貨方的價目表或報價單
3、能反映現行成本的標準製造成本;
4、政府或其他權威部門提供的特種物價指數或分類物價指數
5、企業自行編制的某種或某類商品的物價指數。

分析

現行成本的確定,有些可以直接在市場上取得,如原材料、商品等外購資產,可用重新購置這些資產的成本作為現行成本;自製半成品和產成品等,可按重新生產這些資產所需資源的成本作為現行成本。但有些資產情形就不同。如機器、設備、廠房等,由於技術的發展,製造工藝的革新,市場上出現的商品已不同於企業持有的資產,以這些商品的現時價值作為企業持有資產的重置成本就不盡合理。這時,可用相同功能但不同服務的新資產的成本,調整服務潛能的差異後,作為舊資產的現行成本。例如,企業某舊設備原始成本為50000元,使用年限為5年,已提折舊2年,市場上相同功能的設備現時售價為 120000元,使用年限為10年。則舊設備的現行成本為60000元(120000×5/10),淨值為36000元(60000×3/5)。
有些企業持有資產的品種可能成千上萬。如果要為每一品種規格的資產確定現行成本,企業實在不堪負擔。為簡化工作,可以把持有的資產劃分為若干類別,如鋼材類、木材類等,然後再採用分類價格指數將其換算為現行成本。但這樣處理時,必須注意分類要恰當,分類太粗,確定的現行成本就不太準確;分類太細,則不能達到簡化工作的目的。

作用

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是會計計量技術的重大發展。由於以重置成本調整物價變動對會計的影響,較之以一般物價水準調整,更接近企業的實際情形,因而重置成本在現行實務中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但也有人認為,馬上重置企業當前持有的資產這種假設,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不切合實際的。不過對於那些主要憑藉購置存貨並且存貨占資產部額比重較大的企業來說,在物價持續變動的條件下,以重置成本來反映和消除物價變動的影響還是較為恰當的。

存在的問題

按《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生的各項製造費用,一般難以追溯到具體產品上,因此,採用技產品耗用工時或機時等方法進行分配,進入產品成本,這種用直接人工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在幾十年前是合理的,因為當時的大多數公司只生產少數幾種產品,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重較大,而製造費用占的比重較小。因此,少量的製造費用用構成產品成本主體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導致的誤差是較小的,產品成本信息比較準確。現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公司及其生產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傳統成本分攤方法遇到了兩大問題:
固定制造費用比重增大
直接人工比重下降,導致製造費用分配率很大,容易造成產品成本失真科技進步導致資本密集,反映到生產工具上是設備價值的提高和經濟壽命的縮短,設備價值提高和經濟壽命縮短反映到會計上是單位會計期間內的固定資產折舊增大。科技進步的另一個後果是需要越來越多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高素質生產人員,他們使直接人工工時大大減少。製造費用增大和直接人工減少的雙重作用,使傳統成本分攤法下的製造費用分配串很大,且生產門動化程度越高,分配率越大。過大的分配率在產品工時發生不大的誤差時,也舍導致產品成本的巨大誤差
與工時無關的費用激增
用不具因果關係的直接人工去分配這些費用,必定產生虛假的成本信息在普遍的買方市場條件下,客觀要求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這樣,與半個產品生產工時無關的費用,如設備調整準備費用、搬運費用、質槍費用等生產支持費用大大增加,然而,很多生產支持費用與產品產出數量並無直接對應關係,如果把這牲與產品生產工時無關的費用強行按工時分配給產品,必然造成扭曲的分配結果。例如某種產品耗剛工時很多,而用於它的質量檢驗費用很少,按傳統成本分攤方法,該產品一定多分了質量檢驗費用;又如,另—,種產品需要很多的工模具費用,但是對它加工的時間很短,按傳統成本分攤方法,該產品—定少分了工模具費用。另外,目前以工時為基準的成本計算體系以基本勞動時間作為分配基準。基本勞動時間是按基本加工生產時間統計的,它不包括原材料採購、搬運、以及轉換產品花在調整準備上的時間,甚至不包括質量檢驗、設備啟動時間,這樣產品耗用工時的統計值大大小於其實際值,更加大了成本的扭曲二、成本轉移及因素分析
成本轉移是由於成本計算方法的原因,使某些產品成本被低估,另一些產品成本被高估。導致成本轉移的四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批量差異的成本轉移,小批量產品成本轉移到大批量產品成本中,從而造成小批量產品成本被低估,大批量產品成本被高估,舉例說明如下:A設備生產紅原子筆,月需求2 000打,B設備生產藍原子筆,月需求100 000打。設備需要每月調試,A設備為每月1次,B設備為每月2次,假設A與B的每次調試費用相同,都等於m,那么A、B設備每打真實的調試成本分別為:m/2 000和m/50 000,即紅原子筆每打調試成本足藍原子筆的25倍。現行成本分攤方法是這樣計算的:首先把虹、藍原子筆每月調試成本相加(3m),生產量相加(102 000打),再求出每打原子筆綜合凋試成本為m/3 4000.顯然,傳統成本計算法低估了紅原子筆的成本,高估了藍原子筆的成本,造成成本轉移。
2.工藝差異的成本轉移。如果公司生產多種產品的加工工藝不同,即使同批量的差異類似,也會造成成本轉移。一般來講會造成資本密集型產品成本向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轉移、複雜工藝產品成本向簡單工藝產品成本轉移、多工藝流程產品成本向少工藝流程產品成本轉移。
3.品種規格差異的成本轉移:同一公司生產不同品種規格產品,也會造成成本轉移,這一類問題較複雜,一般需要具體分析。例如鋼繩出廠前的試驗,1 000米規格與7 000米規格產品截取繩的長度一樣,試驗也完全一樣,用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分攤鋼繩的試驗費用則會出現不合理的結果,7 000米規格鋼繩的試驗成本被高估,1 000米規格鋼繩試驗成本被低估。
4.其他因素的成本轉移。現行納入期間費用的一些項目,如產品研發、設計、銷售等費用,在傳統的少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模式下,由於產品數量大,分攤到單位產品上的費用相對較小,因此,這些費用不直接納入產品成本核算而列為期間費用處理,對各種產品成本的正確計算影響不大。在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下,特別是對單件生產的產品、特殊銷售的產品,將上述費用列為期間費用,則將大大低估該類產品成本。此外,對於那些進行生產工藝改進的公司,理應把設計和工藝資源消耗分配到受益的新產品和產品線上,但是這些費用往往被轉移到老產品上,造成新產品的成本被低估,老產品的成本被高估

不利影響

扭曲的產品成本信息
往往會使公司作出錯誤的決策,招致經營失敗。在投招標、產品進入或退出市場、擴大或縮小市場決策,以及相關的系列決策中,扭曲的產品成本信息,如產品毛利信息可能導致判斷失誤,甚至戰略決策錯誤。具體表現為:①大量銷售低盈利甚至虧損的產品,而放棄了盈利水平高的產品市場;②錯誤地計算了與各個客戶相關的成本,從而導致擁有一批不獲利的顧客,即企業供給客戶產品的總成本高於客戶所願意支付的價值,更為嚴重的是企業並未認識到這個問題;③錯誤地進行半成品外購、自製決策;④作出錯誤的資本支出決策。
扭曲的產品成本信息
可能導致成本失控,降低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現行成本計算方法提供的綜合成本信息不利於尋找成本改進機會,扭曲的成本信息又往往使成本改進和成本控制失效。更重要的問題是由於成本信息的扭曲不實,使公司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公允性受到影響。具體表現在:①昂貴的產品設計成本。傳統成本系統為了降低直接成本或單位變動成本,會在產品設計時忽略使用通用件等,其結果往往是大大增加了因複雜性而產生的成本。②過高的工藝成本。先進制造企業提倡設計人員採用大批便於流動的小設備取代少量的大型設備進行工藝設計,以增加生產和管理的彈性。但是,現行成本系統認為大型設備購價往往低於多台小設備,採用大設備的直接人工也低於採用多台小設備所需的直接人工,因此採用大設備的成本較低。事實上,採用大設備生產多品種的產品往往會增加生產計畫及調度的難度,加大了存貨的數量和材料處理的複雜性,增加了生產線維持及監督管理的難度及成本,產品的實際成本往往是高而不是低。③制定錯誤的削減成本戰略,反而因此導致產品成本急劇增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