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是2015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景華、李珊、李文春。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 作者:馮景華,李珊,李文春
  • 類別圖書>工業技術>機械、儀表工業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01日
  • 頁數:407 頁
  • 定價:¥89.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7026082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強度與耐磨性、螺紋連線與軸轂連線、帶傳動與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乃灶罪斷軸器與離合器、彈簧、機械可靠性設計、機械最佳化設計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在文字敘述上力求深入淺出、循序試碑尋漸進;在內容安排上既注意基礎理論的系統闡述,同時也考慮到工程技術人員的實際需要,在介紹各種控制原理和方法時儘可能具體和實用。幫助讀者從整體上掌握現代機械工程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方法。

內容簡介

《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主要對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常用機械零件的原理和設計方法、典型整機設計過程和具體設計方法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力求做到邏輯清晰、層次分明,便於讀者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主要特點有:強化基本原理、基本設計方法;對於具體的機械零部件設計,注重知識邏輯順序;強化對設計步驟葛墊跨促的介紹;對關鍵知識點和要求掌握的程度進行了明確的說明。
《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可作為機械類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機械加工人員的參考書和自學用書。

作者簡介

馮景華,男,1964年9月出生。景德鎮陶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主講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課程。
李樂組乃珊,女,1965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工作於昆明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系統動力學、新產品的數位化設計及仿真分析。主持校企基金研究項目1項,主持校企合作橫向課題3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精密立臥式加工中心技術創新平台“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發表相關論文45篇,其中EI檢索12篇;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實用新型爭利13項(12項排名第一)、發明專利1項。
李文春,男,197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阿拉爾萬達農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及圖木舒克銀豐現代農業裝備行限公司董事長,新疆塔里木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4次出國培訓,獲得美國凱斯系列采棉機維修工程師培訓證書,主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省級)達充科技攻關項目3項,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在農業機械機構設計分析、整機裝備、大型自走式農機裝備門動駕駛關鍵技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研究。作為負責人在新疆阿拉爾市完成國內第一家農機4S店的籌備和組建工作,重點經營進口高端農機產品,累計實現銷傅額超過億萬元。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式
1.2 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1.3 機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選用原則
第2章 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強度與耐磨性
2.1 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載荷和應力
2.2 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
2.3 機械零件的接觸強度
2.4 摩擦、磨損與潤滑
第3章 螺紋連線與軸轂連線
3.1 螺紋
3.2 螺紋連線的類型和標準連線件
3.3 螺紋連線的預緊和防松
3.4 單個螺栓連線的強度計算
3.5 螺栓組連線的結構設計與受力分析
3.6 提高螺紋連線件強度的措施
3.7 螺旋傳動
3.8 鍵連線、花鍵連線和銷連線
第4章 帶傳動與鏈傳動
4.1 帶傳動概述
4.2 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4.3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4.4 鏈傳動概述
4.5 鏈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第5章 齒輪傳動
5.1 概述
5.2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5.3 齒輪材料及其熱處理
5.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5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6 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7 齒輪的結構設計
5.8 齒輪傳動的潤滑和效率
第6章 蝸桿傳動
6.1 概述
6.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6.3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結構
6.4 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和強度計算
6.5 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和熱平衡計算
6.6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
第7章 軸
7.1 概述
7.2 軸的結構設計
7.3 軸的強度計算
7.4 軸的剛度計算
第8章 滑動軸承
8.1 概述
8.2 滑動軸承的結構
8.3 滑動軸承材料與軸瓦結構
8.4 滑動軸承的潤滑
8.5 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計算
8.6 液體動力潤滑徑向滑動軸承的計算
第9章 滾動軸承堡良嫌
9.1 概述
9.2 滾動軸承的類型與代號
9.3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9.4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白閥章
9.5 滾動軸承的靜載荷計算
9.6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9.7 滾動軸承的潤滑與密封
第10章 聯軸器與離合器
10.1 概述
10.2 聯軸器
10.3 離合器
第11章 彈簧
11.1 概述
11.2 圓柱螺旋彈簧的材料、結構及製造
11.3 圓柱螺旋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計算
第12章 機械可靠性設計
12.1 概述
12.2 可靠性設計中常用的機率分布
12.3 機械可靠性設計原理
12.4 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
12.5 機械系統可靠性設計
第13章 機械最佳化設計
13.1 概述
13.2 最佳化設計的數學基礎
13.3 一維搜尋最佳化方法
13.4 無約束最佳化方法
13.5 約束最佳化方法
13.6 多目標最佳化方法
第14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
14.1 概述
14.2 CAD系統的組成
14.3 CAD系統的圖形處理
14.4 工程數據的處理
參考文獻
3.2 螺紋連線的類型和標準連線件
3.3 螺紋連線的預緊和防松
3.4 單個螺栓連線的強度計算
3.5 螺栓組連線的結構設計與受力分析
3.6 提高螺紋連線件強度的措施
3.7 螺旋傳動
3.8 鍵連線、花鍵連線和銷連線
第4章 帶傳動與鏈傳動
4.1 帶傳動概述
4.2 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4.3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4.4 鏈傳動概述
4.5 鏈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第5章 齒輪傳動
5.1 概述
5.2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5.3 齒輪材料及其熱處理
5.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5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6 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7 齒輪的結構設計
5.8 齒輪傳動的潤滑和效率
第6章 蝸桿傳動
6.1 概述
6.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6.3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結構
6.4 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和強度計算
6.5 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和熱平衡計算
6.6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
第7章 軸
7.1 概述
7.2 軸的結構設計
7.3 軸的強度計算
7.4 軸的剛度計算
第8章 滑動軸承
8.1 概述
8.2 滑動軸承的結構
8.3 滑動軸承材料與軸瓦結構
8.4 滑動軸承的潤滑
8.5 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計算
8.6 液體動力潤滑徑向滑動軸承的計算
第9章 滾動軸承
9.1 概述
9.2 滾動軸承的類型與代號
9.3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9.4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9.5 滾動軸承的靜載荷計算
9.6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9.7 滾動軸承的潤滑與密封
第10章 聯軸器與離合器
10.1 概述
10.2 聯軸器
10.3 離合器
第11章 彈簧
11.1 概述
11.2 圓柱螺旋彈簧的材料、結構及製造
11.3 圓柱螺旋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計算
第12章 機械可靠性設計
12.1 概述
12.2 可靠性設計中常用的機率分布
12.3 機械可靠性設計原理
12.4 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
12.5 機械系統可靠性設計
第13章 機械最佳化設計
13.1 概述
13.2 最佳化設計的數學基礎
13.3 一維搜尋最佳化方法
13.4 無約束最佳化方法
13.5 約束最佳化方法
13.6 多目標最佳化方法
第14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
14.1 概述
14.2 CAD系統的組成
14.3 CAD系統的圖形處理
14.4 工程數據的處理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