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第8輯)

現代中國(第8輯)

《現代中國(第8輯)》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平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中國(第8輯)
  • 作者:陳平原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1月
  • 頁數:301 頁
  • 定價:3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11517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上完這學期的最後一課,長舒了一口氣。講章太炎的學問與思想,實在不容易。前天的話題,是從章之三寫《儒俠》談起——無論最初的寫作,還是日後的修訂,都是有現實刺激,但又不同於康有為的“以經術文飾其政論”(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有深情,不應景,獨具面目,這樣的學問姿態,很是讓人羨慕。
史傳擅長敘事,詩詞主攻抒情,至於文章,立論是關鍵。你當然可以散文筆調講故事、發感慨,但“立說”之優劣,端看“持論”是否堅實。按照章太炎的思路,“出入風議,臧否人群,文士所優為也;持理議禮,非擅其學莫能至”;歷朝文章,各有偏至,惟有魏晉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為“百世師”(《國故論衡·論式》)。十年前曾撰文,闡釋章太炎之“發現魏晉”與“重讀六朝”,強調其在中國思想史以及文學史上的意義(《現代中國的“魏晉風度”與“六朝散文”》),大致的思路,今天看來仍然有效。只是對其“立論欲其本名家,不欲其本縱橫”(《國故論衡·論式》),似乎還有進一步辨析的必要。
就反對區別“文集”與“史書”,強調“文”中必須有“學”而言,章太炎的這一思路有其合理性。可是,名家之精微簡練深達理要,固然值得表彰;縱橫家之洋洋灑灑氣勢磅礴,也自有可觀處。關鍵在於,論政之文本就與論學之文異,不能太書生氣。若《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箴新黨論》等,都是思想史上關係重大、酣暢淋漓的大文章。稱這些文章沒有“意氣用事”、或者不帶縱橫家印記,那是說不過去的。章氏本人或許真的輕視這些“論事之文”,認定“斯皆淺露,其辭取足便俗,無當於文苑”(《與鄧實書》);可當時的讀者以及日後的史家,並不這么看。不辨學問、政治孰高孰低,單就文章氣勢而言,借用魯迅的說法,上述諸文,“皆我所百讀不厭者”(《紀念先師章太炎先生》)。

圖書目錄

論文
重溯中國精神分析學的歷史軌跡
作為一門學科的中國思想史研究
重建“中國現代文學”
——在學科建制與民間視野之間
從“尚友錄”到“名人傳略”
——晚清世界人名辭典研究
“受動”與“能動”
——王國維學術變遷的知識譜系、文體和語體問題
“國族”還是“文化”:清季遺老群體的“晚明想像”
《世界繁華報》語境中的《官場現形記》寫作
現代中國的青春想像
湘省革命:地方歷史與個人記憶
“向左轉”:1930年前後波希米亞式藝術家在上海
演講
“城市文化研究”視野中的北京
關於《正紅旗下》
書評
晚清報刊與婦女史研究
——讀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
近代學術轉型研究中的結構性原創之作
——評左玉河先生的《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
作為問題的“現代”與“中國”
——讀汪暉的《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
現代性的櫥窗
——評[法]白吉爾的《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
地圖與坐標:“近代”體驗如何空間觀察?
——評《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
北京文化研究的新氣象
——《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讀後
文學性的視景
——評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非詩意”的詩史及其書寫
——評《中國當代新詩史》(修訂版)
在歷史“原生態”與學科焦慮之間
——評《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
深入文學變革的腹地
——評《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
難以逾越的地平線
——評《浮出歷史地表》
探詢文學研究的新視域
——評賀桂梅《人文學的想像力》
民族國家視野與現代文學研究範式的重構
——讀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
編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