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2013年度責任白皮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2013年度責任白皮書
  • 地點:珠海市
  • 機構:人民政府
  • 時間:2013
根據《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編制和發布2013年政府部門責任白皮書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提高效能,我局編制了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2013年度責任白皮書,歡迎廣大市民、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進行監督。 一、當前的形勢及存在問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省和市各項決策和部署,全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工作呈現科學穩步發展的好勢頭。雖然全市海洋、水務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挑戰,要實現海洋、農漁和水務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海洋經濟總量還是相對偏小,陸源經濟與海洋經濟發展不同步,陸源經濟對海洋經濟缺乏拉動力;二是近海污染嚴重,海洋生態日漸惡化;三是農業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落後,農業抗災能力較弱;四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比較大,有待想方設法提高農村居民收入;五是水資源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 二、2012年度工作目標及任務完成情況 (一)海洋工作情況 1.推動海洋經濟發展。開展特色海洋經濟產業發展課題研究,與萬山區共同組織召開了萬山海洋開發和海洋經濟發展高層專家研討會;完成了《珠海特色海洋經濟參與全球經濟中高端競爭課題研究報告》和《珠海市海洋經濟強市的實施細則》兩大課題研究成果,組織編制了《珠海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方案》、《珠海市濱海旅遊實施方案》、《珠海市臨海工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促成了市政府和省海洋與漁業局共同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珠海市海洋經濟強市建設合作框架協定》;高質量地完成了2012年海洋宣傳、海博會參展工作。2012年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547.7億元,同比去年(2012年)增長24.22%。 2.強化海域海島管理。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珠海荷包島、三灶、橫琴島南部海域修改方案獲國務院批覆同意,為重點海域重大項目上馬奠定了基礎。推進重大項目用海報批,國家、省、市分別發放我市重大項目用海海域使用權證5本、1本、7本。推進了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和生態修復,完成橫琴大三洲和小三洲作為海島法出台後我省第一例無居民海島使用審批確權、65個海島名稱標誌設定等工作。 3.保護海洋環境。組織編制完成《珠海橫琴新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規劃》,創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申報工作取得圓滿成功。抓好人工魚礁建設,全面完成了東澳、外伶仃、竹洲-橫洲、廟灣及小萬山5座礁區建設任務,建造並投放礁體8199個。抓好海洋環境監測,組織編制並發布《珠海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抓好惰性物料處置工作,促進港區快速發展。抓好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防治海洋污染損害。抓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抓好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促進大鯢及龜鱉產業發展。組織開展大型海洋環保活動,帶動上萬人次參與。 (二)農業農村工作情況 1.抓好種植業生產。以引進推廣袁隆平院士超級稻為抓手,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36萬畝,其中超級稻播種面積占水稻種植面積的40.7%。加快種植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全市花卉苗木面積達3.5萬畝,推廣特色水果蓮霧500多畝。落實惠農政策,全市共發放種糧補貼資金1800多萬元,農機購置補貼620萬元。推動出台《珠海市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辦法(暫行)》,並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方案。加強農業對外交流合作,先後成功組織、參展第十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和珠海、梅州、河源、揭陽和涼山五地名優農產品展銷會等。提升台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水平,成功引進了永呈園藝、台灣蘭花大棚種植基地等33家企業(項目),總投資超過8億元人民幣。 2.推進畜牧生態環保養殖。督促各區全部完成劃定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並嚴格執行。落實發放近50730頭能繁母豬飼養補貼,其中市級補貼資金253.65萬元。做好農業源污染減排工作,指導相關企業完成年度減排任務,完成4000立方米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加強動物防疫,採購發放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等監測防控物資一批。加強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全年平均免疫密度達100%以上。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建立了養殖場生豬出欄無“瘦肉精”承諾、屠宰場“瘦肉精”自查自檢、政府部門同步檢疫與抽檢等三大保障制度。加強飼料抽檢力度,全面實行獸藥經營GSP管理,開展畜牧投入品、獸藥質量安全和抗菌藥物整治等專項行動。 3.做好漁業漁港工作。推進香洲漁港功能調整,制定工作方案及實施計畫,組織新漁港選址論證。開展情侶路沿岸海域及香洲漁港漁船清理整治行動,對情侶路全線沿岸海域實施24小時高強度執法監管。扶持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發展,印發了《打造以白蕉海鱸為代表的珠海特色海鮮品牌的意見》,協助斗門區組織舉辦《2012年中國海鱸之鄉·珠海斗門旅遊美食文化節》。加強水產良種體系建設,制定並印發了市級水產良種場認定標準和操作規程,組織開展水產苗種專項整治行動。全面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漁業隱患的全面排查整改。做好珠江禁漁和伏季休漁管理工作,發放休漁補貼。 4.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菜籃子”建設。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113期,參加人員達5000多人次,派發資料3萬多份,通過農信通接收農業科技簡訊共178萬多條。全年共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09項。加強“三品一標一名牌”建設,2012年有5家生產企業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或產品認證,6個省級農業名牌產品通過複審,新增3個省級農業名牌產品。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起草並推動出台《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意見》。按照“十二五”菜籃子基地建設規劃和《珠海市菜籃子基地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珠海年豐水產養殖公司等5個基地已正式確定為2012年珠海市菜籃子基地。 5.抓好農產品質量監察和執法。開展農產品及農資產品專項打假行動,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815人(次),檢查門店3488家(個),重點檢查、查處假冒偽劣農藥、肥料、種子、農機及零配件等農業生產資料和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開展農資市場監管體系試點建設工作,完成2012年建設任務。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和執法,2012年實施監督抽查蔬菜538批次,監測生豬“瘦肉精”426007頭,抽取水產養殖樣品116個等,全年有18宗流通市場的不合格產品移交工商部門處理,對4宗生產源頭的不合格產品進行了規範執法。全市建設食用農產品安全示範點37個,每月及時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積極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針對媒體曝光或民眾投訴的涉嫌“假海參”、“甲醛白菜”等事件,及時開展抽樣檢測,並通過新聞媒體和局網站將結果向社會公布。 6.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草並推動出台《中共珠海市委辦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我市農村綜合改革。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交易平台試點建設,斗門區首家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中心揭牌運作。開展名鎮名村試點工作,5個試點鎮村各項建設工程已基本完工。開展農村大清潔環境衛生整治“百日大行動”,共出動近6000人次,清運農村積存垃圾共25000多噸。推動出台《珠海市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意見》,建立長效機制,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創新財政支農資金分配方式,通過競爭性方式安排新農村建設資金。組織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制定《珠海市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為民辦事徵詢民意試點實施方案》。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出台《珠海市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評審和管理辦法(試行)》。逐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出台《關於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的指導意見》,斗門區、金灣區均設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三)水務工作情況 1.加強水資源規劃管理。組織編制《珠海市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報告》,完成年度水資源簡報、年報和水務管理年報編制工作。踐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起草並推動出台《珠海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和《珠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嚴格開展取水許可總結和取水計畫管理,依法做好取水許可變更和延續工作。貫徹實施新《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開展磨刀門水道2013年度河砂禁採區和可採區論證報告、采砂計畫編制前期工作。完成水庫移民“十二五”規劃編制,並做好水庫移民信訪維穩工作。建立完善珠中江區域合作聯席會議制度,解決國道G105排洪渠、四小聯圍、珠海和中山堤防工程防洪標準等有關問題,供水安全保障率達到97%以上。按時保質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利用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成果數據,組織編制了一系列的套用成果。 2.加快重點水利項目建設。開展新一輪建章立制工作,新出台了《珠海市水利基建工程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管理規定(暫行)》,新擬定了《珠海市水務工程建設變更暫行管理規定》等。全面推進重點水利工程的建設,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2012年累計完成年度投資2.6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畫的268%。乾務赤坎大聯圍蓮洲堤段被評為廣東省市政優良樣板工程和省城鄉水利防災減災精品工程;竹銀水源工程主體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省千裏海堤達標加固工程穩步推進。斗門區四小聯圍海堤達標加固工程已完成工程投資約5200萬元,竹銀聯圍、三沙聯圍已開工建設。橫琴海堤已分期開工建設,海堤加固工程完成投資約3.73億元。鶴洲北海堤初步設計報告已批覆。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組織6次安全生產大檢查、14次專項檢查、125次安全巡查,全年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的目標。 3.完成涉水治污任務。完成“十二五”污水處理建設規劃編制,鞏固屬地政府“涉水治污”建管職責,強化行業監督考核力度。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白藤、富山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南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開工建設,萬山區東澳污水處理廠建成、外伶仃島污水處理系統工程完成招投標並動工。實施完成前山河清淤保潔二期工程、前山北半部排污排洪系統工程、主城區桂花路、白石沖排洪渠綜合整治工程和西部城區重點河涌整治工程,東部城區基本實現整治後排洪渠不黑不臭,西部地區部分河湧水污染整治初見成效,水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目前,全市建成並正式投運11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總處理規模達54.3萬噸/日,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86.55%,配套建成污水管道總長超過650公里。順利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迎檢複查,組織實施完成迎檢複查六大類、24項“涉水治污”應急整改措施項目取得行業標桿好評。 (四)扶貧開發工作情況 1.做好東西扶貧協作工作。2012年落實幫扶四川省涼山州資金1725萬元,援建項目13個。安排高欄港經濟區結對幫扶普格縣,安排萬山區結對幫扶美姑縣;幫扶涼山州做大做強職業技術教育;協調市住房規劃建設局與普格縣人民政府達成了項目幫扶協定,幫助該縣搞好城市建設和道路建設規劃;組織涼山州參加特色農產品展銷會;發動9家企業、香港道德會和一批愛心人士參與對口幫扶涼山工作,組織捐贈活動7次,籌集社會資金658.78萬元、援建項目10個。 2.完成對口扶貧“雙到”工作任務。截至2012年12月,市累計落實資金6.21億元幫扶惠來、揭西、普寧三縣(市)85個貧困村,平均每村落實幫扶資金731.25萬元。貧困戶脫貧成效明顯,有勞動力貧困戶脫貧率達100%,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由幫扶前不足2500元增長到7872.68元;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高,村集體經濟平均每村由幫扶前不足3萬元增長到17.57萬元;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建設(或維修)村辦公樓、學校、衛生室等公共文化衛生設施項目597個;貧困村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幫助貧困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低保,實現應保盡保;貧困戶子女全部實現“普九”入學;幫助3433戶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改造住房(省下達任務為3161戶),超額完成省下達改造任務;貧困村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加強,帶領民眾致富奔康的能力明顯提升;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成效顯著,全省“雙到”工作考核,2010年全省第三,2011年全省第二,為全省創造了“四創新四確保”、建立六個機制、打造永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等3個扶貧經驗。 3.推進市內扶貧。全市落實幫扶資金6704.88萬元,平均每村196.98萬元;貧困戶逐步穩定脫貧,實現脫貧有勞動能力貧困戶523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率達100%;村集體經濟穩步發展,完成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94個,34個欠發達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每村123.55萬元;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完成改善民生項目146個。 三、本部門工作職責 根據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珠海市海洋和農漁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珠府辦〔2009〕70號),珠海市海洋和農漁局是主管全市海洋、水務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海洋、水務、水政、種植業、農牧漁業管理、農業機械化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海洋、水務、水政、農牧漁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戰略規劃並監督實施。 (二)調查研究海洋、農牧漁業和農村動態,掌握和提供信息,反映情況,推廣典型經驗,指導協調農村基層工作。 (三)綜合管理、協調和指導海洋開發利用和保護,負責海岸帶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有關工作;承擔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價及信息發布的責任,組織實施海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擬訂最佳化海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的計畫,組織開展海洋領域節能減排的工作;組織實施海水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開發、套用。 (四)承擔海域使用管理的責任;承擔海域使用項目審核和海域使用權屬管理及海上人工構築物管理,組織海域界線、海岸線勘定和管理,監督管理海底管道鋪設、海上人工構築物設定,負責涉海工程項目的有關工作。 (五)承擔海島生態保護和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監督管理的責任;擬訂海島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組織實施無居民海島的使用管理。 (六)承擔海洋與農漁業環境保護和修復的責任;組織海洋環境與資源調查、監測;組織實施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監督海洋傾廢、陸地污染物排海等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以及漁業水域生態的環境保護工作;負責保護修復典型性、代表性海洋生態系統;負責管理海洋自然環境和珍稀水生野生動物。 (七)擬訂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節約用水及污水防治的中長期計畫與年度計畫,提出水功能區劃分和水環境治理建議,並負責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水價格補償機制,向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制定供、排水價格的依據,保障水資源的質量與水生態環境的平衡。 (八)負責全市水務行業管理,組織實施取水、排水、入河排污口、河道采砂、水土保持及河道占用許可制度,依法徵收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負責供水企業資質審核發證;負責全市河道、河口灘涂、城鄉供水、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節約用水與再生水利用及其他水務產業的監督管理,並組織整治、開發和利用;指導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 (九)負責全市水務工程建設項目基本建設程式的管理和監督;負責全市水源、供水、節水、防洪排澇、排水、污水處理(污泥處置)與再生水利用、水土保持及其農田水利等重點水務工程建設的組織與協調。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業投入和農業生產、流通、分配、勞動力管理等農村經濟改革方案,並組織落實;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指導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認證和管理;開展名牌產品的培育工作;指導農村社會化服務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組織協調和實施“菜籃子”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和發展;推動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組織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 (十一)指導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以及經濟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協助農村集體所有土地、承包契約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工作;指導農村股份合作制工作;指導監督管理減輕農民負擔,指導農村各項經濟利益的分配。 (十二)組織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套用;組織農村科技項目的實施和成果評審工作;指導協調農業科技的教育培訓以及農民職業教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管理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業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定、晉升工作;承擔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有關工作,提出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負責扶貧開發、老區建設工作。 (十三)負責農田基本建設和指導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的基地建設,農業資源的管理以及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指導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服務指導鄉鎮企業發展工作以及鎮村建設規劃工作。 (十四)負責種畜禽管理、獸醫衛生、獸藥藥政及藥檢工作,組織實施對市內動植物的防疫和檢疫工作,組織對疫情的監測、控制和疫病的撲滅工作;負責指導管理飼料工作。 (十五)承擔海洋監察、漁政管理、漁港監督和漁業船舶監督、檢驗的責任,查處相關違法活動;負責全市漁港規劃建設;管理海洋與漁業系統的基礎設施;指導漁船管理工作;管理淺海灘涂水產養殖業,協調、指導水產品加工和流通工作;負責伏季休漁制度的實施。 (十六)負責全市“防汛、防風、防旱”工作,承擔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七)承辦市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擬推行的公共政策 無。 五、本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 詳見附表。 六、保障措施 責任目標白皮書既是指導我局今年(2013年)工作的重要綱領,更是對廣大市民的鄭重承諾。全市海洋農漁和水務部門要嚴格按照白皮書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嚴格管理,狠抓落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穩步推進,務求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白皮書的部署,由局督查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檢查、督辦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繼續實行檢查督辦制度和定期匯報制度,狠抓工作進度的落實。 (二)明確實施步驟。各部門要根據白皮書的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和實施步驟,對各個階段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進度,每個時期抓什麼,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和有力的保障,要確保各項工作有計畫、有步驟、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三)落實工作責任。按照整體工作部署,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把每一項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科室(單位)、崗位和責任人,確保白皮書的每項任務、每個環節、每項措施都有人負責抓落實。 (四)實施責任追究。全面實施責任追究,對責任不到人、措施不到位、行動不落實的,將嚴格按照市有關規定和我局管理制度,堅決予以處理。 (五)大膽探索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圍繞責任目標白皮書的實施,繼續解放思想,加強調查研究,把握任務要求,明確工作著力點,創造性提出新思路,不斷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2013年4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