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浦橋

珠浦橋

我國古代橋樑中著名的索橋,建造年代不詳。位於四川省灌縣著名的“都江堰”口,橫跨岷江的內外江上,現在的橋是清代重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浦橋
  • 類型:我國古代橋樑中著名的索橋
  • 位於:四川省灌縣
  • 重建:清代
珠浦橋,簡介,交通要道,構造,又稱夫妻橋,索橋歷史,改建,古代詩文,

珠浦橋

簡介

凡是到過世界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的人,往往會被橫跨岷江內外兩江的珠浦橋所吸引。它是竹索橋的傑出代表,在二王廟西,楊泗將軍廟前。

交通要道

珠浦橋一帶歷來是岷江兩岸的交通要道,江上早有“笮橋”,把兩岸人民聯繫起來。橋始建於何時已查不到出處,據說在宋以前名“珠浦橋”。宋淳化時重修,不久改名“平事橋”。明末毀於戰爭,改為船渡。清“嘉慶八年(1803年)……仿舊置建立,名安瀾橋”。橋分為八孔,全長340米,寬3米多,高近13米,最大一孔跨徑達61米。全橋用細竹篾編成粗5寸的竹索24根,其中10根作底索,上面橫鋪木板當橋面,壓板索2根,還有12根分列橋的兩旁,作為扶欄。絞索設備安放在橋兩頭石室內的木籠中,用木絞車絞緊橋的底索,用大木柱絞緊扶欄索。由於竹索太長,從兩頭絞緊非常困難,所以在橋樑中間的石墩上增添一套絞索設備,也置於石室木籠中。在木籠上面,修建橋亭。亭分2層,上層用木樑密排,裝砌大石,以作壓重;下層中空,以便行人。布置巧妙,煞費匠心。該橋為八跨連跨,穩定性較好,行走其上,搖晃不大。

構造

珠浦橋橋墩一般用圓木築成木排斜架,每墩用大木樁5根打入河底,中用橫木1根連線,並堆砌石塊圍繞樁架,以防沖刷。墩中間1座石墩正位於內外江口分水嘴沙灘上,系用花崗石砌成,周圍打設木樁,並於上游建築石堤數丈。鞏固墩基。

又稱夫妻橋

珠浦橋,又稱夫妻橋,這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有關。據說明朝末年,當地官府為了防阻張獻忠,拆毀了珠浦橋,以後長期得不到修復,憑舟渡江,“屢有覆溺之患”,幸運安渡者,又受到勒索。到了清嘉慶年間,有個私塾教師何先德,關心民眾疾苦,決心修復竹索橋。他詳細觀察橋頭兩邊地勢,測量江岸間的距離,製成橋的模型,確定建橋方案,一面上報官府,一面籌捐建橋款項,親自參預修橋。官紳們以監造為名,暗中營私中飽,以朽木充當好料,以致在索橋即將完工時斷毀於風雨之夜。官紳們怕何先德揭發他們在建橋中的弊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滅口。何死後無子,其妻何娘子繼夫遺志,出面負責施工。何娘子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橋式,加設欄桿,並做了模型進行試驗,終於將橋建成。從此“長亭安瀾,無虞覆溺,利於薄哉”。人們為了紀念何先德夫婦,改橋名為夫妻橋。這一傳說在《安瀾橋碑》(馬光型書)有反映,在民國《何先德傳碑記》中作了詳細的闡述。它還被編成川劇,搬上舞台。

索橋歷史

國外不少橋樑專家認為索橋首創於我國。前蘇聯C·A·查普林在他的《吊橋簡史》中稱“中國稱大約在三千年以前已開始建造吊橋”,此時都以竹、藤等為建橋材料。《漢書·西域傳》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懸繩而渡笮”的記載。宋代的巨著《太平寰宇記》中說,自漢書以下至州郡圖籍中的所謂“笮”者,“即此土夷人於天水之上置藤為橋”。西漢初期,西南還有個笮國。可見藏、彝等西南少數民族對首創索橋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至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仍可見到各種型式的索橋,高懸在深山險谷之中。
象珠浦橋一類的索橋,由於橋樑剛度很差,隨著河谷中陣陣大風來回搖晃,過橋者不免有膽戰心驚之感。唐僧智猛《笮橋贊》中說:“冰崖皓然,
魂栗。”較逼真地描寫出一個人借笮橋渡河谷的情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曾在當時成都府茂州一帶活動,他用“度索臨千仞,梯山躡半空”的詩句構畫出索橋的雄姿,又用1首《度笮》七絕“翩翩翻翻笮受風,行人疾走緣虛空;四觀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龍中”,結合包括陸游自己在內的過橋人的親身感受,生動地描繪出過橋時的驚險畫面。

改建

1965年在修建新都江堰時,按照清代橋樑式樣對珠浦橋進行了改建,以直徑為25毫米的鋼絲繩代替竹索,欄桿索錨等部分改用鋼筋混凝土柱,用繩夾固定,底錨情況不變。

古代詩文

宋朝范成大曾數次經過此橋,賦下了這樣一首詩:
織簟勻鋪面,排繩疆架空;
染人高曬帛,獵戶遠張置。
薄薄難承雨,翻翻不受風;
何時將蜀害,東下看垂虹。
他還在《吳船錄》中對珠浦橋作了詳細記載:“繩橋,長120丈,分為5架橋,橋之廣12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攢立大木數十,於江中輦石固其根,每數十本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幡然,略如漁人曬網,染家晾絲帛之狀。”可見與清代所重修的橋樑型式不盡相同。
由於珠浦橋地處要衝,又與都江堰組成一體,使它名揚四方,關於它的橋碑、石刻眾多。有一曲為它而寫的《索橋歌》讀來膾炙人口,這在古橋樑中甚為少見,特抄錄如下:
江源之水始濫觴,濟川似可一葦航,
細流不擇漸湍急,驚濤洶湧何汪洋。
岷江在山數日□,出峽乃覺回瀾狂,
我立江南望江北,浩蕩無涯天塹長。
臨流太息難飛渡,誰跨虹腰駕鼉梁,
偉哉宋代梁評事,繩橋重建通永康。
千年競斬西山竹,直與珠浦爭輝光,
繩橋夭矯九九丈,宛若靈虬參翱翔。
怒濤奔進伏龍吼,曉霧明天犀牛望,
參差橋板魚鱗綴,修短橋繩龍鬣張。
上下行人若鳧騖,波光倒影蚊龍藏。
不時白沙有人渡,豈僅十月成徒杠。
今人追仿古人跡,天工補以人工良。
地險從此矜利濟,東流逝水猶湯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