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

日本高僧珠光所喜歡用的一種有特色的中國茶盅,稱為“珠光青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珠光青瓷
  • 出土地點:福建 浙江 廣東等地
  • 所屬年代:北宋至元
  • 產品類型:生活器具 特別是碗
由來,窯場,年代,

由來

公元15世紀,相傳日本一位被譽為“茶湯鼻祖”的高僧名叫珠光文琳或曰村田珠光。珠光大師喜好中國茶文化,特別喜歡使用的茶具是一種中國茶盅。這是一種枇杷黃色、釉潤、深腹、斂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狀內收,器內壁刻劃有簡筆花草,間配“之”字形篦紋,器外通體刻劃摺扇紋,在日本也叫貓爪紋。這種青瓷,流傳日本時沒有名稱,人們就以茶湯鼻祖珠光師傅名字命名:“珠光青瓷”。

窯場

1956年,晉江同安(現屬廈門)有關部門要在轄區的汀溪修建一座大型水庫,意外地在水庫工地挖出大量瓷片、窯具。這一年冬天,陳萬里等專家聞訊趕到這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量卷草紋和篦紋青黃釉碗,類似日本學者稱之為“珠光青瓷”的碗,經過進一步考證,確定了“珠光青瓷”產地為同安縣汀溪窯,糾正了以往日本學者誤認為珠光青瓷產自浙江德清後窯的看法,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
這之後,福建通過多次文物普查,現已查明,在同安、福清、泉州、南安、安溪、莆田、連江、松溪、浦城等45個市縣的百餘處窯址主燒或兼燒這類青瓷,在福清東張宋窯發現一些完整器。因這類青瓷最早在同安汀溪窯發現,故學術界稱這一類青瓷為汀溪窯系。
汀溪窯位於現廈門同安區汀溪水庫,分布於庫區大壩外4座山頭和庫區的一個小山坡,部分已被水庫淹沒,面積約4.5萬平方米。歷年調查,發現窯床十餘處、作坊遺蹟一處。其產品以日用生活器具為主,碗的產量最大,占到八成以上,最能代表該窯特色的是類枇杷黃色的“珠光青瓷”碗,莊為璣先生稱之為“土龍泉”。其器型有敞口、撇口、直口、斂口、侈口,又有深腹、淺腹,寬、窄與高、矮圈足之分,造型以樸實厚重為主,但修坯、挖足略粗糙草率。裝飾以刻劃花為主,題材見荷花、牡丹、菊花、卷草及嬰戲等;印花較少,僅見碗內心印雙魚、荷花、鹿紋,內外腹壁還是刻劃花卉、卷草等。最具表現力的是刻劃花卉、篦線、篦點紋,刀功嫻熟老到,線條流暢自然、矯健灑脫、活潑自由。
通過多年來的陸上、水下考古證實除了福建百餘處窯址外,浙江龍泉、東陽、江山、金華、溫州等地,廣東潮州、汕頭等地也生產這種瓷器,其中以福建產品最多、最好。

年代

關於珠光青瓷的燒造年代,文獻無記載。但可根據各窯場的燒造時間進行推斷。比如隨著汀溪窯產品的器形、釉色、裝飾手法等逐漸明朗,同時根據在窯址中發現的具有元代器物典型特徵的雙魚洗,再加上日本鎌倉時代遺址出土的汀溪窯青瓷,筆者認為珠光青瓷的燒制年代應為北宋至元,其高峰期在南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