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河

珍珠河

珍珠河位於南陽宛城區、方城、社旗二縣區交界處的古鎮橋頭鎮,貫穿轄區,南北約15公里。珍珠河是桐河的上源,源自方城縣清河鄉小谷莊,彎曲南流,自化莊進入社旗地域。據考證,珍珠河北魏時稱洞川,宋代更名桐河。自古以來,桐河流經橋頭鎮區一段,水中盛產蛤蚌,蚌腹多含珍珠,所以此段被譽名“珍珠河”。

這是一條物產豐饒的河流,上段珍珠河珍珠、珍珠麥等特產,下段桐河盛產桐蛋,是南陽市著名的特產。千百年來,它用源源不斷的水流,滋養了兩岸世世代代的百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珍珠河
  • 外文名稱:The pearl river
  • 地理位置南陽宛城區、方城、社旗二縣區交界處
  • 簡介:方城縣清河鄉小谷莊
地理位置,名稱來源,環境,歷史記載,治理,

地理位置

珍珠河位於南陽宛城區、方城、社旗二縣區交界處的古鎮橋頭鎮,貫穿轄區,南北約15公里。

名稱來源

珍珠河是桐河的上源,它濫觴於方城縣清河鄉小谷莊,彎曲南流,自化莊進入社旗地域。小谷莊到北傅莊之間的水源主要是雨水,進入范營西北,產生新的水源——泉水。泉水集中之處是老鱉頭。這裡有兩個大潭窩,潭窩下泉眼密布,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即使是乾旱季節也不曾斷流。按理說,這才應該是真正的源頭。范營往南數里,有一河汊,此河汊處過去有一巨大泉眼(老百姓稱海眼),晝夜不息地向外翻湧泉水,使河道經常保持相當高的水位。此泉名叫金雞泉,名稱由來有二:一是據說古時夜晚常有大金雞領著小金雞在河岸覓食、嬉戲;二是泉水向外噴出時帶有聲響,頗類雞鳴之音。此泉由來已久,史稱珍珠泉,是珍珠河平時的主要水源。
珍珠河老橋珍珠河老橋

環境

珍珠河潺潺的流水、深積的淤泥、豐富的藻草羽蟲,為水生動物提供了豐贍的食料。因此,河裡蝦蟹魚鱉蛤蚌格外多、格外肥。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隨手搬開河裡的石塊,就可找到蝦蟹,隨手往河裡拋網,就可撈到竄鰷、鯽魚。在河裡洗澡,腳下一滑,說不定就踩住了一隻老鱉。夏季的夜晚,不少老鱉都爬到了岸上,有人經過,它們紛紛跳下河,只聽得噗噗吞吞一片聲響。老百姓有關鱉的語詞特別多。怕事的人被稱作“搐頭鱉”,鬧吵得很稱作“鱉翻潭”、“鱉撲騰”,人在地上爬戲稱“老鱉扒沙”,做事吃力費功稱作“摳鱉肚”,幹事不經常叫做“今兒摸摸魚,明兒扎扎鱉”。
珍珠河珍珠河
珍珠河潭窩眾多,有“橋頭到桐河,七十二個大潭窩”之說。僅鎮區南北數里,就有六七個。范營西北的潭窩叫老鱉潭,這裡潭窩的外形極像老鱉,據說過去這裡有老鱉精,時常纏人鬧事。中午時潭裡的老鱉有的四處亂爬,有的在潭裡上下翻動,膽小的人輕易不敢到這裡來。北寨牆外的潭窩叫龍魚潭,據說過去這個潭窩很深,有龍魚在此居住,每逢下大雨時,龍魚便升空迎雨。寨牆西南的潭窩叫拐彎潭,又叫火魚潭,據說此潭深達數丈,裡面生活著許多火頭魚,火頭一起活動的時候,黑壓壓的一片,如一條巨蛇在蜿蜒游弋。
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珍珠河小,可名聲在外,靠的是它產珍珠。古書記載了珍珠河的緣起及有關珍珠的盛況。清光緒三十年的《南陽縣誌》稱:“桐河,北魏之洞川也。出橋頭鎮,有泉上出,多蛤蚌,秋夜月明中網之,輒得珠粒,所謂宛珠(注)也。史記故一名珍珠泉(何昱有《桐源記》)。”由此看來,珍珠河產珠的歷史極為久遠,以致把泉源稱作珍珠泉。珍珠河之名由珍珠或珍珠泉而來該是不容置疑的。此外,發現於珍珠河邊的乾隆二十四年《重修濟眾橋碑記》也記載了珍珠河產珠情況:“水中有蚌,腹含寶珠,而珍珠燦燦焉,混混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摸到的河蚌還時見珍珠。當時,老百姓不知它有什麼用處,就三分二分地賣給了街上的海醫生。海醫生用它配製眼藥,效果很是神奇。
珍珠河產珠的河段集中在鎮區西側,1863年為防土匪騷擾,打起了寨牆,把鎮西的河段攔腰截斷,圍在了寨牆內。自此,這一河段水源日漸枯竭,生態惡化,蛤蚌大量減少,珍珠幾近消亡。
珍珠河的水不僅適合水生動植物生長,而且用它灌溉的小麥格外壯實,營養也超乎尋常。這裡的小麥被人們稱作珍珠小麥,“珍珠小麥唐莊藕,陌陂三粉小磨油”,珍珠麥曾一度成為社旗四大特產之一。珍珠麥渾圓飽滿,宛若珠玉,經省糧食學院化驗,珍珠麥含蛋白質16.2%,超出口標準3.2個百分點,澱粉、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胺基酸含量也超出一般。專家驚嘆,這樣的小麥實屬罕見。
金雞泉平時水勢就不小,到了雨季更是如脫韁之馬,呼呼向上噴涌,與洪水一起,漫過河堤,淹沒莊稼,衝進街區。萬般無奈,人們用一口大鍋扣住了海眼,然後用礓石嚴嚴地把鍋封了起來。隨後,泉水就再沒湧出,只是慢慢向外浸水。如今,夏天在河汊處洗澡,還能感覺到河水一會兒熱一會兒涼。民國以來,珍珠河水量大減,人們又想起了金雞泉的好兒。1959年,趁興修水利,橋頭管理區青年鑽井隊在金雞潭的位置鑽了數處,希望泉水復原,造福一方,可沒能成功,據說是海眼已經憋回去了。

歷史記載

珍珠河為桐河之源,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第一冊·山川》中稱:“桐河在縣(即現今唐河縣)西北八十里,源自橋子頭。有泉仰出,溢而南流 ” 。珍珠河的主河道源自橋頭鎮北范營村“老鱉頭”,西北與綿延十餘里的溝壑相連。古時,“老鱉頭”處有泉眼多處,噴珠吐玉,聞若雞嗚,故稱“金雞泉”。金雞泉水涌溢競流,穿越橋頭鎮中,經高廟(街)、走桐河(街)、入唐河、匯白河、交漢水進長江。自古以來,桐河流經橋頭鎮區一段,水中盛產蛤蚌,蚌腹多含珍珠,此段桐河被譽名“珍珠河”。
秦代,金雞泉南二里,沿河有莊戶人居住,起名金雞屯。唐宋時代,金雞屯橋東頭有人開設店鋪,來往客商常食宿於此,生意紅火,時人將金雞屯更名橋子頭店。明初,大批山西移民遷入中原,橋頭一帶是重要的移民居住區。自此,街道延伸,店鋪愈多,集市興隆。嘉靖年間更名為橋子頭鎮,清乾隆年間簡稱橋頭鎮(或橋頭街)。清末,又有別名“桐源寨”。
清乾隆年間,橋頭街倚珍珠河橫跨有三座大橋,從南往北依次為南大橋、濟眾橋、北大橋,現存有《南大橋續修碑記》和《濟眾橋重修碑記》可證。此三橋,在明清之前已是豫西南通往豫東的古商道之要津。明清時期,隨著賒旗鎮水路的興起、商業的發展,山陝商人也可以越秦嶺、過西峽、經南陽、走橋頭、抵達賒店、再改水路下江南。宛西各縣也有商人把當地的中藥材、木耳、蠶絲、麻油、玉雕等特產,經橋頭運到賒店,再水運到南方各省。那時,橋頭既是商道,又是南北商品集散地。清乾隆十五年的《創建關帝廟碑記》稱:“今橋子頭系宛陽古鎮,四達通衢,山陝商賈,寔繁其徙”。山陝商人紛紛在此開店鋪、立字號(如“正興盛號”、“晉升號”等),並於乾隆十四年始建橋頭山陝廟(後稱山陝會館)。山陝商人在橋頭建有不少宅院,尤以山西省襄汾縣南高村劉氏家族所建宅院(俗稱“號院”,即“正興盛號”)最壯觀。號院屬晉居風格,一進四院,瓦房數十間。四周灰磚城牆高兩丈,寬六尺,順城堞可環行一周。號院氣魄之大,在豫西南絕無僅有。
橋頭是東西古商道,同時,順珍珠河南下,又是一條古航道。古時,水源豐富,尤其是盛夏時節,船隻由南大橋處可“南下入襄”。《續修南大橋碑記》有“自乙卯重修之後,不愈年大水沖壞其碼頭”之說。南大橋遺址西邊50米處,街民仍稱之“裝貨崗”。
橋頭地表很特殊,方圓十幾里外皆為黃土地,而橋頭一帶,下為黃土,地表又覆蓋約1米厚的黑土層。因珍珠河床下切,河幫呈黑色,河底為黃色,百姓戲稱珍珠河是“銅底鐵幫”。受河水沖刷,珍珠河河底有黑土沉積,形成淤泥,泥中滋生大量蛤蚌。據乾隆二十四年《重修濟眾橋碑記》記載,“水中有蚌,腹含寶珠,而珍珠燦燦焉,混混然”。此珠即著名的宛珠。光緒三十年的《南陽縣誌》稱:“北魏之洞川(即桐河)也,出橋頭鎮有泉,上多出蚌蛤,秋夜月明中網之,輒得珠粒,所謂宛珠也”。此蚌如巨掌,珍珠大如豆,小如米,色澤各異,光彩亮麗。古有“珍珠小,價千金”之說,既可充當華貴佩飾,又能藥用。古時,官方和民間都有收購。每逢金秋時節,鄉民爭先摸撈,珍珠以質論價,蚌肉可餵雞鴨。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玄武廟重修碑記》文稱“本鎮自唐宋以來建立有店橋子頭、去本府(南陽)六十餘里……唐國勝地也”。明早期,戰事平息,百姓樂業。橋頭道教文化悄然升溫,鎮上先後建有玄帝廟、泰山廟、火神廟、三官廟、龍泉寺、娘娘廟、奶奶殿、倒坐觀音台。清代又建山陝廟。自此,寺廟道觀,古柏參天;晨鐘暮鼓,香菸裊裊。廟宇建築尤以山陝廟最為恢宏,它雄偉壯觀,磅礴大氣。在豫西南,是僅次於賒旗鎮山陝會館的又一顆明珠。濟眾橋也是珍珠河一景觀。乾隆二十四年,此橋“顧歷年久,被水沖壞,遺石雖在、難以步履”是年,橋頭眾商及鄉民聯絡賒店客商集白銀重修該橋。《濟眾橋重修碑記》稱“又增三孔,較前更覺寬闊”。橋身青石結構,橋面巨石板鑿有卯眼,石板用鐵榫嵌入,環環相扣,以防洪水沖走。此橋竣工後,遊人如織,車水馬龍。鄉人有感於河、橋秀美,又見橋兩端建有廟宇,幽默地稱之“橋上廟、廟上橋,鐵扒十三孔,銅底鐵幫珍珠河”。
珍珠河水資源豐富,河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涸。古有“橋頭到桐河(街),七十二個大潭窩”之說。岸邊水草豐茂,水中魚躍蝦游。鴨子食了魚蝦貝藻,產蛋率高,蛋黃油光可鑑,色彩鮮艷。製作的松花蛋更是晶亮如玉,香嫩可口,這就是著名的“桐蛋”。傳說,清末隨莊孫侍衛曾把桐蛋帶入宮中,作為貢品。
自鹹豐七年賒旗鎮春秋樓被焚,橋頭鎮所憂心鎮上安全,於同治二年(1863年)糾集轄區內數十里鄉民到鎮上打寨,歷時三個月,把通過鎮上的珍珠河兩端攔截,築起高二丈,底寬三丈,頂闊丈余,環周約七里的土寨。四門建有門樓,磚石結構、門額各嵌長方形青石匾一塊,由本鎮著名書法家張吟六丹書,北門“桐源寨”、南門“桐溪毓秀”,東門“向陽”、西門“望晚”,筆法俊逸挺秀,渾厚有力。環寨挖有護寨河。自此,珍珠河在北寨門順寨河東西分流而下,在南寨門西邊百米處交匯於老河道。原鎮區的老河道成為內河,荷香柳影、相映成趣。土寨多由黑土下的黃土構築,過往客商有點費解,說“奇怪奇怪真奇怪,黑土地打個黃土寨”。自此,橋頭街又名“桐源寨”。
清末,隨著賒旗鎮水路的蕭條,橋頭街也逐漸失去了昔日之繁榮。民國時期,匪盜蜂起,兵連禍結。街民雖協力固寨自御,卻劫難頻仍。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鄉民在北寨外珍珠河岸趕春會,兩架日機投彈數枚,死傷甚多。之後,日寇又兩次進駐橋頭,焚燒房屋過半。到新中國成立時,鎮上已是民生凋敝,滿目瘡痍。
新中國成立後,戰亂平息,百姓安居樂業。痛惜的是,歷經“十年動亂”,山陝會館和晉商“豪院”相繼拆除,不少明清文化遺址也未能完好保存。這成為橋頭人心中永久的痛。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策惠民,百業興旺。橋頭鎮區規模日益擴大,新辟的二條大街店面林立,寬敞整潔。新建的珍珠河大橋巍然聳立,“村村通”道路四通八達。鎮政府率領廣大幹群圍繞珍珠河作文章,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個體經濟得到長足的進步。鎮政府注重和鼓勵對古鎮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並統籌規劃,對明清老街進行保護和改造。古鎮在新時期將煥發璀璨的光輝。
站在珍珠河橋上撫今追昔,不覺感慨萬千。歷史的橋頭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教科書。它留給橋頭人有自豪、有遺憾、有啟示、有借鑑。我縣正在傾力打造文化名縣、旅遊大縣,而橋頭鎮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眾多的名勝古蹟遺址,這些都是我縣文化旅遊大縣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橋頭人,我在沉思:橋頭鎮該怎樣保護和繼承古鎮歷史文化遺產,經濟文化怎樣發展,才能無愧於昔日的輝煌與文明?我更期盼:黨和政府能以更大力度開發和建設古鎮,橋頭人民能同心協力,開拓創新,復興古鎮。使橋頭鎮這顆宛東名珠更加璀璨明麗。

治理

橋頭村位於社旗縣城西12公里處的珍珠河畔。這裡不僅有風景如畫的珍珠河公園、拔地而起的現代化毓秀新城以及整潔的村容、寬敞的街道和優美的環境,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2013年,橋頭鎮黨委、政府為了提高民眾生活品質,先後投資300萬元,對這裡進行綠化美化,修建了廣場和景觀亭,安裝了健身器材、路燈和休閒坐椅,種植各種風景樹1000餘株,栽植草坪25000平方米。同時對公園東側的珍珠河進行綜合治理,建成了攔河壩,兩側護坡硬化,兩岸綠化美化。珍珠河公園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設施齊全,已成為附近民眾休閒健身的理想場所。
橋頭鎮鎮長崔榮克說,除了治理珍珠河,鎮裡還將毓秀街保護性開發改造提上議事日程,通過市場融資,已先後投入拆遷改造資金6000萬元,對毓秀老街進行整體拆遷改造,同時儘可能地保護文物古蹟,體現歷史特色。
和毓秀街一樣,如今的社紅路路面寬達25米,街道乾淨整潔,路燈、綠化帶等附屬設施齊全,兩側新建商業門面房設計新穎、整齊劃一,到處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