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閣(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9路軍司令)

王鳳閣(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9路軍司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鳳閣(1897—1937),出生於遼寧省通化縣(今吉林省通化市)。犧牲時任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9路軍司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鳳閣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通化(今屬吉林)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37年4月15日
  • 主要成就:抗擊日寇
  • 職務: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9路軍司令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王鳳閣出身於教師家庭。幼讀私塾。1916年,入通化縣立中學讀書,常以“精忠報國”的思想自勵。1923年,投身東北軍步兵第五十八團當副官。後來,因不滿軍閥混戰辭職回鄉。這也不完全是厭惡軍閥間的混戰,他家很有錢,要是劃成分的話,絕對是大地主級別的。但是當他毀家救國的時候,他母親說:“有國才有家,吾兒做得對。”
通化市玉皇山上的王鳳閣烈士紀念碑通化市玉皇山上的王鳳閣烈士紀念碑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王鳳閣目睹國土大片淪喪,人民痛遭塗炭,毅然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為創建抗日武裝,他奔走募捐,變賣家產,秘密組織農民、伐木工人起義,首揭抗日救國自衛軍大旗,被擁戴為司令。
1932年秋,日本侵略者調動重兵配以飛機、大炮分路向遼寧民眾自衛軍“大討伐”。王鳳閣率部退到蒙江、撫松境內集結。敵人跟蹤追擊。王鳳閣不贊同進關求援,主張“人不離鄉,手不離槍,打回通化,抗日到底”。
1933年2月,王鳳閣由江、二道花園轉移到當年起義的紅土崖、大羅圈溝一帶建立抗日據點,準備對日本侵略者進行長期抗戰。
從1933年至1937年,王鳳閣部隊憑藉有利的山區地形,與敵偽作戰上百次,給敵偽以沉重打擊。
1937年春,王鳳閣熬過了酷寒之下難以想像的艱苦和敵人的瘋狂攻擊,率部隊開抵於通化、臨江、輯安三縣交界的老虎頂子要塞時,日、偽軍又跟蹤而至。激戰三晝夜,日、偽軍尚不能取勝,又調動飛機,投擲燒夷彈,滿山遍野頓成火海。王鳳閣率部冒著敵人的炮火突圍,退至大羅圈溝附近的東南岔。此時,王鳳閣部隊已饑寒交迫彈盡援絕,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終於傷亡殆盡,全軍覆沒。
王鳳閣被俘以後,當時偽報紙連續三日頭版大肆宣揚。1937年3月28日的偽《盛京時報》以大字標題稱王鳳閣為“反滿抗日巨匪”。1937年4月15日,王鳳閣被日寇殺害。

人物評價

全國解放後,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認王鳳閣為革命烈士。1982年,通化市人民政府在玉皇山上為王鳳閣將軍樹立了紀念碑,永遠紀念這位民族英雄。
“抗日名將王鳳閣紀念碑”掩映在蒼松翠柏中,不時有遊人駐足在陵園外拜謁。
高高的玉皇山見證著民族英雄王鳳閣將軍的豐功偉績,68年的歷史風塵遮掩不了將軍的風骨,民族的精神在這山水間氤氳升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