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友

王順友

王順友,1965年10月出生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2005年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20年來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繞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遞報紙8000多份、雜誌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投遞準確率達到1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順友
  • 國籍:中國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
  • 出生日期:1965年(乙巳年)10月
  • 職業:郵政局投遞員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20年來每年投遞報紙8000多份
    投遞準確率達到100%
    跋涉26萬公里相當繞地球6圈。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個人語錄,主要榮譽,外界評價,相關新聞,

人物經歷

一個人、一匹馬、一條路、和一顆溫暖的心。
馬班郵路線路圖馬班郵路線路圖
在綿延數百公里的木里縣雪域高原上,一個人牽著一匹馬馱著郵包默默行走的場景,成為了當地老百姓心中最溫暖的形象。
20年中,他一個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按班準時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雜誌、一張張報紙準確無誤地送到每個用戶手中;
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戰勝孤獨和寂寞,將黨和政府的溫暖、時代發展的聲音和外面世界的變遷不斷地傳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黨和各族民眾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這個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縣郵政局的一個普通的苗族鄉郵員;一個20年來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獨自行走在馬班郵路上的郵遞員;一個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繞地球赤道6圈的共產黨員———王順友。
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給黨丟臉。
鄉郵員是我的本職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給黨丟臉。
1984年,年僅19歲的苗族小伙子王順友從當鄉郵員的老父親手裡接過了馬韁繩,子承父業,成為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一名普通的馬班郵路鄉郵員。當時,老父親拍拍兒子的肩膀鄭重地說:“送信就是為黨做事,為黨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順友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走上了馬班郵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這裡高山綿延起伏,全縣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王順友負責的郵路從木里縣城經白碉鄉、三桷椏鄉和倮波鄉至卡拉鄉,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王順友開始負責縣城至白碉鄉、三桷椏鄉、倮波鄉三個鄉郵件的投遞工作,這條郵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兩個郵班,一個郵班來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這蒼茫大山中的郵路上。從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氣溫從攝氏零下十幾度到近攝氏四十度,依次經過察爾瓦山、雅礱江河谷、座窩山、矮子溝、雞毛店山、山王廟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溝谷,穿過四片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必經之地察爾瓦山,氣候異常惡劣,一年中有6個月冰雪覆蓋,氣溫達到零下十幾度。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礱江河谷時,氣溫又高達40多度,酷熱難耐。從白碉鄉到倮波鄉,還要經過當地老百姓都談之色變的“九十九道拐”。這裡,拐連拐,彎連彎,山狹路窄,抬頭是懸崖峭壁,低頭是波濤洶湧的雅礱江,稍有不慎,就會連人帶馬摔下懸崖掉進滔滔江水中。 這就是王順友走了20年的郵路! 在這條路上,沒人能和王順友比速度,他頑強無比。
馬班郵路馬班郵路
2002年12月,日本NHK電視台專程來到木里,對王順友負責的郵路進行跟蹤拍攝。攝製組用4天的時間只走了80多公里,最後實在走不動了,只好坐車返回木里,然後轉西昌、過冕寧,再經甘孜州九龍縣到達倮波鄉,這一圈,他們繞了六、七百公里才進行完郵路終點的拍攝工作。出發前,他們和王順友打賭說:看誰先到達倮波鄉。然而,令日本攝製組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們坐車到達倮波鄉時,王順友已牽著那頭白騾子等他們半天了。日本記者被王順友征服了,他們伸出大拇指說,王順友,好樣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漢!在這條路上,沒人能替他分擔這近乎殘酷的艱苦,他一肩挑、一人扛。當萬家燈火、家人團聚的時候,王順友只能一個人蜷縮在山洞、牛棚、樹林裡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騾馬與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餓了就啃幾口青稞面,渴了只能喝幾口山泉水或吃幾塊冰。到了雨季,他幾乎沒穿過一件乾衣服。由於常年野外風餐露宿,喝酒驅寒,王順友的身體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隨他,他的心臟、肝臟、關節也經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他,臉色黝黑,眼窩深陷,皺紋有如刀割,爬滿了消瘦的臉龐,人看上去似乎50有餘。
王順友和鄉親們王順友和鄉親們
在這條路上,更沒人比他樂觀,他苦中作樂,以苦為樂。王順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從小到大的愛好。大山深處,常常走上一兩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孤單寂寞時,他就亮開嗓子縱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來照山坡,照見山坡白石頭。要學石頭千年在,不學半路丟草鞋……”
面對這絕無僅有的困苦,這個外表矮小、乾瘦、背駝的“男子漢”以頑強的意志戰勝了孤獨寂寞和艱難險阻,每年投遞報紙8400多份、雜誌330多份、函件840多份、包裹600多件,為大山深處各族民眾架起了一座“綠色橋樑”。正如他自己所說:“搞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責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給黨丟臉。”
送信就是為黨做事,為黨做事的人要像個英雄。
郵路上高山氣候惡劣,空氣稀薄,道路險惡,行走困難,經常還會遇到冰雹、飛石和野獸的襲擊,一個人行走異常危險。當地人走這條山路都是和馬幫結伴而行,只有王順友總是獨自一人風雪無阻地行走在這條路上,露宿在荒山野嶺,熟識的村民送他一個外號“王大膽”。 “王大膽”的膽量已經被考驗了無數次。
2000年7月,王順友翻過察爾瓦山,途經樹珠林場時,從樹林中突然跳出兩個搶匪,距他只有兩丈遠,惡狠狠地大聲沖他叫喊:“把錢和東西全部交出來!” 面對匪徒,王順友沒有膽怯,他以更高的聲音正義凜然地喊道:“我是鄉郵員,是給大家送報紙信件的!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說話之間,王順友靠向自己的馬,從背簍中拔出了刀子,欲與匪徒搏鬥。兩個匪徒見王順友一身正氣沒有一絲膽怯,穿著郵政標誌服,又帶著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順友急中生智,縱身上馬從匪徒身邊沖了過去。
接觸王順友的人常說他有一種“英雄情結”,王順友愛看電影,特別愛看關於英雄的電影,最佩服《英雄兒女》中的王成。他說:“王成和我一個姓,他不怕死,為了黨,命都敢丟。我要是生在戰爭年代,我一定會去當兵,為人民衝鋒陷陣。現在沒有打仗的機會了,把信送好就是為黨做事。人總有一死,如果為工作而死,值得。”
送郵路上,險象環生。
馬班郵路馬班郵路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順友送倮波鄉的郵件來到雅礱江邊,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礱江對岸滑過去。不料,快到對岸時,溜索上的繩子突然裂斷,王順友從兩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灘上,郵件包從背上彈落在滔滔的雅礱江中順江漂去。王順友“呼”地一下從河灘上爬起來,抓起一根樹枝跳進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撈郵件,幾經搏鬥,王順友硬是從洶湧的江水中把郵件包搶了上來。此時,王順友累得癱倒在河灘上。可他只休息了一會兒,便又背上郵件向倮波鄉艱難地走去。
新華社四川頻道木里6月30日電(記者侯大偉) “哎……我從北京趕回來喲,鄉里鄉親等著我噢;牽著馬兒就上路喲,送去黨的好聲音噢喂!”6月30日上午10點27分,王順友吼著從北京回來後自編的山歌,牽著棗紅馬,馱著兩大袋郵件、報紙重返馬班郵路,繼續他20年來一個人、一匹馬、一條路的艱苦而平凡的鄉郵工作。
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典型、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為了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為了傳遞人民民眾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他的感人事跡被報導後,引起全國廣大讀者、觀眾的強烈震撼和反響。受各地邀請,王順友從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參加各種活動,其間還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6月29日下午17時多才回到木里。在王順友離開木里的這段時間,縣郵政局臨時聘請了一個當地老鄉為他代班。
王順友對記者說:“受到那么多人的關注,得到這么高的榮譽,都是源自於黨的培養、源自於我對這份工作的盡心盡責,我不能驕傲、不能停下來,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馬班郵路,所以我準備明天就上路。”
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準備工作,29日下午剛回到木里,王順友就匆匆趕到縣郵政局分發郵件、辦理手續,一直忙到晚上19時過。30日一大早,縣郵政局用郵車將王順友和郵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裡的家中。縣城不能養馬,這兒才是王順友馬班郵路出發始點。
9點17分,縣郵政局郵車郵件一到,王順友和家人即備馬上鞍、準備行囊。除了兩捆郵包,王順友的行囊很簡單:一袋乾糧、一袋飼料、一頂帳篷、一壺白酒。王順友說:“路上太孤獨了,沒有酒走不下來。”
在家人的幫忙下,王順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馬綑紮完畢。輪到綑紮郵包的時候,王順友堅決不要其他人動手幫忙,他自己將兩大包郵件抱上馬後,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來來回回折騰了幾次,最後王順友雙手拉著馬背上的包裹,使勁地搖,直到確信郵包不會滑落才罷休。妻子韓薩倚在牆角默默地看著他,直到王順友牽著馬走出家門,也沒有說一句話,依依不捨之情令人動容。女兒則在屋裡忙前忙後準備午飯。
20多年鄉郵工作,這樣的“出發”早已成為王順友一家生活的習慣,沒有囑咐、沒有叮嚀,甚至連招呼一下都沒有,王順友牽著馬、唱著山歌就上了屋後的山。三個小時之後,他將到達第一個送信點--樹珠村,在那裡王順友將吃上這次行程的第一頓飯。……我從北京趕回來喲,鄉里鄉親等著我噢;牽著馬兒就上路喲,送去黨的好聲音噢餵“哎!” 王順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隱去,而他的歌聲還飄蕩在幽靜的山谷中。
走在馬班郵路上的王順友走在馬班郵路上的王順友
木里藏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緊連青藏高原。這裡群山環抱,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個人。全縣29個鄉鎮有28個鄉鎮不通公路,不通電話,以馬馱人送為手段的郵路,是當地鄉政府和百姓與外界保持聯繫的唯一途徑。全縣除縣城外,15條郵路全部是馬班郵路,而且絕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產黨員王順友為代表的馬班郵遞員幾十年如一日,冒著生命危險跋涉在人跡罕至的高寒深山,為各族民眾送信送報,確保全縣所有鄉鎮通郵,受到當地各族民眾高度讚譽。
2005年1月6日,王順友送完倮波鄉的郵件準備返回白碉鄉時再次遇險。當時,他剛要上橫跨雅礱江的吊橋時,吊橋的一根鋼繩突然斷了,整座吊橋翻了個180度,正走在橋上的一個馬夫由於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鋼繩,慢慢地爬回了岸邊。另一個馬夫和9匹騾馬則全部墜入江中,瞬間就淹沒在湍急的江水中,緊隨其後的王順友嚇出了一身冷汗。看到當時場景的人在為王順友感到慶幸的同時都問他:“你害怕嗎?”王順友說:“哪個不害怕喲,但是人總有一死,如果是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憑著這種極端負責的工作態度,20年來,王順友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個郵件,沒有丟失過一份報刊,投遞準確率達到100%,為中國郵政的普遍服務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個人語錄

“鄉郵員是我的本職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給黨丟臉。”
“送信就是為黨做事,為黨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
“我是鄉郵員,是給大家送報紙信件的!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哪個不害怕(死)喲,但是人總有一死,如果是為工作而死,值得!”
“我要繼續走好郵路 走到走不動為止。”

主要榮譽

2005年10月19號,在萬國郵政聯盟總部的會議上,131年的慣例被中國人打破,王順友成為自1874年萬國郵政成立以來第一個被邀請的最基層、最普通的郵政員。
王順友
2001年被四川省郵政局評為四川省郵政勞動模範;2001年5月1日,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順友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國家郵政局授予王順友同志全國郵政勞動模範稱號;200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王順友同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王順友曾於2005年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頒獎詞:他樸實得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里遠,世上最親郵遞員!事跡:孤獨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投遞員王順友的一種生活常態。每送一次郵件需要半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自己跟自己的歌聲打交道,跟身邊陪伴他的馬打交道,這種“孤獨”,是讓人尊敬的。
感動中國2005年十大人物王順友感動中國2005年十大人物王順友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外界評價

以王順友、全二平為代表的一批郵政人紮根基層、服務民眾的事跡廣為傳頌,提升了郵政的企業形象,成為郵政關注民生的代言人。郵政的現狀、改革與發展引發了社會更多的關注,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行業,交流成為一種常態,互動成為一種可能。 郵政部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這其中,特別需要關注影響民生的政策、方針、制度的出台,揚長避短,量身定做郵政新業務,做到有的放矢,要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確定郵政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定產品結構。事實證明,凡是受到廣大人民民眾肯定和歡迎,能夠促進社會建設、和諧發展,關注民生,社會效益顯著的郵政產品與服務都能夠得到政府力推,從而形成良性互動。要充分利用好各級黨委、政府的優惠、特殊政策,借梯上樓,舉一反三。郵政企業必須處理好自身“小環境”和社會“大環境”唇齒相依的和諧關係,而服務“民生”正是合適的切入點,能在最基本方面達成共識。只有加快發展,營造自身“小環境”,融入地方社會“大環境”,促進企業“內外和諧”,才能帶動郵政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實現又好又快,並最終朝著和諧、穩定、可持續方向發展。
胡總書記親切接見王順友等勞動模範胡總書記親切接見王順友等勞動模範

相關新聞

獲贈奧運水晶門票
魏牛庚、王順友 、董紅、張雷、吳鵬等32位代表“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的傑出工作者來到活動現場,他們的事跡分別以展版和多媒體等形式出現在大家面前,一個個感人肺腑的事例、一段段形象生動的畫面,深情回顧勞模們的工作業績,深刻詮釋中國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對北京奧運的支持與企盼,讓與會人士充分了解和感受到奧運是人民的奧運。 中國人保集團總裁吳焰將寫有“中國心·人民情”的奧運水晶門票送到勞模代表 “馬班郵路”投遞員王順友手中,屆時32位全國勞模將盛邀出席並親臨觀看北京奧運會,為奧運加油。作為人民的“信使”,勞模將會把“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保障奧運的精神從工作一線的勞動者中傳遞到北京奧運,再將奧運精神成果帶回到人民民眾去。
四川西昌交通專用公路開工,馬班郵路將消失
“希望馬班郵路將來能過汽車,但願馬班郵路早日消失!”2012年初,在出席四川省兩會時,省人大代表、涼山州木里縣郵電局的郵遞員王順友曾說過這樣的話。
僅三個月時間不到,這位全國勞動模範的願望就有望成為現實:2012年4月8日,隨著雅礱江中游卡拉和楊房溝水電站交通專用公路在西昌正式開工,著名馬班郵遞員王順友常年奔波的馬道上將建起一條全長91.3公里的三級公路,公路也將成為木里縣對外聯繫的黃金通道。
“卡拉和楊房溝水電站交通專用公路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雅礱江中游兩座百萬千瓦級電站建設步伐的加快,同時也標誌著雅礱江中游水電開發利用的加速。”據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雲華介紹,總投資約300億元的卡拉、楊房溝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境內,是雅礱江中遊河段梯級開發的兩座骨幹電站。兩座電站總裝機250萬千瓦,其中卡拉電站裝機100萬千瓦,楊房溝電站裝機150萬千瓦,電站年發電量達110億千瓦時,“卡拉和楊房溝電站壩址地處高山峽谷,遠離現有的交通網路,交通極為不便。此次卡拉和楊房溝水電站交通專用公路的開工,將突破兩座大型電站乃至中遊河段各梯級電站早日開工建設的瓶頸難題。”
記者獲悉,工程建設總投資43.35億元的交通專用公路全長91.3公里,設計為國家三級公路。專用公路從錦屏一級水電站沿江而上,終點至木里縣麥地龍鄉的楊房溝水電站壩址。整個項目施工工期約三年零四個月,其中包含多個超長隧洞。木里縣長宋平表示,交通專用公路建成後將成為木里縣建設通村公路網的交通支幹,極大地改變木里縣現有29個鄉鎮70%不通公路的局面,惠及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30%的人口,當地六個鄉近三萬名藏族民眾將從此有了一條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致富路。
《香巴拉信使》謳歌王順友
以全國勞動模範、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郵政局“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為原型、俞鐘導演的電影《香巴拉信使》於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首映式,來自郵政系統、宣傳部、廣電總局的眾多領導和王順友本人出席。主演邱林和網路紅人“天仙妹妹”爾瑪依娜在電影中譜寫了一段新時期的“郵緣”——鄉村郵遞員和百姓之間深厚的緣分。
王順友的事跡在兩年前的6月2日被全國媒體集體報導,感動了無數人。他參加工作20年,克服地形、天氣等種種困難,一個人,一匹馬,一條路,往返跋涉26萬多公里,相當於走了21個二萬五千里長征,把郵政服務延伸到一個個偏僻鄉村。20年當中,他沒有誤過一次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在遇到劫匪,洪水侵襲的時候,他總是想方設法保護郵件,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把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的事跡改編成電影,素材不可勝數,但羅列起來卻未必能傳達打動人心的力量,反而會讓人容易產生枯燥說教的感覺。《香巴拉信使》卻是集中“筆墨”用一個曲折的故事反應先進人物的思想境界。
主人公王大河是木里縣的鄉郵員,一次領導讓他給一個名叫王雨生的孩子送去大學錄取通知書,並要求王大河把他帶到縣裡參加歡送會。但在大山聳立、路途崎嶇、少數民族聚居的大山中,尋找這么一個只知道漢族名字的孩子絕非易事。王大河歷盡波折找到王雨生後,卻發現他不是男孩,而是一位本名翔秋的女孩。翔秋以為自己錄取無望,即將被包辦嫁人……王大河又說服所有人,將翔秋帶到縣城。可是路上,翔秋漸漸體力不支,王大河被自己的馬踢傷,馬又跌落懸崖……當翔秋終於可以踏上大學之路的時候,王大河卻躺在了病床上。
為了體現電影人物的本色,本片沒有啟用一位專業演員。飾演王大河的正是在張藝謀電影《千里走單騎》中扮演導遊邱林的邱林,而飾演翔秋的則是在網路上人氣超高的天仙妹妹爾瑪依娜。
邱林此次雖然不是演自己,但對於主人公的生活環境卻非常熟悉。他說自己也有徒步跨越大山的經歷,但相比王順友20多年如一日的跋涉,他還是覺得太累了,太可怕了。
爾瑪依娜在電影中雖然是出演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小女孩,可是不少片斷連造型都和她平時出現在媒體面前時一模一樣,基本上也算是本色演出。
至於導演俞鐘,他執導的《我的兄弟姐妹》曾經賺足了無數觀眾的眼淚,堪稱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片。這次他接拍這樣一部看起來頗有政治任務色彩的電影,讓人有點琢磨不透。不過,無論是故事的駕馭,還是演員的選取,我們還是能看到俞鐘身上體現出來的很強的商業性。而假如能把一部思想性極強的電影拍成在商業上也取得成功的電影,不消說,更是極難做到的事。《香巴拉信使》起碼初步具備了這樣的潛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