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故里

王鐸故里

王鐸故里,位於洛陽市孟津老城村十字路東約300米處,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20畝的後花園兩部分組。王鐸於明崇禎元年在賻嶸山北麓,建林苑別墅擬山園擬山園集林苑建築之巧,亭台樓榭,曲徑迴廊。奇花異草,布置精巧,匠心獨具。園內種植有王鐸喜愛的竹子、梧桐、梅花、藤蘿等。他還親自為各處景觀命名。擬山園名冠當時,馳譽中州,盛名盛久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鐸故里
  • 地理位置:洛陽市孟津老城村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
  • 著名景點:再芝園
故居景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故居景點

王鐸故里坐北向南,南臨老城大街,是一府深宅大院,整體為明清建築,深進8層。首排為臨街大廳,面闊5間深進三間,高大雄偉。院中央為二門,門前左右,置有石獅。 故居以前屋、客廳、中堂、後堂、後屋為主體,配以東西廂房,構成每進庭院的單獨結構,每進庭院分別以青磚青瓦構建,青石柱礎、台明、挑檐石、懸山、斗拱、五脊六獸、磚雕圖案,細刻欞邊門窗,古香古色,集中體現了明清建築藝術風格,從整體上展現明清官邸建築巍峨、壯觀、肅穆的文化氛圍。故居為了全面展現王鐸書法藝術的風貌,以“神筆王鐸”、“獨尊羲獻”、“五十自化”、“大哉斯道”作為軸線,以楷書、隸書、行書、草書詩畫分設展室,以手跡、石刻、木刻、拓片的形式,鮮明直觀地展示王鐸的書畫藝術思想和實踐,使人們領略書畫藝術的雄強、精微和魅力。
故居後花園為“再芝園”,是一座古典園林,園中因生兩棵分別重2.7公斤和5.3公斤的靈芝而得名。再芝園占地面積90畝,其中湖面占地54畝。園內種植有柳樹、桃樹、雪松、馬尾松、竹林、冬青樹、月季花、牡丹花、迎春花、白玉蘭、女貞樹、棕樹、梅花、榆樹、柏樹等數十種花草樹木。建有九曲橋、湖心島、友聲亭、讀經堂、春蘭閣、梅園、游泳池、多功能樓等。此外,東側還有54畝荷塘。再芝園建築布局以泓漣碧水為中心,曲徑迴環,值景而浩。全園湖光翠色,疊石參差,花木扶蔬,小橋橫臥,兼容了北方園林的厚重、端莊與南方園林秀潤雋雅之長。

地理位置

洛陽神筆王鐸故里景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點,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市旅遊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旅遊總局確定的全國旅遊景點之一。王鐸故居與白馬寺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荷花園,共同構成了洛陽市旅遊北邊線路。
王鐸故居位於中州名鎮會盟鎮老城村,西距漢光武帝陵2公里,龍馬負圖寺1.5公里;東距萬畝荷花園10公里。距市中心23公里,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徑抵,從207國道口到神筆王鐸故居4公里。

人文歷史

王鐸,(1592—1652年),大書法家、畫家、詩人,字覺斯,號痴庵、松樵;別號煙潭、漁叟;因祖居洛陽孟津,故又稱其王孟津。他在書畫上造詣高深,獨樹一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禮部尚書。王鐸於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出生於這裡,清贈太保,故稱“太保府”。現在這裡有王鐸書法代表作品“擬山園帖”石刻,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鐸14歲開始讀書,16歲入庠,30歲中舉,天啟二年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官等職。弘光朝廷建立,入閣為次輔,次年(1645年)入清。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
王鐸的書法,對行筆的輕重,書寫的疾徐,線條的曲直,點畫的斷連,排列的參差,字組的錯落,行間的疏蜜,無一不細心著意。完美地體現了高古與雄強的審美特徵,有著極強的衝擊力和震撼力。王鐸的書法被古今中外稱為“神筆”。
《擬山園貼》,系王鐸所書,其子王無咎於清順治九年,將其父生前的部分書作匯集鐫刻,張縉彥、龔鼎櫱為之作跋,張飛卿為之勒石。畢九年之功,於順治十六年完成。並另有《琅華館貼》、《龜龍館貼》等,開了明清一代書壇的新風,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並產生了國際影響,尤其受到了日本人民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