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翬《雪江圖》卷

王翬《雪江圖》卷

王翬《雪江圖》卷,縱34厘米(畫心縱27.5厘米),橫800厘米(連同引首題字、拖尾書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翬《雪江圖》卷
  • :34厘米
  • 畫心縱:27.5厘米
  • :800厘米
簡介,作者,款題,

簡介

蓋因受當時印刷條件限制,圖卷由34×20厘米的印本貼上連線而成),系宣紙黑白版本。因該卷未曾裝裱,又印本上未見出版社名稱,故對於出版社以及出版時間,均無法明確。
但從該圖卷的印刷質量、形式以及流傳情況方面來看,應系清末或民國初年的版本,流傳至今百年,且尺幅之長,保存之完好,均屬難得。圖卷前有“引首”,上有乾隆帝弘曆御題“口口天倪”(前兩字已殘缺,下同),中間上端鈐“乾隆御筆”印章,前隔水連線處鈐有“天地一家春”、“含英咀華”騎縫章,隔水中由弘曆題日;“剛過小雪六花颷,此是今冬第一祥。地潤秋霖晴越月,朝霏時至協霄陽。已欣承口稱谷熟,更卜明春滋麥芒。坐對皚皚寧不慰,繾思捷信憮增惶。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小雪節次日得雪應書以誌喜,此後展卷可不復題識矣。御筆。”鈐“太上皇帝”、“十全老人”朱白兩印。

作者

圖卷作者系清代畫家王翬(1632~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江蘇常熟人。王鎰弟子。後轉師王時敏,悉心臨摹歷代名作,熟諳諸家技法。聖祖玄燁曾命他主持繪製《南巡圖》巨構,並賜書“山水清暉”四字,聲譽益著。與王時敏、王鎰、王原祁合稱“四王”,又與吳歷、惲壽平,並稱“清初六大家”,在清初畫壇上居主流地位。所作以仿古為多,功力深厚,鎔鑄南北畫派於一爐。晚年畫風於簡練中求蒼渾,為論者所重。弟子很多,稱“虞山派”,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山水畫。

款題

《雪江圖》卷,圖尾有款題“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補杜詩。己丑九秋望日畫於紅葉山莊。按此可知該圖作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作者時年七十八歲,應系王翠晚年之作。圖中內容借取唐代詩人杜甫《古柏行》“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詩意。有關圖中所繪的內容,可以從圖上由弘曆御題的詩中來窺得,詩云:“辛丑暮春初得此,促成七字吟大旨。適當幾暇重展觀,正值六花頻紛委。元氣磅礴雪淋漓,即境即圖渾一理。龍從玉嶺落銀瀑,曲徑從中入林里。林開山遠忽豁然,驢背誰家尋句子。口江岩聳倚高樓,映以讀書或車氏。冷煙寒樹互隱現,又見琳宮雲外峙。枯枝峭壁各盡態,江更環流溪閣迤。閣中可望隔溪路,路上旅人寒戰齒。飛泉弗凍冪長松,抬提白足游筇履。
峰迴路轉境愈深,冒霧高飛鴉陣起。崖寬波闊眺無際,口下遠帆來至壘。別開生面殊趙芾,一例長江圖萬里。卷尾獨殿小孤亭,詩情足補杜子美。空前絕後莫形容,運神著於嗟何以;真是長言之不足,舞之蹈之而已耳!癸卯(1783年)新正月再題”。在這則長題中,不僅把圖畫的山川雪霽,驢背覓句,冷煙寒林,樓居讀書,峭壁環流,琳宮(此指道院)巍蛾,江上群鴉陣起,岸上旅人歸途,江邊舟船停泊……作了描述,以反映雪景山水寂靜、清幽、安逸、祥和的意境,由此稱賞此圖卷與南宋畫家趙芾的《江山萬里圖》卷堪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可知該圖卷系“辛丑暮春(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歸入內府,從此弘曆便在圖卷上一再題識,直至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不復題識”。在此十六年間(僅乾隆四十七年未加題識),弘曆在該圖卷畫面的空隙處題識多達廿處,其情形與他在所藏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實系贗品)上題識累累完全相同。並且還在該圖上加鈐“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乾隆御鑒之寶”“養心殿鑑藏寶”“三希堂精鑒璽”“天子古稀”“即事多所欣”“修辭立誠”等鑑藏印章多達七十餘方。使這件既被譽為“空前絕後莫形容”的藝術傑作,卻遭到了如此亂加題識、印記的糟蹋,委實令人痛惜!又圖卷後隔水內還鈐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陶冶賴詩篇”諸印章。拖尾上有和坤、梁國治、劉墉、董誥、曹文植五位大臣用工楷書寫的詩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