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童

王秋童

王秋童又名王翰,1944年生,香港水墨畫家,作品經常參加國內外美術作品展並多次獲獎,多家報刊如“美術報”、“大公報”、“文匯報”、“台灣中國時報”、“台灣中央日報”、 “世界知識畫報”、“美術”、“畫廊”、“藝術界”、“美術嚮導”、“江蘇畫刊”、“美術觀察”……等幾十家報刊雜誌發表。其中“文匯報”曾作兩次整版報導。日本航空雙月刊“DISCOVERY”,1994年6/7月號曾作專題介紹,2006年7月份台灣新生報整版報導。現為歐洲國際東方美術研究院(IVO)榮譽院士、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香港美術家聯合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秋童
  • 別名:王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水墨畫
參選紀錄,風格,意境,評價,

參選紀錄

1999.11,“雨後”參加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0.6 ,“太平山下”參加港澳台美術作品展獲金獎 香港展出
王秋童王秋童
2000.11,“太平山”參加歐洲國際東方美術大展賽獲銀獎 荷蘭鹿特丹展出
2001.10,“華燈初上”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21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銅獎 澳洲墨爾本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2.12,“二氧化碳”參加第三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2004.11,“麗彩華章”參加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6.3,“華燈初上”參加中國畫畫中國作品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6.12,“大都會”特邀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一屆全國城市山水畫展” 深圳美術館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7.1,“香江攬勝”特邀參展中國作家協會書畫作品展 廣東美術館展出
2007.1,“西域明珠”參加中國畫畫中國作品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7.12 “荷花系列”特邀參加中國文化節中國書畫家邀請展 俄羅斯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7.11 “故園”參加國際潮人國畫名家邀請展 澳洲悉尼展出
2008.8 ,“阿姆斯特丹”參加29屆北京奧運會作品展 北京首展之後在全世界美國、澳洲……等五國巡展作品並獲收藏
2008.8,“阿姆斯特丹”參加中國奧運會新聞委員會、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永遠的奧運美術作品展” 北京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8.10,“夜香港”特邀參加首屆中國城市百名書畫家提名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8.12,“鵬城之夜”入選由中國文化部、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並獲收藏
2008.12,“南國明珠”參加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深圳博物館展出

風格

王秋童在寫實風格的現代都市畫獲得理想成功後,便步入以形寫神的半工帶寫風格的探索和創作。如與《金色都會》類似的《華燈初上》、《麗彩華京》等作品,已加強了寫的技法,只是受形的束縛還較強。而如《銅鑼灣夜色》、《銅鑼灣獵影》、《香港中環》、《九龍尖沙咀》、《繁華彌敦道》、《夏晚》等作品,已擺脫了形的束縛,加強了“寫神”的功夫。對景象採取了獵影式的描寫,著力表現夜色和燈光霓彩輝影中的模糊市景市容,筆調顯得潑辣奔放,水墨淋漓酣暢、點彩輕快隨意、暈染自然。使都市街景在虛虛實實、似是而非中,更顯得多姿多彩、沉雄磅礴。 王秋童的藝術創作並不就此止步,他努力著向更難更高的藝術境界攀登。他總結自己的創作,自己以前多是在“香港畫我”,主觀受制客觀,筆墨被實景所束縛,情感難以自由發泄;他覺悟到應該“我畫香港”,畫我心中的香港。這樣他便從理念到創作實踐進入得意忘象的大寫意現代都市水墨畫風格的創造階段。這標誌著他的藝術創作已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大飛躍,他畫的雖然還是香港,卻已超以象外、得其神韻了。這種象外之象、無象之象,乃是孕育於王秋童心靈中的心象,是意象的藝術外化,它是物我合一又物我兩忘的藝術升華——是現代都市的獨特氣象、氣質、旋律、神韻和情采。他的筆調也因此大變,採取了西方印象派對空氣、光、色的描繪技巧和抽象派重主觀意念的特點及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一些技法,以寫為功,點、刷、潑、破、漬,隨意而發、隨情而驅,彩墨與水混然天成,筆不到而意到,磊磊落落隨意氣而為。這類作品數量特多,已成了他都市水墨畫藝術風格的主流。如《九龍佐頓道》、《不夜城》、《節日街頭》、《花花世界》、《紅綠燈》、《小巴站》、《斑馬線》、《煙雨濛濛》等等,無不是筆簡而意深、筆松而情篤;以小見大、以簡勝繁;神完氣足、情暢韻高。我畫也、畫我也,暢神適意而已。正如其所言:“在繪畫都市的技法上,我偏向於解除束縛,無法中求法,從多角度去觀察、分解、碰撞及重組,把自然中的都市變成意念中的都市,再轉化成抽象潛意識中的都市,這就是我所要繪畫的都市……(《王秋童水墨畫集·水墨都市隨想》)
王秋童王秋童

意境

王秋童以都市為題材的水墨畫與他長期的都市生活直接相關。很難想像,一個生活在都市中的畫家對都市無動於衷。晨起臨窗,對滿眼的高樓林立熟視無睹;入夜憑欄,對華燈初上、五光十色的都市夜色也毫無興趣。對自己生存於其中的環境沒有任何感覺,卻熱衷於因襲古人筆下的名山大川,實在應該說是一種文化的惰性。傳統水墨在日益都市化的消費主義時代面臨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古人沒有提供現成的表現都市景觀的筆墨,就只好迴避對都市的表現。面對新的對象束手無策,就只好去畫原有的、被畫濫了的“山水”。這樣的畫,與當代人的生活不發生任何關係。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是這樣一個時代:鄉村文化的失落與都市文化的興起。生存現實與文化環境的轉型,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時間概念和空間觀念,傳統文化所植根的土壤被抽空了,在這種情況下,堅定地持守傳統反而是不自然的,我們不得不作出新的選擇。長期生活在香港的王秋童沒有捨近求遠,他勇敢地拿起畫筆,面對這個新空間,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個現代人的都市情懷。 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到,都市作為人類的一種聚居方式,一種與鄉村全然不同的生存方式,它所帶給人的感受也是全然不同的。它的燈紅酒綠,它的車水馬龍,它的流光溢彩,它的熙來攘往,與鬆散、安靜、閒雅的鄉村生活恰成巨大反差。在這一個龐大的水泥森林中,既充滿著機會與競爭,也充滿著冷酷與無助;既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光榮和夢想,也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情與不幸;這裡集中眾多的人口、眾多的財富和眾多的文化精英,從事著巨大的經濟活動、社會活動以及知識和文化的創造活動,這裡有最頻繁的信息交流和人際交往,這裡每時每刻都在蘊育著失敗與成功,悲劇與宴慶。當王秋童一幅又一幅地描繪這如密不透風的屏障般的摩天大廈時,同時也將自己的生存體驗和所見所聞融於其中。
香港之夜香港之夜
作品作品

評價

王秋童現代都市水墨畫風格的形成,大致是在他知天命之年後,他的修養與悟性已進入一個很高的境界。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心物不二、依正不二的藝術創作理念和實踐,從而逐步進入物我兩忘、以無為本、得意忘象、超以象外、隨心所欲、得心應手的理想境地。因此,使他的作品能達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軾語) 就他作品的技巧而言,乃是中西繪畫合璧的成功典範,他不僅在技巧上有機結合、形式風格上渾然一體,而且十分注重從理念、神韻的高度上的融合。因此使他的現代都市水墨畫在藝術上取得令人為之矚目的卓越成就,從而成為開創此畫派的一代大家。
作品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