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潛齋

王潛齋,晚號夢隱,後遷居杭州,生活於清代嘉靖至光緒年間,約公元1808~1890年。其曾祖父王學權以醫名,曾著《重慶堂隨筆》,以後其家世代為醫。孟英十四歲時父病不起,致使家境貧困,因此立志繼承先人遺業,學習醫學。先後用時十年,博覽群書,致使學業大進。再加之其一生中經歷多次溫熱、霍亂、疫癧流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潛齋
  • 出生地:浙江海寧袁花
  • :孟英
  • 又號:半痴山人
個人成就,個人作品,

個人成就

王氏對於六氣的研究很深入。他認為,從六氣本質而言,暑統風火屬陽,寒統燥濕屬陰。暑即是熱,二氣是同屬,不能從陰陽將二者劃分。但暑與火熱又有不同,“惟暑獨勝於夏令,火則四時皆有。”即暑有明顯的季節性,而火熱則四時皆有。火熱可以由風寒燥濕郁遏而生,而暑則不具備這一特性。由於王氏的這一認識,確立了暑為陽邪,與火熱同性的觀點。此外,王氏反對“暑必挾濕”的觀點。他認為,暑季由於天氣多陰多雨,故容易挾濕,但並不是一定挾濕。所以,說暑易挾濕、暑多挾濕可以,但暑性火熱,絕非濕熱,不能認為暑是濕熱合邪。他對前人妄立陰暑陽暑之名大加反對。認為從暑邪性質而言,純陽無陰,寒之與暑,水火之別,不能混淆,故暑熱邪氣為病,均是陽熱之邪為患,非為陰證。王氏從陰陽觀點入手,對六氣深入分析,對中醫理論作出一定貢獻。
王氏十分強調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的區別,指出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的傳變方式,是指一般外感溫病而言。而伏氣溫病,則不完全遵循此規律。他指出:“若伏氣溫病,由里出表,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氣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潤而無苔垢,但察其脈軟而或張,或微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迨邪從氣分而化,苔始漸布,然後再清其氣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降咽乾,甚有肢冷脈浮之假象,亟宜大清陰分伏邪,繼必厚膩黃濁之苔漸生,此伏邪與新感先後不同處。”其基本觀點,強調新感溫病是先衛分,後氣分,後營分,後血分,依次相傳。而伏氣溫病,由於邪氣內伏,故由里而表,先見營血之證,然後才可見到氣分。這為臨床上分辨新感與伏氣溫病,提供了個人經驗。
王氏一生經歷多次霍亂流行,於霍亂病頗有見解。他將霍亂分為兩大證型,一為寒霍亂,一為時疫霍亂,雖均有吐瀉之症,但病因不同,病機各異,治法有別。時疫霍亂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具有傳染性的疫邪,而這種疫邪,多由於飲水惡濁所致。人飲用穢濁之水後,致使霍亂流行。時疫霍亂,多發生於亢旱暑熱之年,人多濕熱留於中焦,又感受疫邪穢濁之氣,致使脾胃升降之機阻滯,清者不升,濁者不降,清濁相干,升降失常,故上為嘔吐下成瀉泄。這種病證,多為濕熱蘊結,熱盛生風,吐瀉奪津,而見轉筋瘈瘲諸證。這種霍亂總屬熱證,故又稱為熱霍亂。由於火性燔灼,其性急速,熱迫腸胃,致使腸胃傳化失常,表現出嘔吐瀉泄諸證。
對於霍亂濕重者,多以胃苓湯(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分利陰陽;熱重者,可用桂苓甘露飲(茯苓、甘草、白朮、澤瀉、官桂、石膏、寒水石、滑石、豬苓)清其暑熱,濕亦隨之而消。若患者素為火盛體質,又感受濕邪而成病者,又應當以甘寒清之,方如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六一散(滑石、甘草)之類。如果暑熱病人,元氣被耗,而後又病者,又當清補並用,或用白虎加人參湯,或用參術補虛為主,兼以清邪。至於寒證霍亂,多由於脾胃素虛,又為濕濁飲食所傷,致使陰陽二氣亂於腸胃之中,無火以化,成為飧泄下注。甚者腸胃升降失和,揮霍繚亂,成為是病。治療總宜溫化寒濕,病輕者可用霍香正氣散或平胃散。濕盛者可用胃苓湯。七情鬱結、飲食停滯者,可用厚朴湯、治中湯(理中湯加陳皮、青皮)。兼表證者,可用香薷飲(香薷、厚朴、豆豉)、大順散(杏仁、甘草、乾薑、肉桂)。陽虛脈弱,腹痛喜溫者,可用來復丹(硫黃、硝石、太陰玄精石、五靈脂、青皮、陳皮),甚至見有陰盛格陽者,可用理中湯、四逆湯之類。
王士雄對其以前的溫病學發展作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總結,雖然是集前人之說,但從其評註內容,可以看出王氏溫病學說的觀點,其兼取眾家之說,並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對後世溫病學說的研究與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個人作品

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臨床上對溫病的認識均十分深刻,頗有體會,成為享有盛名的溫熱學派著名醫家之一。著有《溫熱經緯》、《王氏醫案》、《霍亂論》、《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潛齋醫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