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池廟

王母池廟

王母池廟古稱群玉庵,唐代稱瑤池,也稱王母廟,位於泰山南麓紅門宮東南。 創建年代無考,三國時已有建築,魏曹植《仙人篇》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 句,經歷代重修,遂成現在規模。1959年翻修王母殿、東西配殿和悅仙亭,保存了清代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母池廟
  • 古稱:群玉庵
  • 位於:泰山南麓紅門宮東南
  • 面積:3900. 8平方米
王母廟是三進式廟宇,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3.6米,東西寬53米,面積3900. 8平方米。由大門、王母池、王母殿、東西配殿、東西耳房、悅仙亭、七真殿和蓬 萊閣組成。
廟門1間,面闊3.45米,進深3.55米,通高5.65米,四角施木柱,五脊硬山頂, 兩山牆磚石砌造。門寬1.3米,高1.82米,棋盤式門。
王母殿3間,面闊9.76米,進深7.33米,通高6.4米,四柱七檁五架梁前後步廊 式,後廊括入殿內,五脊硬山頂。正向開門,裝四隔扇門,次間開窗,各開一隔扇 窗。正間供王母銅座像。
殿兩側有耳房,東3間為穿堂,卷棚硬山頂,七檁七架梁,頂鋪仰瓦灰埂。
東配殿3間,面闊9.2米,進深5.3米,通高5.6米,五檁五架梁,單脊仰瓦硬山 頂。正間向東延伸,名觀瀾亭,卷棚歇山頂,面闊3.9米,進深2.4米,門懸“觀瀾 亭”和“咽石山房”匾。
西配殿又稱藥王殿,3間,面闊9.45米,進深5.07米,通高6.05米,五檁五架 梁,單脊仰瓦硬山頂。原供唐代名醫孫思邈。
悅仙亭在王母殿後,為四角四柱方亭。
七真殿分前後兩部。前為廊,闊15.6米,進深7.2米,通高5.3米,五間三柱七 檁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懸山頂。前檐柱圓形,後柱方形,施石鼓形柱礎。後面 與前廊相連有殿3間,三柱七五架梁,前廊式,五脊筒瓦硬山頂,闊9.1米,進深 5.35米,通高6.8米。原供七仙塑像,“文革”間毀,1986年重塑。
廟西北有老君堂遺址,現存正殿3間。
呂祖洞在梳洗河東,為一天然石洞稍加鑿拓而成。洞深5.15米,寬2.3米,高1. 2米。原供呂祖石像,1967年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