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遠

王惠遠

王惠遠,男,1936年9月生於中國遼寧省,畫家,海洋建設工程師,民進會員,人稱“愛海老人”、“北戴河怪老頭”,中國北戴河淺海人工礁場場主,師從國畫大師徐悲鴻的弟子韋江凡,創立了風格獨特的“綿紙國畫”,名聲遠播海外,深受日、韓國畫愛好者青睞。2007年被評為2006“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同年被評為“河北年度十大新聞人物”,曾提名“河北省首屆環保十大傑出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惠遠
  • 別名:愛海老人、北戴河怪老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
  • 出生日期:1936年9月
  • 職業:畫家,海洋建設工程師
  • 畢業院校:秦皇島高級師範
  • 主要成就:吸收西方畫技創立了“綿紙國畫”
    建立北戴河淺海人工礁場
    河北省首屆環保十大傑出人物提名
    2007河北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 代表作品:《浪尖兒》、《海韻》、《馬》、《北戴河》、《黃山組圖》等國畫
生平簡介,主要成就,大事記,藝術成就,環保成果,主要事跡,投礁填海,環保公益,活動紀要,

生平簡介

王惠遠,男,1936年9月生 ,民進會員 ,畫家,海洋建設工程師,師從國畫大師徐悲鴻的弟子韋江凡
提名河北省年度環保人物提名河北省年度環保人物
1936年9月生於中國遼寧省,幼年隨父母移居河北秦皇島市,1957年7月畢業於秦皇島高級師範,57年-97年從教40年,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畫家,歷任本地區中國小美術教師,北戴河美術協會副主席、河北省青少年美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97年退休)。87-98年任北戴河區二、三、四屆常委。期間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北戴河工委主任。87年-90年任北戴河區第八屆人大常委。 98年至今從事保護海洋生態、進行人工投礁和放流海產種苗等工益事業。被評為2006“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獲河北省首屆環保十大傑出人物提名,2007河北年度十大新聞人物等獎項。

主要成就

大事記

70年代:1978年3月17日被評為秦皇島市文化工作先進個人。
80年代:1984年:代表秦皇島市與日本富山市建立友好城市文化交流36副書畫作品。
90年代:在《全國園丁畫集》《人民政協報》等眾多媒體雜誌發表多篇書畫作品。
王惠遠國畫作品王惠遠國畫作品
1999年3月30日法國國家電台“國之家”兩位專家特訪,並拍攝海洋環保,給與高度評價,於8月16日在法國國際電台播放。
1999年北戴河淺海人工投礁場增值,社會效益統計。單項梭子蟹收入每年平均增值收入10800元,在礁場周圍作業的共166隻船,總收入17928000元(單梭子蟹一項收入)。
2000年後:2003年新華社新華網發布“怪老頭”傾其積蓄在大海中為魚兒建“產房”;
2003年6月3日“中國之窗”國際華語台專題播放“老人與海”;
2004年10月中央四台“走遍中國”碧海金沙北戴河中專題人物;
王惠遠作品——北戴河全景王惠遠作品——北戴河全景
2003、2004年連續評為本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做出顯著成績先進個人;
2007年被評為2006“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提名“河北省首屆環保十大傑出人物”; 同年被評為”秦皇島市首屆感動港城十大人物”之一。
2008年被評為“河北省2007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晚間新聞——王惠遠專題晚間新聞——王惠遠專題
2012年11月6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播出《映像中國人》:“一位痴心不改的投礁人—王惠遠:作畫所得200萬元 購礁石投大海”專題

藝術成就

王惠遠自幼酷愛書法、美術,師承京城名門大家。最初學習的是西洋繪畫,後改學國畫,深得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陸陽春田零等大師指點。更得到中國版畫泰斗汪刃峰老師的直接教授,並有幸拜國畫大師徐悲鴻的弟子韋江凡為師,以西畫帶入中國畫之神,以獨特的綿紙攻畫中國繪畫,兼具西洋與國畫技藝的精髓。他手握畫筆六十載,執教40年,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畫家,為家鄉培育了無數藝術人才,曾任北戴河美術協會副主席,河北省青少年美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務(97年退休)。
1993年全國園丁畫集刊登其作品《北戴河全景》,1994年在人民政協報發表《北戴河全景》、《泰山之巔》等作品,在1984年秦皇島市與日本富山市結為中日友好城市時,獻出三十餘幅水墨山水綿紙畫進行文化交流,幾次參加日本、韓國交流畫展。從此,其吸收了西方畫技的“綿紙國畫”作品備受日、韓國畫愛好者青睞,名聲遠播海外,經常有書畫收藏者慕名而來向其求畫。多幅作品載於國內外報刊雜誌。
他的主要作品有《北戴河全景》《黃山組圖》《浪尖兒》《馬》《海韻》《燕山雪晴》《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群蟹爭游圖》等。

環保成果

王惠遠憑藉出色地畫藝成為了當時港城美術工作者中的富裕戶。1997年,當王惠遠告別校園之後,便撂下握了60多年的畫筆,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自費投礁、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公益事業中來。所謂人工投礁,就是在適當的淺海海域人工投放石料,以形成一片適宜魚類洄游產卵、孵化、成長的港灣,有人曾形象地描述他是在大海中為魚兒建產房的人。幾年間,王惠遠“以畫養海”,用盡了所有賣畫的錢並多方籌資,傾盡了他與老伴所有的積蓄,累計投資200餘萬元,向大海中投放了2萬立方米石料。一個300多畝的五大礁區已在北戴河海域基本形成。
王惠遠作品——彩雲追月王惠遠作品——彩雲追月
從96-97年做海洋測和投放人工礁前期準備和試驗工作。98年正式投放人工礁至今已十年在北戴河海域建成200畝人工礁場和每年放流海產幼苗,明顯地改變了大海的生態環境,使周圍海域得到有效淨化,水產資源可喜的大量增殖,渤海灣中東北、天津等處皆得到很大的受益;追蹤,記錄考查,瀕臨滅絕的26種水產類已恢復16種之多,還引來幾種外種水產品,水產增多漁民無不感激。
98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秦皇島市”建設小康社會”先進個人。多次受到市委,統戰部表揚,多次受到本民主黨派省市委的表揚。
07年初被評為”2006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河北省提名獎。同年被評為”秦皇島市首屆感動港城十大人物”之一。
07年6月2日中央新聞台採訪時播出專題片二分鐘向大海放流幾千萬蝦苗的報導。

主要事跡

投礁填海

“惡浪翻騰風蕭蕭,精衛填海人投 礁;冷水灌透魚人體,征衣步履結成殼;吾為大海還生態,鏈條連起時不遙;了此一生雄心志,甘願身做海中礁。”2004年,北戴河退休美術老師王惠遠在畫室中激情滿懷地揮筆寫下這首《投礁人之歌》,當時,他已是69歲高齡的老人,以詩言志誓將餘生獻給與他從小相伴的這片曾經富饒的海域。
在河北省美麗的北戴河海濱,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怪老頭”,他的名字叫王惠遠。王惠遠老人一輩子都非常節儉,但是為了保護他摯愛的大海卻花去了一生的積蓄。從1997年退休以來,他致力於北戴河海洋環境的改善,自己投資往海洋中投放人工礁石,以吸引魚類洄游繁殖,先後花去了積攢了幾十年的200多萬元人民幣。正是因為有了王惠遠老人的努力,使得在北戴河消失了16年的梭子蟹重新回到了這片海域,曾在北戴河絕跡的26種洄游魚已有11種開始洄游。王惠遠老人說,這是他對大海的一點回報,因為他是大海的孩子。
老人正在為魚兒設計人工礁場老人正在為魚兒設計人工礁場
“我從小以海為伴,那時候海洋格外的豐富。我在大海裡邊真是像條小魚兒似的,天天到海里嬉戲,太美了!大海真是像慈母一樣,百般地照顧我。”
王惠遠老人已近80歲高齡,是一位手握畫筆六十載、蜚聲海內外的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執教40年、培養了大量藝術人才的美術教師。他從小就生活在風景秀美的北戴河海濱。王惠遠老人不止一次地講:
“大海就是撫育一切的生靈,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大海,不去保護大海。”
但是,隨著人們對大海的利用越來越廣,對大海的索取越來越多,王惠遠老人發現,他身邊的海在悄然發生著變化。1996年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北戴河地區的洄游魚類因為滅絕性捕撈已經“失蹤”了26種,大海幾乎變成了空海!這讓愛海如命的王惠遠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當時的情況海不好了,已經被污染,被惡性捕撈。海裡邊的物產感覺越來越枯竭了。漁民也是感嘆不已:哎呀,我們打魚,就像馬路一樣,光光的,什麼也沒有!可怎么辦呢?我從小就是靠海來生活的,我感覺的更靈敏,早就知道海(已經)這么枯竭了。”
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王惠遠老人,對海的情感是意篤情深。他認定在海邊長大的人,沒有理由不熱愛養育他們的大海。為了這片海,他想要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王惠遠老人了解到,近三十年來,人工魚礁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起來。石頭投入海里後層層疊起,形成了海底的突出物。這樣不僅會使海水在這裡產生渦流,而且還能因阻流作用形成上升流,將海底的營養物帶到中上層,為浮游物的繁殖創造良好的條件,也使石塊的表面和空隙間滋生大量的藻類、貝類和甲殼類等小動物,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營造繁衍生息的場所。
看到人工礁石能帶來這么多的好處,王惠遠老人產生了自費人工投礁的想法。王惠遠說:“大海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現在是我們回報大海的時候了,我要拿出我的全部精力、全部財產來挽救大海,能挽救一分是一分。”
人工投礁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遠非想像的那么容易。1997年冬天,王惠遠老人開始了第一次試驗性投礁。他親自指揮著,把400多立方米的石頭按計畫投進了大海。由於缺乏經驗,選址不佳而且投礁量小,第一次投進去的石頭第二天就被四條外地拉蛤的大船給破壞了。這意味著:第一次辛苦的投礁就這樣失敗了,所花的3萬多塊錢也就算是打了水漂。那個時候,王惠遠老人的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和他一起乾的夥伴傷心地趴在床上大哭起來,王惠遠老人卻豁出去了,他說,失敗了不要緊,咬咬牙咱們還接著乾!
這片海域寄託了王惠遠老人無限的希望這片海域寄託了王惠遠老人無限的希望
在這期間也有很多漁民對王惠遠產生了誤解和猜疑,他們認為王惠遠花錢買石頭往海里扔,是想設礁引魚,自己發大財。於是有些漁民就趁著黑夜割走礁廠周圍的標誌浮球。王惠遠知道後,也不辯解,看到有人賣自己的浮球就自己花錢再買回來。
“我確定它是應該乾的,而且是有意義,我非得要乾不可!(哪怕)把我的骨頭獻到海里我也乾,就拿它當動力,咱們大幹,投大堆,讓它再也拉不動!”
王惠遠老人決定再好好地大幹一場,這次估計要花幾十萬塊錢,幾乎是他工作了幾十年全部積蓄的總數,家裡人能同意嗎?王惠遠老人的夫人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理解王惠遠對大海的這份熱愛和情感,所以在各方面都全力支持他。
“他做什麼事,我們基本上都是共同研究的。因為在我心中,我信任他!對,我就支持他!”
妻子不僅在精神上鼓勵他,而且在經濟上也盡最大力量支持他。妻子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為了籌集錢,經常是戴著老花鏡夜以繼日地畫畫。
“我總給他打氣,我說失敗沒關係,失敗了再投,我使勁畫畫,然後再賣錢,賣錢還投,一直投到你認為比較合適了。”
在妻子的支持下,王惠遠老人拿出當時家裡的全部積蓄一共36萬元,與另外5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湊了60萬元,說什麼也要建成一個毀不了的大礁場。1998年5月份,王惠遠老人在請教專業人員並對周圍海域進行了周密分析之後,開始了第二次投礁。他租了兩條大漁船,買下了3000多立方米的礁石,一股腦兒地投入了考察好的海域。據說那時候,光是運送石頭的拖拉機排起隊來就有幾公里長。在投入礁石的同時,也投下了王惠遠老人的希望。
王老乘船觀察礁場王老乘船觀察礁場
1998年冬天,王惠遠老人又開始投礁建立第二個礁場。那一天,他雇的投礁船正在作業,海上突然掀起了風浪。在狂風巨浪中,他們乘坐的木船就像一片樹葉一樣被刮過來卷過去,王惠遠也被颳得站不住腳,眼看就要被甩下海,在危急中他喊來同伴把自己緊緊地綁在船幫上,繼續呼喊著指揮投礁。一個大浪打來,冰冷的海水從脖領子裡直灌而下。
“冬天投太冷了!遇到大風小船簡直抗不了風浪,有時候7、8級(風),小船都立起來!海水嘩嘩的灌,瓢潑一樣,全灌身體裡面。趕緊抱住桅桿,這樣的話船立起來也得指揮,任憑它灌吧!就這樣堅持著還投。但是上岸的時候就完了,上岸的時候,走不動道!怎么回事?邁不開腿呀!全身結成冰殼了,拍打拍打、砸砸,這才能走道。”
1999年春天,王惠遠老人又拿出夫妻倆賣畫的錢投入了幾千立方米礁石。為了投礁,王惠遠老人的身體累垮了,嗓子也喊啞了,但是令他欣慰的是,他的辛苦有了回報。就在2000年的夏天,王惠遠驚喜地發現,礁石上長出了很多的海藻,吸引了大量的海洋魚種在這裡爭著搶著找庇護的地方。一度在北戴河不見了蹤跡的冷板魚和白眼魚等稀有魚種悄然現身,消失了十幾年的梭子蟹也懶洋洋地在水裡游弋。到了秋季,當地的漁民們都有了沉甸甸的收穫。看到漁民們打魚歸來魚滿船、蟹滿倉的情景,王惠遠老人開心地笑了。
漁民收穫後王老露出了久違的喜悅漁民收穫後王老露出了久違的喜悅
“很多二生蟹都出來了。漁民一下也捕撈了,每個船都捕啊,百八十斤地往上捕。這就轟動開了。這可真是好事情,就這樣就傳開了。”
在十餘年中,王惠遠老人前前後後一共投入了200餘萬元人民幣。那是老人一輩子勤儉持家、堅持做畫、賣畫積累下來的積蓄!從第一車石頭投進海里,王惠遠老人一共投進了16000多立方米的石料。到2012年,面積近300畝的五個礁區已經形成,散落在整個北戴河海域。在這裡,魚兒重新回來了,海水變清變藍了,漁民們也都有了豐碩的收穫。
如今,他往日投礁的海域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一些以前很難見到的海洋魚種明顯增多,當地的一些漁民也因此得到了實惠,紛紛效仿老人投礁。投礁老人用自己“誓為大海獻餘生”的精神感動了家鄉人,也感動了無數關注海洋事業的環保人。幾年來,眾多中外媒體都對這位愛海老人的投礁事跡進行了報導,王惠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像他這樣的傻子、瘋子會越來越多。投礁老人這個自稱為“精衛後人”的怪老頭曾多次與老伴和孩子們商量,百年後要用水泥裹體,沉入大海化作海礁,為魚兒提供一個安全的庇護所,讓更多的海洋生物在他的身旁繁衍後代。

環保公益

王惠遠老人還熱衷於參與環保宣傳,多次與大學生共同探討環保公益後動,一直密切關注當前大學生的環保社團工作,他認為大學生是環保事業的未來,曾在燕山大學燕趙環保網河北省環保NGO交流論壇等做過多場公益講座,他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幽默風趣的講話方式深得學生們喜愛。他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人生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同學們,長期與燕山大學環境保護協會等高校環保社團交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同學們能再接再厲,傳承綠色理念,為構建和諧美好家園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老正與燕山大學學生進行交流王老正與燕山大學學生進行交流
王惠遠老人為人熱情,平易近人。與他談話,能增長很多環保知識,讓人深受鼓舞、身心愉悅。從他身上,能體會到環保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無論別人怎么看,堅持自己就好,自己認為是對的,對人們有好處的事,哪怕會引起人們的不理解與非議,也一定要堅持下去。
王老為環保做出了突出貢獻,力行環保,宣傳公益。在汶川地震的時候,他曾經義賣自己的畫,捐獻給災區,大義之舉,給與我們心靈的振顫。

活動紀要

2011年11月27日下午3點,王惠遠老人受燕山大學環境保護協會的邀請在燕山大學舉辦了一場名為“甘做精衛,心向大海”的專題講座。
王老簡要地介紹了人工投礁的相關信息。講座過程中,主持人以談話的形式向王老進行了提問。談到王老在從事人工投礁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時,在場聽眾無不動容。學子們被王老的談吐吸引,現場掌聲不斷。王老發言後觀眾提問互動。現場觀眾紛紛表示被王老這種頑強不屈的毅力和大度從容的品質感染。王老最後寄語青年學子“努力、奮鬥、騰飛”。
2013年4月10日,“愛海老人”王惠遠與其子王少非共同參與了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環保社團的成立儀式,王老在現場做了“中國夢從當下做起 兩個環境當務之急”的報告,並題字“綠色使者 環保先鋒”;王少非題字“尊重順應保護自然 和諧共容同享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