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三國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建(?—238年),公孫淵相國。淵反魏,自號燕王,改元紹漢元年,懿圍之。淵乃使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請解圍而縛。司馬懿不許,執建等,皆斬之。首級付與公孫淵。邛黎之間有淺蠻焉,世襲王號,曰劉王、楊王、郝王。歲支西川衣賜三千分,俾其偵雲南動靜;雲南亦資其覘成都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每元戎下車,即率界上酋長詣府庭,號曰參元戎。上聞自謂威惠所致,其未參間,潛稟於都押衙,且俟可否。或元戎慰撫大將間,稍至乖方,即教甚紛紜。時帥臣多是文儒,不欲生事。以是都押賴之,亦要姑息。蠻延蜑憑凌,苦無亭障,抑此之由也。王建始鎮蜀,絕其舊賜,斬都押衙山行章以令之。邛峽之南,不立一堠,不戍一卒。十年不敢犯境。末年,命大將許存征蠻,為三王泄漏軍機。於是召三王而斬之。時號因斷也。昔日之患三王,非不知也,時不利也。故曰:有非常之功,許公之謂也。先是唐鹹通中,有天竺三藏僧,經過成都。曉五天胡("胡"原作"湖",據明抄本改)語,通大小乘經律論。以北天竺與雲南接境,欲假途而還。為蜀察事者識之,繫於成都府,具得所記朝廷次第文字,蓋曾入內道場也。是知外國來廷者,安知非奸細乎?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建
  • 所處時代:三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
  • 去世時間:238年
  • 性別:男
文學形象,野史逸聞,

文學形象

三國演義》:公孫淵相國。淵反魏,自號燕王,改元紹漢元年,懿圍之。淵在城中糧盡,皆宰牛馬為食。慌令建及御史大夫柳甫,往魏寨請降。二人自城上系下,來告懿曰:“請太尉退二十里,我君臣自來投降。”懿大怒曰:“公孫淵何不自來?殊為無理!”叱武士推出斬之,將首級付與從人。

野史逸聞

邛黎之間有淺蠻焉,世襲王號,曰劉王、楊王、郝王。歲支西川衣賜三千分,俾其偵雲南動靜;雲南亦資其覘成都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每元戎下車,即率界上酋長詣府庭,號曰參元戎。上聞自謂威惠所致,其未參間,潛稟於都押衙,且俟可否。或元戎慰撫大將間,稍至乖方,即教甚紛紜。時帥臣多是文儒,不欲生事。以是都押賴之,亦要姑息。蠻延蜑憑凌,苦無亭障,抑此之由也。王建始鎮蜀,絕其舊賜,斬都押衙山行章以令之。邛峽之南,不立一堠,不戍一卒。十年不敢犯境。末年,命大將許存征蠻,為三王泄漏軍機。於是召三王而斬之。時號因斷也。昔日之患三王,非不知也,時不利也。故曰:有非常之功,許公之謂也。先是唐鹹通中,有天竺三藏僧,經過成都。曉五天胡("胡"原作"湖",據明抄本改)語,通大小乘經律論。以北天竺與雲南接境,欲假途而還。為蜀察事者識之,繫於成都府,具得所記朝廷次第文字,蓋曾入內道場也。是知外國來廷者,安知非奸細乎?(出《北夢瑣言》)
【譯文】
我國西南部邛黎之間有一個少數民族叫"淺蠻"。他們是世襲王號,叫劉王、楊王、郝王,每年從西川領取三千份衣服,讓他們偵察雲南的情況。雲南方面也給他們財物,叫他們觀察成都的虛實,他們兩頭牟利。每當軍中主將到來時,三王便率領界內的尊長到府庭,把這叫作"參元戎"。皇上聽說這是對他們太寬容的結果。在他們沒參拜的時候,秘密到都押衙處稟報,他們便等待機會,等到主將去慰勞大將時,他們便到關係不太協調那方去鬧起事端,當時的主帥大都是書生出身,不想惹是生非,都依靠都押衙,都押衙又姑息他們,當地的蠻人便恣意橫行,無所顧忌,這就是造成蠻人橫行的原因。王建開始鎮守蜀地時,不再賜給蠻人財物了,斬殺了都押衙山行章。從此,邛峽之南,不立一個崗亭,不設一個哨兵,十年不敢侵犯邊境。末年,命大將許存征討蠻人時,因為三王泄露了軍機,斬殺了三王,中斷了世襲王號。過去的三王之患,不是不知道,只是時機不利,所以說,這個大功是許存立的。唐懿宗鹹通中期,有一個印度的佛教徒經過成都回國,他懂五種外語,懂大小乘經律論。印度北部和雲南接境,想借路回國。被蜀人看破了,把他綁送成都府,得到一些記載朝廷的有關文字,知道他曾進入宮中的內道場。我們要知道,外國來朝廷的人,怎么能知道沒有奸細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