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慶(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王廣慶(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廣慶(1889年~1975年2月24日),字宏先,新安縣磁澗鎮掌禮村人。早年加入同盟會,曾留學日本,歷任國民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國立河南大學校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廣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75年2月24日
  • 主要成就:曾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 籍貫:河南新安
王廣慶(1889-1975),字宏先,河南新安人。王廣慶早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中他投革命軍東路都督張鍅帳下任秘書長,參加西安起義,一鼓攻克潼關,連破閿鄉、靈寶、陝縣,直搗澠池,洛陽為之震撼,牽制清兵萬餘不得轉戰武漢,為辛亥革命立下大功。此後,王廣慶相繼擔任開封縣長和臨潁縣長。北伐成功後,他擔任監察院監察委員。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寇鐵蹄踐踏黃河流域,古城開封吃緊,河南大學於1937年底遷至豫南雞公山、鎮平一帶,開始流亡辦學生涯。1938年10月,王廣慶在危難之際接任河南大學校長。他到任後立即與各方交涉解決學校經費,使學生學習和生活得以維持。1939年5月,日寇進攻新野、唐河,鎮平危急,王廣慶率河南大學師生北越伏牛山抵達嵩縣。河大醫學院住在嵩縣縣城,文、理、農三學院及校本部住在嵩縣西部山區潭頭鎮。
王廣慶執掌河南大學6年之久,在烽火連天的歲月,為了支撐這所在敵占區辦學的高校,他想方設法穩定人心,尊師重教,誠聘名師,堅持按照部頒教學計畫開設課程,因地制宜進行教學,結合山區實際開展科研活動,提倡愛國愛校,尊重學術自由。這一時期,河南大學在教學、科研及學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全國專科以上學生各種競賽活動中均取得過優異成績。
河南大學在潭頭期間利用人才優勢,為地方培養各種人才,先後創立了“七七中學”、“伊濱中學”、“偉志國小”等學校,王廣慶還兼任“七七中學”校長。河南大學的到來促進了當地文化、教育和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民風民俗,使潭頭成了“豫西人才庫”。
抗戰前的河南大學按照國立大學的標準做了大量創建工作,師資力量、教學設備、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等都已進入全國高校先進行列。1942年3月,國民政府通過決議,將省立河南大學改為國立,河南大學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1944年5月15日,日寇血洗潭頭,部分師生慘遭殺害。逃離潭頭的師生,歷時月余到達淅川縣荊紫關。對於此次慘案,王廣慶心情極為沉痛,於1944年10月辭職,由張仲魯接任校長。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王廣慶帶領全校師生始終堅守在抗日最前線,為維護中原文化,保全河南大學,培養抗戰人才做出貢獻,在中國抗戰時期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值得自豪的一頁。
退居家中的王廣慶潛心學術研究,抗戰勝利後,當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旅居台灣。
王廣慶從政從教之餘不廢學術研究。他善國小、精訓詁、嗜金石、擅書法,尤長音韻。國民初年,河洛一帶出土大量文物,但常落入古玩商手中而流失國外,他十分擔憂,此後遇有新出土的漢晉隋唐人墓誌,總盡力訪記存錄,以確保史實。1924年,洛陽城南出土正始三體石經,他諄囑石主勿售外人,以保國粹,並精拓數本,送給章太炎于右任研究,自己作《洛陽先後出土正始三體石經記》,於是國內學人方知有正始三體石經。除此,他還撰有《河洛方言》、《洛陽近年石刻出土記》、《語文發微》、《複音詞聲義闡微》等著作。
1975年2月24日,86歲高齡的王廣慶在台北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