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民

王庚民

王庚民

原阜成路中學校長兼書記。2004年年底,阜成路中學與122中學合併成立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王庚民任校長。王庚民全才全能,有膽有識,善於調動一切有利因素髮展他所領導的學校,善於把看似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他不需要藉助看似高深的管理理論,不以玄妙嚇人。他將學校的發展目標做好定位,然後持續發力精確制導。王校長具有創新精神,不喜歡按照常規"出牌"--在中國辦學,過於循規蹈矩不可能使學校獲得超速發展。他知道"不按常規出牌"可能對他會有影響,但他一切以學校的利益為重,願意"鐵肩擔道義"。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海淀少了一所基礎較弱的學校--阜成路中學,多了一所優質中學--海淀實驗中學。今天的海淀實驗中學一校兩址,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該校在海淀都堪稱上乘。這是一位既適合做公立校校長,又適合做民辦校校長的理想人選,令人佩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庚民
  • 國籍:中國
  • 職業:原阜成路中學校長兼書記
  • 主要成就:海淀實驗中學
當選理由,介紹,師資是靈魂,辦教育的理念,

當選理由

阜成路中學曾經是北京市城區辦學條件最差的學校之一,王庚民校長接手後,和全校師生真抓實幹,幾年時間,學校發生了巨大變化。合併成立海淀實驗中學後,2005年,首屆高三畢業生(高一入學時成績位於全區第25位)的高考成績在海淀區引起轟動:重點大學上線率為31.2%;本科上線率為69.3%;實驗班上線率達到100%。高考成績,文科位於全區12位,理科位於16位。理科狀元張鵬,總分633分;文科狀元劉玄,總分572分。中考在連續四年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2005年再創佳績,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均位於全區前列。平均分達432.97,在公立中學中僅次於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和交大附中。

介紹

阜成路中學曾經是北京市城區辦學條件最差的學校之一,被稱為“城市中的農村校”。但是近十幾年來,尤其是近5年,不僅在辦學條件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且在師資水平、教學質量和生源質量等“軟體”上也有了本質的變化。這一切的變化與王庚民校長是分不開的。在他的身上有一種軍人的果敢氣質,所以他敢於打破一些“禁忌”的東西,制定一些超常規的決策。
在改善辦學條件上,王校長利用阜成路中學地處“黃金地帶”的地理優勢,按市場規律整合各種資源,追求與合作者共同發展。阜成路中學在沒有伸手向國家多要錢的情況下,建成了漂亮的校舍。發展到現在,學校擁有22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自籌資金投資近千萬元的室內游泳館現已竣工並且投入使用。
王庚民校長接手後,和全校師生真抓實幹,幾年時間,學校發生了巨大變化。合併成立海淀實驗中學後,2005年,首屆高三畢業生(高一入學時成績位於全區第25位)的高考成績在海淀區引起轟動:重點大學上線率為31.2%;本科上線率為69.3%;實驗班上線率達到100%。高考成績,文科位於全區12位,理科位於16位。理科狀元張鵬,總分633分;文科狀元劉玄,總分572分。中考在連續四年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2005年再創佳績,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均位於全區前列。平均分達432.97,在公立中學中僅次於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和交大附中。

師資是靈魂

王庚民校長深知僅有優良的物質基礎是遠遠不夠的,師資才是一個學校的靈魂,為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舉措。他倡導實施的“超編運行”、激活了內部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低職高聘、高職低聘”,合理地拉開收入差距,體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使教師的勞動價值在競爭中得到體現。阜成路中學憑藉良好的設備條件,富有競爭力的福利待遇,寬鬆的人際氛圍,引進了許多思想活躍、教學獨特、具有學術專長的人才。他們大多來自重點中學,是原單位的教學骨幹,部分人還是特級教師或區學科帶頭人。通過人事制度的改革,阜成路中學的師資已今非昔比,目前35歲以下的教師全部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其中30多人完成了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的學習。
生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畢業生的質量。1998年,北京市“小升初”開始實行電腦派位。阜成路中學第一次和其他學校同處在一條起跑線上,但是許多學生和家長並不知道,阜成路中學在教職員工的默默耕耘下,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當時的新生中只有8個人的第一志願是阜成路中學,20多人沒來報到,請求學校“放人”(允許學生轉學)的條子有一大摞。面對這種情況,王庚民校長心裡清楚,任何勸說都是徒勞的:“走,可以。但我請大家先聽兩周課,再走。”一周后,沒有一個學生願意走了。第二年,志願到阜成路中學的學生開始增多。近兩年,一到招生季節阜成路中學門庭若市,不少學生家長慕名而來。2001年,第一屆電腦派位的學生畢業時,一炮打響,中考成績在海淀區名列前茅;2003年中考,有6名學生考入北京四中。在“2003年海淀區中學教學工作”會議上,阜成路中學與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和101中學等重點中學一起分別介紹了經驗。

辦教育的理念

多做少說,是王庚民的原則。1998年,在職普共存辦得有聲有色的時候,王校長決定要辦普通高中。為了使學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2000年4月,王校長選擇了與京城名校北京八中聯合辦學的方式,開創了兩所公立學校聯合辦學的先河。而八中的領導經過調查研究,看到阜成路中學良好的教學秩序、文明有素的學生和優質的辦學條件,認為“與阜成路中學
聯合辦學,不會辱沒北京八中的聲譽”。八中積極地向阜成路中學提供優良的師資,並向阜成路中學委派了主管教學的、主管德育的副校長等;而阜成路中學則把自己最好的學生送到八中。與北京八中合作辦學的第一屆高三畢業生,高一入學時生源質量在海淀區排在倒數第五,今年高考結束,總成績連超12所中學。當年學生入學時,夠本科生分數線的只有2人,高考結束考上本科的實際人數為44人,其中12人為重點大學。這成果在海淀區引起轟動。
2000年的新學期,王庚民在沒有多少經驗可循的情況下,又做出兩個大膽的決定:一,利用公立學校聲譽高的優勢,開辦寄宿制,以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來校就讀,幫助家長解決後顧之憂。二,在英語實驗班進行英語分層和小班教學,以適應現代化的需要。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兩項舉措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從2001年到2003年均有多名學生在海淀區和全市的英語競賽中獲獎,阜成路中學屢屢被人稱為“獲獎大戶”。寄宿學生的各項指標明顯優於走讀學生,學習成績也存在優勢。以2003屆中考為例,英語實驗班(包括兩個住宿班)的總成績、優秀率均居海淀區首位,47%的學生(住宿班40.2%)達到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133名學生中有4人考人四中。
王庚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樂觀的精神,他的“名言”樸實無華:“我要辦最好的學校。”在這一點上,他矢志不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