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旦選才

《王師旦選才》本文講述了王師旦選拔人才的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師旦選才
  • 朝代:唐朝
  • 皇帝:唐太宗
  • 主要人物:王師旦
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二十年,王師旦為員外郎①。冀州進士張昌齡、王公瑾並有文辭②,聲振京邑。師旦考其策③為下等,舉朝不知所以。及④奏等第,太宗怪問無昌齡等名。師旦對曰:“此輩誠⑤有詞華⑥,然其體⑦輕薄,文章浮艷,必不成令器。臣擢⑧之,恐後生仿效,有變陛下風俗⑨。”上深⑩然之。 (選自《唐語林》)
①員外郎:朝廷官員名稱。
②文辭:寫文章的才能。
③考其策:指評定他們的文章。
④及:等到
⑤誠:確實,真的。
⑥詞華:文才。
⑦體:態度,表現。
⑧擢:提拔,選拔。
⑨風俗:風氣,常規。
⑩深:很,十分。

譯文

貞觀二十年,王師旦做員外郎。冀州進士張昌齡、王公瑾都有文才,名聲滿京城。可是王師旦評定他們的文章是下等的,全朝廷的文武官員不明白其中原因。等到向皇帝匯報進士及第名次時,太宗奇怪地問為什麼沒有張昌齡等人名字。王師旦回答說:“這些人確實有文才,但是他們態度輕薄,文辭華美而內容貧乏,一定成不了有用的人才。我提拔他們,恐怕年輕人都向他們學習,就有可能改變陛下的風氣。”皇上覺得這話很對。

賞析

本文讚揚王師旦選拔人才堅持品德和學識並重的觀點。先寫張昌齡、王公瑾有文才,名聲大,連皇帝都這樣看待,這樣就與王師旦的觀點形成矛盾。直到皇帝奇怪地追問,王師旦闡明自己的觀點時,王師旦選拔人才的標準才昭然若揭。行文簡潔,條理清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