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王崧舟

王崧舟,字維岳,號泊靜齋主,浙江上虞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系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開發基地”電視教學片主編、“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國家級遠程培訓”國小語文主講教師、“浙江教育資源網”特級教師工作室首批專家、“浙江教育學院教師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杭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杭州市小語會會長。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本部)教育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崧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上虞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詩意語文與新成功教育
  • 代表作品:《王崧舟講語文》、《聽王崧舟老師評課》、《語文的文化品格》等
  • 職稱:中學高級
  • 榮譽:全國勞動模範 著名特級教師
人物生平,人物簡介,主要事跡,主要成就,歷年榮譽,學科貢獻,學校管理,人物評價,教職工評價,學生評價,朋友評價,小記者評價,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1984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王崧舟一直醉心於國小語文教育改革實踐。他積極倡導“詩意語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言語生命為核心,深化語文教育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1998年評上特級教師以來,他先後應邀赴全國29個省份170多個城市開設觀摩課880多節次、講座230多場次,他的語文課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等欄目播出。
王崧舟
王崧舟還一直潛心於國小語文教育科學的研究,先後出版《國小作文教學改革與流派》、《王崧舟國小語感教學法》、《王崧舟教學思想與經典課堂》、《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王崧舟講語文》、《聽王崧舟老師評課》、《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等多部教育教學論著,在省部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論文180餘篇。

主要事跡

從教28年來,開創了“詩意語文”教學流派,構建了“新成功教育”辦學模式,在他的領導下,拱宸橋國小由一所區內普通國小一躍成為杭城的新興名校。
其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平安校園》、《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等多家國家級、省部級新聞媒體介紹。
一、心態為本、價值重構,打造“新成功教育”品牌
2001年8月,王崧舟同志作為拱墅區教育局首位對外引進的人才,擔任拱宸橋國小校長。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把一所普通的百年老校辦成了杭城的新興名校。上任伊始,王崧舟就根據學校的基礎和現狀,打出“新成功教育”的辦學品牌。他認為辦學的核心要素是“人”,“人”的核心要素是“心態”,“心態”的核心要素是“價值觀”。“新成功教育”主張通過“尊重、理解、賞識、激勵”的管理機制、教育機制、工作機制,改變人的消極心態,確立人之為人的價值尊嚴和精神幸福,從而為每個學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如今,拱宸橋國小已經在省內外聲譽鵲起、嶄露頭角,學校先後被評為“拱墅區勞動模範集體”、“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杭州市文明學校”、“杭州市實驗國小”、“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範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紅旗大隊”、“浙江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浙江省文明單位”、“全國學科‘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學校”等,先後有來自省內外的120多家單位來學校考察取經,有來自省內外的360多位骨幹校長、骨幹教師來學校掛職鍛鍊。
二、學養奠基、審美創造,開創“詩意語文”教學流派
王崧舟同志長期醉心於國小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憑著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堅實功底,在全國小語界開創了獨具特色的“詩意語文”教學流派,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家型名師。他執教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他的《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工程,被製成長達12小時的音像專著。他先後應邀赴全國29個省區80多個城市開設觀摩課、公開課880多節、講座230餘場次,客群超過100餘萬人次,並成功舉辦了“王崧舟語文教學藝術展示周”活動。他的《為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而教》、《讓語文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新成功教育和人的發展》、《劍氣合一,在語文家園安身立命》等專題報告在全國基礎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2003年9月10日,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現場直播王崧舟執教的室外語文綜合實踐探究課《相約拱宸橋》,成為課堂教學電視直播全國第一人。2006年11月25日,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播出王崧舟執教的作文課“親情測試”,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
其代表課例《萬里長城》、《我的戰友邱少雲》、《只有一個地球》、《一夜的工作》、《長相思》、《兩小兒辯日》、《慈母情深》、《楓橋夜泊》、《望月》、《去年的樹》等成為中國語文教育界的經典之作,被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廣泛的移植借鑑和研究賞析。
目前,全國有數以萬計的語文教師、語文教研員、語文理論研究工作者投入了“詩意語文”教學流派的實踐和研究,由王崧舟擔綱編寫的《詩意語文讀本》系列教材在全國中國小推廣套用。“詩意語文”正在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和影響的新教學流派。
三、理論參悟、實證修煉,形成“劍氣合一”師訓模式
2008年,在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的直接指導下,“王崧舟特級教師網路工作室”正式成立。網路工作室以實體工作室為依託,以網路為載體,貫徹“面向全省、服務一線、共享資源、互助成長”的理念,突破時空、部門、經費、人員等限制,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的網上教研、科研和培訓活動,影響和促進了一線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形成了具有浙派特色的教師教育新平台。目前,網路工作室有註冊成員876人、資源數1056個、訪問量達995084次。2012年,在全國中國小多媒體教育軟體大賽中,王崧舟特級教師網路工作室被評為全國一等獎。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長親臨學校考察王崧舟工作室,給予了高度評價。
迄今為止,王崧舟在全國範圍內帶徒百餘人,尤其是浙江地區,所帶徒弟深受其教學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王氏流派”。培養了20多名省、市級教壇新秀和學科帶頭人;他指導4人的課堂教學在國家級賽課中榮獲一等獎、30多人次在省市級賽課中獲獎。

主要成就

歷年榮譽

(1)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人民政府/1998年
(2)浙江省優秀青年教師/浙江省教育委員會/1996年
(3)杭州市勞動模範/杭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
(4)浙江省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分會副會長/浙江省民政廳/2002年
(5)浙江省特級教學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民政廳/2000年
(6)浙江教育學院教師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浙江教育學院/2006年
(7)杭州市拱墅區名校長/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2003年
(8)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先進工作者/中國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2005年
(9)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2007年
(10)浙江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語文學科導師/浙江省教育廳/2006年
(11)《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編委/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2007年
(12)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年
(1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華全國總工會/2008年
(14)全國勞動模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0年
(15)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浙江省教育廳/2012年

學科貢獻

教學思想
1984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王崧舟一直醉心於國小語文教育改革實踐。他積極倡導“詩意語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言語生命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育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王崧舟看來,對語文教學的追求,向來存在三個層面上的東西。一是功利層面上的追求,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很好,學生的作文獲獎等等;二是科學層面上的追求,形成自己的理論主張,建構自己的教學體系等等;三是審美層面上的追求,按照美的規律和要求審視語文、設計語文、實踐語文、評價語文,讓語文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正是在審美的層面上,他倡導並孜孜追尋著理想的語文教學,即“詩意語文”。詩意語文同樣是“存在本位”在學科教學領域的體現和創新,它以實現學生的“言語人生”和“詩意人生”作為語文教學的終極關懷和價值皈依。它建構了一系列語文教學“藝術化”的規則和策略,對於日趨濃烈的功利化、效率化、應試化的語文教學是一種自覺的反叛和抵擋。在當代中國語文界,王崧舟的詩意語文獨樹一幟、獨闢蹊徑,成為某種影響廣泛、風格鮮明的教學流派。
隨著王崧舟思考和實踐的深入,今日他口中的“詩意語文”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意義。詩意語文本身已經成為一個開放的存在,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模式。在他的構想中,詩意是超越了風格概念而存在的開放性的東西,它有著無限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他的“詩意”,是哲學層面上的“自由”,由心靈的高度自由生髮出蓬勃想像力的狀態;也是倫理學層面上的“悲憫”,心地柔軟的人才能真正體認人生與自然的詩意之姿。
代表課例
1998年評上特級教師以來,他先後應邀赴全國29個省份200多個城市開設觀摩課1000多節次、講座600多場次,其代表課例有:《萬里長城》、《只有一個地球》、《一夜的工作》、《長相思》、《兩小兒辯日》、《慈母情深》、《楓橋夜泊》、《與象共舞》、《望月》、《去年的樹》、《孔子遊春》等,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杭派語文教學風格。他的語文課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

學校管理

管理理念
王崧舟從事學校管理20多年。他認為,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校長應該成為學校的精神領袖、專業導師。實踐中,他貫徹“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名師精校、品牌強校”的辦學策略。2001年,作為杭州市拱墅區教育系統第一位引進的人才,他擔任拱宸橋國小校長。王崧舟立足學校的區域實際和文化背景,借鑑“成功教育”的合理思想和經驗,提出“新成功教育”的辦學理念和戰略,並開始全面實施旨在重塑以“成功心態”為核心價值的學校文化、為每位學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整體教育改革。他提出“讓每個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倡導“為每個孩子的成功學習而教”的教育觀念;弘揚“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精神;建構“尊重、理解、賞識、激勵”的教育機制。他先後策劃組織了《學生權利保障公約》、《選師制》、《成功銀行》、《家長視導制》、《母親學校》、《學習型家庭培育工程》、《新成功教育講堂》、《人人成功節》、《365成功喜報制》、《運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小學生成功心理輔導》、《課外閱讀考級制》、《硬筆書法考級制》、《少兒才藝拓展俱樂部》、《校園新聞發言人》、《教師充電工程》、《教學智囊團》、《精品課堂》、《國學課》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也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反響。
他奉行的職業信仰是:教育當以慈悲為懷;他追求的事業境界是:在促進學生生命和諧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自我生命的和諧發展,讓師生在教育的大地上詩意棲居。
一心三最
以“為每個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為宗旨的“新成功教育”,被王崧舟及其老師自豪地概括成了“一心三最”。
“一心”,是培養和塑造每個孩子的成功心態,將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意義注入師生的意識當中,這是一種“堅信自己、積極進取、追求卓越、實現自我”的良好心態。“立心”是對知識本位、能力本位、素養本位的超越,是“存在本位”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和創新,更是新成功教育的終極關懷和價值皈依。
“三最”即“最近發展區、最佳發展區和最好的自己”,主張教育要引導和幫助學生髮現自己才能的最近發展區和個性的最佳發展區,並有效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天賦和潛能,逐步成為最好的自己。
一要走進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根據維果茨基的理論,特別是教學實踐研究,王崧舟發現,只有課程與教學走進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抵達高效學習的理想境界,讓學生盡享學習成功的喜悅。為此,王崧舟要求教師的教學要有起點分析,然後再確定發展目標。這樣,“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師那裡落地生根,學必有獲才能在學生那裡化成現實。
二要培植學生的最佳發展區。加德納多元智慧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智慧型優勢,這便是他的最佳發展區。這就要求學校教育,首先不是取長補短,而是揚長避短。當學生之長得到充分發揮並得到肯定的時候,心裡就會升騰起一種特別的自信。哲人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這自信,就是學生撬起更大、更多成功的支點。
三要做最好的自己。受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一書的啟發,王崧舟提出“最大的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自己”。一個人的成敗與否,關鍵是能否做最好的自己。人各有異,所謂的最好也是因人而異。就目標而言,有底線要求,即六年學會課程目標規定的內容,這是共性目標。但也有上線要求,即通過努力可以抵達自己認為“最好”的那個目標。為此,他提出了十類目標。這樣,要想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滿懷信心地朝著自己既定的上線目標行進。
四大延伸
隨著王崧舟及其教師同仁的實踐探索,新成功教育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到2003年,拱宸橋國小的教師便開發出了極富新成功教育特色的“走向自主成功的校本課程體系”。這個頗具獨創性的校本課程,依然根植於學校自身的生源特點和周邊環境等各項因素,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大板塊:“成功心理輔導課程”、“課外閱讀考級課程”、“運河文化探究課程”、“經典才藝拓展課程”。
一、成功心理輔導課程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周一節課,教師使用根據小學生心理結構特點自行研發的校本教材,對孩子們進行成功智力開發、成功情感培養、成功意志磨礪和成功潛意識植入。
二、 課外閱讀考級課程
通過讀書來豐富和改善孩子的精神結構和心靈結構。整個考級系統從低到高依次分為“赤、橙、紅、綠、青、藍、紫”七級,每一級都有相應的必讀書目、閱讀量、經典語段背誦量、有效讀速、讀書卡片量、讀書筆記量等要求。王崧舟說,通過七級考試孩子的閱讀量將超過2200萬字,若按照一本10萬字計算,那就是220本書。
王崧舟認為,培養孩子成功心態最基礎的,就是閱讀,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其精神發育史。閱讀對孩子的影響不會直接而迅速地體現在學科成績的提高等方面,而是體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後續發展方面。對於一貫堅持教育是慢活兒,需要一點一點累積,並持有百年樹人的堅毅態度的王崧舟來說,課外閱讀考級課程的研發和實踐,是贈送給拱宸橋國小孩子們一生的厚禮。這個在2001年上任的拱小校長,在第一次全校教師見面會上,贈送給所有老師一份禮物——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並在隨後的日子裡,依然堅持擴大閱讀影響的理念,帶領教師同仁進行著“教育名著研讀”的校本研修。
三、運河文化探究課程
利用拱宸橋國小毗鄰京杭大運河的地理位置,開發和實踐了運河少年文化研究院校本課程。京杭大運河這部王崧舟眼中的流動的內涵豐富的書,便由此給今日拱墅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種深度的學習體驗和生活歷練。每年春秋假的兩次運河之旅,運河少年文化研究院的孩子們從北京通州開始,順運河直下,貫穿天津、河北滄州、山東濟寧、江蘇常州,直至蘇州,然後坐船回到杭州。2003年教師節的那個上午,當人們第一次在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看到面向整個東南亞地區直播的戶外綜合性學習課《相約拱宸橋》的時候,應該不會驚訝,鏡頭上王崧舟的背後,站著一群高聲歡呼的快樂的孩子們。
四、經典才藝拓展課程
突破傳統學校設定的興趣小組,成立36個社團型俱樂部,是拱宸橋國小校本課程的又一大膽實踐。俱樂部中,學生自主開展各色活動,自由發掘和發展自己的天賦,本校指導老師和校外聘請輔導員僅起輔助引導作用。

人物評價

教職工評價

讓生命與事業同行
——記拱宸橋國小校長王崧舟同志
杭州市拱宸橋國小 邵宏鋒
美國著名的LEG公司為商界精英提供一種“靈魂訓練”的課程。課程時間僅為3天,收費卻高達3000美金。第一天的課程是這樣安排的,給每個學員發一份問卷,要他們認真思考並真實回答五個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在你的生命中,哪樣事物能讓你感到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對於這個問題,王崧舟的回答是:教育!
他說:教育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自己因了教育才得以展示生命的全部尊嚴和價值。只有教育,才能讓我感到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他做事最講認真!”
“王崧舟做事,最講認真。”這是同事們談起王崧舟同志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那時,王崧舟到拱宸橋國小擔任校長才一個多月。在王崧舟身邊工作的同事們都清楚,這個人乾起活來簡直不要命,他做每樣事情都愛頂真。就拿訂工作計畫來說吧,王崧舟把這事兒看成是校長最重要的事務。他說:“老師要備課,校長同樣要備課,校長要備的最重要的課就是工作計畫。一個校長的辦學理念、決策水平、工作思路、管理風格、處事能力就集中體現在這份工作計畫上。這是需要校長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備的課。”於是,每學期學校工作計畫的產生到了王崧舟的手裡就要經過四個回合的琢磨。第一回合,請老師們對學校工作挑刺捉蟲,重點是發現問題,尤其是一些細節問題;第二回合,將問題梳理後反饋給各個職能部門,請職能部門負責人提出破解對策和思路;第三回合,整合各部門的對策和思路,提出學校的工作理念、主攻目標和行事曆程;第四回合,召開校務會議審議工作計畫的草案,再行修改和完善。計畫生成的每個回合王崧舟都親自組織加以落實,有人說:不就是一個慣例性的工作計畫嘛,指派一個副校長寫一寫不就得了。犯得著這樣興師動眾、來回折騰嗎?對此,王崧舟嚴肅地說:“你要上的課,能叫別人替你備嗎?退一步說,別人替你備的課,你能上得好嗎?”就這樣,光是一個工作計畫的制訂,王崧舟就愣是前前後後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去完成。而這還是明的,用王崧舟自己的話說,其實,對工作計畫的制訂,我是時刻準備著、天天思考著。正是以這樣的工作熱情和投入,《學生權利保障公約》、《選師制》、《成功班長制》、《成功銀行》、《家長教學視導制》、《母親學校》、《新成功教育講堂》、《人人成功節》、《365成功喜報制》、《運河文化少年研究所》、《小學生成功心理輔導》、《課外閱讀考級制》、《少兒才藝拓展俱樂部》、《教師多元發展激勵工程》、《小班化家長會實施細則》、《教育名著研讀工程》、《教師充電工程》、《校園成功文化構建工程》、《教學智囊團》、《精品課堂》等一系列閃爍著新成功教育理想的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在拱宸橋國小得到認真貫徹,並取得顯著成效。2003年5月,拱宸橋國小由一所普通學校被杭州市教育局命名為杭州市實驗國小。
面對學校的蒸蒸日上,王崧舟一臉平靜和沉穩。他對老師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初步成功,歸功於‘認真’二字。世界上最需要細心對待的就是‘認真’,認真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一種素養,認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第一細節。”
“一個性情中人!”
2002年9月1日,在新學期的教師大會上,全校老師目睹了王崧舟同志的一次流淚。有人在底下發出這樣的感嘆:“沒想到外表堅強的校長,內心居然這么脆弱。”
這天,王崧舟在大會上談“尊重、理解、賞識、激勵”的新成功教育理念。他給大家讀了一篇報載的短文《只有你能賞識我》:有個孩子因為成績落後,他媽媽經常被叫到學校受班主任的奚落,但是媽媽每次回家總是這樣告訴兒子:“孩子,老師說這次你又進步了……”。這個孩子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當孩子後來知道了箇中的原委時,他深情地說:“……媽媽,只有你能賞識我……”短文讀到這裡,王崧舟的聲音哽咽了,他幾次停下來,擦去臉上的淚花,可還是沒法把文章讀完。良久,他說:“老師們,請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吧!”此時此刻,會場裡出奇的安靜,全校老師的眼圈都是紅紅的!打動老師們的不僅僅是文章中的母親,也有淚光中的王崧舟。
拱宸橋國小有個特困生,媽媽在他五歲那年被人殺害了,爸爸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家裡經濟條件很差,孩子經常是餓著肚子來上學。每次開學,這個孩子總是交不上學雜費,有時一拖就是兩三個月,班主任沒少為這事兒煩心。小傢伙呢,倒顯得挺有骨氣,當著老師的面說:課本我可以去借的,點心我不喜歡吃。試想,哪個孩子不喜歡新書?哪個孩子不喜歡吃點心?王崧舟不知怎的,就知道了這個孩子。他叫來班主任,問清了孩子的家庭情況,沉默了好長一段工夫,他拿出自己的錢給這個孩子交上了全部費用,還提出要包下孩子今後五年的全部代管費和學雜費。當王崧舟將錢交到班主任的手裡時,他落淚了,孩子的班主任也流淚了。這件事後來在學校慢慢地流傳開來,老師們說:我們的校長真是一位有著菩薩心腸的性情中人啊!
王崧舟說:“流淚實際上是一種能力,是我們的靈魂仍然能夠感動的標誌。要讓孩子感動,老師先要感動;要讓老師感動,校長首先需要感動。淚水和良知之間,是一種天然的結盟。教育需要感動,需要心靈的淚花。我們的孩子,太需要受到感動的教育了。”
“士為知己者死!”
王崧舟同志剛到拱宸橋國小的時候,就有知情人告訴他,學校唯一的一位教壇新秀叫許珂的,正在暗中找關係要調離學校呢。仔細一了解,原來許珂感覺在這所學校發展沒多大前途,希望調所學校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王崧舟說:“當我知道許珂是因為這個原因要調離學校時,我不但不生氣,而且還為她在事業上有這樣的追求感到高興。”於是,王崧舟進教室聽許珂上課,從業務檔案中找出許珂寫的論文認真閱讀,找其他老師了解許珂的情況。經過近半年的考察,王崧舟發現許珂做事認真踏實、理論視野開闊、思想活躍,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一年後,許珂由一個普通老師被聘任為學校的教科室主任。上任前,王崧舟對許珂說:“往前看,大膽做。做成了都是你的功勞,做壞了我來負全責。”
許珂上任後,一方面悉心領會學校倡導的“新成功教育”理念,使教科研工作成為新成功教育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又認真學習和掌握教科室的工作職責和策略,並根據學校實際大膽探索自主高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網路和載體。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學校教科研工作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碩果纍纍的喜人景象:由她主編的校刊《新成功教育》被同行們譽為非專業的專業刊物;《教育科研ABC激勵工程》在全區中國小推廣;學校老師撰寫的教學論文成倍增長,並在省市兩級頻頻獲獎;課題研究更是成績斐然,學校先後主持國家級課題一個、省級四個、市級五個,已有三個課題順利結題,其中一個還榮獲浙江省2004年度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去年年末,學校教科室又以全區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通過了上級部門的評估驗收。
一次教科研工作會議上,有人悄悄問許珂:“你幹得那么辛苦,圖個啥?”許珂笑笑說:“不圖啥,就為了報校長的知遇之恩,士為知己者死嘛。”

學生評價

王崧舟:覓,向詩意渡口
浙江平湖市藝術國小 錢 鋒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世說新語·任誕》
一路朝東,走過紹興蘭亭,走過上虞曹娥,再往東南,便是四明群山,溯溪而上,一直延伸到嵊州,“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只是,也許連唐朝的李白都只顧著蘭亭的風雅和越中的秀麗,忘記了剡東的瀑布山麓,那寫就“若浮雲,若蛟龍”的《蘭亭集序》的王羲之便安靜地長眠於此。晉室南渡,建康的王謝家族遍邀東晉名士,踏遍越中山水,所過之處,風流遍地。
一、生命三課
1.
“我的爺爺九歲那年因為天花病而致眼疾,當時家裡窮,看不起病,所以最後徹底成為瞎子。我的祖籍不在上虞,在紹興的王壇,有一個村叫上王村,我爺爺九歲那年從上王村討飯出來,後來到了上虞,到了章鎮那個地方,有個好心人收留了他。爺爺以自己的堅韌不屈學會給人算命,靠著算命術撐起了一份家業,到30歲置辦家產,在朋友的幫助下,娶了我奶奶。我的父親和我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我會落淚。王家的血脈就是這樣延續下來,不容易。”
大舜廟就在小舜江的拐彎上。溪的南岸便是上王村。溪灘恣意,若曲若伸。
幾十年前的那個九歲就失明的男孩一定也站在大舜廟前的大樟樹下聽著小舜江的流淌叩問著生命的磨難與掙扎。幾十年後,當經歷過與病痛生死抉擇之後,王崧舟也拖著沉重的肉身開始了生命究竟的叩問。於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語文課上隱約見到延續祖輩與宿命抗爭的對話:
師:無錫惠山的二泉映月,孩子們,這如詩如畫的風景,對那個阿炳,對那個雙目失明的阿炳來說,卻意味著什麼?他看得到嗎?
生:看不到。
師:他看到了嗎?
生:他看不到。
師:他看到的只能是什麼?對雙目失明的阿炳來說?
生:黑白。
師:不是黑白,是黑暗!孩子們,想一想,這“茫茫月夜、如銀月光”對雙目失明的阿炳來說,只意味著什麼?
生:只意味著可惜。
師:只意味著什麼?
生:孤獨。
師:只意味著什麼?
生:十分惋惜。
師:因為他什麼都看不見。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只是孤獨。除了黑暗,還是黑暗,除了孤獨,還是孤獨……就在那個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來到了二泉池畔。孩子們,讀課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個特寫鏡頭上,孩子們,仔細地看,看,這個時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麼,他正在想些什麼,把這些話劃出來,再用心讀一讀。
生:(默讀、劃)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阿炳在回憶他自己的人生路程。
師:那是怎樣的人生旅程啊!
生:那是非常地……非常地傷心,嗯,無人傾訴。
師:誰能把你們剛才讀到的長長的三句話,讀成一個詞?
生:我覺得是“坎坷”。
師:坎坷。真好。還有嗎?還有嗎?是啊,書上的確沒有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的坎坷,它雖然沒有寫在書上,卻一定寫在我們的心上。閉上眼睛……也許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阿炳出去賣藝,你看,你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阿炳?也許,是一個風雨交加的黃昏,阿炳賣完藝以後回來了,拖著沉重的步子回來了,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阿炳?也許,阿炳在賣藝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攤水果,於是你又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阿炳?也許就在阿炳自己那間破舊不堪的茅屋裡邊,又飢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個怎樣的阿炳?
生:(想像寫話,並指名交流。)
師:這就是坎坷。
生:(不斷地迴環復讀: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就這樣,《二泉映月》誕生了!
——王崧舟《二泉映月》實錄片斷
2.
“我的父親英年早逝,在我20歲的時候,就走了。當時我底下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我參加工作才第二年,我是長子,父親去世前在彌留之際說了最後兩句話:第一句話是照顧好你的母親和弟弟妹妹。第二句話是你的伯父伯母是好人,不要忘記他們。一個人要學會感恩,人只有學會感恩,才會和禽獸區別開來。人要活得有情有義,這是父親告訴我的。”
東山不高,卻綿延逶迤;曹娥江的水緩緩地在底下流淌。章鎮就在東山南側的江邊,北邊不遠處是謝安的隱居地。
章鎮停留了王崧舟大半的成長歲月。從小就愛讀書的他,家裡窮,母親給兩分錢、五分錢,也不買零食,都省下來買《聊齋志異》,買《三國演義》,買《兒女英雄傳》,買《說唐》。對於幾乎就說的是家門口事情的那部《世說新語》,王崧舟自然早就深諳在心。少年時,他必然也看到過這樣的一則故事:
那段讀書時光,也許慢慢地沉澱成了一種昏黃的親情懷念,帶著青澀的少年記憶,其情景便映射成了《慈母情深》中的那種溫暖的味道:
師:母親為什麼不伸懶腰?不喘氣?不休息?
生:為了我們兄弟姐妹的生活、讀書!
師:母親,你已經乾不動了,為什麼還要拼著老命工作?請大家帶著感情齊讀!
師:母親是那樣的環境下,那樣辛苦的掙錢,而當我向母親要錢買書時,母親是怎么說?怎么做?(出示: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裡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誰叫我們是當媽的啊!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師:哪個字最重要?對,是“塞”。母親是怎么樣的“塞”?
生1:迫不及待地塞。
師:用上去讀“迫不及待地塞”,
生2:毫不猶豫地塞。
師:用上去讀“毫不猶豫地塞”,
生3:不假思索地塞。
師:用上去讀“不假思索地塞”,
師:是啊,母親是想讓我多看書。帶上剛才的感覺在來讀這個句子。
師:這哪裡是錢呀,是……
生:是母愛
生:是希望
生:是心血
生:是汗水
生:是勞累
生:是生命
師:這一切的一切,匯成了四個字——“慈母情深”,孩子們,這就是我第一次發現母親的偉大,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裡是攥著錢,分明是攥著母親的(愛、希望、心血、汗水、生命、溫情),攥著母親的博大情懷。
——王崧舟《慈母情深》實錄片斷
那個攥著揉皺了的零錢的孩子不正是少年時也如此酷愛書籍的王崧舟嗎?
這段情深的日子,崧舟先生在人到中年之後終於開始在他的課堂內呈現。我始終寧願相信,一個成熟教師的課堂總是他一段時間心境的折射與迴響。我還相信,梁曉聲的這些細節勾起了崧舟先生的許多掛牽。當他遇到這個文本時也一定想起了重重的生活壓力下的少年時光。這堂課所呈現的是崧舟先生課堂中少有的拳拳赤子之心。將母愛的詮釋溶化在這“鼻子一酸”中。人生況味,又何止一“酸”啊!
曹娥江繼續朝著更為開闊的杭州灣流淌,浪淘風波,洋洋灑灑。留下東山,出入之間,盡得風流。
3.
“1994年我得了一場大病,差點沒命。住院住到95年,我永遠也忘不了的是94年那個除夕的晚上,在上虞人民醫院傳染病房,四層樓的病房,諾大的一個樓只剩我一個人,旁邊是山,上面是墳墓,黑幽幽的一片。那個夜晚,寒風凜冽。我躺在床上就是感覺:生命怎么會那么脆弱,一個人到了病的時候,誰也幫不了你,這種體驗沒生過病的人是無法體會的,所以那一刻我感覺到生命的可貴。這件事情,我會告訴我的女兒,活著就要好好活著,珍惜生命,佛陀告訴我們人身難得啊!”
那個夜晚,我曾不斷地構想著,直到崧舟先生幻化成一根孱弱而堅韌的蘆葦在漆黑的山間飄搖,思考著,突然間開始猛烈地搖晃起來。然後,放下執念。
師:來!放下!把課文兒放下!把手也放下!一邊讀,一邊用心地感受,看青年畫畫,什麼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生:(齊讀: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遊動。)
師:嗯!看青年畫魚,什麼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生:我是從“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遊動。”因為他把金魚的每個部位都一絲不苟地畫下來,還把金魚畫得像真的一樣。
師:嗯!聽出來了!青年畫魚那一絲不苟的勁兒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是嗎?其他同學呢?
生: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分都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我從那靜靜地畫畫,我感覺到了那位青年心“靜靜地”跟這個畫融在了一起了。
師:喲,厲害!你們有誰也像她一樣,留意過“靜靜”?
生:我覺得“靜靜地”這個詞,讓我感覺到這個青年在畫畫的時候很心平氣和,很認真。
師:心平氣和,認真!有眼光!能從“靜靜地”後面,讀出——心平氣和,厲害!
生:我從“靜靜”這個詞語感到,他畫畫畫到了忘我的境界。
師:噢!“靜靜”後面還有忘我,這是一種境界,好!(問另一生)你呢?
生:在這個女孩講這句話的時候,說明有非常多的人在看,所以他四周是非常吵的。但是他還是在“靜靜地”畫畫,沒有被周圍的聲音而影響到。
師:好眼光!是的,跟環境一聯繫,跟環境一對比,才能夠讓我們感覺到,他是“靜靜”的。把手放下!有人說“靜靜”就是心平氣和,有人說“靜靜”就是忘我,有人說“靜靜”就是不顧周圍人,不作出任何反應。是這樣嗎?來,把手放下。閉上眼睛,我們再去“靜靜地”看看,青年是怎么畫魚的。一邊“靜靜地”看,一邊“靜靜地”體味;一邊“靜靜地”體味,一邊“靜靜地”想像。
——王崧舟《魚游到了紙上》實錄片斷
這個遁入詩意畫境青年人不正是當下潛心詩意語文的王崧舟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個地方、三個課堂勾勒了王崧舟清晰的人生印記。人課合一,劍氣合一,物與心齊,心與物游,課堂,已經幻化為他生命的沉潛與詩性的追求。語文至此,夫復何求?
二、定慧不二
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世說新語·言語》
訪談的現場感對一個研究者而言似乎有著一種無盡的蠱惑,所以一直想找機會對崧舟先生做一次面對面的訪談,惜總是機緣不巧。退而求其次,才有了以下的這次通信訪談:
1.問:從兩漢經學的禁錮中突圍的魏晉名士,擺脫了名教利祿的束縛,中國士人的個體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恢宏張揚。在佛教精神未完全入主東土的魏晉,東晉名士把浙東這一片山水神秀之地作為自己的道場,其瀟灑出塵曠古絕今。您成長的地方大約正好是魏晉風度的流傳地,您身上也有著明顯的東晉名士的淡泊情懷,您是否也在做一種“突圍”?同時,作為當代小語名師,您四處講學,又是極為入世的積極態度,您如何看待自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這一教育態度?
答:按照史學界的傳統看法,佛教從漢明帝時就已經傳入中國。只不過彼時中國人更多地把佛教看作了某種方術,因此,對當時、也包括魏晉時期的中國人尤其是那些士人的精神生活影響不大。而所謂的“魏晉風度”,也不過是名士們“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一種極端的、被扭曲的現世表達。對此,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有過精闢而詼諧的論述。
我生活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跟魏晉名士們的遭際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說我的身上也有那么一點點魏晉名士的淡泊之氣的話,那也是性格和童年記憶使然。也許,浙東的人文風水會在無意識中濡染我的氣質吧。
突圍的前提在於“有圍”,一切“有圍”皆緣於“有為”。人活現世,焉能無為?無為還是一種“為”。現世求為的我,可能更為奉行的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人生哲學。
很不幸,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已經被後世不斷累積的解讀遮蔽了它的真義。很多人對於此句的感悟會駐留在“淡泊”、“寧靜”之中而心安理得。其實,諸葛亮真正要告誡子孫的是“明志”、是“致遠”。淡泊寧靜,藉以涵養無為之性德、出世之情懷;明志致遠,旨在求取有為之事功、入世之勞績。一味地執著於淡泊寧靜,那不過是某種消極避世的病態而已。反之,在明志致遠的人生歷程中不知淡泊、不守寧靜,則往往事倍功半、行有不得、甚至南轅北轍。淡泊是放下儘可能多的欲望、心念,專注於人生的“一志”,此志乃“人生為一大事而來”的大志、宏願。寧靜則是排除儘可能多的干擾、誘惑,將生命的心能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實現“一志”的征途之上。我覺得,這是一種“不二”的人生智慧。無無為、亦無有為;無出世、亦無入世。一切世間法皆為出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皆為世間法。
語文於我,似已成為某種生命的圖騰。我為語文而來,語文召喚我向著精神的彼岸勇猛精進。這不是承諾,也談不上擔當,這是“順其自然”、“率性而為”,我不過是如實地生活在語文之中罷了。
2.問:您在最近的一篇《自贖與拯救:詩意語文的再發現》一文中深刻地闡釋了您自己教學思想的飛升。對於很多老師來說,他們模仿“詩意”的課堂大都停留在“一味華麗絢爛、文學化、大段的、話劇式的、獨白意味的教學語言;游離於語言文字的種種渲染和演繹;聲音的表現只被加以機械的重複和操練;對文化所作的宏大敘事和過度詮釋”,這種標識性的形式,本來是您的文化修養的內在自然表露,但在其他老師身上這種簡單地嫁接對詩意語文來說很可能是蒙蔽而危險的。我比較關注“自贖”這個詞,和早期的詩意語文相比,您能通俗地就詩意語文的進階演變最核心的所在談一談嗎?
答:“自贖”一詞讓我想起了一個頗具哲理意味的布道故事:
有個神父,虔誠地信奉著上帝。
一天,山洪暴發,別人都在逃離小鎮,而他卻堅持在教堂祈禱。
這時,有人跑過來對他說:“快走吧,洪水就要到了。”神父說:“你先走吧,上帝會來救我的。”
洪水越來越大,已經漫過了教堂的窗戶,神父只好爬到屋頂上。這時,有人划著船過來對他喊:“快上來,趕緊逃命吧!”神父說:“不用管我,上帝會來救我的。”
洪水越漲越高,一個浪頭打來,神父掉進了水裡。這時,一根原木向他漂來,神父只要抱住它就能獲救。但神父卻一邊掙扎一邊讓原木漂走,他說:“我不抱木頭,上帝會來救我的。”
神父終於被洪水淹死了。
神父的靈魂來到了上帝的面前,他哭著抱怨:“主啊,我虔誠地信奉您,一遍一遍地向您祈禱,為什麼您不來救我?”
上帝嘆了口氣,說道:“我救過你三次呀!第一次,我讓人告訴你趕緊離開教堂;第二次,我派人劃了船去救你;第三次,我推給你一根原木。而你呢,都給拒絕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想拯救自己的人,我也沒有辦法呀!”
上帝說了個真理:只想著等待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永無翻身之日。其實,孟子早就告誡後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修行的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佛不度人人自度。自贖,說白了就是自己救自己,而自贖的前提則是自覺。
這是語文的解放,更是人自身的解放。
三、茶禪一味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世說新語·任誕》
來到先生的居所已近黃昏,街頭華燈初上,輾轉拐進一條巷子,忽然安靜下來。這應是杭州城鬧中取靜的難得所在。
先生家質樸本色,白牆素顏,幾無點綴。唯一稱得上裝飾的便是隨處可見的或林林落落,或整整齊齊的書。客廳是滿牆的書,臥室是滿地的書,至於書房滿架的書多得則已經從架子上溢出來,散落在每個觸手可及的地方。崧舟先生的書房是整個居所的上風上水之地,朝東南的一開間,步入書房,心中油生敬意。東南是一幅環形落地玻璃窗,窗內,是一個躺椅,閒適自在。窗外,綠楊蔭里是一條引水渠,調節著京杭運河和西湖的水位。中有一壩,分隔著兩大水系。坐在書房中,倘若是清朗的夏夜,月上柳梢時,風生水起。內側三面則是從上至下的書牆。一個成熟學人的書房便是他的精神發育史。閱讀經歷和閱讀視野往往能從書架上揣摸一二。書可以複製,而藏書的歷程則無法仿效。書的別類有著先生一如既往的嚴謹而端正。但即使如此,我還是發現隨處散插的書透著先生的隨意和不拘。語文教育類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其他諸如佛教典籍、文史哲學也占據著重要的席位。古典文學中,先生偏愛《紅樓夢》,其版本和學術著作較為完整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風水占卜類的書,崧舟先生笑談也算是延續家族淵源。站在書的中間,你便能明白課堂上那些揮灑自如的語言緣何滿室生香。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還有什麼比萬卷藏書更富足?
這便是一個語文朝聖者的精神道場。
若未出去講學,那么每個晚上,他就會沉浸於此,不抽菸、不喝酒,不應酬。十數年來,一向如此。
書架上有一個瓷碟,碟子上寫著一句話:看破,放下,自在。
那天,我離開先生家已是月上闌乾。先生送我下樓,兩人踱著步,在靜謐的小道上走著,走了很長一段路,臨走,他細細地囑我小心。那一刻,夜空清明,晚風蕩滌,我忽然明白先生曾即性揮就的一幅書法作品的禪意:
“空山無語,水流花開,返影入林,杳無蹤跡,明月朗朗,碧雲款款,晴天一鶴,天地精神,無來無去歸於無法。”書法疏影橫斜,形神相和,兼具儒家風範、佛家風神、道家風骨,淡泊從容,寵辱不驚。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這既是先生自我的寫意,也是囑我的一片苦心孤詣。
身棲碧山,心自悠閒,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朋友評價

生命,因語文而精彩
——特級教師王崧舟教育藝術剪影
《國小語文教師》記者 李振村
緣 起
對王崧舟的採訪從一首小詩開始,這首小詩就抄在他筆記本的扉頁上:
無數連環綴成的一個精緻的長鏈
近旁的與天邊的緊緊相連
眼睛讀出它將何往的讖語
玫瑰說出了天地間全部的語言
一隻小蟲奮力生成為人
越過了自然的所有峰巔
——愛默生
王崧舟說自己就是小詩中的那隻小蟲。
覺 著
在華東師大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檔案中,記者讀到了王崧舟的一份答卷:
一、對您做人處世影響最大的三句話是: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3、心無掛礙。(《心經》)
二、在您的教學理念形成過程中,哪三部書對您的影響最深:
1、孔子的《禮記·學記》。(一切教學論思想,迄今無出其右。)
2、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學實踐的真正寶典。)
3、葉聖陶的《葉聖陶教育文集》。(不讀此書,無以為語文教師。)
三、您平生最崇拜的三位教育家是:
1、孔子。(至聖先師,萬代師表。)
2、蘇霍姆林斯基。(愛的教育家。)
3、葉聖陶。(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一代宗師。)
四、對您啟發最大的三句教育名言是:
1、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
2、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愛孩子。”(蘇霍姆林斯基)
3、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聖陶)
五、請列出您的語文教學觀中最基本的三點:
1、為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而教。
2、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
3、語文是功利的,那是學生的立身公器;語文是科學的,那是學生的思維之劍;語文是審美的,那是學生的精神家園。
六、您心目中理想的語文教師是怎樣的,請列出最重要的三條:
1、豐厚的文化底蘊。(儒雅的)
2、高超的教育智慧。(睿智的)
3、遠大的職業境界。(慈悲的)
這份答卷完成於2001年10月。它是在毫無準備、毫無資料可供查閱的情況下當場完成的。這份答卷展示了王崧舟的教育理想乃至人生追求。王崧舟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覺著,語文開啟了他生命的覺著,他願意這樣不斷地覺著。
放 下
在王崧舟的筆記本上,又翻出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頭驢子掉進了一口枯井。驢子的主人想不出好辦法去救它,就決定將枯井和驢子一起埋掉。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土落到井裡時,驢子明白了主人的意圖,發出悲哀的號叫。但是,第二鏟土下去時,驢子反而安靜下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土落下時,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人們不斷往井裡鏟土,驢子不斷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斷往上升。終於,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驢子瀟灑地走出了枯井。
王崧舟說,自己很像這頭驢子。不信?看看他的《萬里長城》。這一課據說是王崧舟的成名作。為了這一課,王崧舟真的像這頭掉進枯井的驢子,不斷抖落著身上的“泥土”:
1、《萬里長城》的導入,最早的設計是這樣的:先讓學生欣賞一組長城的照片,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調整後改為:讓學生自由朗讀一首讚美長城的小詩。
2、這個導入後來又改為:老師動情地朗讀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美國總統柯林頓遊覽長城後留下的題詞,然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原先有這樣一個句式訓練的安排:將三句話合成一句話來說。這三句話是:“長城氣魄雄偉。”“長城建築年代久遠。”“長城工程浩大,施工艱難。”後來在聽取專家的意見後取消了這個訓練。
4、原先備課時,對文中“成千上萬”一詞缺乏敏感。後來受到記錄片《長城》的啟發,安排了這樣一次想像寫話訓練:在這成千上萬的參觀者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地位高貴的國家元首;有肢體健全的正常人,也有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隨著老師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誰?你仿佛看到了他是怎樣登上長城的?請寫下你看到的這個人或這群人。
5、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現在我們看到的,主要是明朝時期修築的長城。”原先上課時,對這句話的感悟主要放在弄明白明朝距今有多少年了。後來改為:先讓學生想像由明朝至今,長城可能遭受過哪些磨難。再讓學生聯繫前文“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莊重的形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6、對課文第一自然段“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築物。”的教學,原先是放在課的最前面的。後來改為:在上完課文第二大段以後,再讓學生跟第一自然段聯繫起來,說說對“最偉大”一詞的感悟。
7、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岭上,從東頭的鴨綠江邊到西頭的嘉峪關,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長6500多公里。”原先對這句話是這樣處理的:在作者的眼中長城像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比喻?後來改為:長城和巨龍之間,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在學生討論後,教師總結:“但巨龍僅僅是人們想像的產物。而長城呢?就這樣真實、雄偉、壯觀地橫臥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岭上。它成了中華的象徵。”
8、在教完課文以後,有一段長城視頻的播放。原先只有背景音樂的渲染,後來在背景音樂的基礎上,追加了一段解說詞,由老師直接面對視頻進行解說。解說詞是這樣的: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築物——萬里長城!這就是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建築年代久遠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萬里長城!這就是由千百萬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萬里長城!這就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驕傲和自豪的萬里成長!這就是永不流淚、永不低頭的萬里長城!這就是象徵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
9、《萬里長城》的結課,原先的設計是這樣的: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誦一首讚美長城的小詩。後來改為:為長城題詞。
王崧舟說,“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樂的。生命因此不斷走向圓滿。
面 壁
禪話是王崧舟最愛記錄的故事,看看這一則,有點意思:
一個人剛入禪門,求佛心切。第二天早餐時,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師父請教想了一夜的問題:
第一,我們的靈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們的身體一定會化為烏有嗎?
第三,我們真的會投胎轉世嗎?
第四,我們如果能投胎轉世,那么能不能保留這一世的記憶呢?
第五,習禪能讓我們解脫生死輪迴嗎?
……
此人一口氣向師父提了十幾個問題,正當他準備繼續問下去的時候,卻被師父的一句話打斷了:“你的早餐已經涼了。”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面壁參禪。”王崧舟說,“生命的真義是體驗,是當下的體驗。”我們有太多的思想,卻少有紮實的行動;我們有太多的希望,卻少有踏實的耕耘;我們有太多的質疑,卻少有切實的求證。生命的能量就在這些太多的思想、太多的希望、太多的質疑中被白白地耗費了。
妙 諦
在採訪中,王崧舟多次提及自己事業上的啟蒙恩師周一貫先生。他說自己永遠記著周先生的這番話:生命與事業同行,生命因為有了事業的追求而得到開發、光彩倍增;事業則因為有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熱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風暴與歡樂時時交替的敏感心靈。有生命與事業同行,這條路便會風雨無阻,光耀七彩。於是,美與和諧才得以展示生命與自然的全部驕傲。這是事業的彩虹,也是生命的樂章!

小記者評價

我眼中的校長
也許有同學會認為校長應該是嚴肅的、難以靠近的,而我們的王校長在我的眼中可是親切的、可愛的。
每天清晨,當校園的大門剛剛開啟,我們的王校長總是笑眯眯地站在校門口,迎接每位同學和老師的到來,並不時地鞠躬回禮。每當校長向我回禮時,我的心裡總是暖暖的。
每天晨跑時,王校長總是跑在某個班級的隊伍後面,和我們一起鍛鍊身體。我們卻不會覺得有壓力,反而覺得校長能和我們跑在一起是多么的榮幸。
我們的王校長是世界上最棒的校長,總是給予我們微笑和鼓勵,讓我們在陽光底下茁壯成長,讓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此向您敬禮!
牛通社記者 高興拱宸橋國小 四(2)班
我的校長
“相信自已,我能成功:鼓勵自已,天天成功;超越自已,一定成功。”這是我們拱小的校訓,也是我們王校長的辦學宗旨。
從讀一年級開始,我們手裡就拿到了一本厚厚的國學書,每天讀古文是我們拱小的必修課。從一開始很害怕這本寫滿之乎者也的古文書,到現在我們能滾瓜爛熟的背誦《論語》、《禮記》,這就是我們王校長提倡的國學教育,為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
王校長為人和藹可親,上學期,我的胳膊在上體育課時不小心受傷了,固定在胸口。王校長見到了,急忙把我叫到一邊,仔細地詢問事情的經過,又叮囑我好好養傷,多點休息。看到校長這么緊張和關心我的傷勢,雖然我胳膊很疼,但我心裡暖洋洋的。
我為自己能有這么一個好校長而感到驕傲!
牛通社記者 黃樂怡 拱宸橋國小 四(1)班
有一位校長
圓圓的臉龐,一副極細黑色框線的眼鏡架在鼻樑上,兩隻小眼睛那么有神,臉上永遠掛著慈祥的笑容,燦爛的笑中,上面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大約8顆吧!)撐著水潤的嘴唇。他,就是我們的校長。
他是一位慈善的校長,從不會責怪學生,更不會因一些小錯誤而嚴厲地批評學生;他是一位以身作則的校長。不但要求我們在校園內外見到垃圾要彎腰勤撿,自己也是這么做的:他是一位熱愛學生的校長。每天早晨站在校門口對面迎接我們,向我們深深鞠躬問早……
牛通社記者 馬以秀 拱宸橋國小 六(3)班

個人作品

在醉心於國小語文教育改革實踐的同時,王崧舟還一直潛心於國小語文教育科學的研究。自1992年以來,他先後主持了《電化教學和語感培養》、《“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課堂語感教學策略》等省部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其課題成果多次榮獲省部級一、二等獎。他先後出版《國小作文教學改革與流派》、《王崧舟國小語感教學法》、《王崧舟教學思想與經典課堂》、《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王崧舟講語文》、《聽王崧舟老師評課》、《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語文的文化品格》等多部教育教學論著,在省部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天地一課堂》、《語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詩意語文揮灑詩意人生》、《詩意語文,追尋生命化教育的境界》、《磨你千遍也不厭倦》等論文22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