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文(大成拳傳人)

王尚文王選傑的衣缽傳人,他“學師法而不拘泥於師法”,融多家拳法為一體,精研有得。

他少年時代表弱單薄,無縛雞之力,路見不平則敢怒而不敢言。自古大同口泉溝礦民有著尚武之風。礦工的兒子王尚文在環境的影響下,也練起了少林拳。不久,他的身體變壯了,而且孔武有力了。從此,他深深地迷戀上了武術。自16歲那年拜師學藝後,一發而不可收。十年間,他先後練過少林、摔跤、形意、散打等功夫,從而在尚武的大同頗負盛名。他性格豪爽、待人寬厚又意志堅強,為求真功夫孜孜不倦。他不滿足於現有的功夫,立志要尋找到技擊性強的拳種拳法。他心中有個偶像,就是獨樹一幟的實戰技擊家、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他求師若渴,遂於1986年秋隻身赴京,並投拜在大成拳中興之主、第二代傳人王選傑先生門下,從而開始了學習大成拳的生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尚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大同口泉溝
  • 運動項目:大成拳
  • 重要事件:王選傑衣缽傳人
成長經歷,指導講學,熱情受邀,總結經驗,功夫探析,站樁,試力,走步,

成長經歷

自此,王尚文一門心思撲到大成拳上,數年如一日,終於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悟性,深得大成之三昧。1994年初秋,正在京城北海公園代師執教的王尚文與法國空手道法國亞軍聖希爾不期而遇。身材高大的聖希爾,對大成拳的練功方法,諸如站樁、走摩擦步等程式產生疑惑,這又不打少袋,又沒有力量的訓練,能夠進行搏擊嗎?務實的精神,使他欲親身一試。於是,他提出與王尚文切磋,王尚文欣然應允。他以靜制動,任聖希爾拳來腳往,讓其盡情施展。當聖希爾以空手道重腳掃踢其頭部時,腳正好觸到王尚文小臂上,只見他微微一抖,其瞬間變化——螺旋力爆炸突發,當時,聖希爾如被電擊一般,被彈跌丈外仰面朝天摔於地上。連試三次,聖希爾皆敗北。聖希爾當即拇指豎起連連點頭,敬佩之情溢於言表。然後他讓翻譯解釋了欲拜王尚文為師之意。如願以償後,他約定明年再來拜訪王尚文師。除法國人外,與王尚文交手的還有日本、瑞士、義大利、美國等國人士,當然,在國內他也時與武者、名流切磋交手。

指導講學

自1994年“不打不成交”後,聖希爾和共他外國朋友,每年都不遠萬里來中國學藝。1997年初,由聖希爾通過法國的官方發出邀請,王尚文於五月踏上風景如畫的法蘭西土地。在法國北部阿爾卑斯山下的里昂和聖馬丁市,王尚文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大成拳指導和講學工作。那些金髮碧眼的洋弟子對中華武術既感神秘又非常嚮往,但是他們也很好鬥,總想試試“教頭”的真本事。當王尚文將體重一百多公斤,號稱“拳術多面手”的法國人帕特里特打翻在地時,引來“嘖嘖”的讚嘆聲和欽佩的目光。除拳術講學和交流外,王尚文時刻想著自己是一個礦工的後代,他借武術講學之機,提出要參觀一下異國礦區。外國朋友明白他的意思後,便陪同他驅車到聖馬丁市以北300公里的煤礦進行了參觀。

熱情受邀

王尚文在聖馬丁市受到該市市長的熱情接待,市長並在歡迎會上致詞,當地武界及地方名流數百人參加了盛會。市長高度評價王尚文先生的武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和智慧。1998~1999年,王尚文應邀三次出國講學。他先後到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傳播大成拳學,並結交了不少新的武道朋友,還拍攝了大成拳教學片,經推薦在國際航班和歐洲許多國家的電視台播放。大成拳在國外拳術界給中華武術增添了新的風彩,從而使很多人認識了大成拳既可技擊又可健身的效果。王尚文通過自己的大成拳功夫,把中華傳統文化介紹到了國外,從一定意義上說,他扮演著一個文化使者的角色。王尚文說:“在國外,我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礦工的兒子和中國武者的形象,所以我才能做到有禮有節、不卑不亢。”

總結經驗

有奮鬥才有收穫。經過多年坎坎坷坷的人生之旅,王尚文終於嘗到了收穫帶給他的喜悅。下一步,王尚文準備靜下心來總結一下自己多年的習武經驗,爭取從理論與實踐上再有所建樹。
他腳下的路還很長,身為大成拳第三代傳人,王尚文感到了肩頭擔子的重量。但成功會青睞那些呼嘯的奮進者。

功夫探析

站樁

“欲求技擊之妙用,須以站樁換勁為根始,所謂使其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也。”王薌齋老先生在站樁一文中談到了站樁對技擊的作用。
一般未練過內家拳的人,對樁功的認識較粗淺,大都認為站樁能使腳下有根、長力量,但對於各種樁法的內涵卻無法深究,對於力從站樁中所得,並能在技擊中充分體現其作用的事實,持一種懷疑態度。更有甚者,認為站樁只會越站越呆板,視其道“靈者變拙也”。這些人大概只見到樁功表面的東西,或受其他拳術中低馬步樁的影響太深,腦子裡的舊觀念一下子無法更新。初學站樁的人,雖然對樁法初步有些了解,但對具體的站法或時間的要求卻難以把握,加之缺乏明師指教,若再受一些誤傳誤授的說教,極易偏離真正的大成拳道,以致雖浪費時間不少,但難得其法要,站來站去,見效甚微。有些誤導人脫離實際的歪門邪道,如“開天目發光”、“內氣外放”、“隔空擊物”等偽科學的“特異功能”,只會使學習者落得氣泄銀空,令人痛心矣!
站樁既是大成拳“七妙法門”的入門功法,又是登堂入室的高級功法。“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樁起”。站樁應首先做到間架外形到位,精神舒暢,心平氣和。在形體上找“松”勁,以肩、腰、胯等關節的松活,從整體中領悟“松”、“沉”勁兒,達到“松”、“整”互換。只有真正的“松”下來,實戰時“力如泥”的“懶惰勁”才能突出體現。即所謂“神行若一,整體如鑄”。在整中松、松中整的體會中,要有精神貫穿、調配始終,即在長期的松中有精神的統一,才能體會意緊。緊是精神和力量的高度和諧,求得樁態自然中的鬆緊,不要去追求局部肢體的多面力,那樣容易出現極端。大成拳樁功上的外形符合中庸之道,如“直與曲、長與短”之間都符合了“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辯證關係。
大成拳站樁和其他拳術的練法有本質的區別,它注重內在自然力之修煉,是在松合自然、不用力而得力的狀態下鍛鍊身體,促使筋骨、神經、細胞的內在變化,進一步開發人體潛在的原始本能,達到“肌肉鬆靈、筋粗力大,骨活筋靈”的目的。站樁原則是“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微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以活步為例,外形視之不動,但隨時間推移,功力會與日俱增,令人生威。雖外形視之不動,而內里卻真動。站樁重在精神和整體力量的培養,而不需藉助其他運動和訓練。如果對二者練出的勁力作個比較,就不難發現,前者(站樁)柔中帶剛,後者(舉槓鈴、打沙袋)則剛中蘊僵。
站樁以松活、蓄力為主,而力則由試而得。當樁功站一段時間後,身體從松中能體認到一種潛在的能量,也就能從手與手、手與腳、肘與膝、肩與胯等部位體會到相互排斥和吸引的勁兒,此即爭力與合力,謂之“矛盾力”。

試力

試力,就是把樁中之力通過試力練習,慢慢以求,就是從“虛無中求實際”。試力可分為鉤挫、風帆、波浪等幾種方法,可進行定步、活步練習,求得慢中快、快中慢,再去摸勁、試勁,直到得勁。在試力時,意想身體與周圍的物體、空氣等產生“碰撞”、“摩擦”。隨著功夫的增長,這種感覺會越來越強烈。

走步

當得力之後,應進行走步訓練。走步的初練,以摩擦步為主。摩擦步也叫“活步試力”,或叫“運動試力”。摩擦步的練習,對運動中兩腳前後、左右互換的平衡和身體勁力的整體協調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實作奠定了基礎。
站樁、試力、走步是大成拳“七妙法門”中的重要部分。如果這三步功法打不好基礎,就無法去作試聲、發力、推手和實作。望學者切記,不可捨近求遠,貪新務虛。
站樁、試力、走步這三步功法在時間上的安排大致是站樁占60%,試力占15%,走步占25%。站樁是換勁、生力之本,謂之源;試力是摸勁、運力之引,謂之渠,走步是用勁、動力之現,謂之灌。這三步功法如池塘蓄水、挖渠、灌溉,是相關聯的步驟。要把寬大的池塘蓄滿水是本;如果沒水,挖渠又是徒勞,灌溉就無從談起;如果池塘水滿,不去挖渠引灌,蓄水只是徒勞,無法使用;池塘水滿,渠道暢通,但沒有澆灌之用,也是前功盡棄。池塘、渠道、灌溉三者都應具備,前兩者主要為後者奠定基礎。關鍵在於池塘蓄水,池水越充盈,作用才越大。為此,站樁是大成拳“七妙法門”中的首要功法。
王選傑先生當年給我們講拳時,把以上三步功法比喻為和面、揉面和拉麵。要我們去思考、體認、領悟其中的韻味。他老人家常告誡我們,要與武友廣泛交流,從實戰中去體會大成拳的勁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