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豐

佐王,原名王小豐,1971年出生於江西省瑞昌市一個教師教庭;自幼酷愛看書,看遍中外小說和中華經史子集,在中學時代學校圖書館已無書可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小豐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瑞昌市
  • 出生日期:1971
著名70後作家,作者作品:,媒體報導,作者作品錄製成有聲小說,獲獎情況,

著名70後作家

1987年就讀某船校。船校畢業後,於1990年分配到第六機械工業部所屬某軍工企業,來到鄱陽湖畔長江邊,在國企工作了三年。時值鄧小平南巡講話,全國各地興起了經商辦廠熱,沿海地區無數三資及私營企業雨後春筍般冒出,千萬個農村青年出門打工,形成打工潮;同時,在機關和國企的一些年青人面對世事,不免迷茫與騷動,一部份人衝出了體制,下海經商打工。佐王也在那時自動離職離開了國企,此後在南中國盲流了二、三年,在建築工地做小工、在火車站廣場流浪、賣報紙、檢破爛、修腳踏車……後來在珠三角打工,在外企私企從事過檢驗員、倉管、會計、工藝員、製圖員、產品設計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職業,2003年後在南方經營一家小公司。2010年春節,小虎隊重聚春晚,佐王觸景生情,歷時近兩年,寫下了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70後之騷動》,再現了南巡講話後一批70後的迷茫與騷動,已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另外,佐王所著70後系列小說,再現了70後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艱難與奮鬥。

作者作品:

1,70後系列第一部《70後之騷動》
2,70後系列第二部《70後之盲流》
3,70後系列第三部《70後之南方驛站》
4,社會熱點長篇小說《欲望:東莞創業十年》又名“跑路”
5,長篇紀實小說《愛情天梯》
。。。。。。

媒體報導

“大器晚成終有成 菊花遲開猶然開”
王小豐
本報記者 魏東升 張瑞穎 文/攝
佐王,原名王小豐,當代文壇的後起之秀。他的作品延承了五四文學的精英意識,追隨80年代兼容並包的文學思潮,切合90年代王曉明的“人文精神大討論”,是當代專注於描寫社會轉型改制主題的作家。王小豐聯繫大的歷史背景,細緻地描述了一代人的心路歷程,記錄了國營廠改制轉型前期及改革開放最偉大的時代的一段歷史。2010年,39歲的王小豐歷時兩年,寫下了長達40多萬字的處女作《70後之騷動》。隨後,70後系列小說《跑路》、《70後之盲流》也相繼出版,再現了70後的迷茫與騷動和改革開放大潮中的艱難與奮鬥。
打破鐵飯碗,走進新時代
1990年,從船校畢業的王小豐帶著希望來到鄱陽湖畔長江邊的一家國企,可安逸舒適的生活並沒有帶給他多大的快樂。1993年,王小豐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嗅到了空氣中從南方飄來的誘惑,滋生了對沿海那片土地的憧憬。在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春天,王小豐扛著壓力、帶著夢想、背著行囊默默地坐上了南下的火車,踏上南方那片陌生的土地。 剛從四平八穩的家鄉來到沿海地區的王小豐看到南方四處都在風風火火地發展經濟、企業如春筍般成長,興奮得像孩子一樣,認定自己為夢想找到了沃土。可理想和現實畢竟有差距,在國企不愁吃喝安逸慣了的王小豐現今卻要孑然一身討生活,兩三年過去了,輾轉於東莞、溫州、泉州等地的王小豐一事無成。他在建築工地做小工、在火車站廣場流浪、賣報紙、撿破爛、修腳踏車……1996年,王小豐自己的事業有了一些眉目,他開始嘗試在外企私企做檢驗員、會計、工藝員、製圖員、產品設計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有技術含量的職業。2003年,王小豐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投資公司,經過努力,公司越做越大。 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王小豐覺得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就是“離開國企,走進新人生”。他說:“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不離開,我永遠也感受不到我想要的人生。”
王小豐
夫唱婦隨,共闖新天地
“如果沒有那樣勇敢的選擇,我也不會認識我現在的妻子。”提到這裡王小豐一臉幸福,“雖然我的小說把愛情寫得很浪漫,很糾結,一波三折,主人公接近風流,但生活中的我,其實是個很低調的人,跟老婆的戀愛婚姻,比一般人更平常,就是打工相識,好感相知,自然而然走到一起了。”1997年,在東莞外資廠做產品設計工程師的王小豐認識了做財務主管的老鄉萬紅群。萬紅群是南昌人,王小豐的媽媽也是南昌人,兩個人認識後頗有“他鄉遇知音”之感。萬紅群和王小豐有著相同的經歷,來自內地,走出國企,獨身一人來南方闖人生。 他們的愛情中沒有刻意的搭訕,也沒有過多的表白和約會。只是志趣相投的兩個同事一起上班、下班、打球、散步、聊天,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兩個喜歡沉浸在文學世界的人談論著文學帶來的感動,兩顆心越走越近。
幾年的記憶,一代人的故事
在王小豐的生命里,書籍起了巨大的影響作用。偏愛現實小說的他認為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現實小說更是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方方面面,特別是社會環境,以及人物的人生軌跡。王小豐的外公、外婆、父親、母親都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王小豐有著濃濃的戀書情結。狄更斯、雨果、路遙、陳忠實、余華等作家作品的精神不自覺地融入了他的思想和生活。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70後之騷動》出版後反響不小,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鳴。名為dihokc的香港網友發帖說:“佐王先生你好,拜讀大作《70後之騷動》,一路追隨至此,真是好作品。但讀至其中段落實在心癢難搔,我是香港的讀者,恐怕不能買到閣下的大作了。”名為南方小蝦蝦的網友評論他的書:“佐王70後系列,在我看來,是人生的沉澱厚重之作,經得起眾多讀者的閱讀航行,是時代的作品!文學成就絕不亞於《平凡的世界》。” 他的70後系列其他小說《跑路》、《70後之盲流》的相繼出版,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再現了70後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艱難與奮鬥,給許多“70後”帶來了共鳴。現在的王小豐想寫寫解放前有關龍開河商人的故事:“我用前半生打工、流浪、創業。後半生,我要做個宅男,寫寫我這一代人,寫寫身邊的人。”

作者作品錄製成有聲小說

《70後之騷動》《70後之盲流》《70後之南方驛站》《跑路》等,佐王多部現實長篇小說已錄製成有聲小說,在“懶人聽書”上架,獲得讀者和聽眾追捧和熱烈討論。

獲獎情況

1,佐王榮獲2014年度天涯文學十大作者(作品:失聯三十五天)。
2,《70後之騷動》入圍第一屆“浩然文學獎”(長篇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