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寨行政村

王寨行政村

王寨行政村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城南15公里,東明集鎮政府駐地偏東北4公里處。全村共有557戶2615人,土地3400畝,2/3為鹼性土壤,分布於村東、村北,1/3為沙質土壤,分布於村北、村西。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兼種西瓜、大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寨行政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
  • 地理位置: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城南15公里
  • 人口:2615人
歷史記載,組織情況,教育情況,經濟發展,

歷史記載

據《李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李氏始祖彥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以人名命名為李彥賓屯。明弘治七年(1494年)王氏祖從陸圈鎮李喬莊遷入,至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王氏有一人在山西省某州任州判,後以其姓氏和官銜改名為王州判寨。1950年定名為王寨。該村1911年屬東明縣第六鄉(東明集),1933年屬東明縣第四區,1944年屬東明縣二區,1947年屬東明縣第三區,1952年屬東明縣第二區,1958年屬東明集公社。
1984年屬東明集鎮至今。現村內住有王、李、解、殷、竇、丁、劉、彭、周九個姓氏。王氏現有250戶1100人。李氏現有180戶920人。解氏遷入地址、年代不詳,現有65戶295人。殷氏由山西洪洞縣遷入,時間不詳,現有42戶193人。竇氏於明永樂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縣遷入,現有11戶50人。丁氏於1930年由曹縣丁寨村投親遷入,現有6戶33人。劉氏於1962年由本鎮劉莊住親戚落戶,現有1戶17人。彭氏於1970年由陸圈鎮集南頭遷入,現有1 戶6人。周氏於明永樂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縣遷入,現有1人。
1956年至1968年全村有多人在外地安家落戶。李鋒建等14戶51人落戶新疆塔城、石河子、哈密。李中含1戶2人移民黑龍江佳木斯。王錫銘1戶8人在山西河津落戶。王海照1戶6人落戶河南密縣。
為防匪防盜,在十八世紀末,王寨人築起了周長2000米,底寬12米,頂寬3米,高5米的土寨牆。寨牆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寨門,寨門上方有門樓,寨門為鐵皮包裹,虎頭釘加固。後來又在寨牆上挖54個窯洞,用來屯兵,儲糧草。
1941年冬,國民黨軍隊郝子端1000多人,據守在該村寨內與日軍對抗。11月24日,日本侵略軍從村西北方向向村內開展進攻。日軍用大炮猛轟北寨門和寨牆,很快寨門寨牆被轟塌,出現幾處大的缺口。郝部據守官兵出東門順交通溝向東北方向撤退。日軍中午進入村內挨戶搜查,沒找到軍人,開始瘋狂報復,殘殺無辜村民。日軍闖入周四妮家向周四妮要人(軍人),周四妮交不出,日軍殘忍的殺害了周四妮和三個兒子、一個年僅五、六歲的小孫子一家五口人。同時還殺害了王高升(小名骯髒)及妻子、女兒一家三口。他們闖入王青海家裡,王青海一家躲在屋裡不敢出來,日軍往屋裡投了一顆手榴彈,王青海母親、弟弟、外甥被當場炸死,王青海被炸傷。日軍還殘害了王留記兄弟倆。全村男女老少出東寨門往東南方向逃跑,日軍在村東南通向文寨的大路上架上機槍掃射,跑得晚的,跑得慢的都被機槍打死在村東南地。李海泉老娘、妻子一家三口死在了寨外的大路上。日軍還放火焚燒了王世恩三間堂屋和殷大白一間房等。一天內,王寨村民被日軍殘酷殺害30多人,炸傷、殺傷近百人,燒毀房屋30多間。王寨村中央至今還有一幢清光緒年間建造的古樓房,至今保存完好,樓後牆壁上密布著被日軍炮彈爆炸和子彈擊過的痕跡。

組織情況

1942年該村成立農會,模範班(槍班),兒童團,王志軒、殷增佩任農會長,殷殿昌、李鐵錘任模範班長,有成員20多人,殷鳳林任兒童團團長,有團員100多人。領導民眾堅壁清野,幫助抗聯打擊日偽,減租減息。兒童團站崗放哨、查路條、送情報。
1946年8月,我主力部隊撤往黃河以北,逃亡地主組成還鄉團,與東明集國民黨鎮部勾結在一起,對我解放區瘋狂報復,進行反攻倒算。他們把該村農會長殷增佩抓到邵寨村懸樑毒打,嚴刑審訊,殷增佩大義凜然,寧死不屈,被還鄉團、鎮部一夥拉到村西頭殺害。11月,還鄉團再次襲擊該村,將模範班長李更志抓走,毒打後在村北活埋,埋後又用鐵糞釵朝李身上猛扎。
上世紀30年代,德國在該村后街曾建造天主教堂,有德國傳教士傳播洋教。教堂包括大門共七間,解放後為村國小使用,上世紀80年代拆除。

教育情況

王寨村文化底蘊豐厚,辦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據王、李二姓族譜記載:明、清兩代有生員12名,舉人2名。1930年至1939年間,曾有該村宿儒徐同仁辦私塾,租賃農民王貴良家三間民房做為教室,招收王寨、丁寨、文寨村30多名農家子弟,以《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為教材,分層次教學,學費為每學期二斗糧食。這段時間培養出魏中原、戴月波、王盤銘、李志廣、李享等幾十名文化人。解放後有的當了中國小教師,有的成為農村基層幹部。1936年,殷鳳章辦學,招收本村20多名學生進行啟蒙教學,不收學費。辦學時間約二、三年。1940年由該村愛國進步人士、菏澤南華中學畢業生王文斌創辦抗日國小,1個教學班,30多名學生,課本為國民黨(丁樹本時期)所編寫的抗日教材。1940年,清末生員王永泉辦國小,教授《論語》、《孟子》、《中庸》、《大學》,有弟子30多名,學生向先生交糧食若干,逢年過節向先生送點禮品。王先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兼教書法課,培養出了一批書法高手。1943年至1944年間,徐化民辦私學,有學生30多人,學校設在德國人創辦的耶穌教堂內,每學期交糧食二斗。解放後,該村在耶穌教堂辦起公立國小,由大屯村任香亭任教師,1個複試班,30多名學生。1957年發展到5個班,200多名學生。1968年開始辦國中班(當時稱戴帽國中),有王寨、夏寨、任老屯、文寨、丁寨5個大隊,6個村的學生,300多人。1984年各聯辦國中點合併到鎮中學,王寨保留1—5個年級班,近200名學生。1998年和2001年,該村投資17萬元在村東頭建標準教室21間,成為全鎮一流國小。自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該村走出大學生55名,碩士生5名,博士生5名。王文熙,菏澤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理論研究室主任。劉少勇,美國建築學博士。彭華,西南外語學院研究生,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博士。劉少濤,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王衛東,博士,上海東方出版公司副主任。王艷琴,女,博士,福州大學講師。其中退休教師王翠蘭一家五個兒子全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三個博士生,被村民譽為“五子登科”。
王寨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1950年村里成立有兩個玩會班,村東頭解增廉組織成立了高梆玩會班,一時間紅紅火火,有60多人參與,購置鑼鼓道具等。常演的劇目有《罵殿》、《打金技》、《楊文卓抗殿》等。村西頭王玉華、李長志、李培仁、王雙喜成立了兩夾弦玩會班。還有李二昌的嗩吶,每逢農閒時節及春節前後,兩玩會班在村內坐板凳頭演唱,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1958年停止活動。
1997年解鐵強創辦以強健體魄為宗旨的武術學校,至今有本村及周邊村弟子百餘人,以傳授梅花拳為主,套路多,招式輕快,剛柔相濟。
解放前,王寨村多數農民無地或少地,有40%左右的農戶靠給地主種地為生。王忠書兄弟倆先後給邵寨、盧寨、夏營種地二十多年,王二遂父子兩代給地主種地二十年。一些人靠攉大糞換些糧食、紅薯養家餬口。年輕力壯的漢子以推洪車販運糧食謀生。王寨是大村落,每逢雙日有早集,農曆三月二十八有老會,一些人靠集市做買賣為營生。該村集市歷史悠久,至今約有200年歷史,世道太平時集市興旺,每逢集日買賣人天不亮都趕到擺貨攤,天一亮趕集的就絡繹不絕,人多時上千人。每逢三月二十八老會都唱大戲,趕會的來至方圓五、六十里,足有六、七千人,從早到晚交易繁忙。王樂群的糧行,王喜堂的油坊、王二進的湯鍋、解營柱、王二增的饃店、竇玉勤、殷來柱、李二允的豆腐店、王志軒的雜貨鋪都是經營了幾代人的老店鋪。
解放後,農民分得了土地,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經濟得到發展。上世紀60年代,把村東南100多畝鹽鹼地辦成林場,場長王忠書帶領10個人的專業隊,翻沙壓鹼。地質好的地塊栽上杏樹、李子樹、桃樹,育上楊樹苗。次一等的地塊種上紫穗槐,最差的栽上三春柳(紅柳)。還在村周圍寨牆上、寨外海子邊和道路兩旁都栽上柳樹、楊樹,河心窪地種上田菁、葦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後杏、李子、桃碩果纍纍,三春柳年收2萬多斤條子,集體經濟有了好轉,社員得到實惠。1972年對成材樹木一次性處理,資金用於集體辦電,有了能源村里安上了多部打面機,打米機,王寨人從此告別了人推磨、煤油燈的歷史。

經濟發展

1963年至1964年,在隊黨支部書記王汴生帶領下,全村男女勞力齊上陣,大兵團作戰,努力改造兩條舊河心和高低不平的沙荒地,先後平整土地1500畝,翻沙壓鹼500畝,搞台田300畝。台上種糧棉,台下種田菁,三春柳。沙荒地有了好收成。接著,全村打機井10眼,修了溝渠10多條,大部分土地旱能澆,澇可排,農業產量大幅度上升,王寨村成為東明集公社先進大隊。1964年縣委書記陳惠民到村檢查工作,給予高度評價。1964年至1965年,王忠書連續兩年參加山東省貧下中農代表大會,受到省委書記譚啟龍的親切接見和宴請,併合影留念。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充滿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王寨村民,邊搞農田基本建設,邊調整種植結構。2005年在村西、村北河心摞荒地,用泥漿泵造田200多畝。2006年又用機械挖溝5條,長7000多米,全部土地成為穩產高產田,旱澇保豐收。大面積推廣小麥、西瓜、棉花間作套種,一年三種三收,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空前提高,每畝地收入2000至3000元。
王寨人思想解放,銳意進取。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王寨拓寬改造了舊集市街道,擴大了市場面積,集市貿易空前繁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譽為東明的“小香港”。現集市有王鳳田、王馬軍、解德昌三家餐館,李文亭、李高明等八家百貨門市部,安玉臻的成衣、鞋店、王鳳臣的農機修配門市部等三十多家商鋪。市場上從早到晚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派繁榮興旺景象。王寨人還把買賣做到了東明集、東明縣城、曹縣莊寨、菏澤市。殷懷中在東明集北街開的“利民大藥房”獨此一家,生意興隆;解書高,李水臣在東明集北地“206”省道邊的兩家木料收購站占地十幾畝,經營時間長,規模大,效益可觀;王惠琴在東明縣城經營五金、建材有兩處門市,為同行業中皎皎者;李望月的“瀟灑摩城”,李興旺的“和平摩托公司”在東明縣城同行業中起步早,規模大,信譽好,聞名遐爾;王建國在曹縣莊寨經濟開發區開的食品批發店,李東昌的廢品收購站在莊寨都很有名氣;在菏澤市花都商廈王月臣的布匹批發店、康莊服裝城王月勝的成衣專賣店,買賣興隆,效益可觀。王寨人由農民變成了商人,王寨村正在由農業型轉變為農商經營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