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飛(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宇飛,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3年取得北京師範大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同等學力)。1986年到植物所工作,先後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10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1996年11月-1997年4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1997年6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1999-至今,多次執行中科院和國家基金委的國際合作項目,出訪過英國、德國、瑞典、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印度和泰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宇飛
  • 職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 性別:男
  • 學歷:博士
簡介,主要研究領域,科研項目,論文代表作,

簡介

現任中國植物學會古植物學分會理事長、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編委。在Global Change B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Review of Paleobotany and PalynologyTaxon等國際SCI期刊發表論文42篇,國家一級學報32篇,二級學報14篇;研究成果:“中國新生代重要植物類群演化和古環境定量重建”獲得200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貳等獎(編號:2004-基-002,獲獎完成人:李承森、王宇飛、孫啟高、耿寶印、楊健)。

主要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為植物演化生物學,近年來主要聚焦在新生代植物演化和古氣候重建的研究方面。
植物演化生物學,傳統上又稱古植物學,為植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以研究植物界的演化為宗旨,涉及對化石植物的形態學、解剖學、分類學、生態學、植物地理學等方面的綜合研究。該學科所關注和要解決的科學問題按地質年代和相應的植物演化階段的順序,包含了古生代(蕨類植物時代):早期陸地植物登入和種子植物起源與演化的重大事件;中生代(裸子植物時代):關注裸子植物的多樣性和被子植物的出現與早期演化熱點;新生代(被子植物時代):聚焦被子植物多樣性大發展和現行生態系統的形成與演變、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與文明發展對自然演化、植被演替的綜合影響。
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以來)是地質歷史上與人類生存與發展關係最為密切的時期,是一個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長時間尺度上逐漸降低,同時全球溫度也逐步降低,最後進入冰期和間冰期的時代,一個陸地生態系統中,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成為植物界主宰的時代,一個哺乳動物取代爬行動物成為動物界主宰的時代,更是一個在此基礎上人類誕生和發展的時代。
眾所周知,植物化石記錄了在地質時期曾經生活的植物。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可以重建植物界各門類演化的序列,揭示其生命演化的過程、規律和機制;同時,通過從植物生物學角度提取化石富含的環境和氣候信息,可以從定性到定量恢復古氣候,在長時間尺度(百萬年或千萬年)上探索和理解全球變化的趨勢認識環境演變的過程和規律,為預測人類生存環境發展變化的總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對新生代植物開展的系統研究將揭示植物的演化及其反映的環境演變過程和規律,對人類保護環境和可持續利用植物資源具有重大理論指導意義。
國際、國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研究新生代植物演化的同時,加強了對植物演化與全球環境變化之間的內在聯繫的研究,在長時間尺度和大空間範圍上探討生物演化與環境變遷的相關關係,形成了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非常活躍的領域。
從國際國內發展來看,新生代植物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對被子植物多樣性研究、類群演化、生物地理、植被演替、生態系統演變、以植物為代用指標重建古氣候變化等方面。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一):禾本科適應性輻射的歷史過程及其與環境和氣候之間的關係總經費:200萬,2010年1月-2013年12月批准號:30990241。
2.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基金課題:山西張村上新世若干重要類群的演化生物學研究總經費:30萬,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批准號:30770148。
3.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植物園和生物分類學研究:東亞與北美間斷分布形成的歷史植物地理學證據研究總經費:13萬,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批准號::KSCX2-YW-Z-065。
4.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基金課題:以烏雲植物群中重要類群演化為例探討東亞與北美區系關係總經費:21萬,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批准號:30470117。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中國和俄羅斯第三紀植物群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的對比研究總經費:9萬,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批准號:30611120357。
6.國家自然基金委基金重點項目二級課題:被子植物基部類群的化石證據研究總經費:20萬,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批准號:30130030。
7.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二級課題:種子植物生殖器官演化的化石證據研究總經費:20萬,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批准號:KSCX2-SW-108。
8.北京市財政專項:北京首都環境生態系統安全科普教育平台建設----水環境中物種多樣性現狀總經費:37.5萬,2008.1-2009.12,編號:89125E1002。
9.北京市財政專項:北京自然博物館生命科學實驗室建設項目:《北京植物史圖鑑》著作編寫總經費:20萬,2008.1-2009.12,編號:89115E1001。.
10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地合作項目:北京自然博物館植物標本鑑定研究與數據化管理2008.1-2010.12,總經費:45萬,編號:70009C1005.
11.重點學科領域及院開放實驗室經費:喜馬拉雅山南坡及東緣(雲南和西藏)新生代以來植物重要類群的分類、結構、演化及歷史生物地理學研究2008.1-2009.12總經費:30萬,編號:56176G1036

論文代表作

14.王宇飛,楊健,徐景先,趙良成,蔣洪恩,程業明,扆鐵梅,王青,馬清溫,姚軼鋒2009.
中國新生代植物演化及古氣候、古環境重建研究進展.古生物學報,48: 569-576.
15.王宇飛,李承森,孫啟高,耿寶印2003.中國古植物學研究進展III.中國新生代植物研究的新進展植物學報45(suppl): 52-58.
論文專著
1. 秦鋒, Syabryaj S., 李曉花, 姚軼鋒, 楊健, 李金鋒, 王宇飛* 2011. 運用 Grichuk方法重建山西張村晚上新世古溫度. 第四紀研究, 31:636-642
2. 李亞蒙, 趙琦, 馮廣平, 劉海明, 王宇飛* 2010. 白洋淀硅藻分布及其與水環境的關係. 生態學報, 30(17): 4559-4570 (ISSN: 1000-0933).
3. 秦鋒, 楊健, 李金鋒, 劉海明, 王宇飛* 2010. 中國山西張村上新世氣候與海拔的初步研究. 地學前緣, 17(5): 345-360 (ISSN: 1005-2321)
4. 王宇飛,楊健,徐景先,趙良成,蔣洪恩,程業明,扆鐵梅,王青,馬清溫,姚軼鋒 2009. 中國新生代植物演化及古氣候、古環境重建研究進展. 古生物學報,48 (3): 569-576
7. 孫同興,王宇飛,侯甬堅,杜乃秋,李承森2004. 陝北統萬城地區歷史自然景觀及毛烏素沙漠遷移速率.古地理學報363-370.
8. 王宇飛, 李承森, 孫啟高, 耿寶印 2003. 中國古植物學研究進展 III. 中國新生代植物研究的新進展Acta Botanica Sinica 45(suppl): 52-58.
11. 劉艷菊, 李承森, 王宇飛2003. 中國古植物學研究進展IV. 活化石植物——水杉Acta Botanica Sinica 45(suppl): 59-63.
13. 呂靜、王宇飛、李承森 2002. 古炭屑與古森林火。 古地理學報 4(2):71-76.
14. 扆鐵梅、李承森、姜笑梅、王宇飛 2002. 雲南上新世杜鵑屬和松屬化石木研究及其古氣候意義。 古地理學報 4(4):90-98.
15. 孫啟高、王宇飛、李承森 2002. 中新世山旺盆地植被演替與環境變遷。地學前緣 9(3): 109-117.
16. 楊健、王宇飛、孫啟高、李承森 2002. 中國東部中新世山旺古海拔與古氣候的定量研究。地學前緣 9(3): 183-188.
17. 李小強,李承森,鹿化煜,王宇飛. 2001. 山西榆社----太谷盆地上新世中晚期的植被與環境.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2(1): 103-108.
18. 李承森、王宇飛、孫啟高 2001. 定量分析第三紀以來環境變化的新方法--特有種氣候分析法。植物學報 43(2): 217-220.
19. 梁明媚、王宇飛、李承森 2001. 山旺中新世植被演替及古氣候定量研究。古地理學報 3(3):11-20.
20. Song SY, Krajewsk K, and Wang YF 2000.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Quercus section Cerris Spach fruits in the Miocene of China. Acta Palaeobotanica 40(2): 153-163.
21. 徐景先、王宇飛、杜乃秋、張翠芬 2000.雲南呂合晚第三紀孢粉植物群。植物學報 42(5):526-532.
22. 馬清溫、徐景先、王宇飛、李承森 2000.紅杉屬植物化石在中國雲南的首次發現。 植物學報 42(4): 438-440.
23. 王憲曾、任東、王宇飛 2000.遼寧西部義縣組被子植物花粉的首次發現。地質學報 74(3):265-272.
24. Wojcicki JJ, Song SY, and Wang YF 1999. Fossil Trapa L. of China. 1. A new locality from the Miocene of the Liang He Coal mine, West Yunnan. Acta Palaeobotanica 39(1): 5-14.
25. 李承森、王宇飛、孫啟高、耿寶印、宋書銀、陳永亨 1998.白堊紀以來地外星體撞擊效應對植物演化影響的新思索。中國科學基金 12(1):21-25.
26. 馬清溫、王宇飛、陳永吉吉、李承森 1998.北京西山侏羅紀大同錐葉蕨的研究。植物分類學報36(2): 173-177.
27. 王如峰、王宇飛、陳永喆 1997.黑龍江晚白堊世化石木及其古環境研究。 植物學報17(3):319-326.
28. 孫啟高、宋書銀、王宇飛、李承森 1997.介紹雙子葉植物葉結構分類術語。 植物分類學報35(3) :275-288.
29. 陶君容、楊家駒、王宇飛,1994: 內蒙赤峰地區第三紀木化石及其古環境意義。雲南植物研究 16:111-116.
30. 王宇飛、陶君容 1993.中國木蘭科植物特有屬葉角質層研究。植物學報 35(增刊): 106-110.
31. 王宇飛、陳曄 1990.貴州晚三疊紀貴州側羽葉和肋狀側羽葉的形態學研究。植物學報 32: 725-730.
32. 王宇飛、李正理 1989:三種正常與矮化樹木的木材結構比較觀察。植物學報 31(1):12-18.
三、國家二級刊物
1. 張玉玲,Ablaev A.G.,王宇飛* 2008. 草問荊(木賊科)的地理分布。植物學通報 25:307-314.
2. 李承森, 王宇飛, 孫啟高 2003. 植物對環境的回響——定量重建古氣候的研究進展 植物學通報 20:430-438.
3. 王宇飛、李承森、宋書銀、李俊德、王琴 2000. 山東山旺中新世植物類群的部分修訂與新發現。 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252-255.
4. 李承森、王宇飛、孫啟高、李鳳麟、張建平、王憲曾、李俊德、陳平富 2000. 山東省臨朐縣山旺
組硅藻土層的劃分。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 247-251.
5. 馮廣平、王宇飛、李承森 2000. 烏雲組地質時代的商榷。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74-83.
5. 徐景先、王宇飛、楊健、普光榮、張翠芬 2000. 雲南第三紀植物群及其古氣候的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 84-94.
6. 扆鐵梅、王宇飛、李承森、姜笑梅、肖揚 2000. 木材結構---定量解釋全球環境變化的一把鑰匙。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130-137.
7. 王琴、楊健、王宇飛 2000. 山東山旺中新世新近發現松科球果。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 261.
8. 李俊德、楊健、王宇飛 2000. 山東山旺中新世水生植物的新材料。植物學通報 17(第六屆國際古植物學大會專輯): 262.
9.孫啟高、宋書銀、王宇飛、婁治平 1998. 中國植物科學信息化與INTERNET 植物學通報 15(3): 77-79.
10.劉艷菊、李承森、王宇飛 1996. 水杉屬研究述評。植物學通報 13(1):1-22.
11.馬清溫、王宇飛、陳永吉吉 1996. 錐葉蕨屬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 13 (增刊):26-32.
12.王宇飛 1994.中國特有植物太白紅杉年輪寬度與管胞長度、寬度變異. 植物學通報 11(增刊): 10.
13.王如峰、王宇飛、陳永喆 1994.中國木化石研究。植物學通報 11 (增刊): 12.
14.王宇飛、陶君容 1991:植物角質層分析術語新體系。 植物學通報 8: 6-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