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誠

王博誠,男,1947年10月出生,江蘇常州人。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協和醫院PET中心主任,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博誠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7年10月
  • 出生地:江蘇常州
人物簡介,工作履歷,主要研究,社會公職,成就榮譽,

人物簡介

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82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中國藝聯)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工作履歷

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82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獲閥危背碩士學位。
1991年在聯邦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醫學研究所留學。現為《中華核醫學雜誌》編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70年代,主要從事輻射損傷機理研究;80年代以來以核醫學為研究方向,主要開展了甲狀腺激素作用機理研台充跨究、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研究、生物化學和骨質疏鬆症的研究等。
王博誠協和醫學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返校王博誠協和醫學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返校
1988年主持研究的“乳鐵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臨床套用價值研究”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993年參與研究的“酸性鐵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在肝癌診斷中的套用”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此期間,主要致力於衛生部核醫學實驗凶習悼才室和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籌備和建設工作。北京協和醫院PET中心主任。
1996年開始骨質疏鬆症的研究工作,承擔了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防治藥物和骨代謝生化標誌物的研究等國家“九五”攻關、部省級醫藥衛生重點科研項目六項,其中骨質疏乎跨慨松症防治藥物埃本膦酸鈉已申報國家二類新藥。
同時,還主持了中法政府科技合作項目——中員良姜狼法先進研究計畫(生物領域)合作項目、國家“863”重大項目子項目各一項。發表論文50餘篇。參與了《核醫學英漢字典》一書的編纂工作。

主要研究

主要從事輻射損傷機理研究;
80年代以來以核醫學為研究方向,主要開展了甲狀腺激素作用機理研究、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研究、生物化學和骨質疏鬆騙戲主症的研究等。
1988年主持研究的“乳鐵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臨床套用價值研究”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993年參與研究的“酸性鐵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在肝癌診斷中的套用”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此期間,主要致力於衛生部核醫學實驗室和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籌備和建設工作。
1996年開始骨質疏鬆症的研究工作,承擔了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防治藥物和骨代謝生化標誌物的研究等國家“九五”攻關、部省級醫藥衛生重點科研項目六項,其中骨質疏鬆症防治藥物埃本膦酸鈉已申報國家二類新藥。

社會公職

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王博誠-《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王博誠-《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
復旦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
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中國藝聯)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成就榮譽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獲省科技進步四等
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持中法政府科技合作項目——中法先進研究計畫(生物領域)合作項船捉目
國家“863”重大項目子項目各一項
發表論文50餘篇。
參與了《核醫學英漢字典》一書的編纂工作。
國家“863”重大項目子項目各一項
發表論文50餘篇。
參與了《核醫學英漢字典》一書的編纂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