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冀民

王冀民

王冀民(1922- 2005年),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束館鎮後王家村人,1922年5月22日出生,1939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1年4月參加八路軍,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成都軍區理塘陸軍醫院政委,解放軍第47醫院政治處主任,地質部西南地質科學研究所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冀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束館鎮後王家村
  • 出生日期:1922年5月22日
  • 逝世日期:2005年6月4日
  • 職業:軍人、地質工作者
  • 主要成就:早年投身革命參加抗日和解放戰爭,後為地質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基本信息,生平簡歷,抗戰烽火,莘北抗日根據地建立,朝北抗日根據地建立,濮范觀抗日根據地建立,解放鄆城,易守難攻的鄆城縣城,率先從西門南側攻進縣城,勝利街的由來,大碾盤上指揮千軍萬馬,註:,

基本信息

王冀民(1922-2005年),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束館鎮後王家村人,1922年5月22日出生,1939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1年4月參加八路軍,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成都軍區支前醫院(理塘陸軍醫院)政委,解放軍第47醫院政治處主任,地質部西南地質科學研究所負責人。1982年9月離職休養(副廳級),因病於2005年6月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3歲。
王冀民

生平簡歷

王冀民同志於1939年1月參加革命,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至1941年4月冀魯邊區冀南三分區幹校學員(游擊隊);
1941年4月至1941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1年8月至1942年5月在莘朝邊辦事處(抗戰期間,由莘縣南部、朝城北部毗鄰地區析置)任司務長(游擊隊);1941年1月至1945年7月先後任南鋒縣(1943年7月,莘朝邊辦事處改置為南峰縣)抗日政府管理員(游擊隊)、冀南區黨委元南工作大隊組長;1945年7月至1946年8月任山東省莘縣抗日政府區公所財助、會計;
1946年8月至1947年7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一縱一旅(該部於1949年2月整編後為:二野五兵團十六軍四十六師)七團一營三連連長、政治指導員,1946年11月參加河南省野雞崗戰鬥,1947年3月至5月,隨一縱先後參加了豫北、衛西、安陽等戰役(在黃河鐵橋以北解放多個車站、在安陽外圍打援);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發起魯西南戰役,7月7日在參加解放山東鄆城的戰鬥中,隨一縱1旅主攻鄆城西門,王冀民同志在攻城戰中身負九處彈片傷;1947年7月至1949年11月任18兵團後方醫院指導員;1949年11月至1950年6月任18兵團後勤政治部組織幹事;
1950年6月至1951年5月任川西軍區後勤衛生部副教導員;1951年5月至1952年6月任川西軍區後勤軍需部教導員;1952年6月至1953年2月任川西支前第五辦事處政治協理員;1953年2月至1955年8月任四川軍區預備第二分院政治協理員、黨委書記;1955年8月任解放軍第一預備醫院政治教導員、黨委書記;1955年12月任西南軍區洛磧二級陸軍醫院(重慶市江北縣洛磧鎮)政治教導員;1956年初任重慶市公安總隊黨委委員、監委委員;1956年5月任洛磧陸軍醫院政治協理員;
1956年11月至1957年7月在解放軍第45醫院政治處工作任負責人;1957年7月至1957年12月任雅安市兵役局支部書記、副政委;1957年12月至1959年5月任成都軍區理塘陸軍醫院黨委書記、政委;1959年5月至1964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醫院政治處主任(瀘州);
1964年11月至1966年11月任原地質部西南地質科研所二室副主任;1966年11月至1968年9月任原地質部西南地質研究所政治部副主任。1968年9月至1978年8月任原西南地質研究所革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1982年9月離職休養(副廳級)。

抗戰烽火

莘縣位於山東省西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西臨河北省大名縣和河南省南樂縣、清豐縣,南臨河南省范縣,是“雞鳴聞三省”之地。莘縣今日之版圖形成於1964年,是由抗戰時期的原莘縣、朝城縣、觀城縣的全部和范縣、濮縣的金堤河以北部分及南樂縣幾個村莊組成。莘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民風淳厚質樸、剛勇忠義。“鋼鐵濮范觀,平原小延安”,是莘縣人民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做出傑出貢獻的歷史豐碑。莘縣北部馬頰河以西地區,是冀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莘縣南部則是冀魯豫邊區中心區。
1938年12月,劉伯承、鄧小平根據八路軍總部的命令,率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主力和抗日先遣支隊到達魯西北一帶,派李聚奎為司令員,組建一二九師抗日先遣縱隊。此後,陳賡率六八八團進抵張魯集,在日偽頑聯合夾擊下艱難支撐的莘縣人民,終於迎來了八路軍主力部隊。六八八團迅速揮師北上,連打幾個漂亮仗,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給魯西北地方黨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在一二九師馳援魯西北的同時,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奉黨中央命令,率師直和三四三旅六八六團挺進冀魯豫,六八六團團長兼政委楊勇,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馳騁在朝城、觀城、梁山一帶,成為冀魯豫邊區人民抗戰的支柱。

莘北抗日根據地建立

在主力部隊的支持和上級黨委的領導下,1938年12月,中共莘縣縣委重新建立。縣委從莘縣事變的教訓中,明白了建立武裝的重要性,很快成立了先遣縱隊第一游擊大隊,接著十支隊改編為築先縱隊。從此,八路軍先遣縱隊和築先縱隊神出鬼沒,活躍在莘縣的土地上。莘縣縣委利用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工作,1939年9月,莘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接著各區成立了抗日區公所,標誌著莘縣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後,築縱和先縱採用靈活戰術,緊緊依靠民眾,相繼取得了俎店戰鬥、魏莊戰鬥、富裕集戰鬥的一連串勝利,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體軍民的鬥志意志,推動了根據地建設和各項抗日活動的開展。莘縣北部和西北部成為較為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朝北抗日根據地建立

1939年夏,魯西北黨政軍領導機關在日偽掃蕩下,轉移到朝北一帶,逐漸開闢了朝北抗日根據地。朝北,是朝城縣的老五區,南起韓莊、張魯集,北到朝城縣邊界,共78個村莊。這裡處在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五縣毗鄰處,最遠處距朝城縣城100餘里,屬於敵偽統治力量的邊緣區。地形上,此地西有衛河,東有馬頰河,阻斷了與莘縣、大名等地的交通,是對付敵人的汽車、裝甲車的天然屏障,境內沙丘起伏,柳林漫坡,適宜開展游擊戰爭。這裡民性強悍,豪俠仗義,有著抗暴禦侮的傳統。黨的工作在這裡開展比較早,組織基礎和民眾基礎較好,所以,這裡逐漸發展成了重要的抗日根據地。先遣縱隊的指揮機關安置在莘縣、朝城縣和冠縣的交界處,此時,成立了中共魯西區黨委,撤銷了魯西北特委,同時建立了魯西北地委,黨委機關也都在朝北一帶開展工作。在先縱和魯西北地委的領導下,老五區民眾行動起來,開展了反對國民黨頑固派區政權的鬥爭,最後,共產黨員牛緗任五區區長,宣布脫離朝城縣政府,實行抗日自治。老五區奪權鬥爭的勝利,標誌著朝北抗日根據地的初步形成。朝北與莘西北、莘北等廣大農村連結在一起,形成為一塊廣闊的紅色區域,並逐漸發展為冀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

濮范觀抗日根據地建立

隨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加緊了反共活動,山東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王金祥、山東保全第十一旅旅長齊子修等不斷進行軍事挑釁,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盤踞在朝城、觀城、范縣一帶的李樹椿、王金祥部接連製造摩擦事件,並操縱會道門暴亂,反對我黨我軍,並阻斷抗日根據地間的聯繫。1940年初,我軍主力部隊在冀魯豫平原上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反頑作戰。1940年1月,李聚奎指揮先遣縱隊、築先縱隊,楊勇指揮三四三旅,聯合對盤踞在朝城的王金祥部發動攻擊,一舉攻克朝城縣城。2月,程子華、宋任窮統一指揮冀魯豫、魯西北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對石友三部發起反擊,重創頑軍,石友三、高樹勛率殘部逃竄。1940年5月,我反頑大軍在觀城、清豐一帶整軍,八路軍第二縱隊、三四四旅和南進支隊等部,在黃克誠領導下,建立冀魯豫軍區。同時,成立魯西軍區,蕭華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勇任副司令員。7月,我軍主力發起第三次反頑作戰。在我軍的政治軍事的雙重打擊下,頑軍內外交困,四下潰逃。至此,觀城、范縣以及濮縣廣大地區解放,魯西和魯西北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1940年春,觀、朝、濮、范各縣縣委召開會議,總結黨的發展和對敵鬥爭經驗。隨後,在黨的領導下,觀城、朝城等縣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建立了區政權和各級各類抗日團體組織。濮、范、觀、朝一帶,抗日工作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濮范觀朝根據地,成為聯繫魯西、冀南、豫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橋樑,也是溝通華北與華中、太行與太岳的樞紐。魯西和冀魯豫邊區的黨政軍群機關和後方逐漸轉移集中到濮范觀,使濮范觀成為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被譽為“鋼鐵濮范觀,平原小延安”。
1943年底到1944年初,冀魯豫邊區黨委在觀城縣紅廟再次召開邊區高級幹部會議,總結了一年來的對敵鬥爭和根據地建設情況,對推動根據地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2月,冀南區高級幹部會議在莘朝縣(註:1943年莘縣和朝北合併為莘朝縣)的楊夏里、楊村寺等地進行,冀南區黨委書記宋任窮和冀魯豫區黨委書記黃敬分別作了重要報告。冀魯豫、冀南兩大戰略區高級幹部會議的召開,為迎接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做了思想上、理論上、組織上的準備。高幹會結束後不久,兩區在觀城縣紅廟召開合併大會,成立中共中央冀魯豫分局和冀魯豫軍區,黃敬任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宋任窮任軍區司令員、分局副書記。觀城作為根據地中心區,其紅廟村依然是冀魯豫邊區的首府,共產黨華北的政治、軍事中心。朝南戰役後,冀魯豫軍區部隊不斷向朝城之敵施加軍事壓力。1944年2月,朝城漢奸文大可被迫率部東逃,朝城縣解放。8月,軍分區司令員趙健民指揮新八旅二十二團和基幹大隊,智襲莘縣城,在打入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范永堂的接應下,攻克縣城,活捉偽縣長,並乘勝掃除了周邊據點,解放了莘縣。至此,范縣、觀城、朝城、莘縣全部解放,莘縣全境全部掌握在人民手中。但是莘縣周邊仍未解放,不斷有日偽漢奸突襲根據地,屠殺革命民眾。1945年8月,冀魯豫行署、軍區聯合發出命令,號召全區軍民總動員,解除日偽武裝,保護人民利益。莘、觀、朝等各縣遵照命令,組織了反攻營,擴建了基幹團,積極實施反攻。9月2日,日本對華投降,中國人民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八年來,莘縣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兩大戰略中心區的首府分設莘縣南北,南邊是以觀城為中心的冀魯豫邊區的中心區,北面是以朝北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兩塊根據地中心區,歷經無數次的蠶食、掃蕩,始終堅強地屹立在華北敵後,打擊牽制了敵人,鼓舞了全區、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為贏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創下了不朽的功績。

解放鄆城

1947年夏,為吸引牽制敵人,粉碎敵人對陝北、山東的重點進攻,黨中央、毛澤東決定: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統區,在外線大量殲敵。戰略進攻的矛頭指向哪裡?毛澤東選定在敵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大別山地區,並指定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擔負挺進大別山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挺進大別山的第一步就是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1947年6月30日夜,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一縱、二縱、三縱、六縱,共四個縱隊十二萬餘人,在魯西南張秋鎮至臨濮集三百餘里的地段上,採用偷渡與強渡相結合的戰術,一舉突破黃河天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進攻序幕由此拉開。
渡河後,我軍以每小時十二華里以上速度的強行軍,直撲蔣軍“黃河防線”的中心重鎮——鄆城。蔣軍鄭州第四綏區司令官劉汝明急電駐守鄆城的55師師長曹福霖,命其採取重點防禦戰術,告訴他說:“只要集中固守鄆城,就沒有問題。”曹福霖速令鄆城周圍及沿河岸各據點的蔣軍,於7月2日全部龜縮到鄆城。2日,我軍包圍鄆城。駐守黃河南岸小王莊之敵222團的一個營,和從肖皮口星夜狼狽竄回的另一個營,被我軍截在城外,落荒而逃。駐於城東北十五里唐店之敵87團,剛剛集合好隊伍尚未出村,我軍已勇猛追到,乃不得不倉皇繞道東南,從南門竄進城去,一路遺棄武器彈藥甚多,所有家眷全部丟掉。

易守難攻的鄆城縣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占領鄆城縣城長達8年之久,鄆城縣城雖然很小,但戰略位置卻很重要。當年日本人在這裡苦心經營了多年,修築了不少的碉堡。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第55師主力占領鄆城,並把鄆城作為鞏固魯西南黃河防線的戰略要地,他們抓民工,加固城垣,增築工事,使得鄆城縣城的防禦更加堅固。
據資料記載,當時鄆城縣城城牆高約7米,寬3米,城牆外有寬3--5米的壕溝,壕溝外設有鹿砦,重點地段設有3至5道,並有兩道鐵絲網和地雷區。城四門內外、上下兩側築有明暗碉堡,敵人可以依託工事,組成直射、斜射、側射、屈射和明暗火力相交叉的嚴密火力網。城內則依託建築物、地堡群和多層射孔,實施多層防禦,形成了完整的防禦網。當時鄆城城內駐有敵第55師師部及其第29旅、第74旅,總計20000餘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敵原系西北軍,擅長守備,武器裝備均優於我軍,並有徐州方面的空中支援。

率先從西門南側攻進縣城

“其實,鄆城攻堅戰是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第一仗,作為魯西南戰役的開端,這一仗充分體現了劉鄧首長的指揮藝術。”鄆城縣黨史委副主任王平雲說,“當時,劉伯承、鄧小平制定了‘攻打鄆城,誘敵增援,全部殲滅’的作戰計畫。因此攻打鄆城必須掌握好火候。打早了,殲滅了鄆城守敵,敵人的援軍就不敢來了;打晚了,敵人援兵趕到,就會使我軍腹背受敵,陷入被動。”
劉鄧首長決定:攻敵一點(鄆城),吸敵來援,啃其一邊(定陶),各個殲滅,粉碎敵人企圖。一縱(楊勇、蘇振華)奉命攻殲鄆城之敵,一縱所屬1、2、19、20旅、1個騎兵團,約3萬餘人。鄆城之敵比較孤立,援敵又分東西兩路,便於我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按照縱隊部署:1旅由西面,20旅由南面攻擊,2旅由北面、西北面助攻,19旅及騎兵團防敵從東面突圍。先殲滅南、北、西關之敵,然後突破城垣,割殲敵人。1旅、2旅、20旅先後於3日至4日夜攻占了北、南、西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旅在旅長匡斌、政委石新安的指揮下,經激烈戰鬥,殲滅了南關之敵67團主力,活捉了敵旅長。擔任主攻的1旅旅長楊俊生有多次帶領部隊攻克城市的經驗,經過周密勘察,決定由西門南200米箭牆突擊部突破。
1947年7月7日天剛亮,劉伯承、鄧小平接到了偵察部隊的報告,敵軍第32師、第66師開始增援,他們立即命令打電話給一縱司令員楊勇:“顧祝同(時任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已經按我們的意見辦了,你可以動手了。”“3天時間能不能把鄆城拿下來?”楊勇司令員早就計畫著不用一天的時間攻下鄆城,但為防萬一,他還是留有餘地地表態:“首長請放心,兩天就夠了。”
7日黃昏,總攻開始。20旅對南門、1旅對西門同時發動突擊。20時開始炮火準備,炮聲隆隆,火光沖天,1旅將西城門敵人的發射點大都摧毀,並在城門南側打開7米寬缺口,21時發起衝擊。1旅旅長楊俊生親自指揮第1團,從城牆缺口處登城占領了突破口,粉碎了敵人的反衝擊,僅用40分鐘便攻占了西城門。22時,全團投入城區進行巷戰,沿西大街向東穿牆破壁,逐巷爭奪,打退敵人瘋狂反撲,以猛虎掏心戰術向敵55師師部穿插,直逼敵人指揮中心。
“當時攻城部隊主力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一縱,一縱的指揮部就設在城南的陳路口村,我們的戰勤指揮部則設在城南的夏莊。”解放前鄆城縣我黨地下工作者魯成老人雖至耄耋之年,但思路仍然清晰,“攻城部隊在城西南角的高粱地開挖戰溝,一直挖到城外的壕溝,以便於接近城牆。”
當晚8時,楊勇司令員一聲令下,3顆紅色信號彈剛一騰空,我軍100多門火炮同時發出怒吼,一排排、一串串炮彈,呼嘯著劃破夜空,飛向敵軍的陣地。敵軍城門、城牆上下的碉堡、工事,頓時磚石橫飛,硝煙瀰漫。城內的一些目標也被擊中,升起了一個個煙柱。炮彈的爆炸閃光和城內一些房屋燃起的火光交織在一起,把天空照得通明。一縱第20旅8團一營率先向南城門的守敵發起進攻。當我軍架雲梯強行登上南門外牆後,遭到了敵人的瘋狂反撲,後續部隊被敵軍密集的炮火封鎖,難以跟進,一營的先頭部隊只好又撤出了南門。其後發起進攻的第2旅也在北門和城西北角受阻。
負責主攻西門的是一縱第1旅,他們並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利用先前開挖的戰溝,打開了一條進攻的通道。旅長楊俊生命令炮兵向西門南側的城牆發炮,隨著山炮、榴彈炮的爆炸聲,城牆被炸開了10米左右的口子,缺口附近的地堡也被摧毀。指揮戰鬥的旅參謀長請示楊俊生旅長,“是否可以發起進攻?”楊俊生說,“火候還不到。”楊俊生命令爆破組用300公斤的炸藥繼續轟炸城牆,最終炸出了一個30多米的豁口。利用這個豁口,我軍攻入了鄆城縣城。
我軍雖然攻入縣城,但守城之敵依託城內的街巷和地堡等工事負隅頑抗,我參戰部隊同敵人展開了巷戰。戰至半夜,我軍對位於天主教堂的敵55師師部形成包圍,並一舉將敵軍師部摧毀。敵軍頓時成了“無頭蒼蠅”,混亂不堪。我軍則乘機勇猛穿插,將城內的殘敵分割包圍,各個擊破。8日4時30分,1旅7團攻占了南門東側城牆,3營向南門守敵背後發起攻擊,20旅由正面發起猛攻,很快殲滅了南門之敵,並向南城區發展。1、2旅主力逼近東門,防守東關和東門之敵86團在我四處圍逼和政治攻勢下繳械投降。城內之敵到處亂跑,紛紛跳下城牆逃命,2000多人被在城牆下等待已久的民兵活捉。8日晚,殘敵徹底被肅清,鄆城解放。此時,徐州剿總奉蔣介石之命派一架飛機飛抵鄆城上空了解情況,看到大勢已去,飛機在鄆城上空盤旋一圈後無奈而去。

勝利街的由來

鄆城戰役戰果輝煌:歷時9個小時,殲敵1.3萬餘人,殲滅55師師部及其所屬之29與74兩個整旅,活捉蔣軍55師中將副師長理明亞、29旅上校參謀主任畢貫一、29旅87團中校代理團長金克俊、74旅22團中校副團長閻慎言、張子正、上校軍需處長許青麓以下官兵八千三百餘人,斃29旅中校代理團長王靖趾,傷29旅副旅長王亞柏、74旅220團中校代理團長曹敬堂以下兩千五百餘人,總計斃傷俘該師官兵一萬一千餘人(該兩旅各轄兩個團,團長均已參加南京受訓,凡留團之負責指揮官,悉被殲滅和生俘)。另生俘鄆城“還鄉團”及偽縣保全團等官兵二千餘人。此役計殲敵一萬五千餘人。繳獲山炮十門,戰防炮六門,迫擊炮二十五門,汽車九輛,各種槍枝九千一百九十九件。在鄆城攻堅戰中立下奇功的第一旅被授予“大反攻中首立奇功”旗幟一面;野戰軍司令部給一縱及其第一旅記大功一次;劉伯承、鄧小平在給一縱的通令中指出:“你們以堅決果敢的動作,殲滅了固守鄆城之敵,收復鄆城,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光輝先例,爭取了野戰軍大反攻中的一個重大的勝利。”同年7月10日,黨中央、中央軍委在給晉冀魯豫野戰軍的賀電中,稱鄆城攻堅戰為“偉大的勝利。” 當地老人回憶說:“為了慶祝鄆城解放,人民政府後來把戰鬥最激烈、位於城南門的老油坊街,改名勝利街。
此役的勝利“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先例,爭取了大反攻中第一個光榮和重大的勝利。”反攻初戰告捷,為實現魯西南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條件,為我軍戰略大反攻奠定了基礎。

大碾盤上指揮千軍萬馬

在鄆城縣郭屯鎮唐官屯村有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北屋是三間用土坯壘起的房子,間與間之間沒有門,正房的旁邊分別是兩間配房和兩間小廚房,廚房靠屋山的地方躺著一架過去農村常用的大碾盤。這在62年前,算是唐官屯村最寬敞明亮的民房了。小屋的主人名叫樊祥珍,他終生難忘當年部隊首長劉伯承、鄧小平等住在他家、指揮魯西南戰役的情景。
1947年7月的一天,鄆城縣郭屯鎮唐官屯村來了一支解放軍隊伍。這支部隊和國民黨軍有著天壤之別,部隊官兵對待老百姓都非常和氣。部隊徵用樊祥珍家的房子,充當臨時指揮部。當天有三位首長模樣的人住進了樊祥珍家,樊祥珍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個子高高的、戴著眼鏡的首長住進了三間北屋;個子較矮、說著一口四川話的首長住進了兩間西屋;還有一位年輕的幹部模樣的人住進了位於院子東面的兩間廚房。
“當時俺家的院門外,有執勤的衛兵,我當時只有10多歲,但也明顯感覺到這兩位首長是大官。高個子和矮個子首長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有時他們倆還到村邊一起散步。”樊祥珍家回憶說,“每當研究作戰計畫時,高個子和矮個子首長就把軍用地圖鋪在大碾盤上,一研究就是半天。直到解放後,我們才知道高個子首長就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矮個子首長就是晉冀魯豫野戰軍政委鄧小平,和他們住在一起的年輕幹部是當時晉冀魯豫野戰軍情報科科長楊國宇。”
樊祥珍家至今珍藏著兩樣“寶貝”,一樣是劉鄧首長曾經用過的一把茶壺,另一件就是大碾盤。每當有人來到他家,樊祥珍總是驕傲地說,“千萬不要小看大碾盤,想當年,劉鄧首長在這上面指揮過千軍萬馬呢!”劉伯承、鄧小平等前後在唐官屯村住了18天,在這裡他們指揮了著名的魯西南戰役。
1947年的7月8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攻克鄆城,殲滅整編第55師大部;7月10日,第2、第6縱隊分別攻取曹縣、定陶,殲滅敵第153旅;14日晚,晉冀魯豫野戰軍對六營集發起進攻,當守敵突圍時即被殲滅於預設陣地之內。六營集戰鬥取勝後,第2、第3縱隊即對羊山集之敵發起進攻,於28日全殲第66旅,勝利地結束了魯西南戰役。
魯西南戰役歷時28天,共摧毀敵4個整編師師部,殲敵9個半旅6萬餘人,不僅為躍進大別山創造了條件,而且還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東戰場重點進攻作戰。

註:

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第一縱隊是解放軍的野戰主力兵團之一。它於1945年9月22日,按照中央軍委和晉冀魯豫軍區的命令,在河北省清豐縣柳格集(今屬河南省)組建。縱隊統轄第一、二、三旅,直屬新基幹第六團及直屬分隊。縱隊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蘇振華、副司令員曾思玉、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國華(後是崔田民接任政治部主任)、參謀長趙東寰(後因病休養由盧紹武繼任)、政治部副主任吳實。所轄第一旅,由原冀魯豫八分區領導機關直屬隊的大部分和第四、六、七團編成。
一縱自1945年11月10日離開冀魯豫地區,先後在3個軍區指揮下,轉戰長城內外,歷時一年,行程6000餘里,參加主要戰鬥20餘次,殲敵13000餘人。劉伯承司令員讚揚一縱隊是四戰之軍的遠征軍。
1949年2月19日,一縱隊整編為十六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六集團軍),屬二野五兵團,軍長尹先炳,政治委員王輝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