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梅

王其梅

王其梅(1913年12月27日—1967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南桃源人。1932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7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終年5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其梅
  • 別名:字時英,號魁伯,曾用名王時傑、王翰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桃源縣仙瑞鄉(後劃設小鄉時分置為三陽鄉)王家坪
  • 出生日期:1913年12月27日
  • 逝世日期:1967年8月15日
  • 職業:軍人
  • 信仰:共產主義
  • 軍銜:少將(1955年)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之後,主要作品,所獲榮譽,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3年12月27日,王其梅出生在湖南省桃源縣仙瑞鄉(後劃設小鄉時分置為三陽鄉)王家坪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王家坪。在姐弟7人中,他是長子。進入當時桃源最好的縣立一高漳江國小讀書。
1927年,加入“少先隊”,參加桃源農民運動,參與游鬥地主豪紳,用燒毀家中麻將的實際行動支持農民協會提出的禁賭活動。
1929年,在常德省立三中讀書。
1930年冬,國中即將畢業,隻身逃往北平繼續求學。
1936年3月,在北平參加學運的王其梅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7月,被押送到北平軍人反省院。當時,在清華大學做校醫的堂兄王其楷得知情況後,捎給家中一封信。王明皆才知道,王其梅被捕入獄。他又急又恨,立即變賣部分家產,將所需費用悉數寄往北平;同時修書一封,叮囑侄子無論如何要多開導開導王其梅,並想方設法將王其梅從獄中贖出來。王其楷按照伯父的意思,來到獄中,對戴著腳鐐手銬站在鐵門裡的堂弟說:“你又不缺吃少喝,不好好讀書,盡幹這些危險的事,自己坐監,吃苦頭,使家裡人為你擔心。你究竟圖什麼?現在家裡要我用錢托人把你贖出來,你只要悔個過,馬上就可以出去,你還是寫個悔過書,去好好讀書吧,別再胡鬧了。”王其梅聽後,對堂兄說:“我沒錯,無過可悔,我的事以後不用家裡再管了。”堂兄深知王其梅倔犟的脾氣,於是留下部分錢,悻悻地走了。王其梅並沒有接受堂兄的開導,而是作好了長期坐牢的準備。後來,在黨的營救下,飽受牢獄之苦的王其梅才得以出獄。

土地革命時期

1931年,王其梅國中畢業後進入北平私立弘達學院讀書。
1932年,他考入國立北平大學附屬高中。同學沈繼芳經常向他傳播愛國思想,使他的思想由反對封建家庭,發展到挽救民族危亡,嚮往共產主義事業。經沈繼芳介紹,他加入了反帝大同盟,擔任二十三支部書記。
1933年1月,又經沈介紹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4年秋,王其梅在中國大學學經濟,黨內任經濟系支部書記。在學習期間,他進行革命活動被校方發現後,令其轉學。
1935年9月,離開中國大學,轉入民國學院,並擔任學院青年團支部書記兼西城街頭支部書記。在1935“一二·九”運動中,王其梅曾兩次組織民國學院的革命師生舉行遊行示威活動,並被選為民國學院抗日救國會交際股長。
1936年12月,王其梅來到西華縣,與中共豫東特委書記沈東平、縣委書記王子英接上關係,擔任普理學校教員(校長是縣委書記王子英),黨內職務是支部書記。 1936年“雙十二”事變後,根據全國人民一致主張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形勢,王其梅立即協助校長王子英組織全校師生遊行示威,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掀起了西華縣抗日救亡的高潮。
1937年4月,王其梅兼任豫東特委交通站站長。該站是黨的秘密組織,負責上級派往豫東和華中的幹部接待和中轉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其梅接任中共西華縣委書記、普理學校校長職務,全面主持西華縣黨內的工作。1937年底,王其梅根據豫東特委的安排,在普理學校所在地陵頭崗舉辦了有三百多人參加的第二期抗日幹部訓練班,親自擔任教官和隊長。王其梅非常重視黨的建設,在訓練班學員中先後發展黨員二十一名。這期抗日幹部訓練班的舉辦,不僅為西華、扶溝淮陽等縣培養了—批抗日骨幹力量,也為不久後豫東地區抗日武裝的建立和抗日游擊戰爭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1938年2月,王其梅代表學院出席了北平學聯會,並任學聯會交際股長和黨團委員。之後,又以北平學聯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華北各界救國聯合會籌備會,並公開參加籌備會的各項活動。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7月9日,王其梅回到了闊別三年多的水東解放區(當時叫冀魯豫邊區六地委六軍分區),擔任地委書記兼分區政委。王其梅到水東後,首先傳達了上級對水東如何反圍剿的指示精神。接著和軍分區司令金紹山率分區武裝配合前來支援水東解放區反圍剿鬥爭的冀魯豫軍區獨立旅,於7月12日一舉殲滅柘城國民黨守軍,端了國民黨縱隊司令張嵐蜂的老窩,繳獲大批物資和武器彈藥,狠狠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二次圍剿。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發起隴海破擊戰役,王其梅和金紹山率領分區武裝積極配合,先後襲擾開封機場,攻克通許縣城,從而牽制敵一個正規師及四個保全團不能東調投入隴海戰場,有力地配合了晉冀曹豫野戰軍。11月,國民黨發動了對水東解放區的第四次圍剿。王其梅率分區武裝在杞南劉寨一舉殲滅了國民黨六十四旅一九O團,粉碎了國民黨的第四次圍剿計畫。12月12日,豫皖蘇邊區黨委和豫皖蘇區在睢縣平崗成立,吳芝圃任區黨委書記、軍區政委,張國華任軍區司令員。同時,以冀魯豫邊區六地委六分區和原華中八地委八分區為基礎,成立了三個地委三個分區。王其梅任一地委、一分區書記兼司令員、政委。王其梅在一地委工作期間,國民黨曾派王其梅的二弟王其桂作說客。王其桂看到其兄立場堅定,未敢策反。
1948年10月24日,河南省會開封第二次解放,王其梅奉命參加開封的解放和接管工作,擔任開封市特別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1949年1月28日,王其梅奉命任十八軍黨委委員、五十三師政委,並著手部隊的籌建工作。同年3月,他隨軍南下,渡江後,一邊迫殲逃敵,一邊高速行軍。部隊經安徽轉戰浙江、江西、貴州、雲南,於十二月到四川,不久王其梅調任十八軍副政委,負責川南地區的接管工作,併兼任瀘州地區軍管會主任。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先後開展了建立各級政權、治理社會治安等工作,穩定了社會秩序,打開了這個地區工作的新局面。

建國之後

1950年初,黨中央決定和平解放西藏,命令十八軍準備進藏,建立西藏工委。王其梅調任西藏工委委員兼任十八軍政策研究室主任。親自到藏族民眾中去作調查,向上層人士、士司頭人請教。經過調查研究,蒐集了大量材料,為中央制定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十條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打開了進軍西藏的大門。
王其梅王其梅
先遣支隊進抵拉薩初期,形勢十分嚴峻。西藏上層反動集團乘解放軍主力未到,陰謀撕毀《協定》。面對這一切,王其梅號召全體指戰員保持清醒頭腦,堅決地宣傳、貫徹、執行《協定》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實際行動影響、團結藏族各界人士,消除民族隔閡,挫敗個別反動分子的陰謀,很快贏得藏族各界人士的信任,穩定了西藏的局勢。
1952年1月,西藏軍區成立,張國華任司令員,譚冠三任政委。王其梅調任副政委。為了解決運輸補給和加速西藏的建設,中央決定儘快修建康藏公路。同年12月,王其梅到西藏軍區後方司令部兼任政委。
王其梅熱愛西藏,把全部心血都獻給了建設西藏的偉大事業。
1953年,中央組織部曾決定調他到北京任中央民族學院院長。他親自去找賀老總,堅決要求繼續留藏工作,得到批准。
1957年,中央根據他的身體健康狀況,決定調他到西南局工作,他仍堅持留在西藏。
1959年3月,西藏發生武裝叛亂。這時正在北京住院的王其梅立即要求出院。帶病從北京回到西藏,參加平叛鬥爭。
1962年,王其梅調西藏軍區和西藏工委工作。
1963年3月,兼任工委副書記。一九六五年兼任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
先後當選為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多次受到殘酷的迫害。
1967年,周恩來總理將他接到北京。這時重病纏身的王其梅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艱難地寫出了《對西藏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和《對今後西藏建設的意見》。這是他在困境和病危中最後對黨和西藏人民的貢獻,也是他的臨終遺言。1967年8月15日,病情惡化,在北京逝世,終年53歲。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為王其梅舉行了平反昭雪追悼大會。

主要作品

文章
《對西藏工作中的經驗教訓》
《對今後西藏建設的意見》

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親屬成員

父親:王明皆,任過三陽鄉團總(鄉長),為當地有名的大地主。
堂兄:王其楷,在清華大學做校醫。

人物評價

1977年12月25日,鄧小平在一個批示中寫道:“王其梅從抗日戰爭起,作了不少好事。”
在政治上,王其梅不搞特權、不拉幫結派,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在生活上,不搞特殊,總是把自己擺在民眾之中。
197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為王其梅舉行了隆重的平反昭雪追悼大會。悼詞說:“王其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我軍優秀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王其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