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信(“紅星藝術團”團長)

王克信,1948年出生,現年已經62歲。2004年從部隊轉業,回到了地方,回到了社區。在部隊時,他既是領導,更是文化骨幹,吹拉彈唱,樣樣喜歡;詩詞歌賦,樣樣愛好;不管是上邊調演,還是下基層給戰士演出,他都場場不落;不管是節假日娛樂,還是紀念日宣傳,他都場場登台。他是文化愛好者,他是文化骨幹,他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克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王克信,1948年出生,現年已經62歲。2004年從部隊轉業,回到了地方,回到了社區。在部隊時,他既是領導,更是文化骨幹,吹拉彈唱,樣樣喜歡;詩詞歌賦,樣樣愛好;不管是上邊調演,還是下基層給戰士演出,他都場場不落;不管是節假日娛樂,還是紀念日宣傳,他都場場登台。他是文化愛好者,他是文化骨幹,他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人物經歷

離開了部隊火熱的生活,王克信看到了社區文化事業比較落後,他十分著急,也發現了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價值。他深深地感覺到,這正是發揮自己文化特長的良好契機,他正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特長為社區的文化事業作一份貢獻。也正是這時,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個舞台,或者說是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他要將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奉獻給社區,他決心為社區的文化建設做一點事情,他要讓社區文化有一個飛躍式發展。
萬事開頭難。藝術團的創建階段,困難時是數不勝數。那時,王克信只是和幾個彈琴、唱歌的老夥伴,每天晚上,利用飯後時間,在一起,找塊空地,邊彈邊唱,自娛自樂。彈的沒有準譜,唱的沒有準調,但圍觀的人群卻越來越多,演出的場地越來越大,表演的節目越來越好。
不過,時間長了,王克信感到不滿足了,總彈那幾支曲子,總唱那幾支歌,聽得時間長了,看的次數多了,人們總不免有一點絮煩了。怎么辦呢?王克信想到了應當成立一支隊伍。有一批比較穩定的文化演出人員,有一些自己創作的文藝演出節目。他將這個想法和幾個老夥伴一說,立即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和贊同。於是,大家在一起又進行了幾次反覆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湊了許多好主意、好辦法、好方案。然後,他們又找到了八卦社區黨總支,又分頭找到了幾十位社區文藝愛好者。
社區黨總支和社區居委會給予他們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社區黨總支書記親自擔任了藝術團的指導員,社區副主任袁葆潔同志不僅擔任了副指導員,而且還親自參加排練和上場演出,並且是挑大樑的骨幹演員。社區給他們最大的支持是提供了排練場地,經過了幾個月的緊張籌備,一個嶄新的社區文藝宣傳團隊,“八卦社區天樂藝術團”誕生了。
2005年12月25日。這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天氣有些寒冷,但這又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在八卦社區三樓的大會議廳里,人頭攢動,歡聲笑語,熱氣騰騰。來自社區的上百名居民民眾討論紛紛,翹首以望,亟不可待。終於,主持人的聲音響了起來:“鋼城街道八卦社區天樂藝術團成立大會暨匯報演出現在開始”。全場安靜了。不一會,又爆發出的陣陣雷鳴般的掌聲。人們似乎不大相信,在小小的社區,就在他們生活的周圍,就是那些十分熟悉的面孔,竟然能夠表演出那么專業的文藝節目。從獨唱、合唱、表演唱,到清唱、對唱、二重唱,從雙簧、魔術、快板書,到京劇、評劇、健身舞,個個精彩、個個受看、個個有掌聲。尤其是由一男一女兩名演員表演的雙簧,語言幽默,動作靈活,形式新穎,題材生動,大家看了都忍俊不住,歡笑聲一浪接著一浪。許多居民都說:“咱們社區的節目,完全可以上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了”。
藝術團成立的第一步走出去了,走得很好。但接下來的路更長,更不好走,更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為了使藝術團不斷發展壯大,王克信同志可以幾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動了許多腦筋,用了很多功夫,經過深思熟慮,他將全團125名成員劃分成四支隊伍,即:演唱隊、表演隊、舞蹈隊、器樂隊。每個隊又設了隊長、副隊長等。以後再排練節目時,四支隊伍分開排練,互相之間沒有干擾,排練成型後,再往一塊合。各隊之間,配合默契、融為一體。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團。
藝術團的每次排練,每回演出,都是純義務的,沒有任何報酬。而且演出所使用的所有樂器,還都是演員自己從家裡帶來的。但是,每名隊員都心甘情願,每個人都無怨無悔,這完全是靠一種無私奉獻精神凝聚起來的團隊,是靠愛好集合起來的團隊,是用共同目標團結起來的團隊。
在這個團隊里,最操心、最忙碌、最重要的,無疑是團長王克信同志。作為一團之長,藝術團所有事情,無論大小,不管輕重,都要他來做決定,他必須掌握所有的情況,了解所有的事情,處理所有的問題。作為藝術團的骨幹和藝術總指導,他要通曉每一樣樂器,了解每一名演員,掌握每一個節目。這個藝術團,就像他的孩子,他了解這個團的每一個人,每一件樂器,每一次演出。他愛護這個團隊,勝過熱愛自己的生命。他從部隊的團職崗位上退休回家,一頭便扎進了八卦社區。他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當作自己的家,當作自己生存的沃土。一些部隊的老首長、老戰友、老同志勸他換個好一些的地方,買一套好一些的房子居住,享受一下晚年的幸福生活。而他總是婉言拒絕這一切。他總是表示,就熱愛八卦社區這片土地,他要把自己的晚年完全奉獻給八卦社區這片土地,奉獻給八卦社區的這些居民,奉獻給樓前樓後這些老鄰居們。
王克信同志的每一天都在藝術團的事業操勞著。2007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的重要論述。王克信同志一聽到“八榮八恥”的論述便睡不著覺了。他連續幾天幾夜,不停地創作,三天三夜的苦思冥想,三天三夜的嘔心瀝血,三天三夜的創作修理,一首“說唱榮辱觀”的歌曲誕生了。這是鞍山市第一首以宣傳“八榮八恥”為主題的創作歌曲。歌曲譜好後,王克信同志立即組織藝術團的演員們進行排練,並於4月7日,又是全市第一家舉辦了以“知榮明恥”為主題的廣場文化晚會。晚會上,上百名演員一齊合唱了王克信同志填詞譜曲的《說唱榮辱觀》,還表演了小合唱“八榮八恥歌”,坐唱“榮辱分明過一生” ,四句半“一面明鏡高高懸”,群口辭“榮辱觀座右銘”等多個節目。為深入開展榮辱觀教育活動,提升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王克信同志率領的這個天樂藝術團,從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四個年頭。在這四年的時間,有辛苦、更有快樂;有挫折、更有成功;有指責、更有讚揚。但王克信同志將這一切,看得很輕、看得很淡、看得很平常。他只是將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努力,全部汗水和智慧,全部努力和才華,都無私地奉獻給了這支團隊。王克信同志率領的這個藝術團,是一個快樂的團隊。他們不僅要自己快樂,更要把這種快樂傳播出去,散發出去,發展出去。從藝術團成立以來,他們的演出已超過百場,觀眾超過數十萬人。鞍山電視台已經為他們拍攝了幾個新聞片和專題片,系統地介紹了這個團的成立過程和發展歷程;《鞍山日報》、《遼瀋晚報》、《千山晚報》等媒體也分別介紹過王克信同志和他率領的團隊。
2009年的5月份,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經過全體大多數同志的同意,將“天樂藝術團”更名為“紅星藝術團”。“紅星藝術團”的誕生,標誌著這個藝術團隊又獲得重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飛躍發展的時期。在這個團隊里,沒有變化的是他們的帶頭人、一直是王克信同志,沒有變化的是他們始終保留的幾十年保留節目;沒有變化的是他們的奉獻精神、工作熱情、文化情結。
王克信同志率領的“紅星藝術團”,是一個堅強的團隊。演員越來越多,藝術水平越來越高,表演節目越來越精,觀眾評價越來越好,尤其是2009年8月27日,他們在市人民公園單獨舉辦的一場大型廣場文化活動,觀眾一致評價,超過了市專業隊伍的表演水平。
在藝術團的發展過程中,王克信同志也養成了進行文化創作的習慣。他創作的“社區是我家園”、“八卦社區之歌”等作品,發表在《鐵東通訊》上,他寫作的“咱們鐵東大變樣”被收集在《我們的精神家園》一書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