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達

王僧達(423—458年),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朝宋大臣,東晉丞相王導玄孫,太保王弘之子,臨川王劉義慶之婿。

曾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遊獵為務。宋孝武帝劉駿即位,遷征虜將軍、護軍將軍、吳郡太守,官至中書令,封寧陵縣五等侯。自負高門華胄,又在先前討平劉劭之亂中有功,希圖獲得更高的官職,但未能如願。因此,心生怨艾,加上輕視皇太后路氏家族。大明二年,被劉駿藉故賜死,時年三十六歲。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僧達
  • 所處時代:南朝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423年
  • 去世時間:458年
  • 主要作品:《王僧達集》10卷
  • 官職:中書令
  • 封爵:寧陵縣五等侯
  • 籍貫:琅邪臨沂
  • 職業:文學家、官員
人物生平,聰慧好學,支持劉駿,強取豪奪,狂妄身死,文學成就,歷史評價,軼事典故,表里不一,老狗歸來,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聰慧好學

王僧達少年時就已好學,長於寫文章,宋文帝劉義隆聽聞王僧達年紀輕輕就已很聰慧,特地召見他,並問他書籍知識及家事。王僧達應對文雅敏捷,甚得宋文帝欣賞,更將臨川王劉義慶的女兒嫁給他。王僧達還未夠二十歲就任始興王劉濬的後軍參軍,後又遷太子舍人。及後又擔任太子洗馬及宣城太守。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王僧達因北魏大舉南侵而求入衛建康,並得允許。北魏退兵後還郡,後又遷義興太守。

支持劉駿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劉劭弒宋文帝,劉駿起兵討伐,並傳檄州郡,要郡出兵回響。當時王僧達不知應該支持哪邊,有門客建議王僧達最好就是應檄並遊說鄰近各郡一同回響,否則也可以率領一些支持劉駿的人南返歸附劉駿。最終王僧達選了南走,並在鵲頭遇上劉駿,加入討伐的軍隊,即被任命為長史,加征虜將軍,立下戰功。
劉駿即位,是為宋孝武帝,以王僧達為尚書右僕射,不久外調任使持節、南蠻校尉,加征虜將軍,但因荊州刺史、南郡王劉義宣想留任,不肯解任南蠻校尉,故王僧達未能成行,改任護軍將軍。但王僧達自以才能和地位乃是當時無人能及,且在劉駿即位不久就任尚書右僕射要職,故此就望一兩年間就身居宰相,更曾答詔稱:“亡父亡祖,司徒司空。”但任護軍將軍後就很不得志,於是自求徐州刺史,但不獲允許。王僧達再三陳請,更令宋孝武帝不悅,於是調任征虜將軍、吳郡太守。至此王僧達一年中就已經五度遷官,而今外任,更感不得意。
王僧達為人高傲,在因自負才能卻未能當上宰相高位後大感失意,但不但上表言辭不遜令劉駿不高興,在被免去吳郡太守後曾單獨獲孝武帝召見時仍不發一言,僅望著劉駿。劉駿在王僧達離開後憤憤地說:“王僧達難道不狂妄嗎?居然正臉瞪著天子!”顏師伯去拜訪他,王僧達仍感慨道:“大丈夫寧當玉碎,怎可以無聲無息地只求存活。”,顏師伯不敢回應並退去。

強取豪奪

王僧達愛財,強取豪奪。一是偷哥哥的:他與其兄王錫關係不和,其母去世時,王錫從臨海郡罷官回鄉,積俸祿百萬以上。王僧達趁其不備,命家奴趁夜偷運出來,無所餘留。二是搶和尚的:吳郡西台寺有很多有錢的僧人,王僧達因他們未能滿足自己的需索,於是派主簿顧曠去劫略西台寺的僧人竺法瑤,得了數百萬錢。
孝建元年(454年),王僧達因劉義宣等叛變而加置佐領兵,原本下令置兵一千人,但王僧達卻置兵三十隊,每隊八十人,超出限額。他又在吳郡建宅,以朝廷名義動用了不少人力。王僧達因著種種行為而遭免官。
昔日王僧達為太子洗馬時留在東宮,但心中卻想著將領朱靈寶。在任宣城太守時,因著朱靈寶已長大,王僧達就假稱朱靈寶死了,用了宣城人左永之戶籍,改易朱靈寶為左永之子,並更名左元序。其後此人就屢任官職。事情一直到了孝建元年春才遭揭發,王僧達因而再加禁錮。但王僧達還上表道:“不能因因為左右的話,奉承權貴。”劉駿更是憤怒。
孝建三年(456年),王僧達出任太常,但他還是不高興,後又上表辭職,不過就因上表被指言辭不遜而遭免官。不久,王僧達任太傅、江夏王劉義恭的長史、臨淮太守。隨後劉義恭進為太宰,王僧朗亦隨之轉任太宰長史。大明元年(457年),王僧達遷左衛將軍,領太子中庶子。又以昔日歸順劉駿之功,封寧陵縣五等侯。
大明二年(458年),遷中書令。

狂妄身死

劉駿的母親路太后出身微賤(庶族),其兄路慶之曾做過琅邪王氏(資深士族)門下的馬車夫。路慶之的孫子路瓊之和王僧達做鄰居。次,路瓊之盛裝並帶著大批隨從去訪問王僧達,王僧達不理他,半晌輕蔑地說:“當年我家有個馬車夫叫路慶之的,是你什麼親戚?”路瓊之羞慚地頹然告辭。王僧達又讓人將路瓊之坐過的床用火燒掉,引起路太后震怒。路太后想要宋孝武帝為路瓊之出頭。不過當時劉駿就說:“瓊之年輕,無故去訪問王僧達家,被辱是理所當然呀。僧達是高貴的公子,怎可以因此事而加罪於他呀?”不過路太后仍然很憤怒。
大明二年(458年)八月,高闍等人圖謀作亂,但敗被殺。劉駿以王僧達屢次言辭忤逆,不會悔改,於是就誣王僧達與高闇是同謀,將其收付廷尉。王僧達於獄中被賜死,享年三十六歲。

文學成就

王僧達詩今存五首。鐘嶸詩品》將其與謝瞻謝混袁淑王微等人同列為中品。評論說:“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其詩立意平庸,而著意雕琢,但也有一些佳句,如《答顏延年》中“輕雲出東岑,麥壟多秀色”,筆調輕靈,景色清新;《和琅邪王依古》中“仲秋邊風起,孤蓬卷霜根。白日無精景,黃沙千里昏”等句,寫邊塞風光,也頗有蒼莽之氣。有文五篇,其中《祭顏光祿文》為《文選》所收錄。
王僧達的詩文,一方面折射出劉宋初雕琢詞句、注重用典的駢儷文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山水詩的興盛。王僧達的《七夕月下詩》即是寫景的佳作,詩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七夕月下的清冷幽雅之美,烘托牛郎織女相聚的短暫時光,總體風格較為古樸。
隋書·經籍志》錄有《王僧達集》10卷,已佚。今存詩文收入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和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歷史評價

王弘:“僧達俊爽,當不減人;然亡吾家者,終此子也。”
庾炳:“王弘子既不宜作秦郡,僧達亦不堪蒞民。”
劉駿:“王僧達餘慶所鐘,早登榮觀,輕險無行,暴於世談。值國道中艱,盡室願效,甄其薄誠,貰其鴻慝,爵遍外內,身窮榮寵。曾無在泮,食椹懷音,乃協規西楚,志擾東區,公行剽掠,顯奪凶黨,倚結群惡,誣亂視聽。朕每容隱,思加盪雪,曾無犬馬感恩之志,而炎火成燎原之勢,涓流兆江河之形,遂脣齒高闍,契規蘇寶,搜詳妖圖,覘察象緯。逮賊長臨梟,餘黨就鞫,鹹布辭獄牒,宣言虛市,猶欲隱忍,法為情屈。小丑紛紜,人扇方甚,矯構風塵,志希非覬,固已達諸公卿,彰於朝野。”
沈約:“世祖弱歲監蕃,涵道未廣,披胸解帶,義止賓僚。及運鐘傾陂,身危慮切,擢膽抽肝,猶患言未盡也。至於馮玉負扆,威行萬物,欲有必從,事無暫失。既而憂歡異日,甘苦變心,主挾今情,臣追昔款,宋昌之報,上賞已行;同舟之慮,下望愈結。嫌怨既萌,誅責自起。竣之取釁於世,蓋由此乎?為人臣者,若能事主而捐其私,立功而忘其報,雖求顛陷,不可得也。”

軼事典故

表里不一

王僧達愛親近動物的活動,曾經託病在楊列橋看鬥鴨,因而遭彈劾。年輕時又愛與鄉里少年喜歡追逐鷹犬,更曾親手屠宰牛隻。他又喜歡打獵,在宣城太守時會在郡中無事時騎馬肆意馳騁,可以三五天都不回家,還常在出獵時聽百姓的訟案。

老狗歸來

何尚之致仕後再度接受任命為官,在家中設八關齋,大會朝士,並親自行香。
有次,何尚之盛宴賓客。席間,何尚之向王僧達敬酒,他對王僧達說:“願郎且放鷹犬,勿復遊獵。”王僧達回答:“里養了一隻老狗,放了它沒處去,已經回來了。”何尚之當即氣得面目失色。

家庭成員

父親:王弘,太保。
兄:王錫、王僧衍。
兒子:王道琰,因父涉及謀反而流放到新安郡。宋前廢帝登位時得返京師,官至廬陵內史。
孫:王融,王道琰之子,竟陵八友之一。南齊中書郎,因擁護竟陵王蕭子良爭帝位而遭蕭昭業賜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