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尼

王保尼(1911-2002)馬來西亞檳州(今檳城)已故首席部長。他的父親王如進是來自中國廣東省梅州興寧縣之中南部的坭陂鎮,是屬於第二十三代的客家人,也是一位天主教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保尼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2002年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王保尼早年被父親送進大山腳英華國小,後轉至檳城聖芳濟中學。在21歲考獲高級劍橋文憑後,經過師訓,他成了一名合格教師。戰後(1945年)的王保尼回到金星國小執教。
1953年,林蒼祐領導的急進黨派他在大山腳市區競選地方議員(威中地方議會),他一鵠即中,從此奠下了他的政治路。
2016年01月07日,大馬教育部長承諾華小小六歷史課本加印王保尼貢獻,會把馬華元老代表拿督王保尼的事跡寫入華小六年級歷史課本。

人物生平

被林蒼祐拉進馬華
1954年林蒼祐參加馬華公會,也就放棄急進黨(正如在後來的1968年林蒼祐合創民政黨而放棄民主聯合黨一樣),並拉王保尼加入馬華。
1955年,馬來亞舉行獨立前的自治邦普選,林蒼祐派王保尼在馬華的旗幟下(已共用聯盟帆船標誌)角逐大山腳市區的州議席。開票結果,林蒼祐領導的檳州馬華和檳州聯盟大捷,囊括14席,包括林蒼祐、王保尼和謝成金。
1957年馬來亞將獲得獨立,因此英參政司提名林蒼祐出任首席部長(林蒼祐曾擔任首席議員),但林另有算盤,也就先後向英國及聯盟主席東姑婉拒,因為他想成為華社的最高領袖(1958年出任馬華總會長)。
於是他把王保尼推薦給東姑,但也需要經過投票,也就變成聯盟會議中,有需要作出抉擇,一位是王保尼,另一位是謝成金(林蒼祐的表兄)。
結果兩人票數相等(5對5票)。經過第二輪投票,王保尼以7對3取勝,進而成了首席部長。
舊關仔角宣讀獨立宣言
在1957年8月31日那一天,王保尼代表政府和檳州人民在舊關仔角宣讀獨立宣言,另一個地方是馬六甲。而在首都吉隆坡的獨立大典由東姑親自主持。王保尼有陪同出席,並在較後乘專機回檳主持“獨立慶典”。這意味著王保尼代表了政府和人民(包括華人)主持大典。誰說王保尼不是扮演重要角色呢?
另外,在1961年,當東姑提出馬來西亞概念時,就與英國磋商如何開展工作。英國方面認為,應成立一個委員會來調查和鑑定東馬人民的意願是否要加入馬來西亞。其成員如下:主席:葛波爵士(Lord Cobbold),前英格蘭銀行總裁委員:王保尼(檳州首席部長),嘉扎里沙菲宜(馬外交部常任秘書長),安東尼阿貝(前砂拉越總督),大衛華特森(馬來亞政府首席秘書)。
因為是以葛波為首,也就被稱為葛波委員會。
其所提呈的報告也就被稱為葛波報告書。這份報告書在1963年5月時發表,確定東馬人同意參建馬來西亞。但因印尼和菲律賓的反對,東姑只好將有關事項壓下,直接與另兩個國家首長舉行高峰會議。
就在這個時候,聯合國突宣布要自行派代表前往東馬鑑定民意,希望有助提高葛波報告書的“可信”地位。
就在各方決定馬來西亞一定要1963年9月16日成立時(原本是1963年8月31日成立,後因紛爭展延),但要參建馬來西亞的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已等不及了,就認為不論聯合國調查結果如何,馬來西亞決按葛波報告書的建議行事。
也真是十分巧合,聯合國報告書在9月14日公布時,也是確定東馬人民願意加入馬來西亞,與葛波報告書一致。
就這樣,代表華人及馬華公會的王保尼也順利完成任務。如果連宣讀獨立宣言和促成馬來西亞成立都不是重要的話,那么馬來西亞很多政治人物或政客就更沒有資格列入歷史人物榜內。
歷史不能被遺忘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也不論一個人的政績,當他在位時,他畢竟是一個時代的歷史人物。教科書怎么可以由個人偏見加以否定?這是個沒有邏輯的說法。歷史不能被遺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