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堪

王仁堪

王仁堪(1849年—1893年),字可莊,又字忍菴,號公定,清代閩縣(今福州)人。光緒三年(一八七七)第一名進士,狀元。授殿撰,官蘇州知府。善設色花卉。書宗歐、褚,名稱一時,卒年四十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仁堪
  • 別名:王蘇州
  • 出生地:福建福州
  • 出生日期:1849
  • 逝世日期:1893
  • 代表作品:《王蘇州遺書》
  • 性別:男
  • 朝代:清代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歷史事件,歷史功過,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王仁堪(1849~1893)字可莊,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故居在東街孝義巷。祖父慶雲,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工部尚書。父傳燦隨侍衙署當少爺,養尊處優,學業上沒多大成就,只中個秀才。王仁堪卻勤奮好學,同治九年(1870)二十二歲時中了舉人。光緒三年(1877)丁丑科殿試狀元

人物軼事

有清一代,福州出過兩個狀元;前一個是林鴻年,後一個就是王仁堪。他雖然官不過知府,壽不滿五十,但他的品德、政聲、文章、書法都名重一時。從歷史上看,一般認為封建時代的狀元,多數是少有建樹的平庸之輩,真才不多,人品未必好。但是王仁堪這個狀元確是品學俱優,名副其實,他立朝直諫敢言,出任地方官後,也能為人民做好事,是值得稱道的。
王仁堪
王仁堪中舉之後,連續三次參加會試都遭到挫折。他平日的文名很高,自己也充滿信心,但第一次會試(1871)沒有連捷,第二次(1874)又沒考中,第三次光緒二年(1876)丙子,增設了一次恩科,熟悉他的人們都推測他必中,他也以此自許,結果又落第了。他並不為此頹喪,格外努力用功,甚至私刻一印曰“落第狀元”。到第二年(1877)果然中了狀元。這種立志奪魁和自信的毅力,一時被傳為佳話。(見李伯元《莊諧詩話》)
王仁堪文章、書法和品貌都十分端正秀潤。初期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愛重。光緒十三年(1887)奉旨在上書房行走,每參加宮廷宴禮和節慶大典,得到的賞賜都格外豐厚優渥。其間多次外放學政,光緒六年(1880)冬,任山西學政時,整飭學風,嚴禁學官生員吸鴉片。十一年(1885)任貴州鄉試副考官,取才甚嚴。十二年(1886)秋,充教習庶吉士,徐世昌(後來民國初任大總統)就是他這時的學生(見王孝綺《王蘇州年譜》)。十五年(1889)五月,又出任廣東鄉試副考官,提拔了不少好人才,梁啓超(近代著名的改良主義政論家)即出其門下。梁是這一科廣東舉人中最年青的一個,王仁堪閱卷後,就認為是個奇才,送卷給正考官李端棻看,李也十分讚賞,就想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梁,並托王仁堪作媒。在王仁堪盡力說服之下,才使梁啓超由堅辭而同意婚姻。王仁堪的知人識才,也於此可知一斑(見古直《梁任公軼事》)。(在孟祥才編《梁啓超傳》(北京出版社1980年11月第一版)中說,這時王仁堪原也想招,梁為女婿,卻被李端棻搶先開口了,而梁對“如此難攀的高親,當然是驚喜交集滿口答應。……”與此小有出入。——編者)大約與此同時,王仁堪已漸次失去了清廷的寵信。他之所以不能見容於最高封建統治者,還得追溯到仕途得志之初。

歷史事件

當光緒五年,即王仁堪大魁天下的第三年(1879),中俄交換條約,出使大臣崇厚屈服於沙俄的壓力,居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新科狀元王仁堪便與前科狀元曹鴻勛等聯名上疏,“請斬崇厚以謝國人”,理直氣壯,直聲震動朝野。這可說是初露鋒芒,已觸權貴所忌。到了光緒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為了籌備慶祝自己明年的壽辰大典,挪用建海軍的巨款,擬建頤和園大工程。這時,各省發生大水災,京城地震,百姓處於饑寒交迫之中。到了十二月,北京太和門又發生火災。王仁堪便藉此機會,上書切諫,請不要修建這樣豪華的大花園,儘管其措詞非常委婉,但專橫已慣的慈禧太后最不喜歡被人頂撞。加上當時在朝的清流黨內部又互相傾軋,王仁堪便於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被外放了,出任江蘇鎮江府知府。
所謂清流黨,是晚清朝臣內部出現的政治派別,以敢於批評時政得失,標榜廉介清高而得名。其主要成員有陳寶琛張佩綸文廷式等。陳寶琛的妻子王眉壽,即王仁堪的姐姐。(後來陳寶琛作了末代皇帝溥儀的師傅,所以王眉壽對人說:“夫門生天子,弟天子門生。”)由於上層官僚中的這些關係,王仁堪也成了清流黨之一員。當甲申(1884)中法馬江海戰失敗時,閩籍京官潘炳年上奏摺,請嚴懲失職的船政大臣張佩綸,張被拿問革職,這封奏章,便是王仁堪代筆的(見郭則沄《知寒軒談薈》),而張的後台卻是他的父執李鴻章。這樣,王仁堪又得罪了當朝權勢炙手的大臣,同時也與陳寶琛產生矛盾。於是王仁堪官運蹇阻,終於不可避免了。知情的同人們都為之不平,而王仁堪卻不以為意,坦然地到江蘇上任去了。臨行時寫下《別諸友》詩中有:“聖明無棄才,中外不歧視。”的句子,表示了自己曠達的胸懷。
光緒十七年(1891)三月,王仁堪在鎮訌上任不幾天,便發生了丹陽教案。起因是當地人發現在洋人的天主教堂內有死嬰七十多具。動起公憤,焚毀了教堂。洋人藉口提出種種無理要挾,王仁堪對此逐一嚴予駁斥。最後決定,由地方當局賠償教堂的損失,不追究焚毀的責任。這一處理,達到了和平解決外事糾紛,保全了國體,保護了人民。上峰和人民都對他讚頌。同時,他還在丹陽、丹徒兩縣,振興農田水利,開塘二千三百多個,建溝、渠、閘、壩等一百多個。十八年(1892)遇到大旱災,又奏請截留漕米五萬斛,救濟了二十餘萬饑民,並募款二十多萬以辦理各種救災的善後,如捕蝗、牛賑、浚河、種樹、積穀等,又將所收的捐款的收支數目,全部公布於眾。另一方面命所屬各縣設立義塾,以普及民間教育。再創立保甲制度,加強地方治安管理。這一切利民的和取信於民的措施,得到府屬人民的普遍擁護(以上事跡見《年譜》和黃念慈《王仁堪傳》)。
當三年任滿考績時,江蘇省定王仁堪的政績為全省第一。光緒十九年(1893),奉調任蘇州知府,蘇州人民聞訊無不高興。當時來省任主考的殷如璋,路過蘇州,會見當地官員,王仁堪在座,恰有一個已革職的中書周福清(即魯迅的祖父)暗地遣人向殷送考試關節,殷見王仁堪是翰林前輩,又素以公正聞名,他不但不敢接受周福清的信,還把原信連來人一併送交給王仁堪審理。於是周福清受到法辦。一時鑽營舞弊行賄之風為之減殺。(見李伯元《莊諧詩話》)
王仁堪素有疝氣疾,在艱巨棘手的鎮江任上,就已經積勞病重,來蘇州才三個月,接管新任,事更繁劇,疝氣大作。十月十八日,赴宴回衙署後,腹大痛,醫誤以為寒疾,藥用麝香又過多,服後,汗下如雨,至二十日歿,年僅四十五歲。人民聞訃,群集衙署致哀。清廷下詔褒揚,事跡付國史館立傳(見《年譜》及兩江總督劉坤一《奏疏》)。
王仁堪生當晚清政治腐敗、外侮日蹙的局面,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以來,已呈種種危亡的徵兆,這是當時所有有識之士所共憂的。王仁堪青年時期對此已深有感慨。當他剛中了狀元,衣錦還鄉,拜會親友時,其間曾到洋人橫行的廈門一游。在一次交際場所中,認識一個因貧賣身的歌妓。他聯繫時局預感將有亡國的沉痛。題詩一首:“憂樂斯民百感縈,樽前絲竹且陶情。願傾四海合歡酒,且學文山前半生。”(文山即宋末殉國名臣文天祥)這首詩很快被傳到京城,引起一些當政者和道學家的議論。或以為以亡國前的文天祥為喻有問題,或以為行為不檢,竟作冶遊。王仁堪解釋說,我只講學文文山的前半生,沒說學他的後半生(指國破身亡)呀!人們就無法駁難了(見李伯元《莊諧詩話》)。在這首詩和自解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深寓警戒的憂國憂民之心,以及他應付那些不懷善意的攻訐者的機智。
王仁堪歿後,靈柩運返福州葬於北門外馬鞍山。在他任過知府的鎮江府,人們特在金山冷泉之畔建祠紀念這位好官,春秋致祭,由當時名人樊增祥撰文,陳寶琛書碑。民國初,還由政府下令保護該祠,今已列為當地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成為旅遊瞻仰勝區。在福州孝義巷的故居,後改建為王氏家祠。

歷史功過

王仁堪生前所作詩文,均由其子收入《王蘇州遺書》,其中《惜陰賦》和《志不在溫飽賦》最為後人所傳誦。他的大小楷書法極佳,為世所珍,所作《千字文》帖,向為學書者的臨摹範本。
在王仁堪的門風家學的影響下,後代繼起者亦多優秀人才。第四子孝總(字彥功)曾輸財募捐以贊助辛亥革命,長子孝緝曾任福建省教育廳長,三子孝絪任過遼寧實業廳長,孫女世靜曾任華南女子學院院長,侄孫世穎是現代著名文學家,世銳解放後任福建交通廳副廳長,世襄是中國著名的博物學家等等,還有不少後輩人從事文化科學工作,在國內外都有卓越的貢獻。

人物關係

祖父:王慶雲(清 鹹豐兩廣總督)
弟弟:王仁東(清 內閣中書、江寧道台任江蘇提學使)
姐夫:陳寶琛(清 帝師,溥儀之師)
姐姐:王眉壽(福州光祿坊女子師範傳習所創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