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臣

王亞臣

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更加堅定抗日決心,獨自率部在五常地區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不畏敵人“討伐”,不受政治誘降,在異常艱苦條件下,堅持抗戰十年,直到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充分顯示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實令後人敬佩。汪亞臣將軍就是電視劇《紅雪》中雙龍軍長的原型,該劇充分表現了汪亞臣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在東北抗日戰場上威震敵膽的英雄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亞臣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基本內容,烈士生平,

基本內容

汪亞臣,曾用名汪雅臣,王景龍,原籍山東蓬萊。1911年生。工人出身。他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哥哥來到吉林省五常縣(今黑龍江省五常市)。念過一年私塾,15歲,隻身到葦河縣(今黑龍江尚志當上了伐木工人)。一度流落江湖,淪為土匪,報號“雙龍”。

烈士生平

汪亞臣,1911年出生,號雙龍,曾用名王景龍,山東省蓬萊縣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創建人和領導人。幼年隨家到東北,15歲當伐木工人。1929年春在東北軍中當兵。“九·一八”事變後吉林淪陷,汪亞臣攜槍帶上10幾個愛國的士兵回五常縣東南部山區,舉旗抗日,稱為“雙龍隊”,在五常縣南山一帶與日偽軍進行鬥爭。1933年春,汪亞臣率領的“雙龍隊”參加了宋德林領導的反日山林隊,任第4支隊支隊長。他帶領第4支隊連續攻打了金馬川、向陽山、沙河子、山河屯、沖河等據點,繳獲了許多軍用物資,壯大了隊伍。
1934春,聯合當地抗日武裝成立“反滿抗日救國軍”被選為司令。轉戰五常、舒蘭和榆樹等縣交界地帶,經常在哈拉河子、寒蔥河、沖河、山河屯等地與日偽軍浴血奮戰。爾後主動率部找到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並與之共同作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36年初,部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8軍,任軍長。9月,第8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任軍長,全軍發展到十個團。他指揮所部轉戰於五常、舒蘭地區,取得珠琦口、樺皮廠等戰鬥勝利,建立了以九十五頂子山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根據地。1938年夏,東北抗聯第2路軍派遣第4、第5軍主力部隊由寶清、勃利一帶向老爺嶺西部舒蘭、五常地區進行西征。汪亞臣主動率部接應抗聯第2路軍西征部隊,進行了沖河、沙河子等戰鬥。1939年9月,汪亞臣率部攻入拉濱鐵路沿線的重鎮山河屯。爾後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率部堅持戰鬥。
1941年1月12日,日偽軍300多人向抗聯第10軍軍部所在地五常縣尖山子密營發動攻擊。1月29日,日偽軍分3路向河邊附近的東山、西山進攻,並占領了東、西山地區。這時,汪亞臣一面阻擊日偽軍,一面命令部隊搶占東山,迅速突圍。當部隊搶占東山時,遭到日偽軍的射擊。汪亞臣連中數彈,他的左臂、胸、腿部均受重傷,滑下山坡。此時日偽軍將他團團圍住,在抬往蛤拉河子途中,壯烈犧牲,時年30歲。汪亞臣做過工又當過兵,在國破家亡危難之際,毅然舉旗抗日,主動尋找抗聯部隊,積極要求共產黨領導。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更加堅定抗日決心,獨自率部在五常地區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不畏敵人“討伐”,不受政治誘降,在異常艱苦條件下,堅持抗戰十年,直到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充分顯示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實令後人敬佩。曾用名汪雅臣,王景龍,原籍山東蓬萊。1911年生。工人出身。他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哥哥來到吉林省五常縣(今黑龍江省五常市)。念過一年私塾,15歲,隻身到葦河縣(今黑龍江尚志當上了伐木工人)。一度流落江湖,淪為土匪,報號“雙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