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新·白海棠

玉燭新·白海棠

玉燭新·白海棠》是清代女詞人顧太清的作品,這首詞是作者在“秋紅吟社”結社期間所作的。此詞為詠白海棠,實則借詠海棠抒懷,詞中素潔高雅的白海棠就是在比喻詞人自己,全詞抒寫了詞人對美好情志的追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玉燭新·白海棠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東海漁歌》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顧太清
  • 詞牌名:玉燭新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玉燭新·白海棠
初晴新雨後。乍洗褪胭脂,縞衣妝就。東風倦倚,憨憨態、不管敲殘更漏。嫩寒天氣,正睡穩、烏衣時候。深夜靜、銀燭高燒,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點芳心,占多少春光,問卿知否?紅妝莫斗。誰得似、淨骨天然清瘦。神娟韻秀。雅稱個、花仙為首。還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新雨:剛下過雨。亦指剛下的雨
⑵胭脂:亦作“胭脂”。 一種用於化妝和國畫的紅色顏料。亦泛指鮮艷的紅色。
⑶縞(gǎo)衣:白絹衣裳。
⑷憨憨:痴呆貌,質樸貌。
⑸更漏:漏壺,計時器。古代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⑹烏衣:黑色衣。古代貧賤者之服。
⑺盈盈:儀態美好貌。
⑻春光:春天的風光、景致。
⑼流水高山:指名曲《高山流水》。

白話譯文

雨後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著素衣的清麗女子。風吹拂著顯得慵懶嬌憨的樣子,從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憐愛。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烏衣,靜靜睡去。院子裡寂靜無聲,銀燭還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白海棠發出微弱的香氣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綻,能占幾分春光?花兒們爭奇鬥豔,可是誰能像你那樣素淨清雅?你的神韻,堪稱花中第一,讓我在花前為你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創作背景

1839年,顧太清和一幫閨中密仿照《紅樓夢》里的情節,組成了一個詩社,因建在秋天,名日“秋紅吟社”。這時候的顧太清,已經不在榮王府,而是獨居在外。“詠白海棠”,是太清和朋友們詩社的課題。這個課題,亦是緣自《紅樓夢》。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顧太清的詞清新雋秀,這首《玉燭新·白海棠》,亦是非常輕靈生動。
詞中上闕寫花,是透過人的審美心理來表現的,其中浸透了人與花的交融。一番新雨初晴後,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著潔白素色的衣服一樣,海棠以紅色為多,白海棠為稀有品種,人們多見紅色海棠。當見到白海棠時詞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為“乍洗褪胭脂,縞衣妝就”,把白海棠比喻成一位洗去了胭脂,身著素衣的清麗女子,她不施粉黛,依然有逼人的容光,令人移不開目光。接著又形容它的可愛姿態:“東風倦倚,憨憨態”,說有它有著憨態可掬的樣子。它“不管敲殘更漏”,從白日到夜晚,都是這番惹人喜愛。到了夜晚“嫩寒天氣”中,白海棠靜靜睡去,變成一種“烏衣”打扮。院子裡寂靜無聲,銀燭還散發著柔和的光芒,主人尚未睡去,但卻“微香暗侵襟袖”,白海棠微弱的香氣飄了進來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詞中下闕延續了人與花交融的手法,寫的是詞人與花的對話。“盈盈一點芳心,占多少春光,問卿知否?”這是賞花女子與花的對話,說花兒盈盈芳心,占盡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兒激發,在紅裝素裹的爭奇鬥豔中,誰能占幾分春光?唯有詞人獨獨讚賞這白海棠。“誰得似、淨骨天然清瘦”,還讚揚它的素淨清雅。“神娟韻秀。雅稱個、花仙為首”,讚揚它在花中也數第一,有著清秀高雅的神態。花有肥腴之態,鮮艷之色,代表了一種富貴態,詞人的審美欣賞卻在於花中“淨骨天然”的挺拔素潔,它代表了一種天姿國色,而且神韻高雅,不媚俗,非濃妝艷抹。詞人以這裡的白海棠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與子期一樣,在它面前彈奏“流水高山”一曲,為它慢慢彈奏,傾訴自己的芳心。交融對話,寫得靈動活潑,借詠花,表達了詞人的審美追求。
這首詞的特色就在於它將以前女性詞中,特別濃郁的傷春怨秋、壓抑哀傷之情放在一邊,把以往女性詞人面對慘澹人生、壓抑現實時無法擺脫的情緒和感受,化為美人飛仙式的自賞和自許。詞人把自己的命運和白海棠的命運連在一起,委婉幽深曲地道出自己自信清高的情懷。

名家點評

《清代詞社研究》:太清詞其佳處在氣格,不在字句,當於全體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闋為論定,一聲一字為工拙。
《八旗論詞》:男中成容若,女中顧太清。
《名媛詩話》:才氣橫溢,援筆立成。待人誠信,無驕矜習氣,唱和皆即席揮毫,不待銅缽聲終,俱已脫稿。

作者簡介

顧太清(1799—約1876),西林覺羅氏,字子春,號太清。清代女詞人,鄂爾泰曾孫女。工詩詞書畫,有“滿洲詞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譽。
顧太清顧太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